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傅斯年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愛國民主人士,是研究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群體不可忽視的人物。作者對傅斯年進行專題研究近二十年,曾赴全國各地收集資料,進行實地考察,并多次到中國臺灣進行學術訪問,與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對傅斯年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學術理念與貢獻、愛國思想與民族意識、參政議政與政治改革思想等進行了實事求是地論述,改變了長期以來學術界由于資料的缺乏,對其評述的偏頗,試圖給讀者提供一位接近歷史真實的傅斯年。
馬亮寬 ·學者 ·39.1萬字
《楊振寧傳:規范與對稱之美》本書詳細梳理楊振寧的學術成就和對現代物理發展的影響與貢獻,并深入探尋其學術研究上深邃精簡風格與獨特科學品位的形成。這本傳記不僅描述了楊振寧一生的行止,也為他在物理學上的歷史地位做了一個總體評價,展示了20世紀現代物理學群星閃耀、蓬勃發展的鮮活剖面。《創造自然:亞歷山大·馮·洪堡的科學發現之旅》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1769—1859),曾被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贊為“大洪水后真正偉大的人物”。洪堡究竟如何從一位懷有遠游心氣的少年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其觀察自然的全新視角受到哪些影響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體自然觀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變中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創造自然》中找到答案。《追尋記憶的痕跡:新心智科學的開創歷程》本書是美籍猶太裔神經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埃里克·坎德爾的自傳。通過閱讀這本書,讀者不僅可以了解神經科學這一學科的動向,更能窺見最頂尖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索的思考路徑,以及一個偉大科學家的素質和襟懷。《實驗室女孩》在父親工作的實驗室長大,在研究型實驗室求學、打工、獲得學位、拿到教職,再到從零開始搭建自己的實驗室,霍普·潔倫在這部帶有強烈自傳性質的作品中所記錄下的友誼和愛情、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事業發展,都不能再與“實驗室”相分離。《費曼的彩虹:物理大師的最后24堂跨界人生課》費曼被稱為“現代愛因斯坦”,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充滿活力的生活態度,備受比爾·蓋茨、喬布斯、埃隆·馬斯克、拉里·佩奇等科技巨頭的推崇。本書作者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物理學家”,擅長把深奧的前沿物理理論講述的通俗明了。這本書不僅普及了前沿物理知識,字里行間也充斥著人生啟發。作者以劇作家的手法,把本書寫得充滿節奏感,極具可讀性。
江才健等 ·科學家 ·109萬字
本書收錄的紀念文章,旨在緬懷《儒藏》項目首席專家湯一介先生,湯先生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都傾注在《儒藏》的編纂與研究工作上,湯先生不辭辛苦培養古籍編纂與研究人才,為《儒藏》的出版事業辛勞奔波,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先生去世后,學界紛紛寫文章紀念湯先生,此書收錄分為兩部分,上編為湯一介先生在各種會議中發表的關于《儒藏》編纂的意義、目的以及編纂進度等文章,下編是參與《儒藏》工作的專家學者們的文章,談到了《儒藏》的編纂進度,各國各校承擔編纂任務的進度,在共事中體會到湯一介先生為人謙遜,學術深邃,待人接物如沐春風,在《儒藏》工作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哲學家 ·26.2萬字
《幼年時光·青春放浪》是日本文學大家井上靖的一部自傳作品,也可以說是作家的一部回憶錄。這部回憶錄由《幼年時光》《青春放浪》《我的自我形成史》三部分組成,記述了井上靖從幼年時代到學生時代,再到工作成年這期間的人生故事。幼年時代的井上靖因為父親工作頻繁調動的原因,不得不與父母長期分居兩地,被安置在伊豆山區老家,與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老婦人生活在一棟老朽的庫房里。這位老婦人是井上靖曾祖父潔的小妾,沒有正式名分,被鄉里家族所排斥。在這樣的情況下,年幼的井上靖與年老的姥姥成了不可分離的親人,兩人相依為命。井上靖用娓娓道來的筆墨描寫了姥姥如何盡心盡力地照顧他、溺愛他,而他又是怎樣拼命維護姥姥的。年幼的井上靖與姥姥沒有血緣關系,但二者的感情早已勝過親人。除了描述祖孫二人讓人動容的親情外,作者還描述了伊豆鄉間的風光、淳樸的民風以及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孤獨與傷感。《青春放浪》講述的是井上靖青年時代的求學生涯及早期工作經歷,那個時候的井上靖孤獨、苦悶、無聊甚至還有一些玩世不恭,重點回顧了自己與父母親的關系。《我的自我形成史》則客觀理性地分析了“我之所以為我”,作者對自己的人生做了深刻反省與思考,富于哲理。
(日)井上靖 ·自傳 ·14.2萬字
梁實秋不僅是有名的文學家、文學評論家、詞典編纂家,也是重要的翻譯家。《翻譯家梁實秋》是作者白立平的博士論文《詩學、意識形態與贊助人與翻譯——梁實秋翻譯研究》經10年的改編提煉而成。
白立平 ·學者 ·16.8萬字
《林則徐傳》清晰自然地追蹤傳主的人生足跡展開敘述——十四歲中秀才、二十歲中舉人、二十七歲中進士,一直到后來做官、治水、禁煙、遭貶、新疆拓荒、再起、隕落的作為輝煌、跌宕坎坷,努力追步前賢“經世致用”的一生事跡。作品生動地表現了林則徐少年勤學用功,聰慧機敏,壯懷思遠的品行;更非常真實和事實地表現了林則徐為官任事頗富才干的大家氣魄。他治水富民有方、禁煙意志堅毅、平亂多謀,墾殖有效等很多個性故事足以鏡鑒他的性格和偉大人生。林則徐一生,幾任欽差、數任巡撫、三拜總督,為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干事轟轟烈烈,成績卓然,可惜生逢頹世,雖奮力作為而終存缺憾。
郭雪波 ·歷史人物 ·25.1萬字
這是一部向具有中國文人風骨致敬的書稿。全書共書寫了29位當代學人,老中兩代人,尤其一些老人已離世,如:周有光、錢谷融、許淵沖、吳小如、屠岸等;因作者當年與這些老人近距離的采訪,現在書寫出來,令人讀之念之嘆之。這些學人對文學對文化有著超乎常人的癡情,他們把自我理想與追求以及家國情懷都寄托于筆下,創作出多篇富有深邃思想及獨具個性特征的佳作,很多已成為現當代史上的名篇。作者不僅寫出了這些學人的創作業績,更寫出他們的個人各具特色的風采,更可以從每個人不同的命運變遷中感受大時代脈搏跳動的痕跡。
舒晉瑜 ·人物合集 ·18.2萬字
本書是一本獨特的王陽明傳記,將明代著名作家馮夢龍的《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和王陽明入室弟子鄒守益的《王陽明先生圖譜》合二為一。《靖亂錄》原文包括正文和眉批,本書予以標點、分段,并將《圖譜》中30幅圖分別插入正文相應位置,更增添三幅王陽明手跡。此外,本書添加了對《靖亂錄》正文的大量注釋,包括校勘記、生僻詞語注釋、引文查證、傳奇故事增補、征引相關史料及研究成果。《靖亂錄》可以說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陽明傳記,也是推動陽明傳奇故事廣泛流傳的重要而媒介,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亦大量征引《靖亂錄》。在陽明去世三十年后,其入室弟子鄒守益為了緬懷先師,激勵后學,率領同門弟子編著《王陽明先生圖譜》,至今仍是研究王陽明圖像和事跡的重要文獻。
(明)馮夢龍 鄒守益原著 張昭煒編注 ·歷史人物 ·9.3萬字
本書是一部對曾國藩人生全面解讀之作,曾國藩女兒曾紀芬推崇備至,親自作序推薦。它堪稱一部精神的冶煉志,有關人生的各個方面,居官、同僚、子女、養生、讀書、觀人、器量、驕奢、淡泊、挫辱、堅忍,自省、篤實……在作者凝重簡練的筆觸下,對一個出身卑微、資質平平的普通讀書人變成中國近代史不容錯過的大家的精神歷程,給予了淋漓盡致的、極有震撼力的敘述。此次出版,精心遴選了59幅與曾氏相關的珍稀彩色插圖,圖文相輔,可以更好了解一個資質平庸的普通人如何通過長期自我教育終成大才的不凡歷程和心得。
胡哲敷 ·歷史人物 ·8.4萬字
陳夢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國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在學術界享有盛譽。本書詳盡地搜集與陳夢家先生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條縷其生平事跡,不僅真切描繪出一代學術巨匠的人生軌跡,同時還揭示了陳夢家與聞一多、徐志摩、胡適、郭沫若、顧頡剛、朱自清、馮友蘭、錢穆、楊絳、林徽因、梁思成、方令孺、方瑋德、夏鼐等眾多名人的交往脈絡,更呈現了半個世紀的時代風云,是一部完整的個人史,也是一部縮小的時代史。
子儀撰 ·學者 ·31.6萬字
本書為“浙大文庫”叢書之一種。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紹興人。浙江大學教授、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本書以譜牒學為學術方法,所做之年譜總結了竺可楨先生為浙大校長的重要經歷,體現了他在任浙江大學時期為浙大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杭春 ·年譜 ·21.1萬字
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蝶庵,浙江紹興人,是晚明清初文化史上很有特色的一位人物,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石匱書》《后石匱書》等書。張岱出生于官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于各種玩樂之道,明亡后而不仕,晚年入山林著史。張岱在文學史、藝術史、史學上皆有較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本書詳盡系統地敘述并考證了張岱的生平,梳理了張岱的家族關系,披露了不少為其他著作所罕見的資料。
佘德余 ·歷史人物 ·20.4萬字
綜觀梁氏一生,從對歷史發展的影響說,他在戊戌前后的十年和晚年從事著述是主要的。他是近代維新派的領袖人物,又是一位啟蒙思想家和近代學術文化的開拓者。從1918年起,是梁啟超專心從事著述的十年。1918年他即奮力著《中國通史》,因用功過度致吐血數次。1919年,他在歐洲考察了一年。1920年初回國后,集中力量從事著述和講學,以近代觀點寫下了大量論著,著名的有《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及其《補編》《墨子學案》《先秦政治思想史》《儒家哲學》《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等。本書的研究方法是把梁氏的史學成就分為前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和后期(晚年著述)兩個階段,以求更清晰地顯示他思想和學術演進的脈絡;以分析代表性論著為主,并與其他成果結合論述,力求揭示他作為杰出史家具有深刻意義的貢獻。
陳其泰 ·歷史人物 ·22.3萬字
國內第一部關于日本歷史的漫畫作品。以日系漫畫風格從戰國時代一直敘述到明治維新。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對日本中近世歷史進行了詳細的刻畫,并著重描繪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坂本龍馬,高杉晉作等日本歷史長河中的弄潮兒。同時,對日本中近世的社會人文亦著墨頗多,并以漫畫的手法詳細演繹了當時日本的經濟制度和普通百姓的生活。這在圖書市場上環視比較少見的,作者有扎實的日本史的寫作水平,該書是根據他在市場上熱賣的《史上最強日本史》進行改變的動漫繪本,希望能引起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讀者的關注。
櫻雪丸 ·藝術家 ·46字
這是作者施議對先生在《文史知識》2009年第4期至2011年第6期上連載的有關民國四大詞人的學術與人生的成果結集。作者對民初四大詞人夏承燾、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的生平、治學以及詞學主張與貢獻等都做了很好的梳理與鉤沉、總結。全文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將讀者心中容易產生的疑問擇出,以一個學人、晚輩、學生與研究者的身份,對有關問題如學詞、詞學、為人、人生遭際等都有闡述、介紹,對于了解民初詞人群體及他們的詞學創作與研究,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
施議對 ·文學家 ·18.2萬字
梁漱溟先生是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的鄉村建設理論和學術活動都在民國歷史中留下了印痕。梁漱溟先和的交往一直是為人所關注并為之爭論不已的焦點。對梁漱溟先生的認識和研究需要從整體來把握,因而對研究者來說,出版一部能夠展現梁漱溟先生人生歷程和思想發展的年譜是必要的。作者李淵庭和閻秉華多年跟隨梁漱溟先生,為梁漱溟先生整理文獻,照顧生活,因而對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和性格了解比較透徹。他們運用各種一手文獻撰寫的《梁漱溟年譜》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李淵庭 閻秉華 ·年譜 ·22.1萬字
《良鏞求索》回顧了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良鏞院士的教育人生、學術人生、實踐人生、寫作人生、審美人生。《良鏞求索》作者創建了中國人居環境科學,建立了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運用這一理論,他成功開展了從區域、城市到建筑、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先后獲得世界人居獎、國際建筑師協會屈米獎,亞洲建筑師協會金獎,陳嘉庚科學獎以及美、法,俄等國授予的多個榮譽稱號。
吳良鏞 ·建筑設計 ·14.5萬字
本書不是單純的人物傳記,也不是歷史傳奇,而是對大環境背景下的家國命運與情懷的中肯評判。五代十國時的南唐,經李昪、李璟兩代君王的休養生息,經濟、社會、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發展。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既是歷史人物,也是文化人物。南唐的歷史,因他的文化身份而得以彰顯;他的詞作,又因為亡國之君的命運而更加動人。全書將重現李煜生長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找尋其多才多藝、多愁善感和人生悲劇的起點;也著筆于南唐繁華的人文景象。在嗣位后、降宋前,偏安江南的十多年中,李煜雖然由于文人習性,耽于享樂,但他和大小周后凄婉的愛情也是“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他也曾嘗試改革,試圖保全南唐的社稷,其仁厚的品性和施政風格,也得到了南唐百姓的認可,但在歷史洪流和時勢面前,還是淪為悲劇人物,成為亡國之君。
滕毅 ·歷代帝王 ·14.3萬字
改革家歷來受人民仰慕,因他們有雄心壯志,要改造所處的社會。他們有卓識遠見,洞察到社會問題的癥結,并以他們的博學、睿智與毅力,革除種種弊端。他們勇往直前,不怕保守勢力與反對派的阻攔,以無比英勇的氣概,敢于赴湯蹈火。改革家是時代的精英,是走在時代前面的人。作者立旨于此,參考眾多歷史典籍,以“變革革新”為主題、歷史進步為脈絡,將歷代有影響的改革人物編撰為譜。本書為哲學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專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也可為黨政干部、科技人員閱習。
丁芬編著 ·歷史人物 ·9.2萬字
“賣藝黃家”指的是黃宗江、黃宗英、黃宗洛、黃宗漢等兄妹幾個。按照大哥黃宗江的意思,他們祖上三世翰林、書香門第,到了他們這一代,由于時代的變遷、個人的愛好諸種因素,他們兄弟姊妹中多數“下海”演戲,當了演員,成為“藝人”。“賣藝”既有一種叛逆做官的祖上的含義,又不失為會心的解嘲。本書即以黃家故事為主線,由黃家成員執筆,配以照片百余幅,從生活、藝術、交友等諸方面,呈現了黃家兄妹戲里戲外的人生。
黃宗江 黃宗淮等 ·藝術家 ·1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