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敵人與鄰居: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會員

巴勒斯坦這片土地,是猶太人經卷上所指的應許之地,也是許多阿拉伯人世代的居所。1917年,奧斯曼帝國即將落敗,結束在這里4個世紀的統(tǒng)治;英國外交大臣發(fā)表《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這片土地上建立民族家園。一個世紀的撕扯與動蕩就此開啟。分歧從一開始就難以調和。從19世紀末一批猶太定居點的建立、20世紀30年代的阿拉伯起義,到以色列在1948年的建國、1967年的六日戰(zhàn)爭,再到1993年的《奧斯陸協(xié)議》,以及2002年以來修建的隔離墻……對于同樣的事件,雙方說法截然不同。猶太復國主義者眼中的公正和勝利,對巴勒斯坦人來說則是不公、失敗、流亡和羞辱。對于這片土地上兩個民族百年難解的紛爭,記者兼歷史學家伊恩·布萊克意識到,只能通過關注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歷史以及彼此來理解。于是,他借助文獻資料、解密檔案、口述歷史,還有他自己的現(xiàn)場報道,尋求真相和對話。他留意歷史的變遷、國家間的斡旋和博弈;他更在意被卷入這百年動蕩的普通人的生活。一百年來,緩和的機會一再錯失,促使這兩個民族和平、自由、公平地作為鄰居而不是敵人相處的協(xié)議從未達成。如今,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場沖突即將落幕,而理解,是面向未來的開始。

(英)伊恩·布萊克 ·世界政治 ·35.4萬字

美國不平等的起源
會員

“種姓不能用來解釋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慮種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我們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國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面。”在美國的種族沖突、階級矛盾之下,暗藏著種姓制度這一“看不見的骨架”。在《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獎得主伊莎貝爾·威爾克森探索的便是這種強大的、不可見的等級制度。種姓本是印度一種按人的血緣或出身、婚姻、職業(yè)、宗教信仰等來劃分社會地位的制度。作者威爾克森認為,美國也暗藏種姓制度,其定義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歷史上的種族隔離政策與法規(guī),還有美國人民的觀念與作為,都符合種姓制度的定義與特點。威爾克森深入歷史,結合真實事例,展現(xiàn)美國隱藏的種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級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的美國和美國歷史。在《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威爾克森將印度、納粹德國的種姓制度與美國聯(lián)系起來,總結了“支撐”美國種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襲性等。她結合翔實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講述了種姓制度對美國社會的深刻影響;并用個體的引人入勝的故事,例如馬丁·路德·金、棒球運動員薩奇·佩吉、威爾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許多人的故事,展現(xiàn)日常生活中種姓的暗流。

(美)伊莎貝爾·威爾克森 ·世界政治 ·23.4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2章 注釋 2021-02-26 10:38:4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大港区| 绥滨县| 东阿县| 右玉县| 桦南县| 永善县| 中超| 五大连池市| 凉城县| 恩施市| 札达县| 安康市| 涞水县| 布尔津县| 武清区| 兴隆县| 赤峰市| 山西省| 蒲江县| 合作市| 日照市| 正定县| 洛隆县| 克东县| 仁布县| 南川市| 松滋市| 五寨县| 崇左市| 集安市| 昆明市| 桑植县| 新巴尔虎左旗| 怀柔区| 陇南市| 繁峙县| 武穴市| 东兰县| 阜新|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