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對鐵凝從出生至今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作、作為作協主席的重要文學活動進行了詳細梳理,重在揭示歷史背景對其文學創作和文學觀念的深層影響,以及她對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發展所付出的種種努力。本書一方面對鐵凝重要的文學作品所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評介,客觀呈現其文學成就,另一方面也通過她在國際、國內的一系列文學舉措,顯示其作為中國作協主席所發揮的歷史作用,對研究鐵凝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沈紅芳 ·年譜 ·21.2萬字
本書蒐集20世紀以往柳宗元年譜,以長編方式整理研究。開列譜主祖籍及柳氏家族宗親世系,其一生之事跡行狀,包括官職、仕歷、交游、作品系年及歷代評論,分時事述要,文壇紀事,子厚蹤跡,詩文系年四大類,逐年編纂。盛衰之變是中唐的時代特征。永州十年是其思想活躍、文學創作高峰。研究譜主人生遭際與時代變局交融,勾勒出不同的歷史畫面。結合史料考辨,把握文學作品即時性與文學發展歷時性關系,詩文創作系年更接近實際。
翟滿桂 ·年譜 ·23.2萬字
錫良是一位晚清重臣,他由基層小吏官至一方總督,任職從山西開始,經山東、湖南、河南、熱河,再到四川、云貴、東三省,前后任職三十余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加強對錫良的整體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年譜以錫良的奏稿、函電及雜檔為主,并結合所搜集到的報紙雜志、實錄等史料,對錫良一生進行展現。對錫良的相關史料進行系統研究,無疑會豐富和加深我們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晚清史的理解與把握,拓寬近代歷史研究的視野和領域。
丁健編著 ·年譜 ·59.7萬字
本書以較為豐富翔實的史料為依據,結合認真的調查訪問和反復的考證研究,準確地記述了張政烺先生的生平、思想和業績,再現了他的學術道路和治學風格,反映了他樂于助人、提攜后學的無私奉獻精神,展現了一代國學大師的學問和為人師表的風范。
陳紹棣編著 ·年譜 ·27.9萬字
本書主要對唐代湖湘地區九位客籍文人詩文進行系年考辨,全書分為三部分:(1)對賈至、戎昱兩位文人的生平、行跡及詩文進行系年;(2)對張說、杜甫、呂溫、元結四位文人的湖湘經歷及詩文進行系年;(3)對劉長卿、劉禹錫、柳宗元三位文人有爭議的湖湘作品進行系年考辨;還有兩篇不屬于詩文系年,但關系到對湖湘詩文的理解,以附錄的形式收進了本書中。
肖獻軍 ·年譜 ·21.1萬字
本書在對賈平凹先生各種傳記和大量研究資料整理的基礎上,以“編年體”的方式勾勒出了賈平凹先生從事文學活動的基本軌跡。通過選摘譜主不同時期的言論、文學活動以及同時代評論家的評價,本書立體地呈現了作家的創作思想和文學觀念,同時,對一些有重要影響的作品、有爭議的作品,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文學史“現場”信息和社會反饋信息。本書的內容不僅是對作家本人的一個基礎研究,亦是我們了解時代文學整體風貌的一個窗口。
張東旭 ·年譜 ·19.8萬字
本書為中國工程院沈寅初院士的學術年譜,立體、全面、系統地實錄其從1938年至2018年80年間不平凡的人生軌跡與科研歷程,展現其對中國生物化工產業尤其生物農藥產業發展的巨大貢獻。本書以克制卻飽含崇敬的筆觸,“平敘”了沈院士樸素的科學理想、深刻的科研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極具啟示意義的人生故事,旨在挖掘其激情求解、平易大寫的院士精神,呈現其獎掖后學、師心霽然的先生榜樣,以“科學偶像”豐富時代偶像序列,以“院士精神”點燃人們“探索未知”的信念燈塔,引領當下教育與科研工作者的精神追求。
謝覓之 錢國蓮 ·年譜 ·18.3萬字
本書為國內第一部豐子愷年譜長編。撰著者為資深的豐子愷研究專家,本書在對豐子愷的思想、藝術,以及其所在的社會背景、文化藝術思潮等全面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浩瀚的文獻甄別、考證,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豐子愷的生平事跡。該年譜長編既全面展現了豐子愷的生平、成就,亦反映了其哲學、政治、文化、文學、藝術、宗教、道德、審美等文化指向,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豐子愷作為現代文化藝術全才的精神世界、文化行持和生命意義。本年譜長編采用板塊式的編撰方式,即采用譜前(凡例、豐子愷傳略、豐子愷年譜編纂狀況),本譜(時代背景、譜文、主要社會評價),譜后(譜主著譯書目、主要參考文獻)的體例,既保證譜文的翔實與豐富,又做到背景、譜文、社會評價、注釋等條理清晰,便于閱讀和檢索。同時,在譜文部分還配以相關影像和文獻圖片,以有助于讀者對譜主的全方位了解。凡有考證、補充、評述等特別需要說明的內容,本書亦以按語形式分別說明,對于以往諸家有關譜主傳記文字的誤記之處,必要時也在錄入史實的同時,用注釋的方式予以正誤,以最大限度地體現本年譜長編的學術性。
陳星撰著 ·年譜 ·51.9萬字
本書由18位明代云南文學家年譜組成,書中分別對每一位入選作家的生平事跡、政治哲學思想、文學理論、文學交游、文學創作及諸因素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了系統的考察。旨在形成一個貫穿云南斷代文學史的內在體系,填補明代云南文學史研究空白的成果,更好地呈現出明代云南文學發展的基本風貌。
孫秋克 ·年譜 ·63萬字
本書詳述譜主行狀,包括譜主家世、思想、生平、交游及詩文創作情況,這是年譜的核心部分。介紹與譜主相關的時政,以與譜主的生平活動及詩文創作互相參證,從而揭示出文人創作活動與社會政治環境之關聯。考訂相關作品,通過詩文與正史、筆記、金石等互證,以印證行狀無一事無來歷。輯佚相關作品,結合作品對現存年譜或類年譜進行補正,全面展示譜主家世、生平及詩文創作情況,以圖對元結研究有所裨益。
肖獻軍 ·年譜 ·20萬字
鄭文焯(1856—1918),字俊臣,號小坡,奉天鐵嶺人。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懂醫道,文學創作以詞為特長,獨樹一幟,為“晚清四大詞人”之一。鄭氏雖出身官宦之家,然一生仕途偃蹇,以幕客終老,晚年又逢國變,最終在窘困潦倒中離世。本書依據鄭文焯人生履歷及心態變動的軌跡,分為才俊少年、干進舉子、江南退士、困頓遺老四個階段,其生平進行詳細勾勒。作者通過搜集其詩詞題跋及相關文獻,加以研讀考證,并參稽大量史料如檔案、日記、方志、傳記、尺牘、筆記、書畫題跋等,除力圖還原鄭氏生平經歷與交游外,也可反映晚清詞學的特征與新變,又可勾勒晚清民初之時局變化、社會狀態、書畫市場以及遺老的生活狀況等。
楊傳慶 ·年譜 ·36.1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序、按條目形式編錄了新中國檔案高等教育和檔案學奠基人吳寶康先生的生活和工作經歷、教育和學術成果,而且輯錄了每一時期各界人士對先生教育成就、學術思想的評介。全書內容全面、系統、準確、客觀,兼具重要的史實考證、資料匯編和思想研究價值。
徐擁軍編著 ·年譜 ·19.9萬字
這是一部較為詳盡的劉盼遂年譜,全面反映了劉盼遂的一生,以及有關劉盼遂的一系列事件。本譜遵循傳統學人年譜系年方式,敘述一代國學名師、文獻學家語言文學家劉盼遂的一生的治學、教學和個人生活。主要依據材料為學術期刊、報紙、譜主手稿、藏書、學人日記與原始檔案。從中我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中國第二代國學研究者中的標志性人物,劉盼遂在國學研究領域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學術地位與影響。
馬千里 劉小堽編著 ·年譜 ·19萬字
王又旦(1636—1686),清初陜西合陽籍詩人,字幼華,號黃湄,著有《黃湄詩選》、《黃湄奏議》(已佚)等。其詩歌創作,受到當時詩壇領袖王士禛的高度評價,晚年在京師與王士禛有“二王”之稱。王又旦在治行方面也多有可圈可點之處,任地方官時,致力于治理水患,興辦地方文教;居官給事時,直言敢諫,不避權貴。雖仕宦多年,然家境貧寒,其德行受到友朋的交口稱贊。王又旦交游廣泛,大凡當時文壇政壇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大多都有往來。本譜以《黃湄詩選》及其他散佚作品為經,廣搜同時代與之有交游唱和的作家作品,旁及地方志、碑刻等資料記載,對其一生行蹤、交游情況進行了嚴謹而細致的勾勒,對其現存作品進行具體入微地系時系地探究,以期對清初文學的相關研究提供有益幫助。
王作良 ·年譜 ·27.7萬字
張一麐(1867—1943),字仲仁,江蘇吳縣人。歷任清季饒陽縣知縣、程德全幕府幕僚、袁世凱時期政事堂機要局局長、北洋政府教育總長、馮國璋總統府秘書長、江蘇省議會議員、國民政府參政會參政員等職。親歷了清末預備立憲,程德全江蘇獨立,袁世凱出任民國總統、稱帝直至退位等種種歷史節點。晚年服務桑梓,心公益,于軍閥混戰中謀和平,提倡國語和注音字母,組建老子軍,參政議政等,盡鄉紳之義,顯文人風骨。張一麐的一生,可以說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與張一麐相結交的群體,他們大多既浸潤傳統,而又開眼看世界;很多人身居高位,而又不失文人本色。《張一麐年譜》以張一麐自撰文字、檔案、報紙、往來函件等資料為基礎,追溯譜主家族源流,記述其一生行跡。本書的出版,將有豐富已有人物年譜、文集、日記產品線的功效。
李少兵 陳詩璇 張萬安撰 ·年譜 ·17.6萬字
李德裕是唐代歷史上的樞紐式人物,既是牛李黨爭的首腦,又被稱為古往今來得帝眷最專者,對于中晚唐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等各方面都有重要影響。本書對紛紜繁雜的史料進行清理,結合李德裕文集的整理成果,依時間順序對李德裕生平作縱向研究,其中“始終貫串著對歷史的整體審視,而且是一種論辨是非的充滿感情的審視”,可作為今人撰寫年譜的示范性著作。
傅璇琮撰 ·年譜 ·37.4萬字
梁漱溟先生是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的鄉村建設理論和學術活動都在民國歷史中留下了印痕。梁漱溟先和的交往一直是為人所關注并為之爭論不已的焦點。對梁漱溟先生的認識和研究需要從整體來把握,因而對研究者來說,出版一部能夠展現梁漱溟先生人生歷程和思想發展的年譜是必要的。作者李淵庭和閻秉華多年跟隨梁漱溟先生,為梁漱溟先生整理文獻,照顧生活,因而對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和性格了解比較透徹。他們運用各種一手文獻撰寫的《梁漱溟年譜》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李淵庭 閻秉華 ·年譜 ·22.1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記錄陳忠實生平的《陳忠實年譜》的最新增訂本。年譜詳細編入陳忠實從1942年出生至2016年逝世七十四年間,其家世境況、求學經歷、工作選擇及文學創作歷程等內容,涵蓋其主要作品的創作時間、創作地點及發表時的報紙刊物。年譜幾乎囊括了陳忠實所有重要的文學活動以及與其相關的陜西省乃至全國的文學大事件,后附陳忠實作品年表、獲獎作品年表和研究著作目錄。
邢小利 邢之美 ·年譜 ·23.6萬字
趙萬里(1905—1980)字斐云,別號蕓盦、舜盦,浙江海寧人。著名文獻學家、敦煌學家,尤擅版本目錄之學。趙萬里先生師從著名學者王國維,一生致力于文獻整理和圖書館事業,著作宏富,又培養了大批文獻學、圖書館學人才。趙萬里先生學殖深厚,精力過人,經眼善本逾三十萬部,館務之余,主持了以《趙城金藏》、《永樂大典》為代表的眾多古籍整理項目,所編撰《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中國版刻圖錄》等,皆為文獻學者案頭必備之書,尊為中國古籍保護、整理史上的重要領軍人物,殆非過譽。今有國家圖書館劉波先生,積多年之功,撰寫《趙萬里先生年譜長編》,內容豐富,考證精詳,既是趙萬里先生迄今為止z全面的一部傳記,更是一部重要的學術史資料,今予刊行,用饗讀者。
劉波撰 ·年譜 ·47.5萬字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廣東嘉應人,晚清愛國詩人、外交活動家、政治家、教育家。曾任駐日使館參贊、美國舊金山總領事、新加坡總領事等職。倡導“詩界革命”,主張“我手寫我口”,被稱為“海內能以詩開新世者”。戊戌維新時期署理湖南按察使,積極參與變法,推行新政。戊戌政變后,回鄉從事地方教育活動。撰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人境廬詩草》等著作。《黃遵憲年譜長編》共約100萬字,由林振武、鄭海麟、魏明樞、郭真義四位教授合作編寫,按照黃遵憲生活、事業的不同階段分為四卷,分別為青年時期(1848年—1876年)、出使時期(1877年—1894年)、變法時期(1895年—1898年)、家居時期(1899年—1905年)。全書以時間為序,記述黃遵憲的思想活動和歷史活動,兼收學術界對黃遵憲的研究資料,以及黃遵憲的生活背景、友朋交往、所親歷的歷史重大事件、與黃遵憲相近或相反的時代思潮等內容。
林振武等 ·年譜 ·7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