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友善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謙讓和善的精神狀態,從這一意義上說,它與誠信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是禮儀之邦,在對待外人、對待親朋方面都強調以禮待人。本書作者指出,在當代社會,不管是對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還是家庭美德而言,友善都是具有根本性的交際準則,它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標尺,也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甚至社會和諧的重要道德保障,因此,友善之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李榮 馮蕓 ·中國政治 ·5.4萬字
中共十八大描繪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也指出了走向未來的途徑。其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或加快轉型,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的改革成為走向未來的主要途徑。那么,中國如何推進轉型和全面改革?當代中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漸進式改革歷程。預知中國改革的前路(到哪里去),首先要看清中國改革的源流(從哪里來)。本書帶你一起回顧那段改變中國命運的激蕩改革三十年,前瞻未來三十年中國改革的前景和路徑。
李佐軍 ·中國政治 ·20萬字
中國人民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該書梳理了中華民族愛國情懷對推動中國近現代史的作用,并進一步指出,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熱愛祖國就是要熱愛社會主義的中國,就要努力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就要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從這一意義上說,愛國又與富強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董立河編著 ·中國政治 ·7.2萬字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著重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來全面深刻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并且從總結過去一年政府工作,闡述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全面部署了2016年的政府工作等三個主要方面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黃守宏 ·中國政治 ·2.2萬字
《中國共產黨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組織史資料(第三卷)》是《中國共產黨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組織史資料(第二卷)》的續編本。該書本著尊重歷史、求實存真的編纂工作方針,著重記錄了陜西省渭城區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地方黨組織和政權組織、地方軍事組織、政協組織、群眾團體組織以及部分企業、事業單位機構沿革變化和領導人名錄,同一時期中共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組織工作大事記,并在黨組織的綜述中簡明反映了中共咸陽市渭城區委同一時期在履行職能職責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突出成就。
中共咸陽市渭城區委組織部 ·中國政治 ·15.6萬字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本書作者認為,敬業是一個道德的范疇,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負責不負責的態度。由于道德就是人們在不同的集體中,為了我們集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的行為規范。所以,敬業就是人們在某一集體工作為實現某一目標的過程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工作態度。為起到勵志和激勵的作用,本書還列舉了古代、近代和現當代優秀人物的敬業故事。
韓震總主編 劉丹編著 ·中國政治 ·6.2萬字
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富強的國家,中國曾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引領世界潮流。然而到了近代,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和商品經濟,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自那時以來,先進的中國人一直在為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奔走、奮斗。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在以經濟建設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心點指引下,中國人民通過不懈的奮斗,初步實現了百年的夢想,并不斷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該書通過簡要回顧百余年的奮斗史,闡釋了“富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之義,道出了一個樸素但有力的道理:只有富強,國家才會受到尊敬、人民才會享受幸福。
韓震總主編 倪霞等編著 ·中國政治 ·6萬字
本書收入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及人民日報社論。
— ·中國政治 ·3.1萬字
《天下一統為一家——鄂爾泰的西南治理》以清代雍正時期治理西南的重臣鄂爾泰為研究對象,利用朱批奏折等史料文獻,從雍正帝的民族觀、兩人的君臣關系切入主題,嘗試還原鄂爾泰對西南地區土司首領、普通民眾以及“漢奸”群體的治理始末。作為“天下一統,華夷一家”民族觀的實踐與體現,鄂爾泰的西南治理不僅加速了西南邊疆地區與內地的“政治一體化”,而且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華民族共同體以及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鞏固,總結其經驗教訓可以為今日邊疆地區民族事務的處理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張姍 ·中國政治 ·13.3萬字
本項研究聚焦于西部地區這一中觀區域空間,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政府能力理論、政治系統理論、行政生態學理論為理論基礎、資源和依據,運用文獻研究、比較分析、實地調研和描述統計等研究方法,致力于探尋和分析地方政府能力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間的內在邏輯、一般過程和實現路徑,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地方政府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以此為依據審視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現狀及其問題,探尋其制約因素,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遵循提升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的總體思路與對策建議。
王永明 ·中國政治 ·15.8萬字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一書從起源發展、內部結構、運行機制、歷史影響等幾方面入手,系統揭示了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古代官僚政治的全貌,指出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并不是單純的君主專制,其實質是君主專制的官僚政治。本書通過描繪歷代官僚行政管理的各方面活動和運行情況,總結利弊得失,從而對古代官僚政治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具有學術價值,也很有現實借鑒意義。
李治安 杜家驥 ·中國政治 ·18.3萬字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為什么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本書以治理績效為核心,以生動的案例回顧了中國人民對于民主的探索,展現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實踐的諸多重要領域,說明了中國政治理念對于“民主就是人民當家做主”這一民主實質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闡述了“黨的領導”“依法治國”為何是實現人民民主的雙保險。與此同時,與人民民主形成鮮明對比,本書對美國、法國、埃及等西方國家,以及印度、中國臺灣地區等接受了西方民主輸出的國家和地區的治理現狀做出了觀察和思考,犀利揭露了西方民主如今已經淪為“資本民主”,不具有制度上的優越性和競爭力。本書以民主為切入口,是總結中國制度探索實踐、建立中國政治話語的有力嘗試。
張維為 ·中國政治 ·12.9萬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本書對引領新時代中國發展的關鍵詞進行匯編。
胡月星主編 ·中國政治 ·12.1萬字
赦宥制度是中國古代王朝普遍行用的政治制度,其存在有著重要意義。本書選取遼、金兩個北方少數民族王朝作為研究對象,將這兩個王朝的赦宥劃分為大赦、曲赦、德音和錄囚四類,分別加以專項研究,并通過系統考察遼金赦宥制度的淵源與發展歷程,揭示出了赦宥與遼金社會之間潛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系。赦宥就像一個晴雨表,醒目地向人們標識著遼金社會的各種變遷。赦宥的頒發與執行,不僅展現出了遼金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與中原王朝的傳承與區別,也深刻影響了遼金王朝的政治穩定與法制建設。本書適合于從事歷史學、法學研究的大專院校師生,以及廣大文史愛好者閱讀參考。
孫建權 ·中國政治 ·19.7萬字
本書共分十二講,分別是對社會治理基本理論的爬梳和總結,我國歷史上和國外社會管理基本特點和主要經驗,從公民、家庭、社會組織三個方面談社會治理主體,對社會政策的討論,關于人口問題及人口政策的討論,討論就業勞動政策,討論公共教育政策,討論社會保障與福利問題,討論養老問題和養老政策,討論社會服務政策,討論階層關系調適政策,討論社會秩序維護政策。
張林江 ·中國政治 ·19.1萬字
本書選擇新中國成立至今已經執行的十一個五年計劃為研究對象。本書第4章對五年計劃中央地方目標的匹配性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六五”以來,中央與地方趨于激勵相容。第5章構建了五年計劃績效指數,對我國的十一個五年計劃績效進行了定量評估。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后,五年計劃的績效明顯高于計劃經濟時期,到“十一五”時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鄢一龍 ·中國政治 ·16.3萬字
本書強調世界正迎來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在世界多極化的新格局下,一批發展中國家將共同和平崛起,發達國家將再發展。各個國家將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以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為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下,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
鄭必堅 ·中國政治 ·9.2萬字
法治與民主有著天然的聯系,正因為如此,中國特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在黨的領導的前提下強調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作者在書中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基本情況,尤其是結合公民個人的成長、成才,全面介紹了已基本建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并闡釋了法治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韓震總主編 韓震 嚴育編著 ·中國政治 ·6.3萬字
傳統中國,正在經歷“一帶一路”建設所開啟的三大文明轉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信息文明轉型;從內陸文明向陸海兼備文明轉型;從地域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轉型。現代中國,正在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消解“西方中心論”,打造東西互濟、海路聯通的新中國、新世界,開創包容性全球化。全球中國,因“一帶一路”的建設而逐漸形成,是一個跨越復興與崛起、時間與空間,著眼于文明的生命力即自身演繹的全新身份。再造中國,樹立“傳統中國”、“現代中國”、“全球中國”三位一體式國家身份,走出近代而告別西方,助推中國成為新的世界領導型國家。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面臨五千年未有之情勢,五百年未有之變局,五十年未有之困境,中國模式,如何做到源于中國而屬于世界?中國故事,如何做到基于歷史而引領未來?中國外交,如何做到影響自己而改變世界?中國崛起,如何做到始于華夏而惠及四海?中國通過中國倡議、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正在塑造和引領全球化和全球治理。
王義桅 ·中國政治 ·13.4萬字
本書挑選1949年新中國幾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以公開的歷史檔案還原偉人毛澤東在這些關鍵時刻如何做出抉擇,他如何面對各種困難,又如何為一個國家的未來運籌帷幄,著重歷史性,突出這些史實的積極意義。其中包括國共和談的進行、指揮平津戰役、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思想的提出、指揮大進軍、籌建新中國、主持開國盛會等內容。
楊冬權 ·中國政治 ·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