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賀賢土,男,1937年9月生,漢族,浙江寧波人,理論物理學家。196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我國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成績。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兼任科技部國家“863”計劃顧問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以及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戰略能源組組長委員等職。《賀賢土科學生涯》既是對賀賢土個人科學生涯的總結,也是對我國核物理研究的總覽。
顏鸝 房正濃 馬玉婷 ·物理學 ·2.6萬字
本書通過淺顯的語言,介紹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主要講述了普通量子力學的基本內容及正統解釋。本書盡量追求內容的邏輯性和完整性。本書對于希望學習量子力學的老師和學生有參考意義,也可供從事自然科學相關工作的以及熱愛科學的人士閱讀。
朱梓忠 ·物理學 ·15.9萬字
愛因斯坦逝世后,物理學家們在這條統一路上,又走過了一個甲子的歷程。六十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理論物理學家們作了些什么?統一之路如今走到了哪里?前途如何?本書作者從介紹牛頓力學、量子力學開始,到數學中的群論、對稱守恒原理,再介紹標準模型、規范理論、量子場論、費曼路徑積分、費曼圖等等,讓讀者對理論物理中的“統一”大框架,特別是主流物理界公認的“標準模型”,有一個基本認識。然后,也探討一下統一理論與大爆炸宇宙學、暗物質、暗能量的關系,以及標準模型的困難和局限,簡要地介紹包括弦論、M理論、弦網等概念,讓讀者不僅領略到理論的美妙,科學家的追求,也體會到科學研究的艱辛,激勵年輕人對探索自然規律的愿望和好奇心,踏進科學的大門。
張天蓉 ·物理學 ·13.1萬字
“現在”的概念看似簡單,實則玄之又玄,難以捉摸。愛因斯坦指出,時間的流動會受到速度和引力這兩者的影響,但他本人也無力解釋“現在”的含義,并為此而灰心。一些物理學家干脆放棄理解“現在”的嘗試,把時間的流動稱為一種幻覺。要想理解“現在”,需要了解相對論、熵、量子物理學、反物質、時間反向旅行、量子糾纏、宇宙大爆炸和暗能量。本書的目標是把基本的物理學,就像拼圖一樣拼起來,直到有關“現在”的清晰的圖片出現。穆勒指出,標準的大爆炸理論將宇宙的不斷膨脹解釋為不斷創造新的空間。他認為,時間也在擴張,而新生成時間的前沿就是我們所經歷的“現在”。這一發人深省的觀點對我們的一些重大問題有著無比重要的啟示——不僅在物理學領域,而且在哲學領域,包括正在進行的關于自由意志實在性的辯論。殊為重要的是,他的理論是可檢驗的。穆勒的著作將引發關于我們對于宇宙最基本假設的大討論,并可能解開物理學中最長久的謎團之一。作者對物理學的熱情激勵著讀者們去探索和理解復雜物理理論,此外他也闡明了對弦理論的質疑。這本著作將大大拓展你的知識面,顛覆你對所謂“現實”的過往認知。作者對物理學的鐘愛甚至能打動原本對這一話題毫無興趣之人
(美)理查德·A.穆勒 ·物理學 ·18.3萬字
量子究竟是什么?應當如何理解量子理論?大多數讀者無不感到困惑。本書用平實易懂的語言介紹了貫穿整個20世紀的量子思想革命,向讀者完整地展示了大自然神秘的量子本性。內容涵蓋量子世界神奇在哪里?量子力學是怎樣產生的?大自然的真實面貌是什么?為什么量子力學顛覆了人類認知?雙縫干涉實驗為什么揭示了量子力學最深刻的奧秘?以及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量子人工智能等量子最激動人心的新應用。《量子之道》沒有鋪陳深奧的數學知識,重在思路的貫通,不僅可以作為一般讀者了解量子思想的普及讀物,也可以作為量子理論初學者和研究者的參考書。
吳今培 李雪巖 ·物理學 ·9.5萬字
本書以中國古代文化作品為基底撰文,作者基于豐厚的閱讀積淀和多年學術研究建立的專業素養,從《西游記》《紅樓夢》等擷取科學元素,信手拈來,如數家珍;論及相對論、黑洞理論、量子理論、蟲洞、基因、遺傳學等,娓娓道來,鞭辟入里。作者在全書中貫串了“以怎樣的視野認識未知”這條暗線,因為無論是書寫了璀璨文化的歷史名家,亦或是創造了輝煌成就的科學巨匠,他們與我們每一個人一樣,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歷經這個世界同樣的變遷與輪回,生發出同樣的疑惑、憂慮與感慨。當科學與人文分立時,我們便割裂了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而只有“科學與人文從分野走向整合”,我們才能站在更廣博的視野上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隋淑光 ·物理學 ·14.4萬字
本書介紹了李群和李代數的基本概念、李群和李代數的表示及其約化,并討論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與物理學的概念和原理之間的聯系,李群和李代數在粒子物理和基本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多粒子系統的代數研究方法及其在原子核、分子、超導等系統中的應用,在實際科學研究與基礎理論學習之間架起橋梁。全書內容分八章,第一章介紹李群和李代數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紹半單李代數及其根系,第三章介紹典型李代數的實現,第四章介紹典型李群和李代數的表示,第五章介紹典型李群和李代數的表示的約化,第六章討論時空對稱性及其在粒子和場的性質研究中的應用,第七章討論典型李代數在強子結構及基本相互作用規律研究中的應用,第八章討論典型李代數在多粒子系統性質研究中的應用。
劉玉鑫編著 ·物理學 ·0字
什么原因造成了摩爾定律的危機?誰來拯救它?電子技術背后有哪些物理理論?相關的物理學家們當前在研究些什么熱門課題?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延續摩爾定律嗎?電子在半導體中是怎樣舞蹈的?此書將帶你走近與此有關的物理及工程領域,從回顧半導體以及電的歷史開始,到三只腳的魔術師—晶體管的發明;從原子模型的歷史演化,到熱門的自旋電子學研究,一直到目前的納米技術以及凝聚態中的前沿進展,諸如量子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等等。
張天蓉 ·物理學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