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敘述了從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非洲到當代非洲的歷史,探索了歷史與文化的關系,著重分析復雜歷史事件中蘊藏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發展對歷史的影響。通過在歷史視野下對非洲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方面的綜合考察,來反映非洲歷史發展的生動性和文化的豐富與完整性。作者在實地考察基礎上,把實際感悟與對中外文獻發掘相結合,細節性地展現了非洲歷史文化風貌和非洲人的價值觀、審美觀與民族性,以有助于人們更全面了解非洲社會。
程舒寧 ·世界史 ·24.3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兵器、戰士和戰爭的插圖百科全書,追溯了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800年間希臘與羅馬世界戰爭藝術的演進過程。作者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分析和梳理,并借助史詩、傳奇故事和現代考古發現,力圖復原真實的歷史場景,內容涵蓋特洛伊戰爭、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布匿戰爭、蠻族入侵等著名戰爭,以及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等軍事奇才,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由此呈現在我們面前。
(英)約翰·沃利 ·世界史 ·32.6萬字
本書追溯了從1700年到現在,種族隔離作為一種全球現象在城市中的傳播。在這部嚴肅的史著中,作者重點展示西方殖民過程中種族隔離的形成與發展,對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會的扭曲。從種族隔離的古老根源開始,以及考古證據所揭示的人類長期利用被割裂的城市來強化政治和經濟不平等,作者隨后轉向了歐洲殖民主義的世界。他指出,正是在那里,基于膚色的種族隔離最終強化成基于種族的不平等;這種劃分從非洲復制到美洲。20世紀之交見證了迄今最咄咄逼人的種族隔離運動,幾乎世界各地的白人社區都開始按照種族界限重新安排整個城市。城市的種族隔離歷史揭露了人類困難重重的過去,而從中得到的反思為未來更美好、更平等的城市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
(美)卡爾·H·奈廷格爾 ·世界史 ·41.7萬字
隨著19世紀末的美西戰爭,西班牙殖民者黯然退場,但新生的古巴共和國(1902—1959年)迅速被美國所控制,成為后者對外擴張政策的戰利品,不得不開始了新一輪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1959年,卡斯特羅所領導的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古巴人才終于建立了他們渴望已久的獨立國家。而美國,這個危險又強大的鄰居,從未將目光從古巴身上移開。事實上,這段長達五個世紀的古巴歷史,既是古巴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歷史,也是奴隸制、糖產業園、殖民主義和民族革命相生相伴的歷史,更是一段古巴與美國之間錯綜復雜關系的歷史。通過近距離閱讀古巴的發展歷程,我們將見證她從被征服和奴役,逐步走向自由和獨立的輝煌歷史。而古巴這面鏡子,也映射出近一百多年來美國逐漸取得世界霸權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從未將視角局限于個別偉大人物。那些在奴隸小屋的微弱熒光下縫紉的人,那些在革命中拿起武器的人,那些沒有在官方歷史中留下姓名的人,才是古巴歷史真正的主角。
(美)艾達·費雷爾 ·世界史 ·33.6萬字
本套裝圍繞古代文明交融的主題,遴選了五種牛津通識讀本,其中包括:古代四大文明之一的兩河流域文明——《巴比倫尼亞》,亞歷山大大帝通過征戰開拓而傳播開來的希臘文明——《希臘化時代》,人類早期的共和制政體嘗試——《羅馬共和國》,文明交匯與碰撞的頂峰——《拜占庭》,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神圣羅馬帝國》。通過這樣的主題式閱讀,廣大讀者可以從歷史中了解文明的沖突與融合,進而可以更好地理解當下世界文明碰撞的困境。
(澳)特雷弗·布賴斯等 ·世界史 ·37.7萬字
全書分世界篇和中國篇,收錄了歷史上影響大、價值高,且被人們廣泛關注的歷史未解之謎,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后宮、名人、科技、建筑等諸多領域,采用案例解讀的方式,多角度地逐層透析懸案背后的各個疑點,及其破譯進展情況。對于每個謎題,編者并未以一家之言取信于讀者,而是在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考古發現的基礎上,客觀地將多種經過專家學者分析論證的觀點一并提出,展示給讀者,使讀者在了解這些歷史細節的同時,多了一條探索真相的途徑,從而能夠見微知著、去偽存真。
郭映熙編著 ·世界史 ·22.6萬字
張曉校著的《羅馬近衛軍史綱》以王朝更替為時間線索,系統地梳理了300余年間,近衛軍發展流變的歷史,考察了近衛軍的來龍去脈,對近衛軍生成發展的歷史予以評說。全書由八部分構成,側重研究了近衛軍與王位更替之間的關系,由此考察近衛軍在羅馬帝國歷史上的地位。在近衛軍存續時段內,羅馬帝國大多數時間各種紛爭、內亂此起彼伏,許多動蕩與近衛軍有直接關系,不僅是動蕩的參與者,有時甚至是始作俑者。帝國社會發展的曲線與近衛軍流變的曲線相吻合:帝國強盛時,近衛軍也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種吻合所反映出的是皇帝對近衛軍治理有方。反之,帝國歷史上那些昏庸無能的皇帝當政時,近衛軍則肆無忌憚?;实蹖l軍治理及其成效,與帝國安寧成正比。近衛軍在帝國歷史上好事無多,惡名遠播,消極影響遠大于積極作用,對近衛軍的總體評價不應過高。
張曉校 ·世界史 ·24.4萬字
20世紀初,是一個躁動與不安的年代。自從以機器與大都市為代表的工業文明出現以來,各殖民大國及其利益集團,就開始了一場世界范圍內的新的角力。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同德、日、美等新興國家在爭奪資源和殖民地上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同時,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尖銳也使各國統治不穩,于是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對外戰爭來緩和國內矛盾。
張卉妍 ·世界史 ·24.3萬字
本書從社會歷史學的角度,講述了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其在新大陸上的發生、發展過程,以及伴隨其政治、經濟發展的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成長歷程,提供了研究美國歷史的基本問題和基本線索。
何順果 ·世界史 ·22.4萬字
日本第五十九界散文家俱樂部獎獲獎作品,聚焦日本近代最大思想恐怖事件,打破百年沉寂,照亮湮沒于歷史的黑暗篇章。以無政府主義者宮下太吉制造炸彈為開端,幸德秋水等二十六人被指企圖暗殺天皇,以“大逆罪”交付法庭。大審院特別刑事部在非公開審理中,沒有傳喚任何證人,僅用了三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在1911年1月18日做出判決,以“大逆罪”判處二十四人死刑,判處另外兩人有期徒刑。判決后僅過了一個星期左右,被判死刑的秋水等十二人就分別被絞死,其余十二人被減為無期徒刑。史稱“大逆事件”。戰后研究表明,這是一起以構陷的罪名將個人的思想——自由、平等、博愛——視為犯罪加以審判,扼殺心靈自由的國家犯罪事件。本書作者田中伸尚自1979年左右開始踏上走訪“大逆事件”遺屬和周邊之旅的。那些被強行連坐的人,反對戰爭,主張不剝削他人的生活方式,作為宗教人士關心遭受歧視者,思索如何才能實現平等、自由的社會,以及如何處理國家、天皇和個人的關系等這些每一個活著的個體無法回避的問題。他們在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思想影響下發現的這些問題,既是當時文學和思想的題目,也是當時媒體的課題,同時也是當今的問題。
(日)田中伸尚 ·世界史 ·23.2萬字
這是一套有趣的世界歷史百科全書。按照從古到今的時間順序,逐一講述。通過人物、事件、案例展現了世界歷史進程變遷,編織出清晰的世界歷史脈絡。宛如一部濃縮版的紀錄片。
張建華主編 ·世界史 ·8.6萬字
一部爆炸物的歷史,更是一部充滿矛盾和掙扎的人性史。隨著炸藥消耗的急劇上升,世界各國圍繞硝石這種稀缺的自然資源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梢哉f,硝石在19世紀的價值不亞于21世紀的石油,兩者都是國際競爭和權力斗爭的深層原因。為了擺脫資源的束縛,德國科學家弗里茨·哈伯解決了人工固氮這一技術難題。這一突破成為綠色革命的基礎,使人口大幅增長。哈伯在戰爭期間也研發了毒氣,被認為是毒氣戰之父。正因如此,當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國際社會表達了強烈的憤慨和譴責。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關于人類的故事,包含人類對科學的癡迷、對道德的踐踏,以及歷史內在的諷刺性。這個故事證明,人類在戰爭期間能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同時也警示我們,歷史具有周期性,過去的解決方案往往會造成新的亟須解決的問題。
(加)史蒂芬·R.鮑恩 ·世界史 ·14.1萬字
日本歷史學家布留川正博代表作,探尋人類文明歷程深層邏輯,亞洲、歐美媒體一致推薦。本書是一部不多見的,敘述人類文明發展中奴隸貿易這一現象,將歷史敘事與人文思考相結合的思想著作。奴隸這個群體從遠古時期起一直貫穿了人類文明的各個時期,在15—18世紀,奴隸貿易伴隨著歐洲殖民者登上非洲大陸和美洲的興起而達到了頂點。400年中,西方世界迎來了政治、經濟、軍事的繁榮,但這一切卻是建立在各個人種的奴隸們斑斑的血淚之上。日本知名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布留川正博從海上奴隸買賣的角度切入,用一個個歷史故事和一條條數據對奴隸貿易、奴隸生活、奴隸解放運動作了嚴謹、翔實的描寫和論述,深入淺出地揭示出了奴隸貿易為什么屢禁不止的底層邏輯,對于在當今世界進入新興文明的勢態下,人們了解那段黑暗歷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日)布留川正博 ·世界史 ·9.8萬字
《世界史的故事·從三國鼎立到諾曼征服》包括“世界史的故事”系列的第3冊和第4冊,講述古典時代晚期到中世紀早期的歷史。03大帝國的興衰(前1世紀—6世紀)基督教和佛教快速興盛起來,而羅馬帝國、漢帝國、笈多王朝等帝國則日趨腐朽,在內部的反叛和縱橫草原的匈奴、鮮卑、哥特、嚈噠等族的入侵之下分崩離析,世界進入了持續動蕩的時期。04中世紀的到來(6世紀—11世紀)動蕩的局勢漸漸結束,一系列新國家建立起來。在歐洲和中東,宗教成為非常強大的力量,也帶來不斷的紛爭。神圣羅馬帝國建立,但基督教會最終分裂。阿拉伯人建立的神權國家開疆辟土,中國經歷了唐宋的盛世。
(美)蘇珊·懷斯·鮑爾 ·世界史 ·43.5萬字
本書是一部解讀歷史細節、探究歷史真相的理想讀物,通過構建一個回歸凝重歷史的通道,立體展示懸案的來龍去脈,客觀呈現專家學者探究歷史真相的觀點,以現代的眼光去解讀歷史。全書分為世界篇和中國篇,收錄了歷目前影響大、價值高,且被人們廣泛關注的歷史懸案,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后宮、名人、建筑等諸多領域,采用案例解讀的方式,多角度地逐層透析懸案背后的各個疑點,及其破譯進展情況。對于每個懸案,編者并未以一家之言取信于讀者,而是在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考古發現的基礎上,客觀地將多種經過專家學者分析論證的觀點一并提出,展示給讀者,使讀者在了解這些歷史細節的同時,更多了一條探索真相的途徑,從而能夠見微知著、去偽存真。
文若愚 ·世界史 ·28.9萬字
《歐洲四千年》是一部視角獨特、脈絡清晰、見識通透的歐洲史解說。本書首先概述了歐洲地理以及歐洲文明的三大核心元素,包括古羅馬文明、基督教和日耳曼習慣法,然后梳理了古希臘羅馬文明對西方文明的奠基,中世紀日耳曼蠻族王國、基督教神權統治、封建制以及拜占庭帝國的興衰,經歷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新航路開辟而崛起并向全球擴張的歐洲,以及民族國家崛起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幾方面內容,揭示了歐洲紛繁復雜的歷史演進背后的深層邏輯。使讀者透徹了解四千年歐洲史,從而準確把握歐洲文明的特質。
鳳來儀 ·世界史 ·17.9萬字
本書創新性地取英國與東南亞雙視角,結合即時即景歐美與東南亞國際關系的背景,以對比方式縱向考察馬來亞與緬甸在殖民地形成過程、應對英國的政治、經濟、教育與社會殖民政策,以及在戰后保留英國殖民遺產,和選擇去殖民化道路方面的相通性與不同性。結果表明殖民與被殖民是一個不平等的雙向互動的歷史過程。此過程不僅與馬、緬各自的前殖民時期歷史密切相關,對戰后現代民族國家建構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許潔明 王云裳 ·世界史 ·21.2萬字
從這本書完整了解敘利亞,國內少有的對敘利亞近現代歷史進行分析的好書,揭示出敘利亞動蕩的根源之所在。其時間段一直延續到當下,通過對敘利亞國家誕生的分析,不僅解釋了當代敘利亞的基礎,也揭示出敘利亞動蕩的根源之所在。詳細展示了敘利亞因為社會、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而產生的各種力量——奧斯曼、埃及、英國和法國等歐洲勢力,以及各地方精英力量的交鋒,以及敘利亞獨立后建立國家憲政的嘗試,以及為何最終軍人掌握了政治話語權。敘利亞的歷史也是許多阿拉伯國家的縮影。
(法)馬修·雷伊 ·世界史 ·25萬字
曾經璀璨無比的迦太基帝國為何會在繁榮700多年后覆滅,它的興亡對后世有著怎樣的重要啟示?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英國近代歷史學家阿爾弗雷德·丘奇認真梳理大量史料,從昔日地中海霸主的歷史碎片中一路探索,完成了這部敘述迦太基歷史的著作。他嘔心瀝血多年,皓首窮經,細致地勾勒出迦太基舊有的樣貌,詳細地敘述了迦太基從建立、崛起到覆亡的全過程,探討了迦太基的文化及腓尼基人的民族特性,更塑造了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勇猛善戰的形象,讓本書成為一部廣大讀者研究和學習迦太基歷史的權威作品。
(英)阿爾弗雷德·丘奇 ·世界史 ·11.2萬字
本書解密公元4—5世紀之間,由于亞歐大草原民族大遷徙帶來的匈人橫掃羅馬世界之謎。來自東方的強大游牧民族粉碎了歐洲草原上的抵抗勢力,首先將歐洲諸游牧族群,繼而將哥特人等日耳曼族群,裹挾入西進的民族洪流之中,羅馬帝國與整個歐洲文明世界在長達兩個世紀中承受這場民族大遷徙的災難性后果。但隨著匈人首領阿提拉的去世,匈人逐步瓦解,暴風雨般的遷徙運動也消散了,但其對歷史、文化、社會、族群的廣泛影響在后世仍強烈體現出來。
劉衍鋼 ·世界史 ·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