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多都并存制度是一個政權或王朝在國都之外另設輔助性都城以加強中央控制力的政治制度。先秦時期是多都并存制度起源并定型的時期。研究先秦時期的多都并存制度對認識我國古代都城制度并進而了解古代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問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書對夏商周王朝的多都并存制度和春秋戰國時期秦晉齊楚燕趙等諸侯國的多都并存現象進行了細致研究,并對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產生原因及其深遠影響進行了剖析,堪稱古都學的一部力作。
潘明娟 ·中國政治 ·24.9萬字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先秦諸子在理論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導社會治理實踐的學說,形成了比較系統、完備的社會治理思想。這些社會治理思想,不僅可以為當代社會治理理論提供一定的借鑒啟示,也可以為當代社會治理實踐提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樸智慧。
高延飛 胡月 ·中國政治 ·15.9萬字
《元史·順帝本紀》中有“謚唐杜甫為文貞”的記載,但這一杜甫重要的“身后事”,卻在明代詩壇“崇杜”風潮盛行之下,長期不為人關注,直至晚明方重新被發現;且晚明士人論及此事,態度又迥異于元代儒臣,其間關節極耐深思。本書以元代“謚杜”切入,首先針對事件始末作了考訂,進而立足多民族文化背景,通過梳理元、明兩朝對杜甫謚號的利用、闡釋與認同等問題,系統展現“謚杜”記憶的起伏及流變。在具體的研究中,既要回應在不同民族輪番執掌中央政權的元明時段,作為漢文學典范而被共同宗奉的杜甫,對該時期價值建構、文化認同、族群融合的意義,也要探究多民族文化持續的沖突、互動與交融,對該時期文學史面貌的形塑作用。
翟墨 ·中國政治 ·23.9萬字
本書把陽泉郊區實踐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典型案例,有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的預期:一個是理論的發展訴求。基層社會是政黨與社會發生直接聯系的場域,如何實現政黨領導和引領社會治理,是政黨主導型國家治理中的一個核心問題。陽泉郊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具有解釋效力,它可以為基層治理模式提供一個基于經驗研究的、地方性的實證樣本,對當前中國關于政黨中心治理模式的概念范疇和理論體系的闡釋具有建構性意義。一個是實踐的政策需求,即如何以黨建為中心統合基層黨組織與基層政權、社會組織、群眾組織等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加強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農村、街道社區等黨建工作;另一方面,探索發揮好黨組織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新興業態以及新的社會群體中的作用,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覆蓋。陽泉郊區治理創新實踐對推進中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借鑒意義。
周慶智 劉楊 ·中國政治 ·13.6萬字
本書所收24篇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在梳理學術史的基礎上,論述了秦漢郵驛機構淵源流變及其職能和相互關系;第二部分主要探討秦漢公文的收發、傳遞與管理;第三部分為郵驛吏員雜考,涉及郡督郵、邊塞部候史和各郵驛機構服役的刑徒及漢化的羌人;第四部分考證漢代武威郡治移徙和居延郡縣建置,其內容與郵驛管理密切相關,故作為“附錄”置于文末。
高榮 ·中國政治 ·26.5萬字
近代以來,“社會主義”一直是知識界關注和討論的話題。本書聚焦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中國知識界的社會主義思潮,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梳理了當時社會主義思潮的成因、話題、性質與結果。書中所闡發的一些問題,如知識界對“社會主義”的一般性共識、對社會主義特征的討論、對馬克思主義用而不覺的認可和運用的潛流等,對認識近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流布的完整圖景,揭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影響力,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等皆有助益。
李穎 ·中國政治 ·17萬字
作者以子產研究為線索,將子產個人歷史的微觀研究與春秋社會政治轉型史的宏觀研究相結合,在充分揭示子產政治活動發生及其政治觀念賴以產生的時空背景的同時,深入剖析了波瀾壯闊的春秋政治轉型的復雜面相,從具體歷史事象的演化、變遷以及其時社會成員的行動與反應中梳理春秋歷史之變的脈絡,探尋歷史變革背后的推動力量。
劉曉東 ·中國政治 ·13.3萬字
明清時期,受內亂、倭患、海盜及西方殖民者的影響,為了御外敵、平內亂、治海洋,政府在地方行政體系中增設專職“海防”的官員,完善了軍政協同的防御體系。本書基于明清時期國家治理海洋的需求,深入研究海防職官的產生背景、歷史沿革、空間分布與職能演變,分析海防職官在海洋治理過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與影響,進而揭示明清時期海洋治理的成效與不足,汲取歷史經驗。
杜曉偉 ·中國政治 ·19萬字
本書以長時段、大歷史的學術眼光研究中國歷代治理體系,除“導言”和“結束語”外,分設“行政與監督”“吏治與用人”“中央與地方”“民本與民生”“思想與文化”“禮治與法治”“基層秩序”“邊疆治理”“民族治理”“宗敦冶理”“環境治理”十一章,每章內容主要包括歷史沿革、體系架構、主要特點、經驗教訓等,重在揭示“中國歷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原因、發展過程,從而汲取中國歷代國家治理的歷史經驗,為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歷史借鑒。
夏春濤主編 ·中國政治 ·90.7萬字
八旗貴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這些用語在清史學界一直以來就混同使用。本書以八旗貴族世家問題為研究對象,結合清王朝創建的歷史,對滿洲、蒙古、漢軍各顯赫家族興起情況作了全面的梳理,既關注八旗世家的家族發展史,又剖析了清代八旗貴族世家的不同成因。全書系統分析了八旗貴族世家的特權及其前后變化,討論了八旗貴族世家子弟的教育、婚姻狀況。從文選、武選兩途對八旗貴族世家入仕升遷情況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對八旗貴族世家家族任官屢世不絕現象細加考究,全面客觀地評價了八旗貴族世家在清代政治中的影響,多方面揭示了清王朝統治“首崇滿洲”的政治本質。
雷炳炎 ·中國政治 ·2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