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中國封建社會國家禮樂的一個特殊承應群體——"禮樂戶"為研究對象,是首部較為全面研究中國禮樂戶的正式出版著作。全書共四章,分別梳理了禮樂戶自萌發到解體的歷史,分析了該群體的"非賤民"特征、職能與承載之太常雅樂,以及管理、分布及影響。禮樂戶是一個特殊的用樂承應群體,承載特定的禮樂類型。研究中國禮樂戶,明確其主要特征,有助于全面認知禮樂戶所處歷史階段的中國音樂文化。
張詠春 ·音樂 ·19.6萬字
本書是中國舞蹈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自1994年搶先發售出版至今,已成為全國各大舞蹈院校編導與理論專業課程的專用教材。作者在原版基礎上,根據當代舞蹈作品及其自身編創經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添了諸多研究支撐,對編導理論素養的培養也有較強的啟發作用,是舞蹈編導、教師及愛好者推薦的理論用書。
胡爾巖 ·音樂 ·19.6萬字
本書為作者新著,集一組民間工藝札記,具有相當深度和廣度,涉及面廣泛,其中所論,不少是首次的發現和表述,計有《核雕記》、《紙物記》、《煙火記》、《爆竹記》、《紙鳶記》、《泥人記》、《捏相記》、《傀儡記》、《辰牌記》、《摺扇記》、《竹刻記》、《紙馬記》、《門神記》、《金磚記》、《磚雕記》、《蘇繡記》十六篇,前有引言,后有后記。
王稼句 ·民間藝術 ·19.6萬字
該書共分《歷史與現狀》、《戲班的構成與生活》、《戲班的經濟運作》和《表演形式與演出劇目》四章,以一個戲劇理論家的視角,對臺州戲班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客觀地剖析了民間戲班的存在方式與內在構成,盡可能還原臺州民間戲班的真實狀態,由此揭示了民間戲班擁有的頑強生命力的文化淵源。
傅謹 ·戲劇藝術 ·19.5萬字
本書為2010年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的結項成果,本書將論述上起新石器時期,下至清代數千年中國染織紋樣發生發展及其演變的歷史,并就各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生產方式、工藝技術、織物品種等進行綜合論述,著重對各時代紋樣從造型、色彩方面進行剖析,聯系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深入闡述染織紋樣的形成風格和美學特色。
張曉霞 ·工藝美術 ·19.5萬字
數字印刷裝備是印刷轉型升級的核心,我國上述設備主要依賴進口。數字印刷技術已經列入國家“十三五“戰略,為提高我國數字印刷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亟需開展數字印刷裝備創新設計理論與方法方面研究。本書從數字印刷技術的專利出發,采用TRIZ理論從技術工作原理、關鍵專利引證、核心專利與TRIZ發明原理關系三個維度對數字印刷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繪制靜電成像技術和噴墨成像技術的發展路線圖,對其進行預測與趨勢分析。本書資料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平臺、歐洲專利局和Goldfire技術創新平臺專利數據庫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PCT出版物。本書通過對核心專利的引證、挖掘與分析,繪制數字印刷起源、發展、成熟及衰退的技術生命曲線,提出一套基于專利分析和TRIZ理論的數字印刷關鍵技術研究方法,在學術研究及應用方面均具有較大的價值,可供從事數字印刷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及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李艷 何高升 ·工藝美術 ·19.5萬字
本書系“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專業系列教材”之一,作者孫宇龍為北京電影學院藝術學博士,文學、影視與媒體影像工作者。本書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系統講述了視聽新媒體語言的特征和藝術表達技巧,從視聽媒介語言的符號、敘事及表意特點,視聽媒介語言的符號編碼、解碼,到靜態影像的敘事工具性及媒介應用、IP影像敘事、觀念影像敘事、微電影語言敘事及表意模式,視聽媒介語言的敘事轉換與創新,以及視聽媒介語言素養的養成記創新應用等方面做了全面細致地講解。
孫宇龍 ·媒體藝術 ·19.5萬字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玄而妙的。一點一畫,一豎一折皆足以“形其哀樂,達其性情”?!稌ㄖv座》不僅重形而下之技法,更著意于形而上之書道,即將書史、書論、做人與具體的書法有機地融為一體,又對歷代書論和書法風格作了提綱挈領式的概括和總結;同時指出書法藝術之所以能具此感人的效果,其根源在于筆法的表現力。在敘述中時加評點,又發微見著,精彩迭出。黃源先生自幼親炙于書法藝術。他的這部《講座》發奧揭秘,金針度人,是一部難得的書法入門之書。
黃源著述 湯序波 陳揚 孟進整理 ·書法篆刻 ·19.4萬字
“巫鴻美術史文集”計劃收錄作者1979年至今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八十余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展現作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軌跡,打破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范式,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涵更為豐富和復雜。對中國古代禮儀藝術的內涵、定義及沿革做了界定,把歷史研究的重點還原到古代美術作品的原始功能、意義和環境上去;同時引進多種現代美術史中的分析觀念,從“空間性”、“時間性”、“物質性”等多個角度討論中國古代墓葬、建筑、繪畫和器物的基本特質。繼《傳統革新》《超越大限》與《陳規再造》之后,《無形之神》為文集的第四卷,收錄作者1999年至2003年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5篇論文和講稿。這一階段的研究一方面繼續關注方法論,如《漢畫讀法》解讀武梁祠畫像的思想和語言系統,《戰國城市研究中的方法問題》探討城市物質形式的不斷變化;另一方面,《無形之神》《說“拓片”》《時間的紀念碑》等一系列論文,選擇了道教對老子的表現、碑刻拓片、鐘鼓樓等精巧的切入點,深化闡釋古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的物質性、歷史性、時空觀,旁征博引,引人入勝,兼具學術思辨和可讀性。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9.4萬字
現如今,在互聯網領域,用戶體驗逐漸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關鍵詞,用戶體驗設計師也逐漸成為產品開發設計團隊重要的成員。可以說,這是個用戶體驗為王的時代,人人都在討論用戶體驗并發表自己的見解,然而什么是用戶體驗,它是怎么產生的,現狀又如何呢?本書由百度,阿里,騰訊各出一位設計師,為大家分析目前用戶體驗的現狀,以及在國內領頭的互聯網行業里,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應該掌握那些技能。
蔡贇等編著 ·設計 ·19.4萬字
本書針對云南話劇的總體樣貌,采擷云南院團戲劇、校園戲劇、民間戲劇、庭院戲劇、邀請戲劇、節慶戲劇等多方面內容,從專題角度,對云南話劇的現象和代表劇目進行判斷和評價;同時本書保持涵蓋全國范圍的視野,關注近一時期北京、上海乃至海外等的代表性話劇,呈現中國話劇的整體樣貌。
方冠男 ·戲劇藝術 ·19.4萬字
《二十世紀的大提琴聲》由德高望重的大翻譯家陳安先生撰寫。陳安早年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先后任職于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和《美洲華僑日報》,現為紐約《僑報》專欄作家和香港《鳳凰周刊》特約撰稿人。其譯著包括“美國文壇第一人”、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菲利浦·羅斯(PhilipRoth)的《反美陰謀》等。
陳安 ·音樂 ·19.3萬字
本書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晚清民初戲劇傳播研究,除學界研究較多的文本、表演傳播之外,本書注重考查文體間傳播、圖文傳播、報刊傳播及出版傳播等問題,包括小曲對戲曲的傳播、小說作為戲劇傳播的軟媒介、圖畫類期刊對戲劇傳播的影響、民國初期戲劇類書籍的出版發行分析等;二、晚清民初戲劇批評研究,主要對清末民初的劇話體戲劇批評文獻、批評群體、批評載體等問題進行研究,包括劇話文獻考辨、劇評家專題研究、作為批評載體的報刊研究等。
朱崇志 ·戲劇藝術 ·19.3萬字
《AutoCAD2020中文版家具設計從入門到精通》結合各種家具設計實例講述了利用AutoCAD進行家具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全書講解細致完善,共分3篇12章,其中第1篇為基礎知識篇(第1~5章),講述家具設計基本理論、AutoCAD2020入門、二維繪圖命令、二維編輯命令和輔助工具的使用;第2篇為典型家具設計篇(第6~10章),講述椅凳類家具、床類家具、桌臺類家具、儲存類家具和古典家具的設計實例;第3篇為三維家具設計篇(第11~12章),講述家具三維造型的繪制和編輯方法。另附1篇線上擴展學習內容,講述家具設計在室內設計工程中的具體應用。本書各章之間緊密聯系,前后呼應,形成一個整體。
CAD/CAM/CAE技術聯盟編著 ·設計 ·19.3萬字
《新編Photoshop/CorelDRAW字體設計入門與提高》是一本詳細介紹如何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軟件設計各種字體的書。全書共6課,分別講解了字體設計所用的軟件、字體設計的基礎知識、字體設計的創作方法、字體設計的常見類型、典型字體的設計技巧以及特效字體的設計方法?!缎戮嶱hotoshop/CorelDRAW字體設計入門與提高》結構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字體的設計理念和制作方法。書中所有案例都是作者精心設計的。為了讓讀者能夠學練結合,本書不僅設置了大量的操作練習,還在第3~5課的后面設置了綜合練習和課后習題,這樣讀者就可以通過多層次的練習操作來達到鞏固所學、提升能力的目的。
劉柏坤 Jansoon編著 ·書法篆刻 ·19.3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明清國家吉禮小祀之三皇先醫為切入點,一方面,把握小祀之全國“通祀”性質及官/民共同參與性,并結合京師宮廷、各級地方官府教坊機構體系之全國化存在,以及其中在籍官屬樂人為主承應小祀祭禮儀式用樂(鼓吹細樂)和場合用樂(戲曲、歌舞等)等情狀。另一方面,在把握禮制——儀式——用樂三者關系基礎上,通過將歷史上三皇先醫儀式及用樂與當下民間祭祀用樂進行對比互證,深入探究封建制度解體后,國家禮制儀式用樂轉化為民間禮俗儀式用樂的原因、條件和過程等問題,并以此進一步辨析在國家制度性傳播影響之下,官方、宗教(佛道)、民間三者之間的用樂關系,以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呈現出的"整體一致性,區域豐富性"情狀的深層原因。
常江濤 ·音樂 ·19.3萬字
《服裝設計思維訓練》以設計思維訓練為主線,將全新的服裝設計理念、原理、知識和技能貫穿其中,在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的同時,努力讓學生學會觀察(能從身邊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分析美)、學會思考(能從普通人思維中超脫出來,進入設計師的思維狀態)、學會表現(能駕輕就熟地運用服裝設計語言,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學會學習(具有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善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服裝設計思維訓練》可作為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材,也可供教師、設計師及服裝設計愛好者參考使用。
于國瑞 ·設計 ·19.3萬字
陳濤,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城市電影和新媒體藝術。著有《電影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底層再現: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城市游民》(中國戲劇出版社,2015),譯有《高行健與跨文化劇場》(與鄭杰合譯,香港大山文化出版社,2015)、《銀色金屬戀人》(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一只鳥的選擇》(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再見,西方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等,并在《文藝研究》《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藝術百家》《當代文壇》《韓中言語文化學報》《文化研究月報》,以及InterdisciplinaryStudiesofLiterature,NantahJournalofLanguageandCulture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
陳濤 ·戲劇藝術 ·19.3萬字
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本書主要圍繞近代宮廷演劇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傾向宮廷演劇史上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來進行探討與研究。本書所用史料,大部分是作者近年考證挖掘的最新文獻,部分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文獻資料。時間上,本書上限為道光朝,下限至光緒三十四年,以近代宮廷不同時期所出現的重要活動與重要事件始末為章節進行展開。內容涉及清代帝后關于戲曲演出的諭旨、演出后賞賜物品錢糧數額、戲臺修繕、昇平署內外節令、宴戲、大戲等等。
楊連啟 ·戲劇藝術 ·19.2萬字
這樣聽音樂,你就懂了。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100首西方古典樂曲,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等等,他通過長年積累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音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作者自幼學習小提琴和樂理,又將各領域的知識帶入音樂,結晶為一篇篇精簡迷人的短文,通過獨特的切入點,透過歷史聽音樂,字里行間閃耀著智慧光芒和獨到的見解,足以燃起所有讀者對每首樂曲無限的好奇和遐想。
楊照 ·音樂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