登錄???|???注冊
本書收集作者及其研究團隊在中醫藥領域十余年間發表的觀點較為鮮明、影響較為深遠的文章、論文及采訪記錄。內容涉及中醫本質解讀、中醫人才培養、學科發展探索、學術爭鳴探討、中醫藥熱點問題評述等方面,視角獨特、思想薈萃。作者旨在通過本書給予廣大中醫學子信心,激發中醫藥業內外人士關注并思考中醫藥,為學術開拓提供思路,從而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本書可供廣大中醫藥人員及中醫愛好者學習參考。
何清湖 ·內科學 ·19萬字
車兆勤教授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綜合治療方面積累了寶貴的臨床經驗,提出了較為系統的“整體綜合療法”,運用整體醫學的思想及實用技術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這一疑難骨病進行臨床研究,總結了4000余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例的治療體會。本書將整體醫學概述貫穿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這一疑難骨病的整個診療過程中,溯流求源,中西融合,條分縷析,醫理分明,內容翔實,圖文并茂,具備實用性、實效性,可供基層臨床醫師、放射科醫師、針刀醫學愛好者、中醫學愛好者、臨床教學、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車兆勤 ·內科學 ·16.6萬字
該書共計38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23章為總論,下篇15章為各論,是以臨床實踐為主要特色的一本學術著作,在手術技術上有許多創新;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腹部外科急危重病的治療與手術上有其獨到之處,突出醫學影像,超聲診斷,內鏡治療技術在腹部外科的治療應用,并附有大量實例圖片,因而該書將覆蓋更廣泛的讀者人群,特別對在臨床一線工作的醫生更是一部很好的參考書籍。
吳咸中 王鵬志 ·內科學 ·135萬字
該指南是繼《中國血管與淺表器官超聲診斷檢查指南》、《中國婦科超聲診斷檢查指南》、《中國超聲造影指南》、《中國介入超聲指南》、《中國肌骨超聲診斷檢查指南》、《中國兒科超聲診斷檢查指南》、《中國胎兒超聲診斷檢查指南》之后,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推出的系列指南之一。編寫團隊由國內超聲醫學各亞專業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組成,對熱點關注的問題和新技術新方法進行明確的闡述,同時在借鑒與引用國外相關的指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國情,特別是基層醫療單位需要,對一些臨床常規的內容也進行了全面、仔細的論述。
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編著 ·內科學 ·9.1萬字
本書是病例的薈萃與分析,編寫形式采用學術部門經典的病例書籍編寫形式,不僅是病例的闡述,更注重對其臨床價值的挖掘、總結與分析。各個病例體例規范,統一,并結合二維碼增值服務,以更好地展示呼吸危重癥醫學科的操作技術的特點。
王辰 ·內科學 ·21.6萬字
干眼是目前影響人們生活的一類重要疾病,眼科臨床門診干眼病人已經占全部病人的30%左右。雖然我國干眼的發病率很高,但能主動進行干眼預防的人群數量很少,使得干眼的發病率持續增加。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干眼臨床診療標準。目前尚無“干眼”手冊類參考書。本書內容分為3個章節:檢查篇、治療篇、病例篇,內容主要包括干眼診療過程中各方法和設備的規范性操作流程和臨床注意事項,及臨床應用方案的介紹,能夠給眼科醫生提供工具書樣的參考標準。代表同仁醫院“干眼”方向診療經驗,手冊以“重點突出、查找方便”為特色,內容科學。
接英 田磊主編 ·內科學 ·23.8萬字
《系統性血管炎(第2版)》分為三篇,系統地介紹了系統性血管炎的最新研究進展和臨床實踐。第一篇:總論,詳細介紹了血管炎在不同器官受累的表現,如肺部、心臟、腎臟、神經系統等。第二篇:原發性血管炎,涵蓋大血管炎、中血管炎、小血管炎、變異性血管炎、單器官血管炎及兒童血管炎等,對各類血管炎的病理機制、臨床表現和治療策略進行了深入闡述。第三篇:其他血管性疾病,包括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血管炎、感染相關性血管炎、腫瘤相關性血管炎、IgG4相關性血管炎、慢性主動脈周圍炎等。新增了伴有血管炎的自身炎癥性疾病和其他血管病,進一步豐富了內容。
姜林娣主編 ·內科學 ·51.6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心血管內科的組織與管理、心血管內科護理技術、心血管內科疾病護理,并介紹了心血管內科常用藥物及操作。本書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臨床護理人員、護理專業學生及臨床醫師參考閱讀,也可作為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士繼續教育用書。
王水伶 白曉瑜主編 ·內科學 ·33.7萬字
本書為中國心律學領域的創新之作,每年一本,內容為當年心律失常診治全方位的新進展,體現最前沿的理念,最新的技術。作者為全國心律學領域具有豐富理論基礎和臨床經驗的專家、學者。保持前沿、保持最新是該書的特色,但也強調基本的診療原則和規范。
郭繼鴻 胡大一 ·內科學 ·68.1萬字
全書分4篇,分別是緒論、基礎、臨床、預防。介紹結核病的歷史(結核病流行的變遷、關于結核病發病認識的演變、結核病診斷及早期發現方法的發展、結核病治療的歷史、防治發病對策的歷史、肺結核分類的歷史、結核病控制發展的主要歷史事件,以及基礎、臨床和預防中的新進展,全面真實地反映結核病學科原理、方法的發展,應用的擴展及其展望,是本時期結核病防治的代表性著作。本書內容體現現代、全面、適用和簡潔的特點,全面反映近20年結核病學的進展,在傳承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使之成為一本現代結核病學的重要的參考書,為廣大防癆工作者及醫學研究生進行現代結核病學方法訓練提供大型參考書及教材,同時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以及管理領域的非結核病防治工作者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劉劍君 王黎霞主編 ·內科學 ·114萬字
本書以科普的手法,試從糖尿病的概念、流行病學、發病機制,對健康的影響、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康復、預防等方面闡明其相互關系,并用熱點問答的形式,解答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做到深入淺出,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克服了有些同類書籍專業性太強、群眾看不懂,或者表達太膚淺,群眾覺得乏味不能解決問題的弊端。其切入點介于專業與科普之間,群眾易于接受。
王普生 ·內科學 ·10萬字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圖解及述評》一書的撰寫宗旨就是力求將簡煉的文字與易懂的圖片相結合,參照圖解基本上可以將手術步驟展示,通過相應的評述可以了解不同操作步驟中的特點或難處。為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們僅對臨床工作中體會到其需要歸納、強調之處方予評述,這樣內容的不足就難免了。編寫團隊為國內知名神經外科團隊,有自己系統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前版本在社會上反響良好,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實力。
漆松濤 ·內科學 ·14.4萬字
主要內容:本書共分為11個章節,用中英文雙解介紹了正常心電傳導系統、心電圖機和心電圖紙的基本知識、心電圖各元素的意義、參數測量、心臟肥厚、早搏(房性、交界性、室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和心房顫動、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阻滯、心肌梗死等心電圖表現,在文中最后章節列出自測心律失常圖譜,并標注答案。特色介紹:本書內容全部為中文和英文對照講解異常心電圖基本表現。將復雜的心律失常深入淺出地介紹,應用生動的模型、插圖,并將借用生活當中的各種比喻,使枯燥乏味的心律失常學習過程變得活潑有趣。
郭軍 ·內科學 ·2.6萬字
《解密血管性疼痛》血管病變的發生、發展機制以及造成的惡性后果已成為當今學術界及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但由血管病變帶來的疼痛卻很少有人在意,為了能更好的幫助廣大患者了解由血管病變帶來的疼痛相關問題,本書以問答的形式,從認識、診斷、治療及預防等方面簡單明了地闡述“血管性疼痛”的相關知識,為血管性疼痛患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曙光和希望。
韓沖芳主編 ·內科學 ·2.7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步四肢血壓和脈搏波速度測量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全書共分6章14節,包括同步四肢血壓和脈搏波速度測量的原理、臨床意義、相關儀器的應用介紹、臨床應用范例、臨床檢測報告以及臨床應用的現狀與建議。本書重點是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從原理、臨床應用、規范操作與解讀、病例分享等方面全面介紹同步四肢血壓和脈搏波速度測量這一技術,編寫內容緊扣臨床需求,可作為廣大心內科等相關學科醫師、研究生臨床工作的指導用書。
蔣雄京主編 ·內科學 ·6.9萬字
以外周血液細胞形態為主,注重常規工作中常見問題,以血細胞形態顯微鏡篩檢,程序、規則、要求、做法和經驗為主,面向廣大一線檢驗工作者。依據這一特點,針對這一空白區域,編寫一部有價值的參考工具書。本書的特色是將從血液細胞形態檢驗的基本程序開始,以圖配合文字的方式介紹正常情況下的細胞形態,常見的病理情況下的細胞形態,各種特殊病例情況下的細胞形態改變等。并列舉常見病例以及儀器分析結果與形態學檢驗之間的關系等,進行深入淺出的描述。
張時民 王庚 ·內科學 ·5.4萬字
本套書圖文并茂介紹風濕類主要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高尿酸血癥、類風濕關節炎,闡述它們的概念、表現、診斷,探討治療方法和康復鍛煉方法,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加強對這三類疾病的認識和了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這三類疾病的預后效果。
古潔若 廣州和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內科學 ·4.3萬字
丁彬彬在消化內科臨床行醫十年,平時擅長用輕松的語言給患者科普消化道疾病的成因、治療和預防。這本書是作者系統地聊一聊有關消化道的事兒:“消化道癌前疾病有哪些”“消化道疾病越來越青睞年輕人”人體的消化系統復雜且龐大,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直腸、肛門、肝、膽囊、膽道以及胰腺共同組建了消化系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錢包鼓了,日子好了,而消化道也越來越不堪重負,現在很多消化病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飽受消化疾病的困擾,一言不合就暴飲暴食,一言不合就不醉不歸……“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為什么兒童易患異食癖”“大便解不出的感覺,你不會懂”全書用“接地氣”的語言科普了消化系統在人體里是怎么工作的。知道了這些,自然就知道怎么辨別謠言、合理地治療和預防各種消化道疾病。
丁彬彬 ·內科學 ·18.8萬字
本書稿針對術中神經監測技術這一甲狀腺外科領域的新技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收錄的22個視頻對該項技術的"喉返神經監測六步法""迷走神經監測技巧""迷走神經鞘瘤的鑒別與切除"等實際操作方法進行了直觀的展示。
田文 孫輝 ·內科學 ·2.5萬字
本報告主要內容包括調查基本情況,具體包括監測的目的,對象、內容與方法,抽樣設計,數據采集、清理及統計分析方法,分析指標相關定義和標準,質量控制等;監測的主要結果,具體包括慢阻肺的患病情況、呼吸道癥狀情況,煙草煙霧暴露、職業暴露、室內空氣污染等危險因素,慢阻肺疾病知曉、診治與管理情況的流行狀況;以及主要發現與建議等。本報告是第一部關于我國40歲以上居民慢阻肺及其危險因素流行狀況的報告,具有全國代表性,抽樣方法科學,調查內容豐富,質量控制嚴格,結論明確,是一部具有較高科學價值的報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內科學 ·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