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結合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任務,研究在國際共生性話語的指導下,北京如何在話語建設和話語傳播方面加強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本書選取的語料來自《北京日報》等媒體,結合北京承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北京國際電影節、2020世界休閑大會、2022年冬奧會、國際城市媒體北京論壇等活動進行北京國際交往中心話語策略的分析,是基于北京經驗、北京故事、北京話語對“講好北京國際交往中心故事”的總結。
王磊主編 ·國際關系 ·10.6萬字
圍繞三大主題展開:國際體系、中國和全球發展。在選出這些作品后,我遵循兩個原則將它們組織起來。首先,這些文章中的每一篇都有其獨立主題,并涉及全球轉型。其次,所有內容均闡明全球轉型的總體形勢。誠然,這種方式存在風險:要確保必要的連貫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并不容易。意識到這一風險后,我又仔細甄選了每篇文章,并在組織內容時最大限度地保持前后一致性,同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
(斯洛文尼亞)達尼洛·圖爾克 ·國際關系 ·10.5萬字
《我眼中的中國》的作者是中日關系的觀察者、研究者。作者以高屋建瓴的視角,從中日關系的歷史變遷講起,以大量的史料,圍繞兩國問的重大外交事件,不斷申明一個觀點,那就是中日是互為攸關對方生死存亡的重要國家,兩國不光要在政治層面改善關系,亦應在兩國全體人民的層面努力改善關系。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的崛起,中日關系將變得更加密切和重要。《我眼中的中國/讀懂中國》是通過外交家的視角看中國、講述中國的一部佳作。
(日)河野洋平 ·國際關系 ·7.5萬字
本書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6+1)合作五年成就報告:2012~2017年》的英文版,從“16+1合作”如何推進中國和中東歐16國雙邊關系的發展;“16+1合作”如何推進次區域合作;“16+1合作”如何推動中歐關系;“16+1合作”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幾個方面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16+1合作”取得的進展與成就,從智庫研究的視角分別從以上角度描述了所取得的成績。
劉作奎 黃平等 ·國際關系 ·2.1萬字
當前,中國周邊地區的安全形勢與結構正在經歷重要的歷史性調整。整體來看,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趨穩,但安全關系和安全結構依然復雜多變,突發性事件仍難避免,風險升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全形勢的調整與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和新趨勢。其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出現新的磨合與互動,中國塑造安全環境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顯著增強。
張蘊嶺 任晶晶 ·國際關系 ·2萬字
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論壇應運而生。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年來,已經成功召開7屆部長級會議和3屆峰會,中國與非洲國家團結一致、密切合作,推動這一合作機制持續向前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的20年,也是中非關系全面快速發展的最佳時期,論壇成為推動中非關系全面發展的重要平臺與機制。本報告試圖在總結中非合作論壇發展20年的經驗基礎上,深入分析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中非合作論壇的可持續發展提出政策建議,發揮智庫學者資政與服務社會的作用。
張忠祥 詹世明 陶陶 ·國際關系 ·8.5萬字
本書是在2012年1月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以大事記的形式梳理兩千余年來的中日關系歷史,分四個部分細致地展現了中日兩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互動和關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就是要讓歷史的友好之光和經驗教訓,指引后人的前進道路,最終實現“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崇高目標。
陳錦華 ·國際關系 ·5.4萬字
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鈴槳聲穿越時空,在新世紀奏響“一帶一路”交響曲。“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以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使命擔當,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的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王義桅 ·國際關系 ·5.5萬字
《冰上絲綢之路》以詳實的數據資料和生動的語言風格,介紹了“冰上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描繪了北極沿線地區復雜多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獨具一格的社會人文環境,闡述了“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提出了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應對之策。本書緊跟時代發展需要,解讀中國與北極,是一部讀懂中國的佳作。
秦大河 ·國際關系 ·4.9萬字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而給出的中國方案,也是基于人類的歷史教訓、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為人類描繪的世界藍圖,是21世紀籌劃人類命運的唯一選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所以是人間正道,“正”就正在這一方案不謀一國之利,而為人類著想;不圖一時之利,而為子孫后代著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了全球治理的思維方式,開辟了世界秩序的宏大愿景,標識了中國外交的未來方向,開啟了人類文明的嶄新形態。
李君如 羅建波等 ·國際關系 ·4.5萬字
自“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2012年啟動以來,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通過舉行多個雙邊的領導人會晤,提升了合作水平。8年當中,以中歐關系和“一帶一路”倡議為引領,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內容不斷豐富,以8屆峰會形成的綱要和中期合作規劃為具體指南,合作持續走向深入,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作為跨區域合作的典范,“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推動了高層互訪交流,建立了眾多的合作平臺,推動了經貿投資高效發展,基建、農業、創新科技、金融服務、地方合作、人文交流等諸多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引起廣泛關注。本報告梳理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建立以來的成果,助力提振各方信心,推動務實合作走向深入。
吳白乙 劉作奎主編 ·國際關系 ·5.5萬字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和走向世界,擁有豐富資源和巨大市場潛力以及強勁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非洲國家正以飽滿熱情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并日漸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推進的重要參與主體。中國企業也成為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及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建設者。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目前至少有百萬以上中國人在非洲從事投資貿易、項目建設等經貿活動,有3500多家中資企業在非洲投資興業。非洲的安全已經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投資及中國人的安全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本報告關注了中非一帶一路合作的熱點問題,總結了雙方合作經驗,并對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以及中非合作論壇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李新烽 楊寶榮主編 ·國際關系 ·5.3萬字
本書以大事記的形式梳理兩千余年來中日關系,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兩千年的友好來往和文化交流;半個世紀的侵略與反侵略;新中國締造對日新關系;中國改革開放后的中日關系新篇章。
陳錦華 ·國際關系 ·4萬字
《共贏新時代:高水平開放的中國與世界》有針對性地對中國經濟及對外開放政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走勢進行解讀。中國堅持推進以內需為導向的高水平開放,有利于推動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全球共享中國市場,有利于中國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而且有利于全球分享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紅利。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與世界共贏新時代。
遲福林主編? ·國際關系 ·3.8萬字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區域內各國政府的金融合作,推動貨幣互換和資本市場的合作,提高金融基礎設施水平;同時,要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有力支撐作用,以及國際開發性多邊金融機構的重要先導作用,彌補當前國際金融體系的不足,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加強各國的金融監管,降低金融風險,提高整個區域的抗風險能力,才能促進經濟融合,實現共同發展。
劉偉 ·國際關系 ·6338字
本書探討了全球治理是如何變化的,其多方面的轉變與自由世界秩序的衰落有關。國際權力格局如何發生變化,其對提供國際公共產品意味著什么?在金融穩定、安全、環境、人權和公共衛生等政策領域,誰是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行動者?用什么樣的制度和法律結構來管理公共物品的提供?本書中的各個章節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包括文化、國際關系、金融和管理等,通過對中國、拉丁美洲和中拉丁美洲各種政策領域的審視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中的大部分內容曾在秘魯利馬舉行的復旦拉丁美洲大學聯合會(FLAUC)2018年年會和2019年上海論壇FLAUC學術圓桌會議上發表。本書作者團隊復旦-拉美大學聯盟是復旦大學與來自6個國家的12所拉美最負盛名大學交流、溝通與合作的平臺。
復旦發展研究院 ·國際關系 ·4.2萬字
從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著手,講述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既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也是時代的呼喚;之后,講述中國經濟發展的故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經濟的“高速列車”,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和合作的經驗;最后,重點論述“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與外延,讓大家能夠通俗易懂的理解“一帶一路”的內涵,理解共建“一帶一路”給各國帶來的機遇和利好。
劉偉 ·國際關系 ·6704字
首先從講述“一帶一路”形成的共識和合作框架開始,然后闡述廣泛合作機制以及發展戰略的聯動,最后呼吁發揚“絲路精神”,共繪人類愿景。
劉偉 ·國際關系 ·6565字
基礎設施對于經濟活動和人民生活提供著的基礎性的支撐作用,改善和新建這些設施不僅可以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還直接關系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性優先領域。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公路、鐵路、航空、海運、能源和信息基礎設施上加強合作,不僅建設相關國家國內設施,還共同建設溝通各國的跨境基礎設施,以及連接地區乃至全球的基礎設施聯通網絡。《“一帶一路”故事:設施聯通打造互聯互通世界(英文)》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源稟賦與發展需求,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的建設貫通原本聯系較少的區域和次區域,打破了“中心邊緣”等級式國際發展模式,為地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新的機遇。
劉偉 ·國際關系 ·6087字
首先從全球貿易新格局開始,闡述國際貿易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以及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現處于何種地位;然后講述中國借“一帶一路”開辟的貿易新空間,這包括促進貿易便利化、建設全球性的貿易園區網絡以及提升新興貿易合作水平;最后論述產業投資合作的相關內容。
劉偉 ·國際關系 ·5241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