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政治哲學的研究。什么是政治哲學?政治哲學就是以哲學的方式思考政治;因此,政治哲學是哲學的而非政治的。雖然有研究者借政治哲學的研究表達出了個人的政治訴求,不過這樣的訴求不過是研究者自己的一種政治追求之表達,無關政治哲學之本義。因此需要正本清源,區分開政治哲學本身是做什么的,以及研究者自己想借政治哲學去做什么。本書稿對政治哲學分上中下三部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本書稿也是作者的博士后出站報告。
陳德中 ·政治理論 ·28.3萬字
采取何種形式的政治發展道路,對一國的國家建構和政治穩定有重大影響。從歷史和現實來看,西方多黨競爭式的政治發展道路與國家建構之間存在著矛盾和沖突。以東南亞四國泰國、菲律賓、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為例,一方面,西式政治發展道路對東南亞四國的國家建構造成不利影響,出現族群沖突和分離主義等問題;另一方面,國家建構中出現的問題對東南亞四國的政治現代化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出現政治動蕩和民主倒退等問題。對此,本書通過建構“聚居型多民族國家”理論,嘗試對造成上述兩種不利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探究東南亞四國政治發展與國家建構之間的關系。
郭雷慶 ·政治理論 ·28.2萬字
本書以三度當選俄羅斯總統的傳奇人物普京的政治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特點,剖析普京國家理念形成的歷史文化原因,及與當代俄羅斯轉型之間的關系,兼及論述中國和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的差異及轉型深化問題。
劉瑩 ·政治理論 ·28.1萬字
本書為以書代刊物《政治哲學論叢》的第一本。政治哲學研究在中國的興起是從探討政治哲學概念的含義開始的。對于何為政治哲學,在我國學者中存在種種不同的看法。一些學者對政治哲學的界定是基于政治學,一些學者的界定是基于哲學,還有一些學者是基于馬克思主義。此外,即使基于同一學科,人們的看法也存在分歧,例如,在基于哲學的界定中,一些學者依據的是施特勞斯的論述,另一些學者依據的羅爾斯的論述。本書將全面展示我國學者在這一問題上各種不同看法和爭論。
段忠橋 ·政治理論 ·27.9萬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項目政府經濟管理改革研究叢書》以由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辦的全國行政學院系統經濟學科2017年年會為背景,擇優收錄了本次論壇和年會的研究論文,體現了本次會議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起到了探索作用。
張占斌 ·政治理論 ·27.8萬字
諸多理論認知與歷史經驗復合佐證了重大技術變革對國家治理的影響力。當前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標識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加速演進,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是亟須展開實踐觀察和預判性思考的重要議題。本書立足于新一輪技術革命迅猛推進的大背景,采用實然分析與應然分析相結合、歷史分析與預判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技術賦能、技術賦權、技術賦責的復合視角,對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國家治理問題進行了研究。
梅立潤 ·政治理論 ·27.8萬字
《選舉民主經濟成本論》選取經濟成本這一選舉民主成本構成體系的重要部分,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理論和現實兩個維度的研究。作者著重在建構和闡釋選舉民主經濟成本的科學內涵、要素構成和主要特點等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影響選舉民主經濟成本高低的內外因素,具體考察了中外相關國家選舉民主經濟成本的基本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哆x舉民主經濟成本論》還立足中國實際,從認識提升、制度完善和技術創新三個維度,提出了合理控制當代中國碎步前行的選舉民主之經濟成本的基本思路?!哆x舉民主經濟成本論》借鑒經濟學成本一收益理論范式,采取組織視角研究選舉民主經濟成本,既是對選舉民主理論研究視野的拓展,也是對選舉民主實踐研究的深化。
李永洪 ·政治理論 ·27.6萬字
本書為作者的博士論文。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權力現象。權力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就權力的主體形態而言,有國家權力、社會權力和個人權力。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國家權力,而忽視了社會權力的研究。作者認為社會權力的存在與發展,不僅對國家權力起到有效監督與制約作用,防止國家權力的肆意與專橫,而且還有利于為政府拾遺補缺,成為國家權力管理社會的重要補充力量,是社會秩序的重要維護者,社會利益的公平分配者,人民意志的協同形成者。本書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方面論述了當代中國權力的問題。
王寶治 ·政治理論 ·27.6萬字
《現代國家構建的中國路徑——源自地方的嘗試性解答》以東南沿海福建晉江為個案,運用“國家構建”的理論視角透視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現代國家的構建歷程。作者提出國家核心能動者(政黨)、政府、市場與社會四個行動主體以及國家構建的四條線索:國家官僚體制建設、國家能力建設(包括汲取能力、調控能力、強制能力等)、政權合法性建設和社會建設。歷時性地考察中國現代國家的這四條主線在不同時期、不同行動者的互動過程中所呈現出的階段性的樣態。由于對中國現代國家構建百年史的研究是一種后驗地重建歷史存在的“構思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研究者的學術思維習慣和哲學素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量子力學的誕生和概率論在科學研究中的廣泛運用,或然的因果決定論和選擇論成為當代科學研究重要的思維方式,科學研究更為注重事物發展的或然性、多元性、相對性和模糊性,強調共時態的結構性分析。
賀東航 ·政治理論 ·27.4萬字
黃禍論是19世紀后期在西方主要國家出現的,針對中國和日本的煽動、污蔑和詆毀的核心話語之一,一直流行到二戰結束。其敗壞中國人和中國的形象,對中國造成了很大困擾和不良影響。西方國家和日本對"黃禍論"不乏研究,但完全沒有涉及當時中國人的回應情況。而在中國,50年代以來,此一問題的研究幾為空白。本書是作者在對“黃禍論”問題關注和研究10余年的基礎上,所撰的國內第一本研究"黃禍論"的作品。全書立足于本土話語,反映了在中國日趨強盛的新形勢下中國學者對這一問題的全新認識
羅?;?/a> ·政治理論 ·27.3萬字
本書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實施效果為研究背景,基于資源基礎、公共服務供給以及行政價值變遷等理論,以湖北省16個省直管地方政府為研究對象,建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有關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差異性的結構比較分析架構。本書綜合運用量化與質性分析方法,比較分析不同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結構特征及類型,探討其差異性生成的因果機制和實踐運行邏輯,為重塑和優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體系提供理論依據,對于推進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與發展具有基礎性理論意義。
陳世香 ·政治理論 ·27.3萬字
《空權論》可以讓我們安靜地欣賞20世紀20年代經典的空戰史大戲,依照后來的既定事實檢驗我們的想法,驗證杜黑的假設和結論的準確性。在我們看來,書中的某些思想稱得上是戰爭中使用飛機的永恒真理。朱里奧·杜黑是位了不起的預言家。即便是現在,他的思想依舊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意)朱利奧·杜黑 ·政治理論 ·27.1萬字
《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系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從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系統總結了作者最近10年來在國際關系領域的研究和探索,包括對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等西方國際關系理論所做的開創性評介和分析,對中國國際關系學科發展的解讀和思考,以及應用國際政治理論和社會科學方法對具體國際關系現象的實證性研究,反映了一個中國學者的思維方式和學術探索。
秦亞青 ·政治理論 ·27.1萬字
《俄國社會思想史(第1卷)》作者普列漢諾夫是俄國著名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活動家、卓越的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本書三卷本是他晚年所寫的專著,他在書中從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出發,詳細論述了俄國的社會思想是如何由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所決定,如何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
(俄羅斯)戈·瓦·普列漢諾夫 ·政治理論 ·27.1萬字
(意)朱利奧·杜黑 ·政治理論 ·27萬字
在中國,是從1990年代開始提倡學術規范化的,而在學術規范化運動之后的重要學術景觀就是社會科學的本土化運動。本書稿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學術規范和學科方法論研究”的子課題“政治學學術規范與方法論研究”的研究成果。在書中,作者首先明確了政治學的學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定律,在此基礎上建樹起了政治學研究程序的規范,隨后進入政治學論著寫作的規范,成果發表規范、學術批評規范以及學術評價規范等。此外,作者還就政治學研究方法論以及政治學學術規范與創新等方面展開了相關論述。本書稿具有高度的學術性,不僅為政治學的研究者們提供了研究與寫作的規范,也為學術管理與評價部門提供了規范參考。
劉偉 ·政治理論 ·27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遵義會議精神相關文獻,并就相關文獻、觀點進行了分類及辨析,全面、客觀和科學地展現了遵義會議及其精神鑄就的歷史脈絡,為深化遵義會議精神研究奠定了堅實的資料基礎。
宋曉路主編 ·政治理論 ·26.9萬字
流行的民主常識比如“選舉式民主”(“黨爭民主”)遭遇到世界性挫敗,不但“無效民主”無處不在,民主形式的變種還直接引發了世界政治沖突。我們必須尋求民主的“新常識”,即發現那些固有的但被忽視的“常在道理”。政體意義上的民主不但有賴于社會權利的實現,更離不開國家的在場。公民社會與民主治理的關系有好有壞,而國家建構意義上的民主必須是講究“時間性次序”的。民主說到底是為了“好生活”,因此民主首先必須是可治理的,為此本研究提出相對于“黨爭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發展中大國的民主政體,基本上歸為中國的民主集中制和其他國家的代議制民主,它們其實是“可治理的民主”與“無效的民主”之分。本研究把中國的民主理論研究推上一個新層次。
楊光斌 ·政治理論 ·26.8萬字
托馬斯·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揭示了一個問題:后冷戰時代是一個不平等加劇的時代,資本的強勢回歸和肆無忌憚是促使這一不平等加劇的首要原因。本書同樣以探尋不平等加劇的根源為出發點,本書回答了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命題:為什么在一個號稱民主終結歷史的時代,民主的擴展與不平等的加劇會同時發生?本書指出,民主與平等的脫離是民主自由化的結果,而民主自由化則是資本精英重構民主、反制民主的結果。何謂民主自由化?從18世紀到現在,民主和民主化的故事發生了怎樣的改變,這一變化如何影響了民主的質量、國家的治理和大眾的生活?本書會給您一個引人深思的答案。
張飛岸 ·政治理論 ·26.8萬字
本書對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進行了創新,是一部討論大國外交的理論研究著作。位置現實主義是作者提出的旨在通過國際體系位置分析大國整體國家利益和對外政策的理論。在界定大國的整體國家利益時,本書將大國分成了四種類型,并分別闡述了應該如何界定它們的整體國家利益,提出了相應的外交政策假設。通過對19世紀六大國(英國、法國、俄國、德國、奧匈帝國、美國)外交政策實踐的歷史考察,研究發現,這六個大國或多或少在一些時期的外交政策高度吻合了位置現實主義的預期,而另一些時期并沒有吻合位置現實主義的預期。
宋偉 ·政治理論 ·2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