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了回顧自己的百年人生,給世人一個最終的交代,季羨林先生邀請蔡德貴教授協助自己進行口述歷史的工作,系統的、全面的、客觀的、真實的講述他的人生經歷。本書版本幾乎原樣保持了季羨林先生的談話,僅對部分重復談及的內容進行了刪減。講述了家庭生活中與嬸母、夫人彭德華相處的細節,留德期間與伊姆加德的交往經過,以及人們非常關注的與前后幾位秘書的交往經過。那些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沒有想到的,都在其中。
季羨林口述 蔡德貴整理 ·口述史 ·42.6萬字
本書通過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的口述,從東風系列導彈到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再到神舟飛船,將他所見證的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進行了生動的梳理。文章真實生動,可讀性很強,史料價值較高。
戚發軔 ·口述史 ·2.8萬字
本書是啟功九十歲以后的口述,經啟功的弟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仁珪整理而成。在本書中,啟功回顧了自己一生的經歷,主要內容有啟功的家族、啟功的童年和求學之路、啟功與輔仁大學、啟功與師大和啟功的學藝回顧。他的一生并沒有投入到驚天動地的政治斗爭的最前沿和時代旋渦的最中心,過的基本是書齋的生活。但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特殊的生活經歷、他在20世紀中國文化史中的特殊才能和地位,使他的書齋生活更為獨特、精彩。從這里我們可以瞥見現當代很多歷史的痕跡,也可以窺見當時著名文藝沙龍和著名文人的活動蹤影。這些是其他人很難提供的珍貴資料。
啟功口述 趙仁珪等整理 ·口述史 ·13萬字
《民國外交:親歷者口述實錄》匯聚了眾多民國時期外交名家的口述史料,勾勒出民國外交發展的基本脈絡,資料翔實而珍貴。全書以豐富、鮮活的史料向我們展示了在民窮國弱的歷史時代,中國外交官竭盡全力與外國列強進行抗爭,捍衛民族尊嚴,努力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艱辛歷程。
李振廣編著 ·口述史 ·17.5萬字
《銘記歷史:日軍登陸平湖侵略史實口述實錄》一書以記者新聞的角度,采訪了浙江省平湖市百位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人,從中挑選70老人的口述史實整理成文,為這本書的最主要部分。另外還有平湖市當地歷史研究者的文章與史料圖片,共分為口述歷史,筆記歷史,圖示歷史三部分。本書由浙江省團委副書記朱林森、省檔案局副局長丁越飛作序,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肖如平任史學顧問。
辛春喜主編 ·口述史 ·13.8萬字
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紀實,一份難得的珍貴史料。作者視角獨特,選擇了采訪時滬上還健在的西南聯大老校友,通過傾聽這些已耄耋之年的親歷者講述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對歷史的真實感受,從不同側面再現了當年西南聯大的人和事,以及時代的變遷。這本書豐富了目前已有的關于西南聯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里不可或缺的文獻,還通過許多歷史的細節傳承了愛國、奮斗、篤學等優秀民族精神。
丁元元 ·口述史 ·15.2萬字
本書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出版家、版本目錄學家張元濟嫡孫女張瓏先生的同名回憶錄《水流云在》的增訂本。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經歷,通過細致入微而又極具穿透力的觀察,通篇用平和、沉靜、細膩的筆觸,記述了自己從民國到共和國的近代風雨激蕩中起伏跌宕的長達九十年的人生經歷。全書從她的家庭背景說起,出生在上海極司非而路40號的深宅大院,見證了張元濟先生盛年最舒心的出版家歲月;較長時,在江西九江廬山牯嶺中路118號A、和上海上方花園24號的童年往事和家庭生活;在上海中西女中、上海圣約翰大學的求學生涯。
張瓏 ·口述史 ·21.3萬字
本書選擇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歷程中的重大決策和重大事件,系統梳理、精心選編,以口述史的形式,讓親身經歷和見證改革開放歷史的老領導、老同志追憶細節,讓見證者感悟得失,讓思想者升華經驗,目的是真實、生動、具體地再現歷史,為改革開放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提供生動鮮活的新時期黨史讀本。本書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作序,收錄了萬里、陳錦華、谷牧、龔育之、劉鴻儒、曾培炎、徐匡迪、龍新民等50余老領導、老同志的回憶錄、口述歷史,是研究這段歷史的重要資料和寶貴財富。
歐陽淞 高永中主編 ·口述史 ·54.8萬字
一位九十高齡仍心系免疫事業的病毒學家。一段拯救千百萬人卻鮮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歷時四年,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訪問并整理成書。往返京滇,走訪顧方舟先生多位親友,以求全景呈現歷史。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國土淪陷,親身感受亡國奴的屈辱。四十年代,依從母親心愿,學醫以謀生,受進步師生影響,轉志于公共衛生事業,秘密加入共產黨。五十年代,肩負祖國重望,成為首批留蘇學生,一去四載,刻苦鉆研病毒學。學成歸國,投身新中國公共衛生事業。臨危受命,再赴蘇聯考察脊髓灰質炎死疫苗方案,依據國情,提出活疫苗技術路線。
顧方舟口述 范瑞婷整理 ·口述史 ·11.8萬字
本書精選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6級勞模班17位學員的故事匯集成冊,這些學員都曾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績,受到各種表彰獎勵。全書采用口述體記述,由先進人物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個人成長的經歷,有親情、愛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一個個真實的、在大眾中成長起來的先進人物的形象。
李珂編著 ·口述史 ·18.7萬字
本書為一本圖文書,以口述歷史的形式來講述的景德鎮手工制瓷非遺傳承的歷史。全書稿收集了十多篇手工制瓷傳統工藝傳承人傳略,都是對當事人親口敘述的忠實記錄,書中配附了豐富的手工制瓷非遺傳承人的精美作品圖片,既能夠讓讀者對傳承人的創作風貌有所了解,也能使本書圖文并茂,賞心悅目,可謂一舉多得。本書具備很高的社會價值,對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閱讀本書,使讀者詳盡了解景德鎮手工制瓷文化的發展。
吳遠征主編 ·口述史 ·11.6萬字
中華民國時期,政治上雖然沒有建成一個真正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經濟上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條件,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啟動階段,出現了所謂的資產階級“黃金時代”?!睹駠洕河H歷者口述實錄》以產業為架構,以民國時期工業、郵政、交通、通訊等方面的精英人物的親歷實錄,再現了當時中華民族艱難困頓的發展歷程。
肜新春編著 ·口述史 ·21.5萬字
195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在蘇聯援建的156項大型項目的基礎上,新中國的工業化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帷幕。洛陽澗西區成為新中國重點建設的大型工業基地之一,包括第一拖拉機廠在內的七項重點工程落戶于此。一時間來自上海、東北、北京、河南及全國各地的數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干部和工人,挈婦將雛、義無反顧奔赴澗西,參加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從1958年第一臺國產拖拉機東方紅-54下線,到現在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先進的拖拉機制造企業集團,30位一拖人講述的這一段近70年的口述歷史,呈現出中國人“耕地不用牛”的農業機械化想象。
周曉虹 周海燕 朱義明主編 ·口述史 ·31.3萬字
本書是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游鑒明運用口述材料研究女性歷史的學術專著。書稿收錄了她對收集整理女性口述史料,以及挖掘、研究女性口述歷史的觀點和看法。采寫對象多為臺灣女性,采寫內容為她們個人的生活經歷,部分內容涉及其在1949年前在大陸生活的經驗,對有志于了解、從事口述歷史的讀者有很好助益。
游鑒明 ·口述史 ·16.1萬字
該書精選我國改革開放40年歷程中各?。ㄊ小⒆灾螀^、直轄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決策和重大事件,通過對王茂林、于幼軍、楊汝岱、孫英等數十位省部級老領導、老同志進行訪談,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現改革開放40年中諸多重大決策出臺的過程,全面回顧全國各地改革開放進程中重大事件的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內容涉及陜西經濟體制改革的曲折歷程、義烏開放小商品市場的前前后后、重慶計劃單列往事、四川改革開放的起步與扶貧工作、玉樹災后重建、鳳陽大包干等。書中所有文章均為親歷者第一人稱講述,他們多為重大事件親歷者、決策者,并長期擔任省部級領導職位。書中既有對事實的回顧,也是親歷者心路歷程的呈現,目的是真實、生動、具體地再現歷史,為改革開放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提供生動鮮活的新時期黨史讀本。
曲青山 吳德剛主編 ·口述史 ·60.2萬字
本書作者葛墨林院士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與楊振寧先生有工作和生活上的往來,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隨楊先生開展研究工作,后來又在楊先生的直接領導下參與南開大學數學所理論物理研究室的創建和教學科研工作,在楊先生創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初期又作為兼職教授短期參與教研工作。葛墨林院士與楊振寧先生合作了40余年,亦師亦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本書就是以葛墨林院士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用第一人稱敘事的方式,回憶并記錄了楊振寧先生在物理學研究、支持祖國教育科技發展、維護祖國名譽尊嚴、關心提攜后輩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全書共10章,總體以時間為線,其間穿插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專題,既有國際視野的物理學研究,也有生動具體的日常生活;既有真實客觀的歷史記錄,也有真摯飽滿的個人抒懷,其中很多內容和照片都是首次發布,具有一定的史料文獻價值。
葛墨林口述并審定 金鑫整理 ·口述史 ·7.3萬字
本書采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記錄了解放戰爭初朝70余位渤海女戰士跟隨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一路西征,轉戰陜北,最早進入新疆屯墾戍邊的真實經歷。她們巾幗不讓須眉,將青春和熱血獻給了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偉大事業。本書是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是向國慶70周年獻禮的佳作。
陳璞平主編 ·口述史 ·13.7萬字
本書收錄了21位在我國文藝界有突出貢獻的文學藝術大家的自述,展示了他們在藝術之路上的探索和追求。在藝術的召喚下,這些文學藝術大家艱難跋涉,鍥而不舍,置毀譽若罔聞,棄安危而不顧,數十年如一日,歷盡坎坷,向著藝術的巔峰不斷地攀登……體現了他們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和異于常人的博大胸懷。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口述史 ·26.7萬字
民國時期,“非常事端”非常之多,《非常事端》所選取的口述歷史資料涉及日本侵略中國的相關重大事件,從中可以管窺中國現代史的發展線索和主題。在這本書中,董文琦、賀國光、雷法章、李文彬、蔣彝、齊世英、張群、何成、芳澤謙吉、王禹廷、王鐵漢、康澤、蕭自誠、蔡孟堅、劉斐、周佛海、雷嘯岑、陳湄泉等數十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從1928年的濟南“五三慘案”開始,講述了張作霖被炸案、福建事變、兩廣“六一”事變、西安事變、南京大屠殺、汪精衛投敵、重慶防空洞災難、長沙大火等事件。
李躍乾編著 ·口述史 ·22萬字
40年采訪,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這是一部描述重慶城市文化的口述史。它以訪談紀實的方式將那些與重慶相關的人、物、事串聯,解讀重慶城與重慶人的心靈密碼。本書是一部認識重慶的鄉愁讀本,有什么樣的人,就有什么樣的城;有什么樣的城,就有什么樣的人!
馬拉 ·口述史 ·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