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由山東社會科學院路遇研究員領銜,組織國家人口計生委、國家統計局、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單位的23位資深研究員、教授聯合攻關,歷經四年的艱苦奮斗和辛勤創作的成果。本書是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的人口學界第一個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
路遇 ·人類學 ·88.9萬字
本文集收錄了第三批2007年16個學科共13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的材料,是在各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申報材料的基礎上縮減凝練編輯而成,主要內容除了中心建設與發展歷程以外,還在實驗教學改革、實驗隊伍建設、設備與環境、管理與運行、特色等方面選擇有典型意義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了介紹。希望通過本文集的出版,對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編著 ·教育 ·82.3萬字
本書是中國漢語音韻學史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東亞乃至世界漢語音韻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該書探討了臺灣漢語音韻學的發端、形成、歷史分期和特點,分通論、理論和方法、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現代漢語與方言語音、語音比較七個方面對臺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進行了全面盤點,梳理了臺灣漢語音韻學流派承傳的譜系。作者采取了靜態和動態結合、橫向和縱向結合、學術師承和作者論著結合、整體和個體結合的研究思路,全面展現了臺灣漢語音韻學史的面貌,深入討論了其成就與不足,客觀總結了其在東亞乃至世界漢語音韻學史中的價值和意義。該書的研究為關心臺灣漢語音韻學史的學者提供了線索,為東亞及世界漢語音韻學史研究提供了資料,為進一步思考音韻學問題提供了參考思路,同時還可滿足相關專業教學之需。
李無未 ·語言文字 ·82萬字
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心理為主導的理論;第二部分:以互動關系為主導的理論;第三部分:以社會結構為主導的理論。本書力求站在一線實務工作者的角度,直接以實務工作中面臨的個人心理、互動關系和社會結構三種改變導向為出發點,系統梳理西方社會工作理論不同流派的基本內涵、演變過程和歷史發展脈絡。
童敏 ·社會學 ·81.6萬字
本書是由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編寫的,對MPA5年來發展的總結,含有各個MPA教育院校對近年來MPA教育的各種資料,包含教育計劃,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等等,并且著重介紹了各自院校MPA教育的特點和今后發展的方向。該書是MPA教育資料集大成者,可以為各個MPA教育院校提供參考。本書合計80多萬字,囊括了幾乎所有的MPA教育院校的教育經驗和總結。
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 ·教育 ·80.9萬字
廣大教師在歷年的工作和學習中有許多的論文和成果,這是教學改革中的問題。
卓定紅主編 ·教育 ·76.1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圖書館服務均等理論研究、文獻資源建設與文獻資源共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圖書館信息服務、圖書館廷伸服務與大眾閱讀、社區鄉鎮圖書館與少年兒童閱讀、館員素質與圖書館服務等方面。
萬群華 胡銀仿 ·圖書檔案 ·75.5萬字
教師教育是師范教育的當代形態。本書是一部從歷時和共時雙元視角,全景式系統、深入研究中國教師教育的專著。本書以中國教師教育歷時發展為經,以中國教師教育理論、教師教育形態、教師教育政策、教師教育課程、教師教育研究為緯,透視了中國教師教育的發展歷程與當代圖景。本書回顧了先秦至清代教師教育思想的歷史旅行、近代傳承與當代創造,分析了私塾、書院等古代教育形態對近代中國教師教育的滋養和涵育,以及中國對西方教師教育理論和課程思想的接受、揚棄與創造;系統梳理了上海南洋公學、“五四”新學、民國教師教育、新中國教師教育等教師教育的形態嬗替、政策演進與課程遷變;基于文獻計量,對中國教師教育研究的共時分布、歷史沿革、邏輯演進、熱點與范疇、范式與方法、主題與路徑等進行了描寫分析。
劉全國 ·教育 ·75.1萬字
李一氓先生為我國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做出了重要業績,也是中華書局發展歷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領導與前輩。為此,中華書局在家屬授權與協助下,編纂出版《李一氓文存》,以紀念先生在文化事業方面的卓越貢獻。本書不僅匯集李一氓先生已刊著作,還將作者生前未編訂結集的大量文章搜集整理匯編成冊,成四卷五冊,全面總結李一氓先生留下的文化遺產。
李一氓 ·圖書檔案 ·74.3萬字
這是《周祖謨文集》第二卷,本卷《問學集續編》是按照《問學集》的編纂思路匯編沒有收入《問學集》的文章而成的文集。收入周祖謨先生的論文、辭書條目、講話稿、書跋書序書評、回憶錄、詩詞等一百六十余篇。這些文章散見于各處,且時間跨度長,我們在盡可能搜集全部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和編輯。內容方面盡量尊重原貌,沒有根據之處不作改動;明顯的文字、標點類排印錯誤,在廣泛征詢學界朋友的意見后,適當作了改動。為方便讀者使用,制作了“主要術語、人名、論著索引”。
周祖謨 ·作品集 ·73.5萬字
套裝共包含《潮平兩岸闊》《敦煌學記》《承接與延續》《師友自相依》《求學與治學》5冊。一部研究論著與學術成果的、探討讀書方法與學術研究的隨筆集!全面記錄:本叢書為學術文章匯集,專業資深學者編著,史實準確,內容豐富。既有詩歌、文學主題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內容,又有近年來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學術動態。統覽古今:包含多領域學術研究成果,較為全面地闡述了文學、歷史、藝術等專業學術領域研究的狀況,并談論相關求學與治學之道,專業性強。通俗易懂:既有對學科建設的建議,又有對治學門徑的指引。文筆流暢,感情深摯。其中更不乏學林掌故,兼顧了知識性與趣味性。幽默不枯燥,可讀性頗強。從一而終:學術追求是沒有終點的,從文中可一窺老一輩學人在“問學”途中的為人為學為道風范,治學研究之風格,思想學識之廣博,其學者之骨氣風范可見一斑。
杜澤遜等 ·作品集 ·72.3萬字
為祝賀吳榮曾先生的九十大壽,吳先生的弟子門生,北大歷史學系和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的晚輩同仁,依照近年來的學界傳統,編集了這部先生九十華誕的紀念論文集,以此向吳榮曾先生的淵博學養、道德文章致敬。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作品集 ·71.8萬字
做官是一門技術活,公文做官是一門技術活,公文寫作更是一門技術活。本套書就是這門技術活的集大成之作。本套書不是低層次地簡單講解公文格式的條條框框,而是集作者幾十年的機關寫作積累,歸納出豐富而實用的寫作實戰經驗,是站在“大手筆”的高度教導如何寫出有內容有價值的以文輔政的工作報告、調研報告、講話稿等。“理論篇”:歸納了100個常見理論疑難問題,包括文秘工作者基本素養、領導講話、調研文章、重要文件、工作總結等常用文稿的寫作難題,給出了明確答案。“實踐篇”則總結公文寫作中應該注意的17個問題,采用“提示+實例+心得”的模式,加入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稿實例,引導讀者進行“實戰演練”。“語言篇”:沿襲理論篇與實踐篇的寫作風格,側重打造公務寫作尤其是領導講話的語言美。針對公務寫作和領導講話的特點與要求,作者從文本出發,結合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對不同場合、不同個性領導的偏好等進行分類解析,并輔以大量優秀例文,為公務人員提高寫作能力、打造出優秀、得體的講話稿提供了極具實戰性的指導。
謝亦森 ·社科總論 ·69.9萬字
本詞典是一部外向型漢語學習詞典,是為幫助以漢語為外語或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學習和使用現代漢語常用短語及表達格式而編纂的。主要收錄漢語的常用短語、類固定短語、框式短語、類框式短語、習用句式,以及留學生難以掌握的部分結構,其中大部分是外國學生廣泛接觸并在各類漢語教材及閱讀材料中經常出現的,一部分是利用《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的關鍵詞,通過對語料庫語料的篩選提取出來的,還有少量的是從其他的工具書或文學作品、報紙中摘錄下來的。它們的共同點是簡單、穩定、有生命力、實用。本詞典以幫助和指導外國人學好漢語、用好漢語為宗旨,本著學以致用及盡量提高信息可接受度的原則,針對他們的認知特點、思維特點、漢語和漢文化的基礎,盡量采用淺顯易懂、詳盡有效的解釋方法,提供短語構成、詞語入句的常用表達格式所需的相關信息,包括語義、語法、語用、色彩、搭配、韻律等信息,幫助他們正確理解和運用。
楊金華等編著 ·語言文字 ·69.7萬字
2018年是《江海學刊》創刊60周年。《江海學刊》是國內創刊時間最為悠久的人文社科理論期刊之一,多次榮獲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江蘇十佳社科期刊稱號,2009年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2012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學術期刊資助,2015年入選全國“百強報刊”,2017年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2018年再次入選全國“百強報刊”60年來,《江海學刊》以“辦傳世名刊,載精品力作”為宗旨,刊發了大量熔文史哲于一爐,思想性與原創性俱佳的學術精品。為紀念創刊60周年,出版此書。
夏錦文 韓璞庚主編 ·社科總論 ·69.7萬字
本書從字、詞、句等不同的視角對中華語言文化進行了挖掘,分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成語”、“簡練而形象化的俗語”、“妙不可言的現成語——諺語”等十二章。本書會把讀者引入一個由中華語言常識所帶來的博大精深又美麗動人的多彩世界,閱讀本書不僅能豐富你的知識與生活,又能使你成為一個充滿智慧、富有學識的人。
文若愚 ·語言文字 ·69.6萬字
本套裝包括:《公文高手的25項寫作技巧:80個公文模板,即學即用》《實用公文寫作一本通:47種公文體裁全面覆蓋,打造全新的公文寫作實操指南,一本書掌握公文寫作實用技巧》《品味公文:新時代公文寫作關鍵技巧及范文精選》《品味公文:公文寫作大手筆練就之道(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王群多年公文寫作真切體味)》
焦予衡 聞一鳴 劉俊 王群 ·語言文字 ·68.8萬字
本書囊括并凝練了國家社科基金“中國人口性別結構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重大攻關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書中利用多次專項社會調查數據和歷年人口普查數據,系統分析了性別失衡如何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影響人口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揭示當代中國性別失衡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形成機理,提出解決與性別失衡相關的一系列社會人口問題的國家戰略以及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議。
李樹茁 靳小怡 王躍生 ·社會學 ·68.8萬字
在主客觀事物情境模式不斷刺激下,基因遺傳決定的大腦生理結構和特性,建構各不相同的生理結構連接模式,大腦分別對應建構記憶模式、思維模式、意識模型并各自產生許多不同的特性。模式(型)激化和特性展現,是大腦產生記憶、思維和意識功能的原因。作者提出,記憶模式、思維模式和意識模型功能展現的總和及其升華發展過程,是個體大腦相對完善地建構自我主觀世界及其過程、結構、特性和功能展現的根據,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主觀性與二重性。從記憶、思維與意識到建構自我主觀世界,彼此間有著內在性本質關聯。本書對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爭論的重要問題給出了相對科學的結論和解釋。本書是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世界性最前沿著作,可供神經科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和學者閱讀,可以為腦功能(工程)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論性參考。
席有 ·教育 ·68.7萬字
抱冰廬是何九盈先生的齋號。該文集是何九盈先生學術論文的精選集,從他所發表的眾多論文中選擇了五十四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論文集大致可分為語言學史、音韻學、說文學、詞匯學、訓詁學、漢字文化、札記、散論等幾部分,涵蓋了作者學術生涯的方方面面。
何九盈 ·作品集 ·6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