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長征行》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中考證了黨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解決了有爭議的問題,記述了沿途的民風習俗、禮儀服飾、飲食特產等,匯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貴圖片。作者石仲泉根據在長征路上的考察,對新時期長征精神的內涵作了解讀。這次增訂本增加了一些全新的考察內容,彌補了初版沒有涉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環節,由初版的33章擴充為38章,字數增加了近20萬,內容更加生動豐富,是了解長征歷史、學習長征精神最直觀的通道。
石仲泉 ·中國史 ·43.6萬字
詼諧幽默的三國史,有情有義的三國史,新穎別致的三國史!本書以新鮮的視角,對漢末三國歷史進行了有趣且深情的解讀。主要講述了那些堅守道義、追求理想、氣度恢宏的英雄的故事。無論“曹劉”,他們的光都如群星閃耀于歷史天空;無論成敗,他們都曾為改變命運而殊死搏斗!漢末三國雖亂,人心道德不喪!有不肯攀附宦官做閹黨的曹操、不甘一生織席販履而認命的劉備、不愿拱手投降若豚犬的孫權,還有在曹操殺無赦令下,毅然挺身而出,為故主哭喪的王修;在呂布銳利尖刀脅迫下,不為所動的名士袁渙;寧可玉石俱焚,也要拔刀刺向國賊董卓的勇士伍孚;不惜與權傾朝野的司馬懿硬剛到底,誓死保護妻子的郭淮……是他們,這些英雄!在亂世沉浮里,演繹可歌可泣、永不言敗的人生;是他們,這些英雄!在跌宕起伏中,譜寫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史詩;是他們,這些英雄!在詭異殘酷的宮廷斗爭、血流成河的無情疆場之外,凝聚起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
呂航 ·中國史 ·21.2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清代故宮的疑案和秘事展開。如清朝統治者姓氏愛新覺羅的由來,清太宗皇太極的汗位爭奪戰、康熙帝立廢太子、嘉慶帝在位期間發生的故宮行刺案、光緒皇帝的死因、清宮皇子的教育事宜等等。這些疑案,從時間上來看,貫穿整個有清一代;從地理空間上來說,涉及興京赫圖阿拉、盛京沈陽和北京。從內容范圍上來說,涉及國政大事和皇帝家事。這些疑案秘事或出于避尊者諱,或由于史料記載不清,說法很多,外人難得其詳。再加上野史小說眾說紛紜,所以更顯撲朔迷離。作者立足于正史的視角,利用一手史料以及最新的考古研究、科學研究成果,條分縷析、翔實考證,探尋了歷史的蛛絲馬跡,發掘了背后的事實真相。本書加配了200余幅高清精美的圖片,內容扎實豐富。
閻崇年 ·中國史 ·23萬字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軍90周年獻禮書“解放戰爭”系列之一。叢書總策劃劉統,著名軍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熱賣讀書《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斗爭始末》作者。此為《決戰:中南解放戰爭1949~1950》,講述了第四野戰軍向中南六省進軍并勢如破竹地取得勝利的全過程。1949~1950年,第四野戰軍由北平南下渡江,解放武漢三鎮;爭取程潛,和平解放長沙;挺進湘西,圍殲白崇禧主力;向廣東進軍,把紅旗插上五羊城;追殲余漢謀集團,解放廣西全境;籌劃渡海登陸,順利解放海南全島。
金立昕 ·中國史 ·37.7萬字
甲午慘敗,洋務派李鴻章失勢,變法派康有為上位,然而變法圖強最終以宮廷政變收場,學習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覺淪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識,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別政治的決斗場,無論是慈禧太后、?;庶h、滿清權貴,還是親西方勢力、義和團,所有人都被裹挾其中,輪番登場。最后八國聯軍借護衛使館之名兵臨北京城下,動蕩混亂的大清朝局終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
黃治軍 ·中國史 ·24.3萬字
洋務運動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最早嘗試階段。在洋務運動中,中國開始出現了一些現代性因素:在軍事方面,引進和生產新式軍火裝備,開展了新式軍事訓練,建立了新式海軍;在外交方面,開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駐外公使和領事;在經濟方面,開始創辦包括航運、保險、采礦、通信、紡織、造船、冶煉等行業的新式工廠和企業,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辦”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學技術方面,開展了一些學習外國先進科技文化的教育和傳播活動,培養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翻譯出版了一些西方的科技書籍;在爭取民族獨立方面,開展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國侵略的軍事和外交較量;在政治改革方面,出現了一些早期的維新(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諸如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的思想和主張。從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三大主體內容來看,洋務運動時期的嘗試主要表現為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工業化方面,其他兩個方面或顯得軟弱無力,或處于思想萌芽階段,無所建樹。因此,洋務運動時期的早期現代化嘗試,主要是早期工業化的嘗試,或稱為早期工業化的開端,而且是一種缺乏前提條件的工業化嘗試,是一種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現代化嘗試。洋務運動以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束而告終。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則證明洋務運動的“自強”目的不僅沒有實現,甚至使中國更加貧弱,更加遭到列強的侵略和掠奪。
虞和平 謝放 ·中國史 ·34.7萬字
本書分為三部分:一是歷史地理研究,包括對中華民族的始祖炎、黃二帝若干史實的考證,對《穆天子傳》及穆天子西征的研究,對西周初年營造成周城的考證及對洛陽城址變遷的研究,對春秋戰國至漢代中山國的研究,對漢初趙佗占據龍川古城的歷史影響,以及對大運河的研究等;二是地名研究,主要有《談地名學與歷史研究》,以及對我國縣命名的研究,對有關地名考證的諸多問題的研究等;三是對譚其驤師的回憶文章及一些有關歷史方面的著作。
史為樂 ·中國史 ·23.7萬字
本書從孫堅創業開始,為讀者講述東吳政權從孫氏崛起,到爭霸天下,再到建立帝業,最后走向滅亡的百年歷程。東吳立國50余載,在三國中國祚最長。從東吳的歷史出發,就能基本了解三國歷史的脈絡。本書力圖為讀者呈現一個真實而全面的東吳,不僅從宏觀角度展開東吳百年興亡的歷史畫卷,還從微觀視角刻畫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東吳人物——英勇善戰的孫堅、謀略過人的孫策、復雜多面的孫權、頂級戰略家魯肅、文武雙全的周瑜、足智多謀的陸遜……正是他們筑起了這個極具開拓精神的政權。
握中懸璧 ·中國史 ·34.5萬字
本書透過無數史料,用富有哲思的文字構建出從史前到清代,南京城和南京人歷經的滄桑。作者帶領我們穿越到遠古,走到先秦,目睹南京在隋唐五代時歷經第三次浩劫,在宋元時廣納天下遷客騷人,從一戶南京農民在明朝的命運中記下金陵眾生錄,也感慨清代鎖不住英國的鐵甲。雖然不涉及南京的今生,然鑒古可觀今,無古便無今,透過作者筆下的地球的生命簡史、生而為人,生而賦稅、貨幣簡史、古代福利制度述略,仍然能給予今人以無限思考。
張新奇 ·中國史 ·25.9萬字
呂思勉編著的《兩晉南北朝史》一共四冊,集中闡述了兩晉的政治形勢、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文化、學術和宗教。呂公以嚴謹之精神、專業之筆觸、高尚之情懷將兩晉南北朝史娓娓道來,旁征博引,一氣呵成。個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稱其為斷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絕不為過。
呂思勉 ·中國史 ·24.6萬字
本卷講述的1912年到1916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2.3萬字
《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編主講文化現象,下編則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將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中國通史》從面世至今,不斷再版,足以說明人們對呂先生寫著的通史的認可。對于這樣一部經典之作,長處本無需贅述,可在此仍要強調一下本書的特點:我國歷史上優秀的史學典籍本是不少,無奈筆墨宏大過于高深,將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級讀者擋在了門外,而呂先生這本書簡明扼要,行文淺顯,相對簡單了不少?!吨袊吠ㄊ烦霭?7年來,成為暢銷不斷的經典著作。
呂思勉 ·中國史 ·36.4萬字
《宋遼金夏元史》講述的是宋遼金夏元這一多民族間不斷融合時期的歷史。該書融紀事本末體、編年體、紀傳體、章節體等幾種體裁于一爐,而尤以紀事本末體為全書主干,編制各朝史實、制度、學術、文學、風俗、宗教等,并輔以圖表,以簡馭繁,條目清晰,內容豐富。1934年商務印書館把其列入《大學叢書》。
鄧之誠 ·中國史 ·26.9萬字
這是歷史學家呂思勉的代表作。本書原名《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是呂思勉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為復興高級中學學生撰寫的一部中國通史教材。193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廣受歡迎,影響深遠。本書行文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適合大眾閱讀。
呂思勉 ·中國史 ·23.3萬字
為了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治通鑒》一書的精華,我們從中精選了最具有代表性且精彩的篇章輯錄,力求能夠全面地展現《資治通鑒》恢弘壯麗的篇章,《資治通鑒》內容以政治、民事和民族關系為主要方面,兼顧經濟文化等。
(宋)司馬光著 崔雪嬌編 ·中國史 ·41.1萬字
本卷講述的1924年到1926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5.9萬字
本卷講述的1928年到1931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0.6萬字
本書主要記述了從故宮博物院建院的1925年至今的90年的歷史,它展現了一座皇家私人宮殿成為國家級博物館的發展歷程,讀者能從中看到一座皇宮的變遷,也能看到一個國家從封建末期到國民革命到內憂外患再到和平時代的歷史軌跡。本書為再版,增加了故宮與盧浮宮、白金漢宮、克里姆林宮、艾爾米塔什、凡爾賽宮等世界級皇宮博物院的比較,文物遷臺、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的交流等內容,并配百余幅圖片。
吳十洲 ·中國史 ·27.2萬字
《史記選》一書融入了王伯樣先生一生研究《史記》的心血,迄今為止這部《史記選》仍是國內外出版的《史記》選本中學術水平最高的一種。這部書前的《序例》系統地論及司馬遷的生平,《史記》的偉大史學文學成就、深遠的影響以及版本知識等,是一篇有獨到見解的《史記》論,也是一篇富于啟示性的《史記》研究指南。本書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都曾再版,此次擬作為優秀品牌叢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中的一種再版。
王伯祥選注 ·中國史 ·31.7萬字
本書是以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和發掘材料為依據,以佛指舍利面世及有關事件為主軸而展開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卷帙繁浩、情節曲折、意境深邃而畫面優美的長軸畫卷,不僅從佛教史,而且還結合我國歷史,詳細考察了由法門寺所呈現的佛教淵源和中華的歷史興衰。
岳南 ·中國史 ·2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