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天方夜譚》會情郎的刀白鳳和“夢姑”;借用達達尼昂“活盾牌”的向問天;烈火中高歌的老太婆烏爾莉佳和李莫愁;大理國“三公”與《狄公案》;“琴劍雙俠”與“靖蓉雙俠”……本書從大量中外名著中爬羅剔抉,尋找金庸作品中借鑒、吸收的古今中外著作中的實例,揭示出金庸小說素材的源泉,并以一篇篇生動有趣的文章呈現出來。
劉國重 ·文學評論 ·12.4萬字
《胡適文選:倡導與嘗試》收錄了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之初,倡導文學革命的論文及其嘗試以白話文為載體進行創作的文學作品,可以讓讀者領略作為文學大師的胡適的風采。
胡適 ·文學評論 ·24.4萬字
《鮮衣怒馬少年時: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唐詩宋詞是漢字之美的。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樣的故事?一個個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飛揚?換個角度讀詩詞,會發現不同的詩意。超級憤青駱賓王、千古情圣杜甫、逆襲牛人高適、完美男神王維、文藝大叔孟浩然、花間浪子溫庭筠、大女主體質李清照、全能天才辛棄疾……三十位詩詞大神,涉及近三百首詩詞經典。全書考據精到,融詩、史于一體,串起唐宋文壇一個個耀眼的瞬間,從中可以窺見一部起伏跌宕的熱血歷史。這本讀起來非常過癮的“詩詞小說”,是一個以前沒見過的文學江湖。唐詩宋詞骨灰級愛好者、公號大V“少年怒馬”的致敬之作,隨便翻一頁,讀就對了。《鮮衣怒馬少年時2:唐宋詩章里的盛世殘夢》:歷代史書寫人記事,大多如同一條條新聞短訊,情感和細節嚴重缺失。那些可是影響歷史進程的人,他們身上一定有故事,有傳奇,有不得已,可惜史書里看不到。而詩歌,可以讓人物血肉豐滿。本書作者以詩歌的視角,帶我們回到唐宋的歷史現場,與心底一個個名字相遇。比如在安史之亂中浮沉的李白、杜甫、王維、高適,中唐熱搜榜的常客劉柳、韓孟、元白;而浮浪少年韋應物,傳奇般成就了詩壇“掃地僧”;資深復讀生韋莊,亂世流離中登上大蜀的相位;藝術天才李煜卻被命運推向龍椅,成為亡國之君;大宋CEO王安石在瓜洲渡口孤獨徘徊,文壇盟主蘇軾則在黃州風雨中抄書讀史……大唐的安史之亂、永貞革新、牛李黨爭、黃巢起義,大宋的王安石變法,黨爭之亂,歷史的每一次風起云涌都隱藏著詩人的身影。他們用詩歌記錄時代動蕩、個人悲喜,佐證著歷史的真相,而我們也在從中窺見了他們的命運伏筆……
少年怒馬 ·文學評論 ·23.5萬字
雖然古時男女多半依媒妁之言決定終身,再怎么說,總是會有情愫產生的時候。可因為當時背景,只能以詩寄情,才流傳下來許多廣為人之的詩歌。在這些愛的詩歌里,含蓄的古人,往往藉由詩詞表達情意,尤其是那些想愛……卻不能愛的心境。在這些愛的困境里,轉念一看,和現今的愛情病卻有著極大的呼應。于是我們在這些詩詞跟故事中發現,從古至今,原來,這些看似風花雪月,又讓人茶飯不思或者幸福滿點的小事,在任何人身上都一樣,只要碰上無法相愛之苦,都是如此之痛,或者充滿能夠獲得真愛之心。
云葭 ·文學評論 ·9.9萬字
《人間詞話》是近代國學大家王國維的代表作,以傳統詞話的形式,匯集西方哲學、文學和美學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學進行了精彩而獨到的點評。全書以“境界”說為核心,立論精辟、自成體系,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的經典作品。本書收錄王國維刪改修訂《人間詞話》手定稿64則和未刊稿50則。并對每則都做了適當的注解和文白對譯,以及葉嘉瑩先生對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解讀,讓讀者輕松地理解王國維的文藝美學思想。同時隨文附錄詩詞、詞牌、王國維《人間詞》選、王國維生平、詞人小傳等內容。邀請知名畫家林曦為本書繪制封面。
王國維著 (加)葉嘉瑩講評 ·文學評論 ·10.5萬字
東野圭吾是當代擁有較高人氣和影響力的推理小說家,他被稱為“推理鬼才”和“一代推理大師”。在三十余年的寫作生涯里,他累計創作作品近百部,幾乎本本暢銷。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一個痛恨讀書,不折不扣的“學渣”、混日子的“山寨理科生”,到百年一遇的推理奇才。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東野圭吾?其實在小說之外,他人生歷程也異常精彩……本書作者將結合日本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以嚴謹詳實、深入淺出的文字,生動地敘述東野圭吾曲折的成長歲月,深入地剖析他的諸多作品,讓讀者了解東野圭吾逆襲與傳奇的人生往事。通過本書,或許你會發現成就東野圭吾的,是年少那段堅持做自己的不羈與晃蕩歲月,也是他對生活的入微觀察和自我開悟。
高杉峻 ·文學評論 ·7.9萬字
本書所選篇目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具有一定影響或者某一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70年來我國當代文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創作概貌。篇目以小說、詩歌、散文和戲劇為序分單元編排,同一單元作品則按發表時間先后為序。本書在每篇作品后面均附有800—1000字的解析,以幫助讀者閱讀理解。因篇幅所限,部分中、長篇小說和戲劇以存目形式出現。
賈麗萍主編 ·文學評論 ·71.2萬字
本書試圖從二次元文化的角度,在純文學研究范式和通俗文學研究范式之外建構解讀網絡文學的話語體系。作者以文學網站簽約作者的身份深入網絡文學現場,系統梳理二次元文化及網絡文學的發展脈絡,對“二次元”“二次元文化”以及“同人小說”“耽美小說”“網絡游戲小說”等概念都有明晰的界定,并對其在當下中國的生成背景、表現形態、本質特征及文化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劉小源 ·文學評論 ·19.3萬字
本書以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切入點,聚焦傳統文化,解讀中國思想與文學之美。內容包括了世、家、情、理、人等幾個古今中外共同的文化主題。通過對《西廂記》《說苑》《東周列國志》《顏氏家訓》《世說新語》以及《金瓶梅》幾部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重新解讀,引導大家對其進行深入的賞析與理解。
吳定海主編 ·文學評論 ·33.6萬字
《圍爐夜話》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全書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主旨,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含義,其獨到見解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永彬 ·文學評論 ·8.5萬字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修訂本)》主要內容簡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是對中國古代文學創作歷史經驗的總結,表現了各種不同的文學批評方法,具有民族傳統和東方特色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
張少康 ·文學評論 ·38.8萬字
這是當代名作家關于《紅樓夢》解讀與啟示的書。該書不同于“紅樓”專家、學者的研究、著述,而是以小說家的視覺和思維,憑借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幾十年文學創作的經驗,對《紅樓夢》的寫作境界、人物的藝術魅力及政治背景,進行闡述和解讀。他們的解讀獨具慧眼、別有意境,既有學者的智慧,又有作家的敏銳,可以說是曹雪芹的異代知己、《紅樓夢》的解味之人。
李國文 ·文學評論 ·22.7萬字
這是蔣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后的心血之作。無關紅學,不涉及考證,作者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細讀小說本身,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的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這是一個生命對其余生命的叩問與聆聽。跟蔣勛讀《紅樓夢》,仿佛是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蔣勛 ·文學評論 ·85.7萬字
本書對最有影響、最有權威性的《論語》古注――朱熹的《論語集注》進行了嚴謹細致的編校,旨在通過讀經兼讀古注,體現述而不作的傳統,使讀者了解古人的詮釋路徑與理解取向。書前附有關于孔子的權威傳記《史記孔子世家》及十一家集釋,使讀者可以結合孔子生平閱讀《論語集注》,體現知人論世的傳統。
(南宋)朱熹集注 郭萬金 ·文學評論 ·15.9萬字
《〈名作欣賞〉精華讀本:外國小說名作欣賞》以鑒賞中外優秀文學作品、培養文學和藝術欣賞趣味、提升人文素養為宗旨,以發表名家賞析名著的經典之作為特色。精選篇章,將四百余篇名家所寫的賞析中外文學名著的經典文章,以古今中外為經,以文學體裁為緯,分門別類編輯成書,共十二分冊。所輯篇目,從兩萬余篇文章中精選而出,名家行文,觀點鮮明,功底深厚,語言生動,不拘一格,有很強的閱讀性和欣賞性,值得珍藏。
蕭乾 柳鳴九 ·文學評論 ·16萬字
本文主要從中國古代文學精品和中國現代文學精品兩大分類闡述中國文學大作。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6.9萬字
本書探討互聯網傳媒語境下網絡文藝的基礎理論問題,全書由學理邏輯、理論轉型、觀念譜系、價值構建、體式形態、現狀評辮、批評范式等7個部分、42篇論文組成。主要探討了網絡文學的本體結構、數字媒介下中國文學轉型及其理論轉向、網絡文藝的體制譜系學、網絡文藝的價值取向與審美選擇、網絡創作的規律與悖論、數字傳媒時代的圖像表意與文字審美、網絡時代的文藝經典與文藝形式問題、網絡文學批評的意義和局限、新媒體文藝研究的范式邊界與媒介,并具體剖析了網絡類型小說、博客文學、微博文學、微信文學、手機短信文學、數字動漫、網絡游戲、網絡火星文等不同網絡文藝類型的理論建構和觀念變化問題。這些論文分別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其他CSSCI刊物,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高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
歐陽友權 ·文學評論 ·32.6萬字
這里什么都沒有,只有讀過殘留的快感。評判一個作者合不合自己的心意,先別翻那本大部頭,找篇聊閱讀聊作家的文章,要是讀來還沒有下樓取快遞心潮澎湃,那就先擱置一旁吧。前編輯、現翻譯兼評論,總之靠寫字吃飯的陳以侃,把閱讀時的動心捕捉為文字,引誘我們直面文學、相信文學,再相信閱讀。
陳以侃 ·文學評論 ·12.3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紅學家劉心武,集40年研究之大成,全新視角賞鑒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雙璧——《紅樓夢》《金瓶梅》。92大主題對比精講,360度全景展現,串聯起200年文學時空。勾連兩部奇書之間的千絲萬縷,揭秘其中的細節與真相、繼承與關聯。初心品鑒,合璧生輝,以嚴密考證探幽發微,以通透見解映照現實。這既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重新審視,也是思考上的一次創新體驗。引領讀者從名著中讀懂社會、讀懂人性、讀懂自己。
劉心武 ·文學評論 ·31.5萬字
本書用詼諧的文筆,以詩人們的作品為切入點,敘述了初唐、盛唐時期一些詩人的風骨與事跡。每一首詩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將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們”有血有肉的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些詩人們有的狂妄,比如說陳子昂;有的是殺人犯,比如說王勃;有的情感關系復雜復雜,比如王維;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們形形色色的人生,構成了中國文藝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絢麗,為我們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篇章。
冬郎 ·文學評論 ·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