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人類發展幾千年歷史中,經濟增長并非常態,而經濟不增長反而是經常出現的現象?!逗玫馁Y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是鮑莫爾有關經濟增長的力作,他與另外兩位作者以豐富的實例論述了資本主義經濟的不同形態,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概述了四種不同形態資本主義的不同制度和規則,形成了不同的激勵機制,推動企業家進行不斷創新活動。一個國家長期經濟增長有多種因素,但企業家精神和恰當的激勵,是任何增長著的經濟不可或缺的因素。
(美)威廉·鮑莫爾 羅伯特·利坦 卡爾·施拉姆 ·世界政治 ·19.4萬字
朝鮮時期的“中人”是指朝鮮兩班階層和平民階層之間的“專業技術者”階層,主要包括庶出的文人、畫員、樂師、譯官、醫員等。因受朝鮮時期嚴格的身份制度限制,這些專業技術者在當時既沒有受到兩班階層的重用,甚至也沒有得到平民和賤民的尊重,但卻在文、史、哲等領域有著非凡的識見,對朝鮮的文藝復興和近代化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杰出人物比比皆是。本書通過研究朝鮮時期的中人活動,借以了解近代東亞漢字文化圈文藝的發展過程,以及朝鮮后期與中國和日本文藝界、學術界交流和碰撞的具體細節。
(韓)許敬震 ·世界政治 ·17.2萬字
英國著名公法學家托尼·普羅瑟繼經典著作《法律與監管機構》之后,又一有關政府監管的力作。托尼·普羅瑟系統地考察了英國十大監管機構,涵蓋了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健康以及能源、鐵路和飲用水等社會生活與經濟生活領域。通過條理清晰的分析,作者試圖闡明,當下各個監管機構并非孤立地運作,而是通過與政府部門、其他機構以及公眾的協力,共同建立透明有效、可問責的監管網絡。在經濟性職責之外,監管機構還承擔著社會性職責,包括保護公眾權益、促進社會團結等。除了英國的監管體系,本書還比較分析了美國、法國等國的監管制度,以廣闊的視野考察了當前監管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英)托尼·普羅瑟 ·世界政治 ·18.5萬字
現實的俄羅斯是一個人的智力和生產力極大解放的國家嗎?現實的俄羅斯是被蘇聯解體打開的“潘多拉盒子”,是處于災難深淵之中的國度嗎?現實的俄羅斯就是俄羅斯?,F在的餓羅斯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獄;現在的俄羅斯不像有些人描繪的那么好,也沒有如某些人所夸張的那樣糟;現在的俄羅斯并不是一切都正規、都在無所風險的發展,但也沒有墜入那種被夸張的極大的災難深淵之中。
蔣斌 ·世界政治 ·17.3萬字
20世紀初的美國曾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官員、商人乃至民眾都深陷腐敗泥潭,城市腐敗波及面之廣、手段之惡劣令人瞠目。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新聞界掀起了旨在揭露社會黑暗、打擊腐敗、促進改革、推動美國走向正確軌道的浪潮,史稱“扒糞運動”。《城市的恥辱》一書是“扒糞運動”代表人物林肯·斯蒂芬斯于1900年前后發表的一系列揭黑文章的合集,真實記錄了包括紐約、芝加哥在內的六大城市的腐敗問題,如警察受賄、公民精神的墮落等。也因本書所錄文章為代表的“扒糞運動”的興起,西奧多·羅斯福加大了整肅腐敗的步伐、推進改革,從而開啟了美國的“進步時代”。通過閱讀本書,您可以了解到美國在上個世紀之交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而社會黑暗、官員腐敗、公民精神墮落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與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滯后息息相關。本書也為在社會轉型期如何推進創建純凈、文明、公平的社會,培養健全的公民意識,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美)林肯·斯蒂芬斯 ·世界政治 ·12.8萬字
看懂俄歐局勢必備讀本,俄烏紛爭研究的開山之作。深度解讀兩個民族的恩怨情仇,天然氣、克里米亞等焦點話題全面追溯。
聞一 ·世界政治 ·16.5萬字
本書分六個部分探討了在21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生巨大經濟、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世界社會主義在新形勢下的發展狀況,提出:在新的歷史機遇條件下,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條件和機遇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生存發展環境發生了有利轉變,迎來了反思和創新社會主義理論的好時機,社會主義力量得以恢復并有所作為,各社會主義力量之間謀求聯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姜輝 ·世界政治 ·3.8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大選???,分為上下兩期《走向白宮》《我是總統》?;谏虡I周刊的獨家觀察,以商業視角獨家揭示美國總統競選中的精彩故事。《走向白宮》分別從特朗普、希拉里以及美國普通人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場前所未見、出人意料的競選之路。為您帶來美國大選的深度故事:特朗普的崛起之路、希拉里與白宮、特朗普的女婿、為什么中產階級喜歡特朗普、我的選票去哪了……嘗試從多元角度再現美國大選背后政治角逐與商業邏輯。
商業周刊 ·世界政治 ·5.4萬字
本書以柬埔寨問題的政治解決為主線,真實還原了1987—1998年發生在柬埔寨的重大社會歷史事件,詳細記錄了世界主要大國、東南亞國家和柬埔寨國內不同派別圍繞柬埔寨問題政治解決開展的政治軍事斗爭和外交斡旋,生動再現了柬埔寨國內從對立沖突、戰場廝殺,到實現政治解決,再到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大選、實現形式上的國家統一,最終王國政府內部關系進行調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和解和全面和平的曲折歷程。
(柬)迭速卜 ·世界政治 ·10.8萬字
本書分別從話語政治學、資本主義批判邏輯、政治策略的落腳點以及整體歷史認識論角度來敘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轉向,這些轉向涉及一般研究所稱的“霸權轉向”、“空間轉向”、“文化轉向”等現象。從邏輯上和歷史表現上審現這些理論,既有助于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西方的發展,又有助于深入理解資本主義的變化。
胡大平 ·世界政治 ·16.9萬字
二戰后,圍繞選舉活動和政治資金使用的違法行為或政治腐敗等政治資金問題在日本社會不斷發生。本書從比較日本與美英等西方國家的政治資金規制體系入手,圍繞戰后日本選舉制度改革、政治資金管制體系建設、《政治資金規制法》的制定與修訂、后援團體與政治資金問題的關系等,探討日本政治資金問題發生的根源。同時,利用日本主要政黨披露的數據,分析自民黨和安倍晉三等具體的政黨和政治家的政治資金結構特點及變化。
朱清秀 ·世界政治 ·19.2萬字
本書以筆者自己訪學美國期間的經歷為基礎,觀察與思考當下美國的日常生活、宗教狀況、種族問題、娛樂產業、社會治理及在美的華人狀態等,多元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生動立體的美國。書中既有生動的個案,如美國真人秀節目、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華人的圈子文化等,又有與前輩學人觀點比較之下的個性化思考,探討了美國媒體在社會與政治參與中的角色,美國娛樂行業生態與背后的治理邏輯,海外華人的生存狀態和文化適應問題等。
謝曉霞 ·世界政治 ·12.4萬字
《美國第一政客》就是通過對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壇風云人物的傳奇事跡進行詳盡的描述,進而從客觀的角度講述了他們走向成功道路上所發生的一個個經典事例,講述了他們一步步走向權力巔峰的全過程。讓讀者們在閱讀之后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王國章 ·世界政治 ·13.2萬字
隨著冷戰格局中美蘇雙方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美蘇在拉美地區競爭亦十分激烈。古巴革命爆發后,美國擔心智利受到“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影響,為了防止在拉美出現“第二個古巴”,加緊了對自己后院的掌控,通過多種隱蔽行動,支持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顛覆了執政不足三年的阿聯德民選政府。由此,智利開始了長期的軍人專制統治。
王愛娟 ·世界政治 ·8.3萬字
軟權力的魅力在于“吸引”和“吸納”他者,而歐盟擴大,充分體現了軟權力的現實效果與影響。本書按照申請國對歐盟資源需求的差異,將歐盟擴大歸并為三大案例進行了分析,發現根據申請國依賴外來資源的程度,多數國家被歐盟“吸納”入盟,但是歐盟對權力資源充沛的國家,其“吸引”力則表現出不穩定的一面;利益共享是軟權力發揮作用的關鍵,要重視有形資源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價值的創建與傳播,要得到軟權力期望的結果,需要主動創造條件。
屈瀟影 ·世界政治 ·12.2萬字
本書從世界格局演進的大背景出發,全面闡述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全球治理面臨的嚴峻挑戰,深刻指出中國在謀劃和代領全球治理變革中應做的貢獻及努力,深刻回答中國在全球治理中所發揮重大作用的意義、所提出重大政策的含義,并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理論和實踐路徑進行了探索研究,推動了中國特色全球治理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靳諾等 ·世界政治 ·8.2萬字
明治維新完成了從封建幕藩體制到近代資本主義的改制任務,確立了日本近代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明治維新之后逐步建立起來的近代政治體制對日本的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近代政治體制下,憲法、帝國議會、選舉和議政等制度因素一應俱全。但是憲法將國家主權陚予了天皇,帝國議會只是輔佐天皇的議事機構,成為近代政治體制的附著物。日本近代政治體制下的選舉和議政是籠絡和安撫少數有產者的政治游戲,只是一種裝飾性政治行為。日本近代政治體制下的議政活動在決策、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無法發揮民主作用。參政議政中民主的缺失使得近代日本沒有扼制絕對主義天皇制的制動器,根本無法遏制軍閥政治的暴走,甚至成為軍閥政治推行國家主義發動戰爭的助力器。
周石丹 ·世界政治 ·19.5萬字
與普遍認為的“美國沒有社會主義”與“美國社會主義例外論”相對的是,社會主義運動與發展在美國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美國非但不“例外”,還存在較多的社會主義運動和思潮,一直深受社會主義的影響。特別是作為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國共產黨在其長期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歷經了起起伏伏的變化,積累了對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認識。只要資本主義制度仍然在美國存在,美國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就不會消亡。
雷虹艷 ·世界政治 ·5.1萬字
本書旨在呈現美國互聯網政治意識形態對外輸出的歷史與規律,為我國在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背景下應對美國的政治意識形態對外攻略提供智力支持。本書認為政治意識形態在美國國家政治秩序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具有重要地位,從而著力對美國政治意識形態的顯著特征、美國互聯網政治意識形態輸出的歷史階段、大數據時代美國政治意識形態輸出的新特征進行了系統闡述,并提出了群眾工作、輿論引導、理論建設等方面的對策建議。
李艷艷 ·世界政治 ·5.2萬字
《我父親是恐怖分子》講述了一個從小被灌輸偏見與仇恨,并本可能追隨父親腳步的男孩,如何成長為一個男子漢,并選擇走上不一樣的道路。1990年11月5日,扎克·易卜拉欣年僅7歲時,他的父親埃爾-塞伊德·諾塞爾槍殺了猶太保衛同盟會的領袖。在獄中,諾賽爾參與策劃了震驚世界的世貿中心爆炸案。在一段臭名昭著的視頻錄像中,本·拉登曾經號召世界要銘記“埃爾-塞伊德·諾塞爾”這個名字。易卜拉欣在恐怖主義的陰影中度過了童年。在父親鋃鐺入獄后,他和家人搬家二十余次,卻始終在精神上受父親罪行的困擾,并因此受他人的排擠與控訴。盡管思想極端的父親試圖將他的狂熱信仰灌輸到易卜拉欣的腦中。逐漸了解父親恐怖主義行為的易卜拉欣…
(美)扎克·易卜拉欣 杰夫·蓋爾斯 ·世界政治 ·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