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蔣廷黻寫給普通讀者的中國近代史,以極簡的文字講透了中國鴉片戰爭后近百年間歷史的演變、文明的沖撞、重大歷史事件和關鍵人物,波瀾壯闊、通透全面,卻又簡潔流暢、不偏不倚,學術價值極高。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林則徐到李鴻章,從洪秀全到孫中山,本書將鴉片戰爭后近百年間的歷史演變和人物故事娓娓道來。書中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系,曾引領了近代史研究的風潮,為后來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稱為近代中國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蔣廷黻 ·中國史 ·15.7萬字
《話說中國大歷史》,六卷本圖文對照,全景展示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中國各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將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清亡的歷史進程立體凸現,內容涵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軌跡。專題、補充閱讀,吸收大量國內史學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既欣賞到精彩的歷史故事,又能真切感受到歷史的進步與更替。版面設計更加體現可讀性強,圖文并重,檢索便捷之特點;三千余幅精美圖片,全彩印刷,呈現歷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李學勤 ·中國史 ·13.5萬字
他的鐵蹄曾踐踏中原,中亞國家以他為共主,“黑契丹”是神、是一支民族的名字,更是不滅的傳說。循著古老的神話足跡,契丹人相信自己有著青牛與白馬的神圣血統,他們相信自己注定可以當領袖,注定可以入主中原。唐末,中原大地藩鎮割據嚴重,中國歷史進入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民族契丹趁勢而起,巧妙利用藩鎮間的矛盾,步步擴張勢力,滅東北渤海國,建立站穩北方的“遼”政權,迫使石敬瑭甘心割地、稱父。北宋開國后,仍對這個橫臥北方的鄰居頭痛不已,一門忠烈的楊家將,御駕親征的宋真宗,都阻止不了蕭太后帶領下步步緊逼的強大的契丹。這個幾乎讓北宋失去豪情壯志的游牧民族,既是馬背上的驃悍英雄能征慣戰,也曾因創制獨特文字光耀千秋,更以雙軌制管理統御境內復雜的諸多民族,為后世處理少數民族事務樹立了可資借鑒的模板。女真人崛起后,大遼滅亡,然而西走的“喀喇契丹”耶律大石卻別創一番勛業……
劉學銚 ·中國史 ·11.7萬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曲折而厚重,其問發生的歷史事件、出現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使得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很難找到讀史的入門之徑,對中國歷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認識。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歷史,感悟歷史,是李碩主編《畫說中國》的初衷。
李碩 ·中國史 ·9.5萬字
《鏖戰:1945—1948》是一部人民解放軍在1945—1948年為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所進行的8場重大戰役的實錄,包含了上黨戰役、蘇中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陜北三戰三捷、孟良崮戰役、清風店和石家莊戰役、東北民主聯軍秋季攻勢、豫東戰爭;通過生動精彩地講述勾勒出了1945—1948年解放戰爭前期、中期“鏖戰”的全景。
楊曉明主編 ·中國史 ·13.6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
呂思勉 ·中國史 ·10.7萬字
本書是由日本知名東洋史家組織編寫的明代史通俗讀本,以恢弘龐大的亞洲史觀講述了由元末農民起義、明朝建立開始,一直到明朝滅亡的整個明代的歷史進程,中間圍繞著倭寇這一主題,重點闡明了明朝與日本的關系、倭寇的由來與發展變化、以及豐臣秀吉的大東亞構想等內容。
(日)三田村泰助 ·中國史 ·16萬字
1891年,美國雜技員鮑德溫于快活谷馬場上,首次將熱氣球成功升空。1911年,比利時飛行家溫德邦在沙田一淺灘上,成功將費文雙翼飛機起飛,揭開香港航空史的序幕。1927年,英國皇家空軍選址啟德填海區成立駐港基地,此為啟德機場之前身。1936年,啟德轉為軍民兩用機場,首架民航客機“多拉多”降落啟德機場跑道,揭開香港民航歷史第一頁。這個充滿傳奇的啟德機場就這樣服務了香港七十多年,與港人憂歡與共,直至1998年才于全球注目下榮休,由赤鱲角新機場接替,延續香港的民航服務,創造另一個航空傳奇。
吳邦謀 ·中國史 ·7.1萬字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乃至整個近代中國歷史上都有著獨特的意義。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偉大壯舉,創造了震撼世界的光輝業績,是新中國的光榮和驕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它與日月同輝,永久地載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該書以生動的筆墨、詳實的史料極其詳盡地記錄了志愿軍入朝作戰的前五次戰役的全過程,既客觀地反映了志愿軍的各種困難,更謳歌了廣大志愿軍指戰員奮不顧身的精神、大智大勇的事跡,為讀者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激烈程度和我軍為取得勝利所作的犧牲,提供了更直接、更具有沖擊力的資料。
侯曉蒙主編 ·中國史 ·15.7萬字
古都開封,歷史悠久,遺跡豐富,文化燦爛,尤其是北宋時期的開封城(東京),經過九帝168年的經營,“人口逾百萬,富麗甲天下”,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評論:“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北宋開封城史話》通過對北宋開封城的布局、商業和手工業、宗教建筑、園林、節日習俗以及文化藝術等的描述,展現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劉春迎 劉慶柱 ·中國史 ·9.1萬字
一生致力擺脫父親的影響,活出自己風格的晉襄公,終于摘得“優秀守城之君”的光榮稱號。從躊躇滿志的“還鄉團二代”到晉國首位權臣,且看趙盾的升職加薪和維霸扛旗之路。楚莊王:蟄伏三年,權力場里隱藏的最強王者!不怕關系差,就怕玩笑開太大——齊頃公導演超級惡作劇!從罪臣之子到領頭羊,解讀管理界名副其實的實力派孫叔敖之“繞”的智慧。沒爹拼,沒媽靠,流亡大夫士會如何強勢回歸,創造輝煌?
小馬連環 ·中國史 ·15.1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了隋唐時期的歷史事件及重要人物,其重點主要在隋朝后期和初唐時期。隋朝后期,隋煬帝暴政,導致民不聊生,百姓大規模歧義,內憂外患,由此出現了眾多英雄好漢,他們共同演繹出一場精彩的隋唐英雄傳。作者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讓我們在輕松愉快中快速了解隋唐歷史。
七哥侃歷史 ·中國史 ·11.3萬字
侵華日軍常德細菌戰引發了常德城鄉史無前例的鼠疫大流行,造成至少7643名和平居民死亡,無數幸福安樂的家庭因細菌戰而解體,飽受親人離世之痛、備嘗艱難生活之苦的受害幸存者和受害者遺屬們一直銘記那些不堪回首的記憶。細菌戰大訴訟讓他們終于可以把數十年來郁積在心中的苦痛控訴出來,侵華日軍違背國際公約、非人道的戰爭暴行也隨之大白于天下。本書公布了部分由常德市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協會和湖南文理學院細菌戰罪行研究所多年的口述歷史調查材料,以其原始性、直接性、生動性、廣泛性,真實再現了侵華日軍常德細菌戰罪行。作者從口述史學的角度切入,以歷史檔案文獻記錄為佐證,借助計量史學方法,研究和揭露侵華日軍常德細菌戰對當地人民和社會的危害。將日軍細菌戰受害研究,從人數死亡擴展到社會經濟危害、社會結構危害、自然(生態)環境危害,這在國內該研究領域是第一次。
朱清如 ·中國史 ·15.7萬字
公元840年,稱雄蒙古高原近百年的回鶻汗國破滅。回鶻部眾西遷至天山南北兩麓,以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西州回鶻王朝。原屬游牧文明的回鶻人吸收漢人及當地族群的文化,發展出獨特的西州回鶻文明,深刻改變了中亞東部的族群和文化面貌。他們在9至13世紀控制著絲綢之路天山南北兩道,是唐元之間中原與西方交流的紐帶。本書展現的正是這樣一幅歷史圖景,是絲綢之路經濟繁榮的寫照。
付馬 ·中國史 ·15.9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7475字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自三代肇造,輾轉興替,至李唐而極盛。唐代御史群體既是監察主體,又是文學創作主體。當其為監察主體時,唐代御史群體表現出踔厲奮發的監察實踐和奮不顧身的諫諍姿態;當其為文學主體時,積極的參政行為所伴隨的監察、諫諍精神便深深地影響到唐代御史的文學創作。但迄今為止,學界尚未有將唐代御史與文學關系作為一相對獨立的文學現象進行研究的專著.本書力圖從文、史、法等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唐代御史與文學的關系,既清晰勾勒出了唐代御史群體以“剛正”為人格標識的精神譜系和以求實、批判、療救為特征的思維譜系,又動態地考察了唐代不同歷史階段御史人格的發展變化及其與文學的關系;既宏觀地考察了御史活動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又微觀地探討御史活動與詩歌、散文創作之間的關系。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前唐代文學研究的結構性缺陷,取得了整體創新的原創性學術成果。
霍志軍 ·中國史 ·20萬字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6590字
此書也許是第一部緬甸學者對當地華人寺廟與民間信仰研究的最新成果。全書擬分三篇。上篇追溯中國民間信仰傳播歷史、途徑、分布情況和奉祀的神祈及類型。作者以圖片介紹緬甸幾個重大城市(如仰光、曼德勒、丹老及其他市鎮)的華人寺廟覽勝(亮點有1965年被收歸國有的兩座廟:①曼德勒觀音古廟,目前經緬甸政府教育部允許廣東公司領頭正在修復。②政府歸還板庭梧市主祀王爺神明的護福宮,福建族群已重建該廟);中篇主要是寺廟社會活動及功能研究,華人寺廟對緬甸社會尤其是當地華人社會的影響;下篇主要是作者近幾年對緬甸華人民間信仰的研究成果(如泉州馬甲與仰光岱枝兩地以“興福尊王”王公信仰結緣,緬甸吳氏后裔反哺祖籍馬甲鎮的文章)。
(緬)杜溫 ·中國史 ·14.5萬字
本書為杭州研究院《南宋叢書》之一種,為南宋文史通俗讀物。叢書第一輯三本將聚焦于杭州與南宋的關系,探討“作為南宋的杭州”以及“作為杭州的南宋”,再現南宋杭州的歷史場景,讓讀者更真切感受南宋杭州的魅力。本書將重點敘述作為杭城現象的南宋重大政治事件及定都臨安對杭州城的深刻影響。內容涉及南宋初年的杭州戰亂、南宋定都杭州始末、發生于杭州城的南宋重大事件、南宋時期的杭州城建設等,力圖完整呈現杭州城的南宋史事。
曾亦嘉 ·中國史 ·10.9萬字
李碩 ·中國史 ·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