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We本書以WebGIS本質為切入點,從HTTP請求響應模型出發,將兩個任務——開發一個ArcIMS客戶端API和介紹瓦片式GIS原理及實現作為主線,詳細介紹了ArcIMS服務器及其交互語言ArcXML、JavaScript、VML、SVG、OGC和瓦片式GIS的知識,并給出了詳細的實現代碼,不但“授人以魚”,而且“授人以漁”,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蔣波濤 朱強 錢旭東 ·地球科學 ·10.9萬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營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交通、測繪、航空、航天、航海、農業、水利、救援等領域,在中國的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根據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最新技術文獻,以及導航接收機的特點,在北斗衛星導航原理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北斗導航電文的組成、北斗接收機的技術指標和軟件接收機的信號處理方法。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空間坐標系統與時間系統、衛星的運動與星歷、北斗導航衛星信號、北斗系統定位原理、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機、BDS信號的捕獲與跟蹤、GPS系統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等。
范錄宏 ·地球科學 ·13.2萬字
《深入理解SpringCloud與微服務構建第2版》共分為18章,全面涵蓋了通過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的相關知識點。第1、2章詳細介紹了微服務架構和SpringCloud。第3、4章講解了通過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的準備工作。第5~14章以案例為切入點,講解了通過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的基礎組件,包括Eureka、Ribbon、Feign、Hystrix、Zuul、Gateway、Consul、Config、Sleuth、Admint等組件。第15~17章講述了使用SpringCloudOAuth2來保護微服務系統的相關知識。第18章用一個綜合案例全面講解了如何使用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可用于實際開發中。
方志朋 ·地球科學 ·11.5萬字
我們眼里的海洋是一望無際的蔚藍的海水,但你知不知道水下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是否隱藏著和陸地上不一樣的秘密?打開本書,就如同打開探尋海洋的大門。揭開種種海底謎團,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深入海底和魚兒一同游玩,測測到底是山高還是洋深,嘗嘗水母的厲害,找找“美人魚”在不在,看看形形色色的水下生物……
劉佳輝編著 ·地球科學 ·4.2萬字
風景名勝區水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以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為例,面向讀者群為風景名勝區管理人員,水利工作者。主要內容:云臺山是一個以峽谷地貌和水體景觀為主,以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輔,集美學價值與科學價值于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水資源是當地旅游開發及社會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直接影響到景區旅游業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云臺山風景名勝區位于焦作市巖溶地下水的直接補給區,保護其水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蔚東英 韓躍平 王紅瑞 黃振芳 胡立堂 劉昌明 ·地球科學 ·4.3萬字
本書從五個方面,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向讀者介紹地球的知識。主要包括:地球奧秘、陸地奇觀、氣象萬千等。
青少科普編委會 ·地球科學 ·16.8萬字
本書立足“實用性”、重視“可操作性”、突出“應用性”,針對河道保潔與水政巡查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實時監控管理,并結合具體應用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全書共分5章,第1章主要為河道管理理念與河道管護實踐;第2章主要為河道保潔管理與實踐;第3章主要為水政執法、水政巡查;第4章主要為河道保潔與水政巡查實時監控管理及其應用實例;第5章為結論與展望。
陳吉江等編著 ·地球科學 ·14萬字
早的那批可以自我復制并且隨機突變的復雜有機分子,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才終造就了如今這個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為什么要登上陸地?鳥類為什么要學會飛翔?鯨為什么會重返海洋?兩性、胎生、毛發、直立.....這些屬于我們的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特征,究竟是如何發展出來的?跟隨每個生動的生命,一次次回到過去。通過不同視角與尺度,了解一部細節豐富、同時也更可能接近真實的地球生命史詩。
旭崠 ·地球科學 ·18.7萬字
長江中下游是我國湖泊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近百年來該區湖泊在自然和人為的雙重脅迫下發生了巨大改變,湖泊的眾多服務功能受到了影響。本書從湖泊沉積環境地球化學的角度出發,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并收集整理了該區其他研究成果,揭示了湖泊沉積物堆積速率變化、沉積物碳氮磷埋藏、湖泊沉積物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的時空變化特征,揭示了長江中下游湖泊近現代湖泊流域環境演變的趨勢特征,地球化學本底,以及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薛濱等 ·地球科學 ·16萬字
本書以科考歷程為主線,通過大量照片和文字,記錄了作者在羅布泊參加綜合科學考察工作的經歷。其中不僅包括對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及意義的描述,也包括對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地區自然風貌、歷史地理變遷的記述和感悟。作者遴選了多張在工作過程中拍攝的照片,包括了在樓蘭古城、樓蘭東古墓群等重要歷史遺跡工作的場景,用影像的形式為讀者帶來親歷感。同時,結合文字的記述和對前人工作的必要性介紹,向讀者展開了一幅自然和人文交織的歷史畫卷。
魏東 ·地球科學 ·5.6萬字
《海風下》是美國最偉大的自然作家蕾切爾·卡森的第一部作品,比《寂靜的春天》早了二十年。這部充滿新鮮活力,如詩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讓我們了解大海邊緣生命的流動與循環,以及海洋、海鳥、魚類無盡的美與神秘,隨后也成為后世自然寫作的標竿。卡森在書中以生物的視角寫作,透過視野不斷轉換,描繪海岸大環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潑而完整的面貌。寫下的生命故事深刻而雋永,如同海風千萬年不曾停止吹拂海岸,亙古不變。
(美)蕾切爾·卡森 ·地球科學 ·7.6萬字
本書以數據分析與挖掘思想為主線,深入剖析關聯、分類、回歸、聚類、順序模式挖掘、深度學習以及異常檢測等算法的原理、實現、相似算法、改進思路以及地學案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完整性以及落地性,可以作為各行業特別是地球科學領域中希望駕馭大數據并發掘其價值的科研人員和工程人員的參考書,讀者既可以通過本書系統掌握大數據分析挖掘的思想方法,也可以將其作為算法工具書查閱。
李國慶 劉瑩 龐祿申等 ·地球科學 ·16萬字
《黑客地球》講述了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前端科技技術,為我們開啟了全新的環保方向。幾十年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一直在為全球變暖的影響敲著警鐘。隨著洪水、風暴和極端溫度等各種極端氣候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減少、利用、再利用”的努力已經不夠了,地球現在已經過了安全臨界點。在《黑客地球》一書中,作者托馬斯·科斯蒂根帶領讀者了解了全球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和其他有遠見者為解決與全球變暖相關的問題而開發的地球工程項目的前沿技術。從懸掛在地球上空的巨大遮陽傘,保護我們免受無情太陽的傷害,到射向云層的激光,喚出急需的雨水。這些未來主義者,遠見卓識,想通過改變地球來拯救人類,《黑客地球》為讀者提供了他們對未來的新視野。
(美)托馬斯·科斯蒂根 ·地球科學 ·13.9萬字
看看我們的周圍,你會發現我們已完全離不開科學。科學的力量是巨大的,助我們認識自然,改變生活,實現眾多遙不可及的夢想。彩虹為什么是弧形的?火焰為什么總是向上?為什么水燒到沸點,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為什么橡膠有彈性?科學家是怎樣觀察微小的原子世界的?納米材料為什么大受歡迎?空調為什么既能制冷又能制熱?為什么游戲機的光電槍能擊中屏幕上的目標?……這些罩著神秘面紗的現象一旦用科學來揭示,竟變得如此奧妙無窮。本書專門為小學高年級學生精心制作,旨在激發其探索求知欲,采用問答式百科解答形式,提問生動有趣,富于啟發;解答深入淺出,字字珠璣。書內分設了不同知識主題的章節,結構清晰,內容翔實完備,并配以生動真切的實景圖片,讓小讀者盡情享受知識閱讀的美妙。
青少科普編委會 ·地球科學 ·2萬字
神秘的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為什么那里能成為極地科研、探險和旅游的圣地?為什么那里會聚集如此多的極地動物?為什么那里會成為植物的“小人國”?為什么那里被稱為“天然的極地冰川博物館”?本書是博物學者段煦多次前往北極察的筆記,系統介紹了地處北極腹地的斯瓦爾巴群島環境,以及那里的動物、植物、地貌和人類歷史遺跡,作者力求以客觀的筆觸,為您揭開這片神奇島嶼的面紗,帶您走進這片屬于北極熊的土地。
段煦 ·地球科學 ·9.5萬字
本書從強震動記錄的工程應用出發,探究結構動力時程分析中實際強震動記錄的選取方法。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改進的加速度反應譜譜值相關系數的經驗公式、匹配規范標準譜的強震動記錄選取、基于抗震設計規范確定合理目標譜的方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中強震動記錄的選取、結論與展望等。
李琳 ·地球科學 ·6.3萬字
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氣候變化。具體而言,是基于宏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方法來研究氣候變化,故取名為“氣候變化的宏觀經濟分析”。該方法在氣候變化經濟學文獻中的體現,即為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IAM)。在眾多的IAM模型中,Nordhaus的DICE、RICE系列模型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筆者在本書中所展示的,是對DICE、RICE系列模型做了一個模型結構上的修改,并將修改后的模型DICE-E、RICE-E應用于對現實情況的分析。
李賓 ·地球科學 ·9.7萬字
本書立足沿海地區社會變遷的視角,將海洋發展置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整體性框架中加以考察,從內涵維度和地區視野方面,開展沿海地區海洋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書中在追溯沿海地區海洋發展思想淵源的基礎上,綜合時間、領域和影響三個維度,探討海洋發展內涵;基于對海洋發展內涵的理解,將由此所形成的評價框架和相關指標體系的構建作為測度的核心問題;提出藍色指數等一系列概念及其理論內涵,采用動態分析與結構分析的方法,從時空兩個維度進行指數測算的全方位分析。
張一 崔鳳 ·地球科學 ·15.2萬字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的配套實踐教材。
鄭貴洲 晁怡編著 ·地球科學 ·11.6萬字
本書共分十章,每章包括知識點、經典例題、習題和解析答案四部分,涉及誤差分類、精度指標、協方差傳播律及權、五種平差方法(條件平差、附有參數的條件平差、間接平差、附有限制條件的間接平差、概括平差)和誤差橢圓等。本書利用Excel等計算工具進行了題目的計算和推導,并給出了利用Excel繪制誤差橢圓的方法;利用AutoCAD進行了圖形的繪制,尤其是誤差橢圓和誤差曲線的繪制,并給出了在任何紙質材料上確定誤差橢圓和誤差曲線比例尺的方法等。題型多樣,難易結合,使讀者可以從各角度理解和掌握測量平差和誤差理論的原理。本書是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攝影測量與遙感等專業本科生、專科生學習測量平差基礎課的專業輔導參考書,也可作為廣大自學者和考研者的參考書。
泥立麗 王永 田桂娟等編著 ·地球科學 ·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