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左宗棠,清朝大臣,著名湘軍將領。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一生經歷了洋務運動、收復新疆、開發西北等重要歷史事件。其收復新疆、維護國家統一的壯舉向來為人們所稱道。作者集多年的研究心得,運用大量的史料和近年發現的新成果,以通俗的文筆和嚴謹的學術觀點,著成了本書。同時為了閱讀方便,讓內容更形象直觀,加配了一些插圖,使本書成為了一本具有一定時代感的歷史人物傳記。
楊東梁 ·歷史人物 ·20.9萬字
本書是聶秋華辦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匯編,反映了一所新建地方綜合大學發展過程中艱苦探索與實踐的歷程。全書分為教育理念篇、綜合改革與發展篇、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篇、學科與師資隊伍建設篇、校園文化與國際化戰略發展篇、地方服務與繼續教育篇六組文章,涵蓋了一所大學在發展過程中方方面面的問題、經驗與理論思考。
《聶秋華教育管理文集》編輯組 ·綜合 ·41.8萬字
情懷、技藝、謙遜、不朽、完美、優雅。你可以將它們合而為一:費德勒式。120幅高清全彩照片,記錄百冠之王的120個永恒瞬間。《費德勒式》是一本精致的咖啡桌讀物,以高清彩色圖文的形式記錄了費德勒非凡的網球生涯。這不只是一本“關于網球的書”,更是一本優美的四色藝術攝影集。哪一天費德勒決定退役,這本書將更值得珍藏。書中的攝影來自獲獎網球攝影師安東尼·庫維切利,他總是能在照片里捕捉到費德勒的激情與謙遜。每一張照片都搭配來自前《每日電訊報》網球記者馬克·霍奇金森的短文。霍奇金森見證了費德勒的大半個網球生涯,同時也采訪過他很多次,非常了解費德勒的個性氣質。
(英)馬克·霍奇金森 ·體育明星 ·2.2萬字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唐宋以后逐漸被帝王和民眾神化,由歷史上一個忠勇的將領,變成一個萬人景仰、古今同拜的神靈。本書兼取歷史上的關羽和被神化了的關公,以其一生的經歷為線索,在考證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以軍事路線圖和人生軌跡圖解讀關羽,揭秘關羽走上神壇之路。
馬寶記 ·歷史人物 ·9萬字
威廉·馬歇爾是中世紀英格蘭的一位無與倫比的戰士和騎士精神的典范。他在5歲時被判處死刑并被送上絞架,然而這個沒有土地繼承的次子在與死神擦肩而過后幸存了下來,并接受了中世紀的騎士訓練。在為5位英格蘭君主效勞的過程中他一路升遷,成了一位著名的騎馬比武冠軍、貴族、政治家,并最終成為王國的攝政。他與那個時代的大人物過從甚密,并參與協商了《大憲章》——歷史上第一份“權利法案”——的條款。然而,在他70多歲的時候,他仍然在前線作戰,努力從1217年法國的入侵中拯救王國。在本書中,作者引用了一系列同時代史料,包括13世紀時的一部威廉·馬歇爾傳記,對他的生平和時代進行了引人入勝地描述了他的生平和時代。我們跟隨著馬歇爾的腳步,從英格蘭的鄉村來到法國的戰場,從圣地的沙漠城堡來到愛爾蘭郁郁蔥蔥的海岸,一同見證了一個非凡人物的故事、騎士階層的誕生,以及英吉利民族的形成。
(英)托馬斯·阿斯布里奇 ·歷史人物 ·25.1萬字
本書以口述自傳的形式,簡明而生動地敘述了著名文史學家馮其庸先生九十多年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和他所開辟的學術道路。馮先生出身貧寒,努力攻讀,畢業于著名的無錫國專,后投筆從戎。1949年以后,歷經風云變幻,仍一意向學,不僅主持校訂《紅樓夢》而成一代紅學大家,創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提出“大國學”新概念,更十赴新疆,三上帕米爾高原,又穿越米蘭、羅布泊、樓蘭、龍城、白龍堆、三隴沙入玉門關,查實了玄奘自于闐回歸長安的最后路段。
馮其庸口述 宋本蓉記錄整理 ·自傳 ·27.3萬字
本書將以弘一大師李叔同的生平行跡為依據,按先后時序,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力爭從其在家和出世兩個方面完整地加以描述,并運用藝術學、佛學、心理學諸方面理論知識對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加以評論,力爭最大程度接近其歷史真相,還原其本來面目,將弘一法師李叔同人生起伏跌宕、哀怨凄美、悲欣交集的歷史圖卷呈現在讀者面前,供大家體悟品味、深思求索。弘一法師一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凈,菩提之因。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鄢敬新 ·宗教人物 ·44.8萬字
作者在20世紀80-90年代,在袁隆平院士手下擔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分管科研和外事的副主任時,收藏了袁老寫給他的一些信件,有中文也有英文寫的。由于當時交通不便,山區也難通電話,更沒有互聯網這樣的渠道,水稻培育技術純粹靠書信往來進行交流。這些信件牽涉的內容繁雜,大多與工作有關,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原件,從未出版,在內容上和時間節點上均堪稱絕品。信件見證了從1970年代中期,雜交水稻在中國取得成功,引起國際關注開始,到如今雜交水稻畝產一千多公斤的輝煌歷程,不但是我國當代科技史也是世界科技史的極為寶貴的文獻。
毛昌祥 ·科學家 ·2萬字
本書系收錄了在心理學史上留有濃墨重彩的心理學家,如艾里希·弗洛姆、卡倫·霍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爾·榮格、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以及羅洛·梅等。通過回溯心理學大師的人生經歷,再現經典理論的誕生過程,本書系以期構建出涵蓋各個心理學流派的完整知識圖譜,也讓我們借助心理學的智慧,對如何度過這一生,得出我們自己的答案。本套裝包含:《我們仍然熱愛生命:愛的藝術與弗洛姆的孤勇人生》《偉大的天賦,巨大的缺點:女性、神經癥、自我分析與卡倫·霍妮的生活》《人心有對立的本能和欲望:精神分析與弗洛伊德的釋夢人生》《命運、限制與渴求:卡爾·榮格傳》《測量人類的心理:阿德勒傳》《精神的奧德賽:羅洛·梅傳》。
(美)丹尼爾·伯斯頓等 ·人物合集 ·125萬字
我們在一個被弗洛伊德理論影響的世界中生活。如今,人們對心理健康的焦慮日益蔓延,個體越來越追尋意義感和真實自我,人們呼吁反思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歷史、持續探索精神生活的本質。而弗洛伊德主義與后弗洛伊德主義的觀點不僅在心理治療中反復出現,還在與其他學科的發展融合中共同影響著21世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因此,我們有理由回顧弗洛伊德的一生,講述他和精神分析起源的故事。作者馬特·菲奇教授在本書中結合了學術界對弗洛伊德生平經歷、作品產出,以及歷史背景的最新研究,證明弗洛伊德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解決現代社會廣泛焦慮等問題上具有重要意義。跟隨菲奇教授的腳步,我們將來到弗洛伊德的時代,了解在反猶太主義、性別沖突尖銳化、世界大戰等復雜社會背景下,他是如何開啟精神分析研究,又是如何得出超越時代的思想觀點,并持續影響整個人類社會演進的。
(英)馬特·菲奇 ·人文 ·11.5萬字
2017年,51歲的王柳云只身前往位于福建省屏南縣雙溪古鎮的免費畫樓學習油畫。之后的幾年,她輾轉于地處浙江省沿海的家、深圳市大芬油畫村、河南省柘城縣的官莊村等地,學畫、打工、游歷,還曾在鄉村學校當美術老師。2020年,王柳云開始“北漂”,白天在寫字樓里做保潔員,夜里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畫畫、寫作。許多媒體都曾對她的故事進行敘述和闡釋。本書是王柳云的自傳作品,她走出媒體的敘事,以親歷者的視角講述自己從51歲開始的新生活,既有在山水間的詩意漫游,也有對底層女性群像的真實刻畫。此外,本書還收錄了王柳云的41幅油畫作品。
王柳云著繪 ·自傳 ·14.7萬字
陳夢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國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在學術界享有盛譽。本書詳盡地搜集與陳夢家先生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條縷其生平事跡,不僅真切描繪出一代學術巨匠的人生軌跡,同時還揭示了陳夢家與聞一多、徐志摩、胡適、郭沫若、顧頡剛、朱自清、馮友蘭、錢穆、楊絳、林徽因、梁思成、方令孺、方瑋德、夏鼐等眾多名人的交往脈絡,更呈現了半個世紀的時代風云,是一部完整的個人史,也是一部縮小的時代史。
子儀撰 ·學者 ·31.6萬字
張自忠是公認的民族英雄,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戰死疆場的最高軍事將領。張自忠是山東臨清人,少年時期受到了良好的傳統教育,青年時期報國心切,棄學從軍,后追隨馮玉祥等轉戰各地,成為西北軍及第二十九軍的髙級將領。自“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張自忠與宋哲元等率領第二十九軍將士在抗日前線與日本侵略者英勇斗爭,直至1940年以身殉國。但在張自忠殉國后的幾十年間,有人對其在“七七事變”前后留守北平一事有疑義。本書以近幾年面世的檔案資料為主,參考以往各種相關著述,以還原歷史真相為宗旨,對其一生進行了客觀的論述。
馬亮寬 岳廣騰 劉春強 ·軍事人物 ·25.1萬字
《銀魂:張嘉璈和他的時代》是中國現代銀行制度的奠基者、中國銀行業之父、金融家張嘉璈的長篇文學傳記。本書采用金融史與生活史相結合的研究路徑,從浩如煙海的史料和銀行家們的日記、書信、函電中互參考尋,細密地考察了張嘉璈的生平蹤跡及其與時代的關系,描繪了這位二十世紀初的金融巨子跌宕起伏、充滿懸念的一生。中國銀行的前身是在清末最后十年創立的大清銀行。后經過以張嘉璈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現代銀行家篳路藍縷的開拓,逐漸實現了現代銀行業在二十世紀初的崛起與變革。以張嘉璈為中心,本書同時講述了一段置身金錢政治漩渦的南北金融界群雄的故事,展現了近一個世紀神州大地上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中國近代金融業的發端、成長與變革,以及一代金融精英在時代大變局中立身謀國的氣魄和膽識。在傳主張嘉璈身上無時無刻不散發著一種精神的光芒,這種精神是一種家國擔當,也是一代銀行家魂魄所寄:推動商業現代化乃至整個近代中國的現代轉型。張嘉璈舍我其誰的擔當氣概,對今天推動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幫助我們樹立文化自信,也具有深刻的借鑒和現實意義。
趙柏田 ·財經人物 ·47萬字
《杜甫傳》的正文是馮至先生撰寫的關于詩圣杜甫的長篇傳記。正文之后還有附錄,里面收錄了馮至先生的三篇關于杜甫詩歌的論述性文章和一篇關于杜甫的短篇小說,以及莫礪鋒老師的《杜甫簡譜》,新舊唐書的杜甫本傳,元稹的《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歷代著名杜詩詩評本對杜甫十幾首重要詩作的賞析。此外,書中還有許多精美的彩插,包括歷代名家描繪杜甫的畫像,歷代名家的杜甫詩意圖,歷代著名杜詩詩評本書影,以及馮至先生研究、撰寫《杜甫傳》時所作的筆記、信件等材料,馮至參加紀念杜甫活動的照片,等等。
馮至 ·文學家 ·12.1萬字
本書作者李安定于1949年出生于上海的一個愛國知識分子家庭,是共和國的同齡人,親身經歷和感受了新中國在成長中的成就和遭遇的挫折。自而立之年,作者逐漸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新華社記者,對其后30年的改革開放由衷地投入了激情,見證和推動了眾多影響社會經濟的重大變革。本書也記述了作者的親人們在20世紀為祖國做出的歷史貢獻和對他的影響。文字結束于2001年中國入世的歷史節點,作者以編年方法,記述了20世紀后半葉,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命運如何被打上一個偉大變革時代的印記。
李安定 ·自傳 ·17.2萬字
《花甲錄》作為一部重要漢學著作,不僅是內山完造的個人史——自出生到從上海回國的六十年回憶,從中也折射了從十九世紀末至“二戰”結束的日本現代史、社會世相史和中日關系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戰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戰略要津的內山書店,吸引了中日兩國各界視線,其影響力遠遠溢出文化圈。書店“往來無白丁”,陳望道、歐陽予倩、田漢、郁達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蕭軍、蕭紅……
(日)內山完造 ·歷史人物 ·26萬字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可以說,作為一個藝術家,只有少數人能和他平起平坐,而作為發明家或全才的他則幾無對手。除了繪畫,他在雕塑、建筑、音樂、物理、幾何、解剖學、水利工程、設計等許多領域都成就斐然。同時,也沒有誰像他那樣身上充滿了謎團和矛盾。他有旺盛的好奇心,想法層出不窮,卻苦于無法把它們系統化。他凡事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很多好創意也因此流產。在許多方面,他都算是異類。他是私生子、同性戀,巧舌如簧地周旋于一個又一個贊助人之間,同時,他也會廣積人脈,積極爭取每一個機會,大力宣傳自己。他更懂得把自己的才華最大程度地變現。在對16世紀藝術家收入的統計中,他位列第2。作為歐洲久負盛名的文藝復興史研究專家之一,作者貝恩德·勒克參考海量一手資料,讓讀者得以難得地貼近這位如同宇宙般包羅萬象的天才。本書不僅詳細再現了達·芬奇的人生和創作歷程,讓你一窺他一步步成長的秘訣,也再現了與他的一生交織在一起的動蕩時代,帶你在走近大師的同時,順便讀懂一部文藝復興史!
(德)貝恩德·勒克 ·藝術家 ·21.5萬字
他是文章巨擘,也是風流魁首,是才情橫溢的詩文大家,造詣全面的書畫家,放言讜論的清談家,足跡遍布江南的旅行家,同時又是放蕩不羈的浪蕩子,牡丹花下死的風流鬼。風流韻事,漫傳海內,惹得四百年來,議論蜂起。民間捧他為情圣,正史對他卻保持著矜持。
陳書良 ·畫傳 ·9.2萬字
詳盡、完整、可信的常書鴻傳記,大量一手資料,講述從張大千到常書鴻再到段文杰、樊錦詩的百年敦煌。央視十套《讀書》欄目推薦。常書鴻的一生,是極不平凡的一生,是為敦煌獻身的一生。1936年,常書鴻毅然放棄了安定的生活和創作環境,回到面臨抗日戰爭嚴峻局勢的祖國。1943年,常書鴻幾經轉折抵達敦煌莫高窟,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其匱乏的物質條件下,籌備建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并擔任首任所長。有此開始了對莫高窟有組織、有系統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此后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人生中,他雖然承受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遭遇迫害等種種磨難與打擊,卻仍以苦行僧般的堅忍與執著,為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和傳播做出了無以替代的貢獻。在某種程度上,常書鴻決定了今天敦煌的這般模樣。
葉文玲 ·歷史人物 ·2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