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車帝麟是書壇記者,他是中國書法網的壇主,為報道書法篆刻活動,做“空中飛人”,忙得不亦樂乎,他通過多年書法媒體的工作,熟知當代書壇動態,與書壇各類人士多有交往。本書為車帝麟所記述的當今書壇趣聞一千條,內容或涉及書法創作,或記錄有關書家的生活趣事,亦有其平日所見有關文字書寫的錯誤。本書通過幽默詼諧的行文,記述了書法家藝術、生活的另一面,同時也隱射了當代書壇所存在的問題,可稱一部當代書壇鮮活的資料匯集。
車帝麟 ·書法篆刻 ·11.3萬字
1979年“馬圈灣漢簡”的出土,除卻其不可忽視的歷史文獻價值外,對研究書法的演變提供了極為有價值的一手資料。《敦煌馬圈灣漢簡書法》可謂漢代隸書中最為恣縱的“變體”,其中包含了隸書。草隸、草書多種風格的樣式,筆鋒清晰俊逸,纖毫畢現,為研究臨習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今選其中精佳者分類編排,放大精印,以為臨習之資。
張德芳 王立翔主編 ·書法篆刻 ·3098字
為配合廣大書畫愛好者學習中國畫的需求,我社組織編寫輕松學技法叢書,此套中國畫技法圖書分為燕雀、蝦蟹、鷹鷲、鯉魚、牡丹、荷花、梅花、蘭花、菊花、墨竹等11種。內容豐富,技法演示簡單易學。不僅有花鳥畫技法的步驟演示,更有筆墨、形體動態的表現,配以名家點評賞析,使初學者逐步掌握中國花鳥畫的入門技法。學習中國畫,學會掌握用筆墨來表現對象的方法和能力。這是一套簡單易學,非常實用的技法圖書,可給廣大讀者借鑒和參考作用。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繪畫 ·2038字
歷代經典山水解析系列是海上著名山水畫家蕭海春先生近幾年致力于傳統山水畫教學實踐的課徒畫稿。學習山水畫最基本的入門方式是畫好樹法與石法。蕭海春先生多年來精研傳統經典山水,尤其對經典山水作品中的樹法、石法加以提煉、分解、研習,將經典山水樹、石的各類技法演繹并傳承下去。本書是此套系列中關于樹法的一本圖譜,選取了董源和巨然經典山水作品中樹法作品作為范例。這是一套很好的學習山水畫技法的圖譜資料。
蕭海春繪 ·繪畫 ·1488字
本冊為《中國畫入門》叢書之一,系技法類圖書。書中詳盡地介紹了蟲、魚的畫法要領,并以步驟圖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使讀者十分方便地研習臨摹,同時還配以較多的組合示范圖供讀者作創作參考。本書淺顯易懂,對初學者很有幫助。
任耀義 ·繪畫 ·3580字
歷代經典山水解析系列是海上著名山水畫家蕭海春先生近幾年致力于傳統山水畫教學實踐的課徒畫稿。學習山水畫最基本的入門方式是畫好樹法與石法。蕭海春先生多年來精研傳統經典山水,尤其對經典山水作品中的樹法、石法加以提煉、分解、研習,將經典山水樹、石的各類技法演繹并傳承下去。本書是此套系列中關于樹法的一本圖譜,選取了李成、范寬和郭熙經典山水作品中樹法作品作為范例。這是一套很好的學習山水畫技法的圖譜資料。
蕭海春繪 ·繪畫 ·1600字
“名家館·談藝錄”系列之一。本書為現代書畫大家沈耀初先生談藝文論的編選,全書分為一筆一形狀、自然的律動、傳承與創新、學問與境界、苦樂在畫中、詩文題跋和談藝短文七個章節,收入了沈耀初關于書畫藝術文獻,記者采訪錄以及少量的詩文、題跋,書末附沈耀初部分彩色作品和沈耀初年表。全書編選嚴謹,適合書畫學習者參考研習。
沈金耀 沈秋農編 ·藝術理論 ·2.8萬字
《藝海奮楫》系孫敏先生將已經出版的《藝海漫游》《藝海泛舟》《藝海揚帆》三部書法論文集的重新修訂,并將近兩年的書藝評論補入其中,是孫敏先生在書法創作、教學上的最新心得。本書是孫敏先生書藝的精煉感悟,并補充了大量的高清作品圖版,更具可讀性。
孫敏編著 ·書法篆刻 ·19.8萬字
中國的繪畫藝術,源遠流長,波瀾壯闊,在世界美術史上形成了最為繁盛而特具風格的繪畫體系。百多年來,中國學者孜孜以求,不斷嘗試以科學的方法,系統地研究闡述我國傳統繪畫發展的歷史。潘天壽的《中國繪畫史》初版于1926年,后于1934年修訂重版,可謂我國繪畫專史研究的先驅性著作之一。全書共四編,分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下世史,分別論述了歷代繪畫的概貌、特質和源流,并重點考察了古代繪畫理論的嬗變歷程。此次再版,列入上海書畫出版社“朵云文庫”,由藝術史家潘公凱撰寫學術導讀,系統梳理潘天壽之學術歷程。全書并增附圖版75幅,以饗廣大讀者。
潘天壽著 潘公凱導讀 ·藝術理論 ·19.6萬字
《中國畫入門·牡丹》系中國畫入門叢書之一種。本冊重點講解了初學者必須掌握的牡丹畫法的基本知識。書中,除了有步驟圖作演示外,亦有完整圖的最終效果,初學者不僅可獲得初步技法,也可獲得布局、構圖的基本手段。
詹仁左 王琦 ·繪畫 ·2540字
中國畫入門乃系列叢書,讀者對象為初學愛好者,此前已出版多種,皆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近期再行推出八種,書中分別詳盡地介紹了各類主題的表現方法,并以步驟圖的形式圖解了作品的繪制過程,從而使讀者較為方便地了解并掌握技巧,循序漸進地得到提高。每冊書除以步驟圖教學外,另附有作者的作品欣賞圖,讀者可從中受益,了解更多有關中國畫的知識。
陸金英 李愛芙 ·繪畫 ·3155字
為配合廣大書畫愛好者學習中國畫的需求,我社組織編寫輕松學技法叢書,此套中國畫技法圖書分為燕雀、蝦蟹、鷹鷲、鯉魚、牡丹、荷花、梅花、蘭花、菊花、墨竹等10種。內容豐富,技法演示簡單易學。不僅有花鳥畫技法的步驟演示,更有筆墨、形體動態的表現,配以名家點評賞析,使初學者逐步掌握中國花鳥畫的入門技法。學習中國畫,學會掌握用筆墨來表現對象的方法和能力。這是一套簡單易學,非常實用的技法圖書,可給廣大讀者借鑒和參考作用。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繪畫 ·2511字
俄羅斯歷史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當代,隨著社會的轉型與時代的發展,俄羅斯歷史畫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本書對當代俄羅斯歷史畫背后所反映的社會背景與成因作了深入研究,如俄羅斯民族宗教的轉向,畫家們開始回歸傳統經典并通過歷史畫來重塑俄羅斯的民族形象,以及美術學院對俄羅斯歷史畫的重要作用。
潘文艷 ·藝術理論 ·8.5萬字
為配合廣大書畫愛好者學習中國畫的需求,我社組織編寫輕松學技法叢書,此套中國畫技法圖書分為燕雀、蝦蟹、鷹鷲、鯉魚、牡丹、荷花、梅花、蘭花、菊花、墨竹等13種。內容豐富,技法演示簡單易學。不僅有花鳥畫技法的步驟演示,更有筆墨、形體動態的表現,配以名家點評賞析,使初學者逐步掌握中國花鳥畫的入門技法。學習中國畫,學會掌握用筆墨來表現對象的方法和能力。這是一套簡單易學,非常實用的技法圖書,可給廣大讀者借鑒和參考作用。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繪畫 ·2218字
本書是復旦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王公治集半個世紀的個人研究之心得。本書目的是討論書法中存在的至高要義,即筆法。他以用筆和筆勢這兩個要素來闡述這個要義。以三件存世有爭議的唐代書跡來引出話題,辨析道理。本書附錄中還介紹了孫過庭《書譜》,并從筆法角度加以分析。《絢爛的唐代筆法》一書是王公治先生經過數十年思索與實踐摸索后,在耄耋之年寫下的著作。與一般的書法理論類文章不同,此書緊密結合了一個書法愛好者多年實踐后的心得和感悟,深入淺出地對三件有爭議的唐代墨跡或拓本進行了細致討論,行文中帶有嚴謹的科學研究的法度。本書對書法理論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王公治 ·書法篆刻 ·8.9萬字
在中國現當代雕塑教學體系的影響下,雕塑家們已通過多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接觸了大量中國古代雕塑,已經或多或少地了解或掌握了中國古代雕塑工匠的創作理念和造型方法。尤其在20世紀初走出去并受到完整西方造型理念熏陶的雕塑家們在反觀自身文化精神與風格特征時,反倒促使他們建立了重新看待自己歷史遺產的新眼光。并在這種重新的審視中,獲得了豐富多樣的中國傳統造型理念和美學觀的滋養,以及新生出了現當代雕塑創作的新方法。現今,西方當代藝術與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交相輝映,怎樣把中國古代雕塑的造型理念和方法,有效地轉化為當代雕塑創作的新源泉,是本書論述的主要內容。
郭繼峰 ·藝術理論 ·12.2萬字
本書試從飛來峰元代造像的相關資料出發,通過對其造像題記的深入研究,憑借實地勘察與典籍互證、區域分析與圖像比較等手段,提出飛來峰元代造像是由楊璉真加及其子楊暗普兩代人共同主持鐫造的觀點。又在經過對西夏、元兩都及杭州地區原有造像題材及樣式的分析比較后,得出飛來峰元代造像中的漢傳題材及部分樣式是對本地原有題材的合理承繼,而有些漢傳造像樣式與梵相又共同來自于西夏等地,并在梵相中保留了藏西和衛藏兩大造像樣式特點的結論。
朱晨 ·藝術理論 ·8.7萬字
本書分為五個單元,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與解讀,讓古代女性的形象生動鮮活、多元立體地呈現。第一單元“態濃意遠”,以歷史時間為線,選取從戰國至明清歷代女性圖像代表作品,梳理不同時期女性圖像的特點,并從中折射對應時代的社會風貌。第二單元“繡羅翠微”,通過古代繪畫中描繪女性梳妝打扮題材的畫作,揭開古代女性的“面紗”,從妝容、首飾、衣著等細節展現古代佳人的風采。第三單元“云幕椒房”,通過古代女性的生活空間與活動空間追尋她們生活“足跡”,從室內的閨閣天地到戶外的園林山川,透過活動空間的局限管窺其精神情感受到的束縛。第四單元“逝水流年”,從琴棋詩畫的精神寄托、相夫教子的生活常態、女紅勞作的生產圖景全面展現古代女性的生活內容。第五單元“閨閣芳菲”,匯集散落在漫長歷史與浩繁畫卷中的女性畫家及其畫作,其中既有名媛閨秀、職業畫家,也有青樓女子,展現了不同階層女性畫家的藝術成就。
浙江省博物館編 蔡琴主編 ·藝術理論 ·7.6萬字
吳子復是近現代書法篆刻家,兼擅油畫。其隸書崇尚漢碑,能把各種漢碑的字型構造與風格融入自己的隸書創作之中,在廣東和我國港澳地區影響較大,被人稱之為“吳體隸書”,臨習者眾多。本書是以吳子復及其隸書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通過討論吳體隸書的美學風格及成因,進一步挖掘吳體隸書的美學內涵,對于總結吳體隸書的美學經驗和推動當代隸書的發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書后附有吳子復年譜、吳子復作品選等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本書的內容。本書內容豐富、編排合理,可供廣大書法愛好者、研究者、創作者研究和參考。
凌峰 ·藝術理論 ·7.8萬字
《美術史與書籍史》第一輯全面涵蓋了廣泛的美術和書籍研究內容,分為美術史和書籍史兩大部分。本書分為專論、剳記、資料三大版塊,深入探討美術史的多個方面。而書籍史部分則囊括了中西方古籍研究的多個議題。本書探討了從宋代到明代的書籍復制與刻本技術的發展和演變。書中詳細介紹了影宋抄本和仿宋刻本的制作工藝及其歷史背景,強調了影宋抄本在保持宋本原貌方面的高超技術和重要性。此外,本書還涉及了明代中葉蘇州地區仿宋刻本的獨特之處。通過對這些歷史書籍的分析,展示了古代書籍制作的工藝和美學價值。此外,期刊特設了新文獻和新資料專欄,旨在為廣大研究者提供最新的學術資源和交流平臺。
章暉 王劍主編 ·藝術理論 ·1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