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線索,努力編制一套合理且有效的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詳盡考察當前政府權責清單制度的實施現狀,由此探尋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問題的措施和途徑,旨在激活政府權責清單制度的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政府權責清單制度的綜合效用。在政府權責清單制度體系中,針對現階段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尤為重要。研究此體系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葉勇 林仁鎮 ·公共管理 ·18.3萬字
黨的十九大已經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引了前進方向,并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本書是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教學科研咨詢一線的院內外中青年專家學者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對中國領導科學前沿問題探索研究的成果,共收集相關論文近20篇。
黃小菲 王海龍 賀佳 ·公共管理 ·13.4萬字
本書旨在更好地把握杭州市民公共行為的文明狀況,評價市民的文明素質水平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成效,為加速推進杭州城市國際化進程和提高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提供科學依據。全書由1個綜合報告、5個問卷分析報告和1個現場觀測報告組成,從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觀賞、公益服務、網絡文明、國際禮儀文明等方面,對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素養的整體狀況給予了全景式的呈現。
董悅 沈翔 張祝平 ·公共管理 ·12.1萬字
許多國家,包括中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浪潮中,政府應該如何選擇進退之機,適時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或放手讓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自由發展,是各級政府官員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本書從多層面及實務視角探索了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通過政府本身、掌管政府財政的機構、國有企業及私營企業等不同角度,配以豐富的案例剖析,研究政府為什么要參與企業運營、什么時候進入企業或者從企業退出、參與的方式及如何審時度勢等問題,正為此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同時,也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管理者、政府管理和企業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對經濟發展政策良方抱有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了借鑒。
(新加坡)陳惠華 ·公共管理 ·12.9萬字
每一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會遇到和政府打交道的問題,長久以來這是一個非常敏感又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處理政商關系既是對企業管理者也是對政府官員的一個考驗,處理好政商關系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也關系到政府的形象。本書就這個問題展開了細致深入的探討。
莊聰生 王忠明 ·公共管理 ·19.2萬字
《公共管理評論》是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編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份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專業學術出版物。第十六卷共收錄6篇論文,2篇評論,7篇書評。所收錄的論文反映了國內外公共管理前沿的一些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天然氣替代燃煤政策”評估、政治商業周期、政府公信力等問題。書評是對6本與公共管理相關著作的介紹與評價。
巫永平 ·公共管理 ·12.3萬字
華僑華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和建設者,也必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書共分為六章,剖析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的歷史與現狀,研究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倡議、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的產業實力和產業布局、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以及各僑鄉如何發揮優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許培源 陳乘風 ·公共管理 ·18.3萬字
本書圍繞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昆明社會治理,在全國首次提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數”體系,并從社會活力、社會服務、社會環境“三大維度”,優選出符合社會治理現代化特征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經費支出”等44項指標。在此基礎上,運用主成分數學建模方式,既與全國平均水平和27個省會城市進行比較分析,又與曼谷、雅加達、新加坡等24個東南亞城市,以及新德里、孟買、伊斯蘭堡等13個南亞城市進行比較分析,全面真實呈現昆明社會治理的現狀、優勢和短板弱項。
鮑宗豪 ·公共管理 ·4.6萬字
本書從政治學與公共管理的角度,探討了民族與國家、民族地區公共治理、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關系、邊疆治理等相關問題。作為人類社會普遍的政治與社會現象之一,民族問題已經成為當代公共治理的一個重要領域。民族現象與民族問題的實質,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在建構現代國家的進程中出現的政治—社會問題。本書作者通過長時期的實地調查和深入研究,在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相關研究和報告均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有的被編入新華社內參,國家領導人做了重要批示。
李俊清 ·公共管理 ·38.3萬字
《公共管理評論》常設“論文”、“評論”、“教育”、“書評”四個專題,“論文”專題發表原創性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章;“評論”專題刊登對學術流派、學術理論、學術觀點和學術發展狀況的評論文章以及學術會議或其他學術活動的介紹和評論文章;“教育”專題刊登探討公共管理學科與教育發展方面的文章;“書評”專題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關領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紹和評論。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0.8萬字
《數字治理評論》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創辦,是一本致力于推動數字治理研究的學術性集刊。本刊力圖追蹤數字治理理論前沿,回應數字治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倡導規范嚴謹的學術研究,提升數字治理的研究質量。
鄭躍平 ·公共管理 ·9.9萬字
19世紀60年代,美國進入鐵路時代。廣東由此掀起一股鐵路移民潮,到19世紀70年代,美國華人人口超過6萬人,均來自廣東。一萬多名廣東農民以主力勞工身份參與修建北美第一條跨州鐵路,僅用6年時間就完成了美國人做了40年的夢想,美國也因這條鐵路而成為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世界大國,被譽為工業世界的七大奇跡之一。本書稿內容為采訪團隊重走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的一次田野調查。作者從舊金山出發,沿著鐵路沿線幾個關鍵城市和重大事件發生地,一路尋找廣東人足跡。本書主體框架以歷史之旅形式出現,以淘金熱、鐵路潮和排華運動為大背景,通過時間隧道穿越和還原一個真實、立體、可視的鐵路華工群體,以及鐵路華工背后的唐人街,用生動的細節述說中國人的美國記憶,和中國人在美國創造的偉大的文化遺產。
沈衛紅 ·公共管理 ·19.8萬字
本書從當前我國司法審判實踐出發,剖析了司法公信力的構成要素,并對其提升路徑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作了實務探究。作者結合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裁判文書的說理機制、法院調解制度、法院公共關系機制改革等方面作了可操作性較強的實務指引。>觀點權威獨到,資料豐厚適用,論證嫻熟有力,文筆可讀性強。
楊凱 ·公共管理 ·34.8萬字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深入闡釋了生態立區戰略的內涵,深刻分析了寧夏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把握了生態立區戰略實施的基本要求,對《關于推進生態立區戰略的實施意見》部署的6項任務28項具體舉措,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和分析。
寧夏社會科學院 ·公共管理 ·21萬字
本書基于網絡治理理論,按照“構建理論—實踐檢驗—完善理論”的研究思路,探討優化我國公共服務供給的方法與路徑。書中界定了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核心概念并闡釋網絡治理理論;構建了我國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理論框架,涵蓋理論模型、影響因素、評價機制和效率分析;比較國內外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國案例的不足與差距、總結國外案例的經驗與啟示;提出了提升我國公共服務網絡治理能力的路徑。
周悅 ·公共管理 ·14.9萬字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是由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組織國內社會保障領域諸多知名學者與專家,共同編著的一份重要的年度研究報告,也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資助項目“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批準號:10JBG009)的重要研究成果,重點關注社會保障理論研究與國際比較研究中的前沿問題,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凸顯的社會矛盾和民生問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的焦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本報告為2015年的成果。
鄧大松 劉昌平等 ·公共管理 ·34.7萬字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作為國家“985”工程社會保障研究創新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社會保障理論與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承接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和社會組織在內的大量研究任務,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書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資助項目“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批準號10JBG009)的研究成果(2014年版)。本報告涉及中國特色社會福利制度、養老社會保障體系整合、醫療保險中的熱點問題、軍人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的經辦管理、中國社會養老保險服務體系的建設、住房公積金管理等關系社會民生的多個問題。是對當下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保障理論和實踐的總結、探索與評價。
鄧大松 劉昌平等 ·公共管理 ·34.4萬字
本書從發展中國家“實施產業政策具有現實合理性”的前提出發,研究了中國式分權制度對產業政策實施效果的影響。全書共分8章,具體內容包括文獻綜述、中國式分權治理模式對產業政策實施效果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中國式分權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其對產業政策影響的典型事實、中央政府考核內容的變化對產業政策實施效果的影響、財政分權程度對產業政策實施效果的影響、雙重轉型背景下中國式分權治理模式對產業政策實施效果影響的差異、結論與展望等。
席建成 ·公共管理 ·9萬字
深圳衛生健康發展改革事業伴隨經濟特區的成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新一輪醫改以來,深圳堅持以“補短板、強基層、建高地、促健康”為主線,健全“三醫聯動”機制,大力推進衛生健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與經濟發展、城市定位和市民健康需求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開啟了健康深圳建設新局面。本書系統分析了深圳在“雙區”驅動、“雙區”疊加的歷史機遇下,在醫療資源配置、健康服務體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健康城市建設、行業可持續和創新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基礎、現狀及問題,詳述了“十四五”期間深圳衛生健康事業的總體目標、規劃指標和主要任務,并對未來發展作了展望,以期更好凝聚共識,共同支持和推動深圳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吳紅艷主編 ·公共管理 ·20.9萬字
政黨執政是現代國家的普遍現象。故沒有政黨執政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而依法執政既是政黨執政現代化的基礎和特征,也是政黨執政現代化的重要內容。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正式提出“依法執政”概念,經過多年探索,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對“依法執政”概念作出全面、精到的闡釋。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精神,真正踐行依法執政這一原則,對于推進國家治理科學化、現代化,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意義十分重大。
江必新 程琥 ·公共管理 ·3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