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外國文學史綱》立足于對外國文學發展史上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相關知識點的概要介紹與分析,重視作家生平與創作等方面知識的要點提煉;注重代表作分析中的關鍵信息的濃縮表述;兼顧亞非文學部分知識點的簡化與凝練。外國文學史重要知識點的提煉和概要(即“史綱”)是本書之中心。閱讀對象:外國文學史研究者和學習者。
羅文敏編著 ·文學評論 ·15萬字
兩大東方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的古典文學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哈奴曼”、中國神猴是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印、中神猴故事也流傳到泰國,并深受泰國百姓的喜愛和推崇。本書從民間流傳和文本流傳兩個方面入手,以兩個神猴在泰國社會文化中的影響為線索,相互交流的現狀為重點,對印度哈奴曼、泰國哈奴曼以及“中國哈奴曼”——孫悟空三者進行比較研究,以期找到他們形象演變的軌跡。
(泰)謝玉冰 ·文學評論 ·14.9萬字
本書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世界文學作品、增長文學素質的良好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書中主要介紹了俄蘇現代作家及其作品講析。包括:普希金、屠格涅夫、高爾基、法捷耶夫、馬雅可夫斯基等著名作家。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14.9萬字
《西游記》作為中華文化的經典之作一直以來受到各個領域讀者的廣泛重視,閱讀、研究的人都比較多,許多人對其都有深刻的見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些見解當中,名家大師的見解由于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號召力,是備受推崇的。學術大師們讀書與治學的方法和富于創造性的學術活動中閃耀著的智慧的光芒,對我們確實有指點迷津的作用。據此,我們設計出版了《大師解讀中華文化經典》系列叢書,將名家、名作再次對接,使其更具生命力與感染力。《大師解讀西游記》以鮮明的思想、獨特的視角、犀利的文字,用大量的文字資料,多角度地重新審視歷史。
漢唐 劉波 劉新新 ·文學評論 ·14.9萬字
本書是一部名家賞析兩漢文學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了兩漢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包括司馬遷、劉邦、揚雄、張衡、劉歆、班彪、謝莊、蕭綱、賈誼以及漢樂府代表作等,作者均為專力于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程世和、韓兆琦、俞樟華、邵璧華、季鎮淮、屠岸、潘慎、何沛雄、吳小如、周絢隆、王運熙、王富仁等。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賞兩漢文學的普及讀物。
王運熙等 ·文學評論 ·14.8萬字
本書是一部名家賞析宋元文學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了宋元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包括柳宗元、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姜夔、柳永、晏殊、王安石、辛棄疾、秦觀、白樸、元好問、馬致遠、睢景臣、關漢卿……等,作者均為專力于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吳小如、沈祖棻、周汝昌、袁行霈、儲仲君、葉嘉瑩、霍松林、韓兆琦、李健吾……等。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賞外國詩歌的普及讀物。
袁行霈等 ·文學評論 ·14.8萬字
本書所選的勵志小品,都是從歷代眾多勵志精品中篩選出來的,如果說凝縮的全是精華,那這些勵志小品文堪稱經典勵志文章精品中的精品,這里既有圣賢大師的杰作,也有不少普通人的作品,但那種追求人生價值、崇尚人生奮斗的精神都是一樣的。文章雖都很短小,讀來卻都讓人回腸蕩氣,感慨回味。
徐潛 ·文學評論 ·14.8萬字
她被譽為法國的薩福,拉封丹對她加以模仿,伏爾泰對她的新奇構思不吝贊美之詞;圣伯夫高度評價了她所創作的《辯論》,同為詩人的萊奧波爾德·瑟達爾·桑戈爾把她視為“法國最偉大的女詩人”。她就是法國16世紀著名女詩人路易絲·拉貝。繼蒙田、拉伯雷和龍沙之后,路易絲·拉貝成為研究法國16世紀文學歷史專家們新的研究熱點。在眾多歷史文本被人們遺忘的今天,拉貝是少教依然留在人們腦海中的文藝復興作家之一。本書以女性主義為切入點,研究拉貝的生平與她的《作品集》,研究她寫作中所體現的女性主義特征,借此揭示在文藝復興這個波瀾壯闊的運動中,女性為自己的作家身份和自由解放所進行的抗爭。
馬雪琨 ·文學評論 ·14.8萬字
梁啟超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先行者。其對王安石的評述是代表其“立憲”理想的現代傳記經典。鉤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圖還讀者一個真實的王安石、一段真實的歷史。可謂視角獨特、意識創新、論述嚴謹、評判公允。是人物傳記中的經典之論述,讀來耳目一新,啟人心智。
梁啟超 ·文學評論 ·14.8萬字
本書收錄了筆者自2000年以來獨撰或與筆者指導的碩士生合作撰寫的有關中國古代小說中女性話題的學術論文27篇,在目錄里有作者署名。《中國古代小說女性研究論稿》,在傳統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運用了女性主義批評方法,就古代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婦女觀、女性的生活狀況和女性意識等問題進行分析論述,同時,也體現出自己和研究生身為女性特有的視角、體驗和研究興趣。
王引萍編著 ·文學評論 ·14.8萬字
賦的原來意義是“鋪陳其事”,為我國古代文學的表現方法之一。到了后來它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制,形式介于詩歌和與散文之間。但從其淵源來說,它是詩歌的衍變。本書是瞿蛻園先生精選賦中名篇,精注而成。適合中等程度的讀者。原1983年我社初版。
瞿蛻園選注 ·文學評論 ·14.7萬字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由當代著名學者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富貴撰寫,撰著者以歷代王朝為基本單元,從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史中精選名詩1000首,予以詳細注釋和精彩鑒賞,幫助讀者領略中國詩歌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魏晉南北朝詩鑒賞》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著名教授錢志熙先生編選、注評。本書選詩100首,囊括了這一歷史時段詩歌精華,作者簡要的評析尤其精彩,能夠很好地引導普通讀者品味中古時期五言詩、樂府詩等作品的藝術風神。
韓經太主編 錢志熙注評 ·文學評論 ·14.7萬字
《金瓶梅》對世情的揭露,對人性的描繪,比它的情色描寫更具沖擊力與持久性。在解讀者葉思芬的眼中,這不是一部人們慣常認為的“淫書”“禁書”,而是一部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描寫日常生活的書,寫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愛恨情愁、貪嗔癡慢、生離死別。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運河沿岸一個有錢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蓮如何掙扎謀求一個更好地未來;看到西門慶在官場、商場乃至歡場的應對進退;看到那個時代的官員、商人、妓女與尼姑的生活點滴,以及這樣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還有人的可憫;看到數千年來從未改變過的世道與人心。
葉思芬 ·文學評論 ·14.7萬字
本書是一部名家賞析外國散文戲劇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了外國散文戲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包括莎士比亞、羅素、歌德、培根、雨果、蒙田、屠格涅夫、莫里哀、易卜生、契訶夫、拉辛、貝克特等,作者均為專力于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方平、高健、錢虹、王智量、谷羽、余鳳高、陳瘦竹、曾憲文、仵從巨、曾思藝等。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賞外國散文戲劇的普及讀物。
方平等 ·文學評論 ·14.7萬字
《倉央嘉措詩傳全集》分兩部分講述了倉央嘉措的一生。第一部分按照時間順序講了五世達賴的出生、成為活佛、愛情、被廢、流浪、死因等,第二部分分析了倉央嘉措的經典詩歌。作者注重考證,搜索了大量的檔案資料,梳理出倉央嘉措生平和詩歌的真實故事,對他的愛情和命運轉折都做了深入分析。
言詩語 ·文學評論 ·14.7萬字
本叢書是由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組織的國子監大講堂系列講座中編輯整理而成的,主要目的是向國家公務員和普通社會人士普及國學知識、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本冊為“文苑英華”,介紹了從先秦到清代的有代表性的經典文學作品和代表人物,以期使讀者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更進一步地理解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共兩輯,這是第二輯,共12講,收錄從晚唐五代到清的文學經典和有代表性的文學家,包括五代詞、宋詩宋詞、元雜劇、散曲、明清傳奇、小說、三言二拍、戲劇等內容。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 ·文學評論 ·14.7萬字
《英國經典文學作品選讀》是供高等學校學生使用的英國文學教材,涵蓋了從Anglo-Saxon時期到20世紀的主要作家作品。《英國經典文學作品選讀》共20個單元.可供上下學期使用。《英國經典文學作品選讀》具有以下特點:在介紹文學作品的同時,巧妙地融合了作家及文學史的內容,體系更完整。將文學批評方法融入到每一單元,幫助學生提高文學欣賞水平。每單元設有課后問答題,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姜曉瑜 董妍妍 鄧純旭 ·文學評論 ·14.7萬字
本書從19至20世紀的7部最偉大的英國小說入手,旨在探尋人生必經的七個重大階段。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愛德華·門德爾森展示了每部小說對應的現實生活,透過作品呈現作者被壓抑的復雜個性和真實目的。本書的每一章都有一個雙重主題:一方面,是對一部文學作品的解讀;另一方面,也是對人生的解讀。比如,門德爾森將《呼嘯山莊》中描寫的童年的道德和情感看作是對成年世界的一種單純的回擊,將《達洛維夫人》看作是對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成人理想愛情的寫照。門德爾森的解讀讓我們對這七部小說產生一種令人著迷的全新感受,并提醒我們——當閱讀完本書最后一章《幕間》,正是我們對于個人人生思考的開始。
(美)愛德華·門德爾森 ·文學評論 ·14.6萬字
明清以降,中國的城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汴京、臨安、北京、金陵、蘇州等歷史名城,一方面見證了中國近代化與現代化的過程,一方面更挾其豐沛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動能,深深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形態,也在文學的創作與接受中有著或隱或顯的表現。胡曉真進入文本細部論述文學與城市生活的交織,帶領讀者走入“虛幻實境”,感受空間與創作的虛實辯證、相輔相成之妙。
胡曉真 ·文學評論 ·14.6萬字
《漱玉詞》是宋代詞人李清照的經典詞集,陳祖美是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一直從事李清照的研究。本書走普及與提高的路子,有今譯,有點評,并對編年、主旨、以及詞人所用典事,以作者的理解,訴諸一目了解的解釋。本書清新可喜,是一本雅俗共賞的讀物。
李清照原著 ·文學評論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