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由《魏分東西》《高氏篡東魏》《宇文篡西魏》《侯景之亂》四篇組成。《魏分東西》敘述了元魏政權因高氏和宇文氏集團的對立而分裂為東、西魏,以及東西兩魏之間的政治及軍事斗爭。《高氏篡東魏》《宇文篡西魏》分別敘述了東魏丞相高澄、高洋兄弟謀篡并取代東魏、建立北齊的歷史背景及過程,西魏權臣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的過程。《侯景之亂》敘述了東魏大將軍侯景叛魏降梁,繼而亂梁的歷史過程。
袁樞 ·中國史 ·27.4萬字
本書是作者三十年來發(fā)表于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獻》等刊物上的中國傳統文、史、哲諸學科論文的選集。文學研究方面,作者主要是從獨特的視角,闡述了中國文學中早期詩歌和小說的特點,中古玄學社會思潮與文學的關系,佛教對中古文學形式的影響等,對先唐文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若干重要突破。史學方面,作者執(zhí)守于傳統考據學的方法和門徑,對墨翟、吳起、環(huán)淵、何晏、謝靈運、段業(yè)等的生平事跡進行了新的考證,在文獻實證的基礎上就以上人物生平事跡中的疑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新的觀點。哲學方面,作者首先在考察中、西哲學教育和人學思想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為圭臬,闡述了中國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思路;其次是對中國禪宗哲學思想的源頭和中國哲學的幾個重要的概念范疇及學術思想的發(fā)展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當代中國哲學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示。
高華平 ·中國史 ·32.8萬字
本書從浦東開發(fā)的百年夢想談起,用精煉的文字和百余幅精美圖片再現了一個而立之年、生機勃勃的浦東如何一路走來。全書包括“國家戰(zhàn)略時代使命”“高起點規(guī)劃高標準開發(fā)”“浦東的速度浦東的高度”“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而興”“推動轉型升級開拓發(fā)展空間”“現代化城區(qū)高品質生活”“自貿試驗區(qū)開放新窗口”“核心承載區(qū)科創(chuàng)新高地”八個部分,以翔實的材料和生動的事例,展示了在黨中央和上海市委堅強領導下,浦東開發(fā)開放三十年的光輝歷程與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國史 ·17.5萬字
鄭和四次遠航非洲,是將明初與各國“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方針,覆蓋到際天極地國度的標志。本報告深入闡述了實現人類歷史上這一空前壯舉,離不開當時中國先進的舟船技術與航海保障,以及對三條橫渡印度洋直達非洲新航線的開辟:鄭和訪非,將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麻林、慢八撒等地納入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體系,較之歷代更顯示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國際意義:通過對帕泰島“中國村”的探訪,那些因海難而留居非洲的鄭和部屬后裔至今仍保留著中國文化傳統,并成功融人非洲社會,是“移民”非洲的首批華人。將華人移民非洲史提前二三百年,有力回擊了所謂的“新殖民主義論”和“中國威脅論”,并對非洲“”向東看”和中非貿易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持。本報告對促進中非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李新烽 鄭一鈞 ·中國史 ·6萬字
由《太宗平內難》《太宗易太子》《太宗平突厥》《唐平鐵勒》《唐平西突厥》《太宗討龜茲》《太宗平高昌》《太宗平吐谷渾》八篇組成。《太宗平內難》《太宗易太子》,敘述了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與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之間爭奪皇位的斗爭,及其繼位后廢掉太子李承乾、選立晉王李治(即唐高宗)為太子的歷史過程。《太宗平突厥》《唐平鐵勒》《唐平西突厥》《太宗討龜茲》《太宗平高昌》《太宗平吐谷渾》,敘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北方突厥族、鐵勒部、西突厥的侵擾,平定吐谷渾,攻滅西域反唐政權龜茲、高昌的歷史過程。唐太宗對來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脅,不僅采用武力征討策略,還采取民族和解的政策,使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fā)展,國家的版圖進一步擴大。
袁樞 ·中國史 ·26.9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zhàn)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chuàng)作室 ·中國史 ·7384字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新中國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近年來,隨著歷史檔案的逐步解密、研究的逐步深入,許多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漸漸厘清。為將這些新成果介紹給廣大讀者,從1949年至2019年,我們每年選取一個重大事件、重大決策或重大問題,內容覆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社會、科技、生態(tài)等各個方面,用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動人故事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勾勒出共和國70年史詩般的歷史畫卷,讓讀者尤其是年輕的“80后”“90后”“00后”們了解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社會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本書是一部圖文并茂的新中國史,采用大事記形式,全彩記錄1949年至2019年的輝煌歷史,精心選配154幅珍貴歷史照片,史實準確、細節(jié)生動、語言活潑,適合作為學習“四史”的愛國主義教育讀物。
張神根主編 ·中國史 ·18.8萬字
由《廢帝之亂》《宋明帝北伐》《蕭道成篡宋》《魏遷洛陽》《蕭鸞篡弒》五篇組成。通過廢帝之亂、宋明帝北伐等歷史事件,記敘了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yè)繼位后的種種昏庸殘暴行徑和被廢殺的歷史過程,劉彧和劉子勛爭奪皇位的戰(zhàn)爭,宋明帝劉彧繼位初期因平定國內叛亂引起南北戰(zhàn)爭的歷史過程。通過蕭道成篡宋、蕭鸞篡弒等歷史事件,敘述了宋大將蕭道成廢宋建齊,南朝蕭齊宗室蕭鸞篡奪皇位的整個歷史過程。通過魏遷洛陽事件,記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以及施行漢化改革的歷史史實。
袁樞 ·中國史 ·26.7萬字
由《偽楚之亂》《盧循之亂》《譙縱之亂》《呂光據姑臧》《乞伏據金城》《禿發(fā)據廣武》《蒙遜據張掖》《秦滅后涼》八篇組成。《偽楚之亂》《盧循之亂》《譙縱之亂》,敘述了東晉末年圍繞著爭奪東晉皇權而引發(fā)的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和東南沿海地區(qū)民眾起義、西南地區(qū)以譙縱為首的地方勢力叛亂以及平定的整個過程。《呂光據姑臧》《乞伏據金城》《禿發(fā)據廣武》《蒙遜據張掖》《秦滅后涼》,記錄了十六國時期前秦將領呂光建立后涼政權、鮮卑乞伏氏建立西秦政權、鮮卑禿發(fā)氏經略河西地區(qū)并最終建立南涼政權、匈奴族首領沮渠蒙遜篡立北涼政權、后秦滅亡后涼的歷史過程。
袁樞 ·中國史 ·26.2萬字
《中國百年科幻史話》:記錄中國科幻史百年發(fā)展歷程,講述各位科幻名家的人生經歷與寫作過程,摘錄部分優(yōu)秀名家的代表作與成名作,對科幻新星的描述促進中國科幻蓬勃發(fā)展。本書使科幻歷史的畫卷豐富而詳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內容詳實可考,歷史性強。
董仁威編著 ·中國史 ·32.4萬字
1900年,正值八國聯軍入侵,國家危在旦夕,在古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發(fā)現了珍藏數萬文卷的藏經洞,清王朝無力保護,西方列強聞風而動,真先恐后打著探險、考察、考古等幌子竄入敦煌,展開了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文化掠奪……自目睹列強巧取豪奪國寶的漫長歲月里,敦煌兒女從屈從到抗爭,愛鄉(xiāng)護窟,以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催人淚下的抗爭壯歌……
蔣季成 ·中國史 ·32.1萬字
由《馮跋滅后燕》《蒙遜滅西涼》《乞伏滅南涼》《蒙遜伐西秦》《劉裕滅南燕》《劉裕滅后秦》《赫連據朔方》《魏滅北燕》《魏滅夏》《魏滅北涼》《魏平仇池》十一篇組成,敘述了十六國時期北方各政權的內政、相互攻伐、興亡的歷史過程——馮跋兄弟乘后燕內亂滅亡后燕、建立北燕;北涼沮渠蒙遜攻滅西涼政權;南涼被西秦所滅;西秦與北涼連年戰(zhàn)爭,最后被北涼盟國赫連夏所滅;東晉劉裕攻滅南燕、后秦;匈奴赫連勃勃乘劉裕滅后秦之機占領長安,建立赫連夏國;逐漸強大起來的北魏先后滅掉北燕、赫連夏、北涼、仇池。
袁樞 ·中國史 ·26.1萬字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一本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分為二十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記載了從黃帝開始到漢武帝年間共3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本書精心挑選了《史記》中本紀12篇,書8篇,世家30篇共計50篇,以當代人的視角對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進行解讀,通過講故事的敘述手法講道理,擺事實,在暢聊中學如何做管理、如何與人加強溝通、如何解決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文風輕松活潑不枯燥,既學習了歷史知識,熟悉了歷史人物,又獲得了人生哲理感悟。
楊鑠今 ·中國史 ·27.6萬字
本書是中華文化學院、孔子基金會、山東大學、山東中華文化學院聯合主辦的“中華文明與人類共同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家論文及部分獲獎征文匯編,旨在用中國智慧闡釋人類共同價值。圍繞“中華文明與人類共同價值”這一主題,本書所收文章重點探討了中華文明對構建人類共同價值觀的貢獻、中華文明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等。
王志民 ·中國史 ·25.7萬字
由《錢氏據吳越》《王氏據閩中》《劉氏據廣州》《高氏據荊南》《徐氏篡吳》五篇組成,詳細記述五代十國之吳越、閩、南漢、荊南、南唐的歷史,即唐末五代錢镠祖孫三世五王擁據吳越七十六年、王氏家族占據閩中地區(qū)并建立閩國、劉氏家族占據廣州并建立南漢政權、高氏占據荊南、從徐溫開始醞釀到徐知誥篡吳建立南唐的的歷史過程。
袁樞 ·中國史 ·25.9萬字
中國本土萌生的社會文化史從1988年至2018年走過了三十年的歷程。本書是對2015年至2018年四年間其發(fā)展狀態(tài)的一個關注,主要視點仍然聚焦于理論與方法、書序與書評、學術綜述等三個部分。中國社會文化史的學術視野、路向和學術志趣多種多樣,而中國本土萌生的社會文化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這一部分的努力與前行,能為中國社會文化史的整體發(fā)展做出貢獻。
梁景和主編 ·中國史 ·29.3萬字
由《南詔歸附》《宦官弒逆》《朋黨之禍》《武宗平澤潞》《裘甫寇浙東》五篇組成,主要記述唐中晚期的政治事件。《南詔歸附》記載了在唐朝支持下建立的南詔國,一度叛離唐朝歸順吐蕃,又叛離吐蕃歸附唐朝的經過。《宦官弒逆》《朋黨之禍》敘述了唐中期以后宦官專權亂國、亂政、亂軍、亂民,朝官和宦官的生死較量,統治集團內部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和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牛黨”之間的斗爭。《武宗平澤潞》記述武宗平定劉稹澤潞之叛的經過,《裘甫寇浙東》記述浙東裘甫起義和宣宗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經過。
袁樞 ·中國史 ·25.7萬字
本書為通識課“影視中的近代中國與世界”的配套教材。以中國近代歷史,尤其是近代中外關系史為主要著眼點,選取相關影視作品,并以其為引子和切入點,講解相關的重點專業(yè)知識。
陳丹編著 ·中國史 ·17.2萬字
由《兩匈奴叛服》《諸羌叛服》《鮮卑寇邊》《嬖幸廢立》《梁氏之變》五篇組成。《兩匈奴叛服》《諸羌叛服》《鮮卑寇邊》,敘述了南北匈奴與東漢王朝之間的戰(zhàn)爭及其歸附、羌族不斷起兵反叛以及東漢屢次派兵鎮(zhèn)壓、鮮卑族壯大后與東漢王朝發(fā)生沖突戰(zhàn)爭的歷史過程。《嬖幸廢立》《梁氏之變》記錄了東漢殤帝、安帝、北鄉(xiāng)侯、順帝的繼位過程和東漢外戚梁氏家族的興衰以及和帝至桓帝年間宦官與朝臣、外戚的斗爭。
袁樞 ·中國史 ·25.2萬字
由《肇忠用事》《邢巒寇巴西》《梁魏爭淮堰》《元乂幽后》《元顥入洛》《元魏之亂》六篇組成。通過肇忠用事、元乂幽后、元顥入洛、元魏之亂等歷史事件,再現了北魏中后期政治腐敗、日趨沒落的歷史面貌——北魏宣武帝、孝明帝元詡兩朝,以高肇、于忠為代表的外戚、勛貴專權用事;宣武帝、孝明帝交替之際的宮廷政變;孝莊帝時,以北魏宗室元顥為首的政治動亂;孝明帝至孝武帝時,中樞政局的動蕩及變亂過程。通過邢巒寇巴西、梁魏爭淮堰等事件,敘述了北魏名將邢巒率軍南征、攻打南梁之梁、秦、益等州的故事,以及南梁與北魏為了爭奪壽陽,圍繞淮河堰的爭斗過程。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