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燕地大體指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地區。本書以《漢書·地理志》為準,就此一地區所置134座郡(王國都)縣(侯國)城的地理方位、形制布局、初始風貌及沿革變遷等予以考述,對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補充,對仍存爭議的問題加以推考,對古今皆無考者亦談出自己的看法。本書所考述古城達200余座。其內容以漢代為主,上溯至秦以前,下限一般截至南北朝。史料詳實可靠,立論扎實沉穩,有創意而合于歷史實際。
曲英杰 ·文物考古 ·54.8萬字
本書選擇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歷程中的重大決策和重大事件,系統梳理、精心選編,以口述史的形式,讓親身經歷和見證改革開放歷史的老領導、老同志追憶細節,讓見證者感悟得失,讓思想者升華經驗,目的是真實、生動、具體地再現歷史,為改革開放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提供生動鮮活的新時期黨史讀本。本書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作序,收錄了萬里、陳錦華、谷牧、龔育之、劉鴻儒、曾培炎、徐匡迪、龍新民等50余老領導、老同志的回憶錄、口述歷史,是研究這段歷史的重要資料和寶貴財富。
歐陽淞 高永中主編 ·口述史 ·54.8萬字
歐陽淞 高永中 ·口述史 ·54.8萬字
在《老北京的趣聞傳說》里,我們從老北京的歷史典故、地名由來、名勝古跡、皇城內史、城門牌樓、王府民居、胡同坊巷、會館故居、宗教寺院、陵墓祠堂、風味飲食、衣著打扮、娛樂世界、民間風俗、婚喪嫁娶、商業傳奇、交通出行、民間工藝、方言俚語、后宮逸事等方面對老北京的前塵往事進行了詳細而有趣的介紹,寓教于樂,力爭用最樸實、輕松的語言將各種趣聞傳說向讀者娓娓道來,讓讀者在一種輕閱讀的氛圍中,既能對老北京的風土人情有個清晰了解,又能愉悅身心、達到放松的效果。
張卉妍編著 ·地方史志 ·53.3萬字
《中國社會史》是呂先生的重要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產、錢幣等十八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歷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了深入而系統概括的論述,歷來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專著。其所論述的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及各項制度,大都從遠古社會一直敘述到民國時代,也就是作者生活和寫作的現當代,具有通貫古今、追溯源流、詳其流變的特點。
呂思勉 ·專業史 ·52.7萬字
本書為讀者精心準備了歷史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和意義深遠的懸案、疑案、奇案,以史實為依據,側重科學性和真實性,披露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訴說帝王之家的權力爭斗、演繹后宮之間的愛恨情仇、考證文化藝術的真偽虛實、破譯考古文物的神奇密碼、揭秘國寶背后的驚天事實……本書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層透析這些案件背后的各個疑點,客觀、科學地分析其成因、特點及其破譯進展情況。同時,還設置了“歷史話外音”,針對每一個懸案、疑案、奇案或評述,或分析,或發表感慨,讓我們在感受玄妙歷史的同時,從歷史中借鑒經驗,從故事中收獲記憶,從謎案中找尋真諦。一個個撲朔迷離的謎團,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個震撼心靈的史實,一句句中肯實在的時評。尋一方凈土,泡一壺清茶,讓我們一同穿越歷史的長河,去見識各種懸而未決、撲朔迷離的離奇歷史和故事。撥開歷史的迷霧,探尋懸案、疑案、奇案背后的真相,讓悲劇不再重演。
文章編著 ·逸聞野史 ·52.2萬字
在70多年前的那場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廣大文藝工作者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對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里收錄了80位老人回憶當年從事抗戰文藝活動的口述。這些生動的憶述,呈現出在血與火的崢嶸歲月里,文藝工作者用詩文、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形式宣傳、鼓舞軍民投身抗戰的壯闊圖景。書中大部分口述是編者與一些朋友近年來采訪整理的,也有的是其他人多年前采訪的。被訪者有的十分知名,有的則名不見經傳:有的敘述披露了一些以前不為人知的事,填補了那段歷史記錄的空白。本書將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那段歷史,了解當時人的所思、所為,從而受到教益與啟迪。
李丹陽主編 ·中國史 ·51.5萬字
道教是唐代歷史中一個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對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要很好地認識和把握唐代歷史,就應該深入地了解道教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本書選取了神仙道教與唐代社會、道教與唐代婦女、道士的宗教世俗生活、道教法術與民間習俗、道教神仙與民間信仰、歲時節俗中的道教印記以及儒、釋、道之間的互動與融合等幾個方面進行剖析,試圖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來透視唐代道教,對道教在唐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做出較為客觀的解釋。
王永平 ·中國史 ·51萬字
新中國世界史研究已走過七十年歷程,從學科建設、體系創立到教學科研、人才培育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本書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為指導,將七十年來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分成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文化大革命”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作了精要概括。綜述每個階段涉及的領域、重點和問題,對比國內前輩及國外學術研究進展,指出各階段世界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差距,探究其主客觀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然后,逐一評介世界史各分支學科,包括研究理論與方法、世界通史、斷代史、地區史、國別史、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專題史研究的深度和特點,以及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內外文獻資料的整理、引進和翻譯。書稿觀點正確,資料扎實,填補了國內世界史學史研究領域的空白。
于沛 ·史學理論 ·50.9萬字
本書是一部大部頭的著作,涵蓋了作者研究明朝長城沿線政治史至少十余年來的思考。全書以長城內外為中心,將明王朝的政治、軍事格局鮮明、翔實地描寫出來。書中作者提出了若干新穎的概念和觀點,比如提出洪武初年的“內斂型王朝國家”、洪武時期王朝國家的“差序疆域”、仁宣時期“內政本位”取向與“收縮型王朝國家”等。在整個歷史以及中西方比較的視角下,來看明王朝國家的地緣政治,有非常宏大的格局和視野。本書史料極為翔實,以《明實錄》為例,基本已消化吸收了與相關主題的所有資料。
趙現海 ·中國史 ·50.8萬字
商周兩朝屬于上古時代,文獻史料相對較少。對商周時代的歷史認識,需要考古學的發掘和研究來完善。著名考古學家王恩田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國古代考古學,對商周時代的社會文化、經濟生活、政治等一系列問題,運用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許多觀點,并對學術界的一些認識提出了商榷。同時,作者并不局限于商周考古,對承續商周時代的秦漢時代的考古學問題也進行了探討,體現了作者的恢宏視野和邃密的深度。
王恩田 ·史學理論 ·50.7萬字
《宋史研究論叢》是已故著名歷史學家漆俠先生創辦的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一份學術論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學術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觀點”,主要刊發宋史領域學術論文,兼及遼夏金元史。此為第37輯,收錄35篇學術論文,分為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宋代軍事史研究、宋代社會經濟史研究、宋代法制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宋代文獻與考證、遼金元史研究、研究綜述與述評等欄目。本輯所刊論文,或研究考證提出新見,或發掘新史料,為學界相關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宋遼夏金元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參閱。
姜錫東主編 ·中國史 ·5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