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作者多年研究紫莖澤蘭的成果基礎上,系統介紹了紫莖澤蘭的防控和利用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紫莖澤蘭的特征,紫莖澤蘭的分布和危害,紫莖澤蘭遙感監測,紫莖澤蘭防控技術以及紫莖澤蘭利用技術。本書可供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部門以及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保護等相關工作的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張錦華 ·生物科學 ·6.1萬字
《與鶴共舞:丹頂鶴的隱秘世界》是作者跟蹤拍攝丹頂鶴7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精選150多個鏡頭,講述了兩只丹頂鶴從相知相戀,到共同組建家庭,直至生離死別的凄美愛情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既有浪漫的獻花,也有激烈的爭斗、不幸的傷殘、未知的命運……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作者全面介紹了丹頂鶴覓食、棲息、求偶、營巢、育雛、遷徙以至死亡的科普知識,并科學解讀了“黃鶴”的由來、“鶴頂紅”與毒藥。讀者在感動之余,也會對丹頂鶴這種珍稀保護動物有一個科學、真實的認識。
王克舉 ·生物科學 ·2萬字
“干知坤作”,揭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生態人文時空。在這一人文時空里,“時間”表達的是自然萬物的生滅排列,“空間”表達的是自然萬物的生滅范圍。作者通過對“時空”內涵與外延的闡釋,表達了一種生態自我范式的人生觀,亦即一種適然主義人生觀,它既強調生物圈之間的內嵌性,承認自然萬物都有自身的存在價值,都是自然界不可缺失的一分子,同時又尊重界限和承認差異。這種關系性自我概念構思了一種新型、和諧而合理的人文時空,其間人的生存范式是適然性的——人活在上帝與牛頓之間。
李德臻 ·生物科學 ·28.5萬字
海洋世界精彩紛呈,吸引著人們進行探索。海洋中生活著不計其數的動物,這些動物或奇特或美麗。在長期的適應、演化過程中,它們以錯綜復雜的關系形成了一張龐大的生態網,這張網孕育出了海面之下各類生態環境中的無限生機。本書通過大量畫質細膩的高清照片,展示了動物在海洋中演化出的各種奇妙、有趣的生理結構,并以專業但不枯燥的文字描述了它們如何通過這些結構具備了繁衍、遷徙、抵御天敵等利于自身生存的高超本領,使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些奇妙成員,適合對海洋動物感興趣的青少年閱讀。
屠強等編著 ·生物科學 ·1542字
天堂鳥華美的羽飾曾給它們帶來了殺身之禍,歷史上曾有大量的天堂鳥被捕殺出口到歐美。現在這樣大宗的貿易已經被禁止,天堂鳥也受到分布國家法律和相關國際公約的保護,但人為原因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流浪貓等人為引入的外來物種、偷獵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仍在威脅著很多天堂樂鳥的生存。古爾德因撰寫和出版了大量繪有精美天堂插圖的的書籍而聞名。本書優選數十張圖片,圖文結合,展示了這類最為珍貴的鳥類——天堂鳥的迷人特質。其中許多已經絕跡,有很高的出版價值和鑒賞價值。
(法)弗朗索瓦·勒瓦揚 (英)約翰·古爾德 (英)阿爾弗雷德·華萊士 ·生物科學 ·5.9萬字
屠強等編著 ·生物科學 ·1558字
本書是由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的動植物科普讀物,介紹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常見的10種動植物的生理特征、體貌習性、相關文化等。書中的文字趣味性、科學性強,且包含大量生動的圖片,通過活潑的版式設計將圖文相結合,培養讀者對動植物保護的意識,激發讀者對動植物世界的興趣,讓讀者學會如何觀察自然,從而走進并愛上廣博的自然世界。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 ·生物科學 ·2.7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植物資源,揭示了它們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為了生存與繁衍而煥發出的頑強生命力和為了適應環境所展現的令人驚嘆的演化奇跡。全書共分為6章,介紹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崛起及其植物種類的多樣性,高原植物的生存智慧,以及高原植物與動物、人類緊密依存的關系,反映了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互動、共存共生,展示了科學家和高原人民為踐行當代生態文明理念和保護國家種質資源做出的努力。本書適合植物愛好者閱讀,也適合對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曲麗萍 楊凱迪 ·生物科學 ·7萬字
《塞上樹魂》一書精選榆林市域范圍內具有歷史意義、文化價值和鮮明特色的66株古樹名木,圖文并茂地向讀者展示出榆林古樹的風采。書中樹木以樹種排序,內容主要包括樹木照片、簡介、基本情況(編號、位置、地理坐標、海拔、樹高、胸徑、樹冠、樹齡等)、古樹位置圖和導航路線圖、二維碼(導航定位、360°全景展示)以及古樹整體描述和傳說典故,集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歷史性于一體。鑒于之前已有一些優秀的古樹名木著作對古樹的特性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本書不再贅述古樹特性,而是著重將榆林的一些古樹的風采和其傳承下來的傳說典故輯錄在一起,便于讀者對古樹的回憶、欣賞與研究。《塞上樹魂》的出版,可為榆林市古樹的保護、研究、鑒賞提供翔實的史料,對于榆林市乃至陜西省弘揚森林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文明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價值。
拓飛 白珩 劉生權主編 ·生物科學 ·1.5萬字
本書為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的麋鹿百科。全書分為遠古起源、身體探秘、行為百態、科學保護、麋鹿之友、歷史文化、相關詩文等章,全面而細致地展現了麋鹿的方方面面,包括體貌特征、生理習性、保護措施、文學作品等。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對麋鹿產生全新的認識,從而有興趣深入挖掘麋鹿的各種知識,產生對麋鹿的保護熱情。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 ·生物科學 ·2.8萬字
本書利用在國家植物園觀測獲得的100余種植物的第一手物候觀測資料,編制了涵蓋114種1130個物候現象的植物物候日歷,劃分了國家植物園的12個物候季節,闡述了各季節內的植物形態、色彩和韻律美特征,并進行了植物物候現象發生日期的模擬與預測研究,兼顧學術性和科學普及性,可作為植物物候探索、觀察與賞析的指南。
陳效逑 ·生物科學 ·9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從上古時代的植物傳說到當下的植物科學研究,詳盡的梳理了人類歷史上對植物的認識和應用過程。第一章為上古時代植物傳說和植物的醫學應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別論述了中世紀、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植物文化變遷,從第六章到第九章,論述了十九世紀和當下迅速的植物科學發展歷程。
孟凡 張琳 媚道設計編著 ·生物科學 ·0字
本書介紹了動物實驗及實驗動物的相關科學知識,涵蓋了實驗動物及動物實驗的起源、概念、發展史、意義等,同時結合著名案例對動物實驗及實驗動物進行了剖析。書中不僅介紹了常見實驗動物,還介紹了實驗動物在醫藥、生物技術、生命健康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學生不熟悉的動物福利問題等,并針對實驗動物保護問題給出了未來的解決方法。
卓振建主編 ·生物科學 ·1.9萬字
《中國古樹名木——濟南卷》將濟南地區的古樹名木集錄成冊,書中古樹依據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文件的規定劃分,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特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本書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述記載濟南市古樹名木的分布、樹木狀況及傳說等。
王大為 趙兵 孔凡達 ·生物科學 ·0字
你是否曾想過,動物世界中也存在著江湖恩怨,英雄豪杰?動物之間的“恩怨”與它們的習性息息相關,本書就帶你揭開動物習性的奧秘,一起認識動物界的各路俠士,探索它們獨特的生存之道。本書共分為8個章節,每個章節深入剖析一類動物的特殊技能與生存策略。從力大無窮的巨靈門,到速度驚人的凌霄門;從精通暗器的神機門,到隱匿行蹤的靈隱門,再到技藝非凡的六絕門和奇行種,書中詳細描述了46種動物的生活環境、習性特點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獨特地位,讓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動物江湖。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將動物們的奇特行為與江湖故事相結合,為讀者呈現一個充滿驚奇與智慧的自然世界。本書適合對自然世界充滿好奇的讀者,尤其是自然科學、動物知識愛好者。
二豬編著 ·生物科學 ·2.8萬字
以游記形式歷時1年時間,13次考察,1萬多張照片對雄安進行植物本底調查。記錄了雄安的美,雄安的靜,雄安的熱情,雄安的飽滿本書從三個部分詮釋雄安草木:行走,呈現10次的調查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從喬灌木的角度選擇了10種雄安建設中可以大量栽種的本土植物;從不同類型的植物出發,講述保護植物、鄉土植物、水生植物等10個主題植物故事,包括寫給志愿者、寫給*小調查員以及家庭博物旅行的建議等。本書與其說是植物故事,不如定義為草木情懷。由草木而衍生的思考,生活方式的轉變。
肖翠 林秦文 ·生物科學 ·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