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卷的《經史百家簡編》是《經史百家雜鈔》的精簡版。曾國藩在序目中有言:“咸豐十年,余選經史百家之文,都為一集,又擇其尤者四十八首,錄為簡本,以詒沅甫。”又稱:“茲別選簡本,僅得四十八首,以備朝夕吟誦,約而易守。”是曾國藩為方便自己及弟弟們讀誦而精選的文本。全書繼續沿用《經史百家雜鈔》的分類方式,其中韓愈的文章占了全書的四分之一,足見曾國藩對韓愈文章的推崇,“研窮經文,尤好昌黎韓氏之文”。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5.3萬字
本書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訂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之一種。孔祥熙是國民黨統治時期官僚資本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長期掌握財政金融大權,觸及面非常廣泛,對中國近代財經史有一定的影響。本書記述了孔祥熙的生平軌跡,對宋靄齡及其子女與孔氏關系密切之史亦一并敘述。書中所收文章的作者范紹增、陳賡雅、宋子昂、章元善等均為局中人或與孔祥熙關系比較密切的知情人士。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史料典籍 ·21.6萬字
本卷的《十八家詩鈔》是曾國藩編輯的古代詩歌選集。遴選魏晉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六家,唐代的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杜牧八家,宋代的蘇軾、黃庭堅、陸游三家,金代元好問一家,共十八家,收錄古、近體詩六千五百九十九首,并對一些詩作做了圈點批注。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0.9萬字
本卷的《奏稿》為曾國藩向皇帝所奏陳的折子。自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的“遵義大禮疏”起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正月的“楚岸鹽引淮川分界行銷折”止,內容涵蓋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北上剿捻、處理天津教案事件以及各項章程奏疏等。奏稿所陳敘事詳盡,細節處動人心魄,頗有畫面感。“其佳篇傳播人間,士大夫多能舉其詞”。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9.7萬字
本卷的《書札》是曾國藩寫給上級、同僚和朋友的私人信函。在《書札》中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曾國藩,他時常會和朋友們發牢騷,傾訴困境。《書札》多處寫到戰爭形勢的危急,“日在驚濤駭浪之中”,又言“軍事變幻無常,每日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不可發之太驟”。
曾國藩 ·史料典籍 ·35.9萬字
本書寫的是“西方到來”之前的中國。18世紀的中國不是“不變”,而是存在著生機勃勃的“變革”,是對于潛在發展成為強大的、近代的中國有重要意義的改革時期。“耗羨歸公”是財政制度這一改革主要領域的頂點,它不僅解決了前朝遺存的種種問題,而且是對當時各種財政危機的有效的合理化解決方案。各省實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成效顯著,有益于國計吏治民生。然而“耗羨歸公”并不能一勞改永逸地解決清朝財政存在的所有問題,改革從一開始就受到抵制,加上集權國家的財政要求,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傳統經濟結構的根本性制約,后來的“耗羨歸公”政策輝煌不再。這是一部“在中國發現歷史”的作品,是利用檔案細致探討中國歷史的代表作。
(美)曾小萍 ·史料典籍 ·23.2萬字
19世紀的阿拉伯知識精英是如何看待所謂的歐洲文明?又是如何調解傳統伊斯蘭與歐洲現代性思想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的?為什么這個阿拉伯人的觀察被人指責給伊斯蘭世界帶來了麻煩?19世紀以來,歐洲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成果已經蓋過了東方世界曾經的輝煌。作為向西方開放貿易的東方國家之一,埃及也迫切地渴望參與其中,并分享果實。于是從19世紀20年代末開始,埃及的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派出留學生,前往歐洲學習最新的知識。本書的作者,里法阿·塔赫塔維便是埃及派出的第一批留學生之一,留學生們來到了當時歐洲的中心——法國,展開了為期5年的訪問和學習。在此期間,塔赫塔維以一個阿拉伯知識分子的視角,記錄下了他對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觀察,更是將現代性思想融入其中。當傳統的阿拉伯社會,與標榜“理性”和“科學”的歐洲社會,通過一群留學生相遇時,塔赫塔維仿佛身處于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讓他的觀察陷入矛盾的漩渦:如何調和傳統信仰與現代性思想之間的沖突?如何看待歐洲反絕對主義思潮與埃及政治體制之間的矛盾?……這些都是塔赫塔維不斷遇到,又亟待解決的問題。
(埃及)里法阿·拉費阿·塔赫塔維等 ·史料典籍 ·34.3萬字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0.4萬字
作者在“張之洞檔案”的系統閱讀中突出地感受到,這批史料給今人提供了觀察戊戌變法的新角度:張之洞、陳寶箴集團是當時清政府內部的政治派系之一,也是為主張革新的團體。從“檔案”中看到,張之洞集團及主要政治人物對康、梁所持的排斥乃至敵對態度,似可多維地了解變法全過程的諸多面相,并可大致推測康、梁一派的政治前景。以往的戊戌變法研究,經常以康、梁的說法為中心,而“檔案”中這批出自康、梁以外的材料,可以讓研究者站在康、梁以外的立場來看待這次改革運動。這批“檔案”材料數量較多,準確度較高,許多屬當時的高層機密,可以細化以往模糊的歷史細節,尤其是歷史關鍵時刻的一些關鍵內容。
茅海建 ·史料典籍 ·47.2萬字
本書由編譯者歷經十余年時間,搜集整理日本、蘇聯、美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珍貴資料,以及中國細菌戰民間受害者要求日本國家賠償訴訟的法庭證言、日本東京地方法庭的審判判詞等,是目前為止關于日軍73l部隊在侵華戰爭期間實施細菌戰情況記錄最為全面的史料集,不僅有助于推動中國學術界進一步深入對日軍細菌戰問題的研究,也有助于普通民眾了解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殘忍罪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譯室主編 ·史料典籍 ·37.7萬字
本書以朱熹的《詩集傳》、《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和《周易本義》為主要研究材料,綜合運用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詞匯學、語法學、修辭學、校勘學等學科的理論,深入探討了朱熹的訓詁原則和訓詁方法,總結了朱熹的訓詁成就與不足。文章既在共時的平面上研究朱熹訓詁的內容及方法,又把朱熹放在訓詁學史的背景中考察其訓詁得失。對于朱熹的訓詁材料,既從宏觀上總結其訓詁原則,又從微觀上進行個案的調查與分析。在理論總結方面,既注重朱熹自身對訓詁的理解與認識,又結合朱熹的訓詁實踐來與這些觀點相互印證,全面闡發了朱熹的訓詁思想。
賈璐 ·史料典籍 ·20.7萬字
本書是對漢、藏文有關史籍所載吐谷渾資料的多方位輯錄、整理與校釋。編者在盡力收集、整理有關吐谷渾資料的基礎上,編輯成此書。本書輯錄的數據,基本上起于西晉,迄于北宋;以二十四史中有關資料為主,兼收史學論著、文集、文物考古數據,以及敦煌,新疆發現的漢藏文書、簡牘等。所錄資料,按其性質共分五卷,即專傳,人物傳志,散見資料編年錄,敦煌、新疆發現的古藏文寫本、簡牘及其他散見數據。本書1992年曾于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次增訂出版,又補充了一些新資料,改正原版一些錯訛之處;附錄中又收錄了作者《吐谷渾在西域的活動與定居》一文。
周偉洲 ·史料典籍 ·25.5萬字
本書系統描述了1927—1937年國民黨政府依靠警務力量對上海實現初步統治的經過,澄清了這十年間的很多歷史問題:如中央體制與地方勢力間的關系;秘密組織和犯罪集團在腐蝕國家機構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領的壓力下上海政治組織的演變等……將上海市政、警政變遷與當時中國政治大背景有機結合,這體現出一個史學大家的宏觀視野。
(美)魏斐德 ·史料典籍 ·32.7萬字
本書收録20世紀50年代至2003年底期間新發表的魏晉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國之始,迄楊隋之末(220-618),皆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及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兩書所未收者。全書分為魏晉十六國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五部分,每一部分按照志主下葬日期先后為序排列。墓志先列録文,后附疏證,注明拓片圖版和參考録文的出處,介紹現有研究成果,并對墓志所涉史事作簡單的考證和說明。
羅新 葉煒 ·史料典籍 ·32.5萬字
本書為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叢書中的一本,分為上下兩冊。文獻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大量文獻為復原歷史悠久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一手信息。本書精選翻譯的160多篇文獻,涉及神話傳說、王權制度、個人傳記、往來書信、司法訴訟、經濟活動、宗教儀式、教諭文學、故事文學、頌與詩歌等方面,表現出古埃及多種文獻的基本特征,展現出古埃及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呈現出古埃及燦爛文明的卓越貢獻。
郭子林編譯 ·史料典籍 ·40.5萬字
福州船政局是清代洋務運動的中誕生的最具代表性的近代企業,它實踐了“師夷制夷”的理念,它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迅速地提高了造船、航海、飛機、槍炮、魚雷、礦冶、機械、無線電、天文等科技和工藝水平,建立了當時中國近代船舶工業基地。1917年,還設立了飛機制造工程處,開創了中國航空工業新紀元。它開創近代教育的先河,創辦船政學堂,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與工業化和海軍建設相適應的教育模式和留學制度,成為各地效仿的樣板,成為科技和海軍人才的搖籃,被李鴻章譽為“開山之祖”。船政學堂培養了一批精英,形成一個具有愛國思想、奮斗自強、眼光敏銳、思維方式開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一代新型知識分子群。本書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用規范的語體文記述。橫分門類,縱述史實。概述統領全局,反映全貌;大事記縱述船政有關史實與人物的歷史進程,以編年體為主。各篇分述船政各項事業發展情況,分為機構、產品制造、人才培養、文物、文獻、藝文、人物、專記等八篇,另有附錄、人名檢索、前言后記等章節。
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史料典籍 ·46.8萬字
《古代印度波斯文明文獻萃編》是新時代“一帶一路”文明文獻萃編中的一冊,該書通過古波斯和古印度大量典型性古典文獻,使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古代印度和古代波斯的歷史,觸摸古代文明。印度部分主要引入《吠陀經》和佛經,憍底利耶的《政事論》,阿育王的石柱銘文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等史料來解讀古代印度文明史。波斯部分,主要通過古代希臘希羅多德的《歷史》、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色諾芬的《長征記》和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波斯帝國國王的若干銘文,特別是大流士的《貝希斯敦銘文》等,還有波斯帝國時期的兩個商業高利貸家族(埃吉貝商家和穆拉樹商家)的銘文等為讀者介紹古波斯的文明。
周啟迪 沃淑萍編譯 ·史料典籍 ·37.6萬字
本書是19世紀著名文化史家布克哈特的一部講稿。作者在“世界歷史”這一觀念之下,對于當時的歷史認識和史學研究的若干側面加以考察。相當有代表性的反映了布克哈特的史學思想。
(瑞士)布克哈特 ·史料典籍 ·22.9萬字
本書通過主人公胡西園創辦“中國亞浦耳燈泡廠”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難和危機,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為保存民族工業的一點血脈,胡西園伴隨著“中國亞浦耳燈泡廠”撤離上海孤島,南下湘西,西進四川,期間幾進幾出,企業損失巨大,幾近破產邊緣,卻始終站在“倡導國貨”的立場上,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生存與發展奔走呼號,殫精竭力,最終成為中國近代工商界屈指可數的翹楚標桿。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史料典籍 ·20.3萬字
《延安大學校史資料(第三輯)》主要收錄1937年至1949年延安大學(包括其前身院校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合并院校魯迅藝術學院、自然科學院、民族學院、新文字干部學校、行政學院)的相關文獻、檔案、資料,作為對《延安大學校史資料》第一輯、第二輯的補充。書稿中所收文獻均遵循史料按原貌全錄的原則,凡是能夠全部采用的文獻,均盡量整篇采用;如是部分選用,則按節選、摘錄處理。書稿內容編寫扎實,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本書編委會 ·史料典籍 ·2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