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之美
本書在多個部級和國家級科研項目支持下完成的,教育部2012年社科項目“3D電影剪輯的新理論研究”(10YJA760039)、國家廣電總局2012年部級社科項目““視差”與3D電影視覺舒適度與健康安全研究”(GD1236)、科技部兩項“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基于眼科生理和腦功能檢測的立體圖像視覺舒適度與健康評價標準研究”(2012BAI23B07)和“3D圖形圖像編輯與包裝關鍵技術研發”(2012BAH84F01)。在全球范圍內,本書第一次全面系統化闡述了3D電影美學,首先從接受者角度論證3D電影存在的必要性,第一次提出空間融合、納入式體驗、觸覺觀影等觀點,第一次系統化闡述3D電影的視覺舒適度和健康安全的表征和發生機理,并引入大量眼科學、腦電等物理和醫學實驗方法和數據,大大區別于傳統的人文學科純粹的文學描述和哲學思辨的研究路線;其次系統化分析了3D電影空間的構成元素,包括極近點、正負弧度、衰竭點等概念,3D電影空間的構成模式等,其中大量的數據和觀念都是第一次被提出來;再次從電影剪輯的角度分析3D電影空間的連貫性,包括深度一致、景別融合、鏡頭節奏等觀點,也都是原創的,并輔以大量科學實驗的方法和數據;最后,梳理了3D電影發展的歷史,分析3D電影為什么一直被擋在主流之外。
·1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