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20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學部委員程恩富研究員組織院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對馬克思主的的重大問題以及恩格斯和列寧的思想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以及新時代的理論與實踐、恩格思思想和列寧思想的研究,等等,對于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程恩富主編 ·馬克思 ·48.5萬字
《中共歷史與理論研究》為中共黨史黨建、中國現當代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專業性學術文集,主要刊載中共歷史與理論研究領域的原創性學術成果。本刊內容廣泛,涵蓋中國共產黨與現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軍事、理論、歷史人物及海外中國研究等各方面。題裁包括專題研究論文、歷史考證、理論闡釋、治學札記、學術動態、口述訪淡、書評等。
楊鳳城 耿化敏 ·中共 ·22.1萬字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是由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組織國內社會保障領域諸多知名學者與專家,共同編著的一份重要的年度研究報告,也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資助項目“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批準號:10JBG009)的重要研究成果,重點關注社會保障理論研究與國際比較研究中的前沿問題,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凸顯的社會矛盾和民生問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的焦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本報告為2015年的成果。
鄧大松 劉昌平等 ·公共管理 ·34.7萬字
為倡導和推動社會各界人士,到現實生活中去,到人民群眾中去,發現和描述社會的發展變化,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會同新華網、中國青年報、新浪微博、騰訊網聯合發起“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征文活動。本書即為第二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獲獎論文的合集。
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 ·政治熱點 ·44.2萬字
本書通過對西藏與歷代中央政府之間政務來往中形成的各種原始公文的選編,顯現西藏與歷代中央政府關系的歷史本源、互動流程和立體輪廓;將西藏古籍政治專題檔案整理與檔案管理理論、文獻整理理論相結合,對西藏與歷代中央政府來往政務公文進行了科學的分類和整理,保持其同有的內在聯系,維護檔案的完整性,便于研究者按專題檢索和查找;采用編年體與重要事件公文來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編排,做到文省事豐,前后貫通,集原始性、雙向性與動態性于一體。
侯希文 ·中國政治 ·27.9萬字
馬克思一生的思想始終處于不斷探索、深化和拓展之中,而《萊茵報》—《德法年鑒》時期是其思想變化的第一個時期。起初,他攜帶著深受啟蒙思潮、浪漫派學說和自由主義的熏陶而在德國思想論壇嶄露頭角的青春朝氣走來,但遭逢的一系列現實問題與以往的理念相矛盾,以至于在其頭腦中產生了“苦惱的疑問”。為解決這些疑問,他不斷地閱讀、思考和嘗試,提出了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思路,為以后哲學思想的變革開啟了方向。本書以此為中心線索,對這一時期馬克思的全部文獻重新進行了解讀,詳盡地展示了馬克思思想轉變的環境、動機、過程、環節、性質和標志,有助于讀者理解和把握馬克思當時思想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以及這一時期在馬克思一生理論創造、在整個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黃建都 ·馬克思 ·33.7萬字
本書是作者20多年研究成果的集萃。內容包括對政治文明的內涵及其歷史演變的研究,對世界各國政黨政治的研究,對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和多黨合作的研究,對中國民主黨派與參政黨建設理論的研究,對新時期統一戰線問題的研究,對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問題的研究,對中國政治民主發展歷史中若干重大問題的研究,等等。本書著眼于現實,不避鋒芒和敏感問題,秉持科學探求的態度,據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書對于真正關心并用心研究中國政黨政治與民主問題的同志,頗具參考價值。
牛旭光 ·政治理論 ·33.5萬字
本書旨在擺脫"東方主義"的窠臼,重新考察作為一種政體或曰政治組織形式的"專制",有著怎樣復雜的內涵和豐富的形態。作者主要選取古代羅馬、古代中國、俄國和西歐(尤其是法國)作為研究對象,縷析其專制主義的背景、起源、演變、形式和特點;在此基礎上,對這四種專制形態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異同,使得我們對"專制主義"這一司空見慣的名詞有了更加具體、深入,也更具歷史感的細膩理解。作者多年從事封建社會發展比較研究以及世界通史的研究與教學,本書即是其研究心得的一份總結。以對"專制主義"的考察為切入點,本書對于自古代希臘羅馬而下的世界歷史,也提供了一種視角獨特的梳理與呈現。
馬克垚 ·中國政治 ·22.3萬字
本書作者從美國的國家起源講起,在近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視野下,分析了美國從建國到帝國形成的過程,以及宗教、種族、政黨、社會運動等多維因素在此過程中發揮的錯綜復雜的作用,一直到今天大國競爭中的中美關系。尤以對美國總統大選運作機制的分析為特點,將其作為透視美國政治的棱鏡,揭示出美國政治長期以來的制度性問題和局限,并探討了一系列大眾讀者關心的美國問題,諸如身份政治、種族平權、資本介入政治、對選舉的影響、媒體的政治化以及中美關系的未來等。
儲殷 ·世界政治 ·29.4萬字
春秋前期,管仲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四十年,鑄就桓管霸業。管子治國思想及施政經驗,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政治與道德思想,精髓在于崇實進取、改革創新;富國強兵思想,精要在于輔王成霸而非恃強凌弱;政治教化思想及以德化為基礎的法治思想,是辯證統一的治國舉措,旨要在于建立厚功大業、追求教訓成俗而刑罰省的大治境界;大國處世之道及天下關懷等思想,旨在增進戰略定力,以謀求匡正天下為終極目標。
蔡保興 ·政治理論 ·20.6萬字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作為國家“985”工程社會保障研究創新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社會保障理論與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承接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和社會組織在內的大量研究任務,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書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資助項目“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批準號10JBG009)的研究成果(2014年版)。本報告涉及中國特色社會福利制度、養老社會保障體系整合、醫療保險中的熱點問題、軍人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的經辦管理、中國社會養老保險服務體系的建設、住房公積金管理等關系社會民生的多個問題。是對當下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保障理論和實踐的總結、探索與評價。
鄧大松 劉昌平等 ·公共管理 ·34.4萬字
本書收錄了以《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工作規定》《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回避暫行規定》《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為核心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考核培訓的常用黨內法規及規范文件,適合黨政領導干部日常加強學習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中共 ·22.6萬字
本書為“四個一批”人才、光明日報社江蘇記者站站長鄭晉鳴的作品集。全書共收入鄭晉鳴1998年以來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各類新聞作品130余篇,按“時代人物”“文化記憶”“探索之路”“光明談”四個主題編排。書中既有宣傳和報道“時代楷模”王繼才等典型人物的通訊類作品,也有關注江蘇經濟、文化發展和社會發展熱點問題的新聞和消息類作品,作品類型豐富。
鄭晉鳴 ·黨政讀物 ·24.1萬字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建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千年未有之巨變。已經由原來積貧積弱的東方小農國家轉變為新興的工業化大國,城鎮化水平超過60%,人民生活總體上已經進入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本書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口變遷及未來政策改革,新中國成立70年家庭結構變遷,新中國70年收入分配的改革和變化,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居民消費變遷歷程,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教育事業發展,新中國成立70年發展成就--健康保障,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社會基層組織的發展與變遷,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居民消費變遷歷程,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婦女發展,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青年發展。
李培林 張翼主編 ·中國政治 ·20.7萬字
本書對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對外關系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總結,并對未來前景進行了科學展望。中國為何能夠在短短40年的時間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中最為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把握發展是硬道理這個大方向。就對外關系而言,則是緊緊抓住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書中作者都是國內國際問題研究界相關領域內的一流專家學者,他們從各個角度進行的深度分析和解讀。
任晶晶 張蘊嶺等 ·國際關系 ·25.7萬字
本書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學者文庫,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平,本書以新時代全球治理的道德支撐為論述點,以信仰和價值觀為綱,抓住和平、勞動,幸福、公平、正義、財富、權勢、欲望、善惡、美丑、貢獻、掠奪、戰爭等關鍵字眼,一些與人的精神、感情相關的最基本的理念,從他們的自然邏輯和相互關系中,研究全球治理的道德內涵,論述為什么全球治理必須以道德支撐的原由,以及如何進行具體的道德建設。
劉國平 ·世界政治 ·46.6萬字
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根本要求。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現了社會不公、貧富差距和利益沖突等問題,這些問題是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改革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各項要求和舉措相繼出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經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本書從社會分配性問題出發,在社會分配體系的多維框架下,以政府及其權力作為核心變量,探討政府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所應負有的責任,以及圍繞政府再分配責任而建構起來的社會互動過程,進而提出實現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的再分配主張。大力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必須要樹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政治思維,深入調整和優化價值分配體系的權責結構,提高政府分配和再分配的能力等,最終實現個人權益和公共利益等多元利益的共贏。
史瑞杰 韓志明等 ·政治理論 ·46.6萬字
本書依據大量史料文獻,綜合運用社會學、政治學等相關學科理論與方法,較為深入地考察了民國時期血緣、地緣、學緣、朋友、姻親等社會關系對民國官僚群體結構及其權力分配的影響,探討了這一時期國家權力機關與復雜社會關系之間的互動。
魯衛東 ·中國政治 ·29萬字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兩宋時期尤其如此。我們這套“知宋”叢書,旨在為那些已經具備一定文史基礎且渴望深入了解兩宋歷史的讀者,提供一個便捷的學習途徑。本書精選宋代科舉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呈現宋代科舉制度的全貌。書中探討的主題涵蓋了科舉制度的創立、改革,進士、明經諸科及制舉、武舉各類考試的設置情況。此外,還重點關注了科舉促成的社會流動性,士大夫階層的崛起,以及科舉對宋代文化繁榮的推動作用。本書內容扎實,編排有序,除選文外,主編親撰導論、編者按,呈現選編思路及對宋代科舉制的理解。本書不僅是對宋代科舉的一次學術綜覽,也有助于讀者進一步深入認識宋代社會的諸方面,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科舉塑造下的生動宋代。
何忠禮主編 ·中國政治 ·25.6萬字
本書從城鄉差別的歷史演進出發,以社會分層與政治關系、社會結構與權力體系、社會秩序與政治控制、社會意識與政治文化和社會矛盾與政治活動為主要內容,對古代、近代和當代中國城市與鄉村政治社會的狀況、特點、變遷及歷史影響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作為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國城市與鄉村政治社會狀況及歷史變遷的著作,本書對于全面準確地認識中國的基本國情,特別是中國政治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及特點,有著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徐勇 ·中國政治 ·3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