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國民黨軍事制度史(套裝上下冊)》共設陸軍、空軍、海軍、后勤、省軍與保安部隊、警務與憲兵等十一章,對國民黨不同歷史階段的國防政策、軍事制度、中央與地方部隊的組織與演變,都追蹤索要,做了詳細的考述。特別是關于警備、憲兵、后勤和保安部隊等部分,更具有開創性。這部書稿還以相當的篇幅,介紹了國民黨軍撤臺以后,面對兩岸關系的變化,在軍事編制和武器配備上進行的一系列調整和演變。
劉鳳翰 ·軍事史 ·54.7萬字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2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1.9萬字
本書由《浴血的雙頭鷹:哈布斯堡王朝的近代興衰與七年戰爭》《黃金家族的血腥內斗:從蒙古帝國分裂到元帝國兩都之戰》《倒幕強藩:島津氏薩摩藩維新簡史》《鎧如連鎖,射不可入:中國傳統山紋、鎖子、連環鎧辨析考》《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辭>背后的鮮卑漢化與柔然戰爭》構成。3世紀,有兩股勢力相繼崛起,一股是東方的黃金家族,一股是西方的哈布斯堡家族。然而黃金家族建立的蒙古帝國迅速崩裂,元朝國祚更是不足百年,哈布斯堡家族卻逐漸建構筑起一個壟斷神圣羅馬帝國皇位的龐大國家,延綿600余年。兩個家族的命運何以如此不同?薩摩藩作為一個被江戶嘲笑為“鄉下人”居住的外樣藩國,卻成長為主導日本國政的強藩之一,是什么改變了薩摩藩,帶給薩摩實力和地位?中國傳統鎧甲中的“山紋”“鎖子連環”似乎涇渭分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4.1萬字
甲午海戰,國人聚焦已久,卻又常辨常新。本書深度發掘中日雙方文獻資料,結合新近的水下考古成果,以豐富的照片、圖解配合嚴謹的歷史敘事,對這場牽動中日兩國國運的曠世海戰作出了新的解讀。書中不僅詳盡展示了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生動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海戰場面,而且將海戰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娓娓道來,對海戰前后反映出的技術和制度問題更是進行了深刻分析。本書對“昆明換渤海”一說是否成立,北洋海軍是否存在戰術選擇和指揮失誤,“致遠”艦沖擊的目標是誰、因何不幸沉毀,“經遠”艦的沉沒地點在何處等熱點問題都有涉及,提出了獨到且具有說服力的見解。
陳悅 ·軍事史 ·23.3萬字
1975年,是越南戰爭爆發的第15周年,《巴黎和平協約》也簽署了2周年,就在大家都認為南北兩越由多年武裝斗爭轉入和平經濟建設軌道的時候,越南人民軍卻出乎意料地發起春季攻勢。從福隆失守,再到邦美蜀陷落,整個越南南方形勢逆轉,北越把握時機一舉出兵南下,最終攻陷西貢。短短55天的決戰,消滅一度是東南亞雄師的越南共和國70萬大軍。這次勝利引發了世人諸多猜想,是奇跡還是神話,答案盡在《神話與現實1975年西貢大捷》一書。
一劍文化 ·軍事史 ·30.6萬字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32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2萬字
自秦統一天下,郡縣制推行開始,王朝體系不斷發展,至清代形成了上下聯動、內外相維的國家治理格局。清代,財政方面的權力主要操諸于上,各省財政是盈是虧、是否需要補助完全由中央決定,并因此建立了一套財政轉移制度——協餉制度,來酌盈劑虛。協餉制度載之典冊,見諸奏章和私人著述,是有清一代一項極其重要的制度安排,時至今日這項制度的立意和余緒仍然在發揮作用。晚清協餉制度的研究能夠為我們提供歷史經驗,并對當下現實有借鑒意義。
吳昌穩 ·軍事史 ·27.6萬字
本書講述在東線戰爭的最后階段,蘇軍全面推進,兵鋒直指柏林,直到柏林的最后決戰,希特勒自殺。隨著戰爭走向結束,東西方之間的利益爭奪開始加劇,出現了錯綜復雜的軍事和外交態勢,并由此產生了戰后歐洲秩序雛形。從最細微處再現了東線各戰區的最后結局。
朱世巍 ·軍事史 ·22.1萬字
本書由《大視野下的意大利戰爭:查理五世和他的地中海時代》《一代強藩的崩塌:唐憲宗平定淄青李師道之役始末》《血色金秋:1862年馬里蘭會戰》《三腿的美杜莎:迦太基和羅馬的西西里爭奪戰》《外強中干,華而不實:清朝舊式戰船、水師與海防》構成。詳述16世紀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的宏圖壯志,他在任期間,不僅與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展開了奪意大利的戰爭,還與奧斯曼蘇丹蘇萊曼一世在地中海上進行了一番較量;安史之亂平定后,藩鎮割據成了大唐又一棘手問題,淄青叛亂就是其中之一,回顧唐憲宗對雄踞齊魯近六十年的淄青李氏家族的分化瓦解;美國內戰期間,南北雙方為爭奪馬里蘭,爆發了駭人聽聞的血腥“一日戰役”——安提塔姆戰役。講解這場促使林肯宣布《解放宣言》的大會戰;再現古羅馬與迦太基為爭奪西西里島爆發的第一次布匿戰爭,此役后,羅馬取代迦太基成為地中海上不可招惹的強者;系統梳理清朝舊式戰船、水師與海防,以此勾勒清朝海軍大致水平,解答其為何在鴉片戰爭中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4.7萬字
“一.二八”事變期間,日軍對上海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地也多次進行了空襲,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別是對中國文化設施的破壞在當時引起了各界的共憤,“防空”由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初期我軍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戰大捷,防空部隊在南京防空戰中有效地阻擊了日軍侵略步伐,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在抗戰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種和盟國空軍奮勇抗敵,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史學的發展和對民國史研究的深入,涉及南京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大量涌現出來,全書通過對這一問題研究狀況進行梳理總結,以利于我們全面客觀公正地認識和研究抗日戰爭防空史和民國史。
袁成毅 ·軍事史 ·20.8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后,基于“大陸政策”的國家大戰略目標,為準備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進行的戰爭能力塑造及其軍事戰略演進。基于對日本軍事帝國的構建和暴發歷程的回顧,本書總結了其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楊達 ·軍事史 ·22.2萬字
1947年12月,吳嵩慶將軍出任財務署署長,總管全國軍費,也被牽入了“上海國庫黃金運臺灣廈門事件”。1949年春,金圓券巨貶,國民黨軍隊不得已開始以黃金銀圓補給部隊,吳嵩慶深得蔣介石信任,負責黃金軍費運用。此日記即記載1948—1950年國民黨政府的軍費收支,1948年8月之前,軍費使用法幣;之后到1949年4月,為金圓券;1949年5月至年底,直到國民黨軍退到臺灣,都使用黃金銀圓作軍費,其間,7—12月也混用少量銀圓券;1950年在臺灣繼續支用黃金補充軍費,對穩定臺灣金融貢獻極大。軍費影響內戰至巨,當時占政府總預算的四分之三以上。金圓券貶值為“廢紙”后,由于金銀有限,國民黨軍隊非嫡系及次要部隊無法獲得最起碼的糧款,此或系其陣前頻頻倒戈的原因之一,也是加速國民黨在大陸潰敗的主因之一。這三年日記細道其中內幕及政府最機密之軍費秘密,特別是蔣介石以下野之身掌控金銀軍費,繼續指揮國民黨軍隊作戰之史事。編注者運用最新解密檔案作詳細注解,為讀者提供了近代史的第一手資料。
吳嵩慶著 吳興鏞編注 ·軍事史 ·15.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祖魯戰爭、虎門抗英之戰、克里木戰爭、英國——伊朗戰爭、印度民族起義、越法戰爭、大沽抗擊英法聯軍之戰、奧意法戰爭、美國內戰、墨西哥遠征、漢普頓海戰、丹麥戰爭、巴拉圭戰爭、奧意戰爭、四月起義、俄土戰爭、太平洋戰爭、英國——埃及戰爭、中日甲午海戰、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希土戰爭、美西戰爭、美國——菲律賓戰爭、英布戰爭、日俄戰爭、瓦房溝交戰、遼陽交戰、西摩戰爭、意土戰爭、巴爾干戰爭、邊境交戰、黑爾戈蘭灣海戰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1萬字
本書由《甲胄前傳:從蚩尤傳說到皮革時代》《甲胄后傳:新軍制服開啟戎裝新紀元》構成,是一本有關甲胄的視覺指南,立體式展現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經典甲胄。
周渝 ·軍事史 ·16.2萬字
遠程戰略航空兵(ДальнейАвиации-簡稱ДА),按照前蘇聯軍語定義是:蘇聯空軍中以轟炸機為基本裝備,對敵戰略縱深和戰區內重要目標實施突擊的兵種。2014年12月23日,俄羅斯遠程航空兵即將迎來自己成立100周年的紀念日。在將近一個世紀中,她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歷經多次戰爭洗禮,成為了一支同美國和北約相抗衡的有效威懾力量。本文旨在就其一個世紀的歷程做完整回顧。
吳榮華 ·軍事史 ·17.4萬字
宏大的歷史敘事,內容涵蓋戰場的方方面面。既有主要戰場的詳細敘事,也有各分戰場,如巴爾干戰場、阿爾卑斯山戰場、蘇伊士運河戰場、兩河流域戰場、高加索戰場、東非殖民地戰場、海空域戰場等的詳盡敘事。對一戰的全方位解讀。除了正面戰場敘事,還包括各參戰國內的政治社會生活,后方民眾對前線的各種支援,各民間慈善組織對前線士兵的生活救助和心理輔助等,立體地全景地展現了戰爭對人類的綜合影響。
(美)霍蘭·湯普森 ·軍事史 ·32.8萬字
庫爾斯克戰役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絞殺戰,也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此役,蘇德雙方共投入近8000輛坦克,均傷亡慘重,最終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本書用粗線條勾勒庫爾斯克的宏大戰場,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人物的內心,以對話體現人物性格,用電影分鏡頭的方式敘述慘烈的戰斗。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4萬字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1.3萬字
1939年,德國潛艇U-47偷襲英國皇家海軍基地斯卡帕灣,擊沉“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由此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序幕。1930年,英、美、日、意、法五個主要海軍強國代表曾在倫敦召開限制和縮減海軍軍備會議。然而此舉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不到十年,歐洲就再次卷入新的全球沖突,海軍也成為這次全球戰場上各國對決的主要力量之一。本書囊括了二戰中全部重要的海上戰役,并對全球不同戰場和戰役間的關聯進行分析。西蒙茲為解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提供了一個全球史的視角,從主要參戰國之間利益的分化組合、新的艦隊裝備、作戰技術的競賽升級、決策者海權戰略的對決以及作戰將領的戰術博弈等不同層面抽絲剝繭,使歷次海戰的前因后果一覽無遺。通過本書的敘述不難發現,這些海戰并非孤立地發生在不同的水域,而是環環相扣,與陸地上的戰役和整體戰爭的形勢也息息相關,而這也正是當時的決策者在運籌帷幄時所面對的真實態勢。
(美)克雷格·L.西蒙茲 ·軍事史 ·47.6萬字
歷史寫作的巔峰,銷售累計超過2000萬冊的全球超級暢銷書,震撼36國讀者心靈的史詩巨作,不讀“二戰史詩三部曲”,就等于不了解二戰!關于命運及其轉折點的戰爭史詩。“二戰史詩三部曲”每本書都有一個主題(《最長的一天》是“勇氣”,《遙遠的橋》是“失敗”,《最后一役》是“生存”),但關注的都是人的命運,確切地說,這是人如何改變命運的故事。在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它讓千萬讀者在閱讀中獲得精神的鼓舞,陪伴他們度過生命中低沉黯淡的時光,迎來人生的轉機;在歐美,它被父親當作“成人禮圖書”(grown-upbook)送給年輕讀者,希望其中的陽剛之美給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成長的心靈帶去堅強。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軍事史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