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金匱》
本書分上下二部。上部為“導讀十論”。仲景是醫圣,也是醫人,作者堅持求真的原則和學術平等的理念,探討了張仲景學術個性、批判性繼承《內經》、診斷模式及臨癥思路的后世誤讀等被廣泛忽視的重要問題,分析了《金匱》的理解發揮千余年來未見循序漸進的深層原因。下部以張仲景診治思路為指向,從診與治(而非辨證、方證)二者的歸納入手,并結合個人臨床實踐,對《金匱》重點原文予以解析,力求盡量貼近仲景原意。本書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學術命題,諸如仲景學說與辨證論治的關系、仲景學說與方證學說的關系、異病同治有否體現仲景的治方匱乏等,足以引發中醫界的深入思考。本書獨辟蹊徑、說理清晰,邏輯嚴密、別開生面,是蔣明教授研究《金匱要略》近四十年的心血結晶,為仲景學術研究帶來新風,值得中醫學人一讀。
·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