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闡述醫學文獻的收集、保存、分散、分化、分類、發展、建筑、整理原理、整理方法等,便于醫學文獻的管理。
余昭芬 ·圖書檔案 ·23.5萬字
本書以培養圖書館學研究生以及圖書情報工作者的科研能力與學術素養為目標,闡述了圖書館學研究中的選題、綜述等方法,分析了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學術史研究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論述了積累研究資料、遵守學術規范、保持良好治學態度的重要性及具體作為方式。本書不是從理論角度去泛論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從論文寫作出發,解決研究面臨問題,并試圖通過諸多案例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本書第一章圖書館學研究法總論,第二章學術論文的選題,第三章研究綜述的寫法,第四章理論文章的寫法,第五章實證文章的寫法,第六章學術史論文的寫法,第七章學術論文的結構,第八章研究資料的積累方法,第九章學術規范的恪守,第十章治學的幾種基本態度。
王子舟 ·圖書檔案 ·14.2萬字
<內容摘要>《自制搜索引擎》聚焦于Google和Yahoo!等Web搜索服務幕后的搜索引擎系統,首先講解了搜索引擎的基礎知識和原理,接著以現實中的開源搜索引擎Senna/Groonga為示例,使用該引擎的源代碼引導讀者親自體驗搜索引擎的開發過程。這部分講解涉及了倒排索引的制作和壓縮、檢索的處理流程以及搜索引擎的優化等內容。最后又簡單介紹了一些更加專業的搜索引擎的知識和要點,為讀者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本書適合所有對搜索引擎感興趣的技術人員閱讀。
(日)山田浩之 末永匡 ·圖書檔案 ·7.2萬字
本書對中外書目控制的起源、發展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對古今中外歷代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與分析,對國際重要組織——國際圖書館聯合會在書目控制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與成就進行了全方位的闡釋與論述,特別是對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的數字化環境下的數字資源書目控制進行了專門的論述與研究。可用作圖書館學、出版專業的專業用書,也可作為圖書館員的參考用書。
吳冰 王浩 陸彩云 ·圖書檔案 ·15.6萬字
回望中國革命所走過的漫漫長路,無數仁人志士為著革命的勝利和人類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自中國共產黨創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更以其頑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帶領中國人民一步步攀上勝利之巔。作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周恩來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進程中,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壯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無可替代的貢獻,他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周恩來嚴于律己、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本卷中,胡華以獨特的視角詮釋了不同時期的周恩來,深入解讀周恩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突出貢獻,并懷著崇高的敬意緬懷中國革命史上有著卓越功績的中國共產黨人。
胡華 ·圖書檔案 ·35.1萬字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探討中國古籍書名的題寫與命名問題。上編“書名題寫研究”共分五章,分別討論簡帛、卷軸、冊頁時期書名的題寫特征,以及“大題在下”“一卷兩題”、包首題符號等書名題寫的特殊現象。下編“書名命名研究”共分四章,考察書名的命名、涵義與指稱等問題,并以此為基礎,討論古書書名的時代特征與類別屬性,探討同書異名、同名異書、合稱書名、縮略書名等書名命名的特殊現象。
黃威 ·圖書檔案 ·26.7萬字
近幾十年大量出土的文獻尤其是其中眾多的簡帛古書,使先秦秦漢時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得到很大改觀。然而最基礎的古書年代、學派以及人物年代的問題,至今仍然受到疑古派及胡適、馮友蘭等的哲學史編纂學的極大影響。幾十年來,學界雖然對某些問題有所反思,但尚未奠基于出土文獻而對有關問題進行綜合的研究。本書利用出土文獻,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以期使先秦秦漢學術思想史及后世的相關研究得以推進。
李銳 ·圖書檔案 ·15.7萬字
本書分為五編,前四編收錄了胡華生前的書信、筆記、詩歌、自述性文字等,第五編附胡華生平年表及其身后事,通過生活點滴折射胡華作為革命家、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非凡人生、崇高品格及精神追求。既有他為革命奮斗一生的光榮業績,又有他為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奠基的辛勤汗水;既有他伏案辛苦工作的剪影,也有他諄諄教導后輩音容。是了解胡華其人、其思、其業的第一手資料。
胡華 ·圖書檔案 ·27.9萬字
《普通高校中文學科基礎教材·古典文獻學基礎》內容簡介:中國文化作為狹義的觀念形態,顯然無法單獨存在,而是需要借助實物制作、規章制度、風俗習慣,語言文字諸類文化載體,方能成為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廣義文化現實。其間以語言文字作為表現符號的文獻堪稱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而主要以書籍形式表現的古典文獻更是凝聚中華民族智慧與經驗的結晶。
董洪利 ·圖書檔案 ·28.8萬字
研究中國古代圖書史,既需要對涉及圖書史本體的具體方面如印刷、出版、收藏等等進行專門研究,更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對圖書事業發展的內因和外因進行整體把握和分析。本書即試圖按照這個思路來進行中國古代圖書史的研究,將圖書史的發展變化置于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研究它與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宗教,特別是與大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力圖構建一部以圖書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文化史。
陳力 ·圖書檔案 ·40.8萬字
盧小賓管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首批(2004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全國圖書情報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常務理事,情報研究與咨詢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社科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情報學報》、《圖書情報工作》、《情報科學》、《情報資料工作》、《圖書情報知識》等核心期刊編委。主要研究領域:信息分析、信息咨詢與信息服務等。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出版學術著作及教材8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獲省部級獎勵10余項。
盧小賓 郭亞軍 ·圖書檔案 ·18.2萬字
本書既是作者主持的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又是運用科學知識圖譜與可視化方法,形象化展示國內圖書館學情報學學科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部學術專著。全書共分為三篇七章內容,系統闡述了科學知識圖譜的理論、方法及其在國內圖書館學、情報學領域中的實際應用,為科學知識圖譜研究的完善以及圖書館學、情報學學科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研究實例。本書結構合理、內容新穎、方法得當、應用面廣,具有較強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既可作為國內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資源管理、圖書館學、情報學、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科學學等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供廣大圖書情報檔案工作者、科研人員以及管理者閱讀和使用。
肖明 ·圖書檔案 ·16.6萬字
本書站在面向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高度,將文獻計量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從科學文獻延伸到專利文獻,系統闡述了專利制度、專利文獻、專利計量等相關概念的產生及發展演變,全面介紹了專利計量的理論、指標、方法及工具。基于中國知識產權局專利文獻數據庫中的專利文獻信息開展實證研究,對發明人和專利權人之間的合作關系與合作模式以及伴隨著專利合作而產生的知識交流情況進行計量分析。基于大量的統計數據和計量結果,描述當前我國專業合作的現狀,指出現存的問題和不足,并給出具體的優化建議與改進措施。本書包含的研究成果旨在為科研管理部門和廣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參考信息與決策依據,并希望能夠在此基礎上為提高科研效率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一定的意見和建議。
溫芳芳 ·圖書檔案 ·17.4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檔案檢索基礎理論、檔案檢索語言、檔案信息存儲、檔案信息檢索、檔案資源共享中的檢索問題和網絡環境下的檔案信息檢索。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點:將檔案檢索的全過程,即檔案著錄、標引、目錄組織和檢索系統的建立以及檔案信息的檢索作為研究對象,全面闡述檔案檢索的理論和方法;將傳統手工檔案檢索、檔案計算機檢索和網絡環境下的檔案信息檢索相結合;在研究一個檔案館(室)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檔案資源共享中的檢索問題。
周銘編著 ·圖書檔案 ·17.8萬字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本部分著重對國內外研究現狀和弱勢群體的概念進行梳理。第二章,明晰弱勢群體作為研究對象的內涵、成因、類型和主要特征。第三章,剖析公共信息獲取權益及其對弱勢群體的影響。第四章,論證圖書館保障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的理論基礎。第五章,黑龍江省公眾信息獲取行為及對圖書館利用情況調查,即調研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公共信息服務的現狀。第六章,結合具體案例提出我國圖書館保障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實施對策。第七章,對本書研究的創新以及不足之處進行總結,并對后續研究著力點加以探析。本書可作為圖書館學教師、學生及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參考用書。
洪偉達 王政 ·圖書檔案 ·12.7萬字
本書采用大尺寸明信片的形式進行內容編排,并配備有簡易相框,可以將喜歡的作品單獨展示。本書由兩屆著名古建筑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蘇唐詩先生歷時六年拍攝而成,以細膩的畫面語言,將故宮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娓娓道來,是了解、收藏故宮的理想讀物。
蘇唐詩 ·圖書檔案 ·3202字
北大中文系歷來有傳統:新生入學,分專業之前,各專業前輩學者都會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介紹專業情況、講述治學心得、對青年學生給予鼓勵和引導等等。本書匯集了北大中文系退休和部分在職教師在“靜園講座”中面向大學新生所做的演講,共21篇,內容涉及精神追求、學術志業、治學方法乃至文本賞析,從“務虛”到“務實”,整體呈現了前輩學者的大家風范和求是精神,可以說既是引導青年學子走入學術殿堂的入門書,也是一部中文系掌故舊聞集。
漆永祥 ·圖書檔案 ·28.4萬字
以往,對出土文獻,多是從古文字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角度加以研究,較少從語言學的角度去探究。研究杜代漢語的學者,很少涉及出土文獻,往往只利用傳世文獻去研究古代詞匯、語法、音韻等。由于傳世文獻的局限性,其研究成果也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本書作者從新近一大批出土文獻著手,利用出土文獻進行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顯著,有較大的學術價值。
張玉金 ·圖書檔案 ·20.1萬字
區塊鏈技術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集成電子檔案管理技術,將為保障電子檔案憑證價值、提高電子檔案管理效率、拓展電子檔案應用場景、提升電子檔案利用效率等方面帶來巨大的變革。全書共9章,第1章介紹區塊鏈技術原理,第2章介紹電子檔案管理,第3章、第4章介紹區塊鏈在電子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場景、技術架構,第5章、第6章、第7章詳細介紹區塊鏈在電子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場景,第8章介紹區塊鏈上電子文件的歸檔,第9章介紹區塊鏈的安全性、保密性、長期性及互聯性。
蔡盈芳 ·圖書檔案 ·9.1萬字
本書針對現存的以及散佚的宋人編刻之宋人總集,在對大量資料進行認真整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廣泛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著錄并考述現存宋人總集的版本及源流,評述重要傳本的優劣得失,且將主要傳本的序跋附于其后。附錄《散佚宋人總集考》和《宋人總集館藏目錄》,為考察部分亡佚總集提供了文獻線索,也為讀者查找圖書提供方便。此外,本書附有四角號碼索引,便于檢索。本書初版于2004年,作者經過十余年積累,不斷吸收近年新見成果,對初版本加以增補修訂,收書品種有所增加,內容考訂更趨精密,體例設置更為完善,以利讀者。
祝尚書 ·圖書檔案 ·4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