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樓夢》不是史書,卻書寫了歷史。由此開放出一個全新的歷史語境。它使得家天下和家族世界的界限高度重合??芍^,一家一天下,一花一世界。本書通過對《紅樓夢》這部家族小說作“歷史語境學”的解讀,揭示出皇權和家族的復雜關系,以及大家族內部的權力結構、自我管理、人際關系、日常生活等豐富細節,從而勾勒出奴性社會的基本輪廓。
雷戈 ·文學評論 ·38.7萬字
鴻雁主編的《圖解:唐宋八大家(全彩圖解典藏版)》精選唐宋八大家的經典著作,不僅從創作背景、思想內容、作者生平等方面對所選作品作了簡潔生動的題解,而且還對原文進行了精準的譯白,并對一些生僻字、繁難詞句作了詳細的注釋。
鴻雁 ·文學評論 ·37.9萬字
本書以文學批評為研究對象,以批評機制作為研究視角,聚焦批評在當代轉型發展中的原動力、內驅力、外推力、綜合力之動力機制的功能作用研究,既著眼于批評機制本體論研究,夯實其認識論、實踐論、價值論的理論基礎,又立足于批評與創作關系的文學動力學研究,闡發批評經驗、文學制度、評價體系及機制、價值觀及價值源、批評倫理與批評自律、批評美學精神等內涵構成及理論實踐意義,以文學批評機制論豐富拓展批評理論研究空間,旨在提升批評生產力、評價力、影響力,以達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文學批評創新發展的目的。
張利群 ·文學評論 ·31.6萬字
這部“精讀”遴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上榜作品18部(項),其中,網絡小說10部,網絡文學IP影響力入圍作品6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上榜項目2項。每部作品采用“作者簡介”“上榜評語”“故事梗概”“作品反響”“作品評析”體例,對精要進行點評,目的在于以精讀賞析方式推介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同時也是對這一重要文學排行榜活動本身影響力的一種放大。
歐陽友權 ·文學評論 ·20.1萬字
本書對莫言的11部(全部)長篇小說進行了研究,包括總體研究和個案研究兩部分:總體研究把莫言的11部長篇小說作為一個整體,從內容、美學特征、主題、藝術表現、傳承、意義和價值等方面對之進行了研究;個案研究對每一部小說分別從其內容梗概、人物形象、主題、藝術表現、不足之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既有研究者的個人心得,又有對小說文本以及學界專家真知灼見的引述……因此,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它既是對莫言全部長篇小說的一次“集約型”、全方位的研究,又是對莫言長篇小說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又具有普適性——它語言通俗流暢,內容全面而又簡明、扼要,既可供莫言的研究者用作研究的參考,又可供各類學生、文學愛好者,普通讀者閱讀。
廖四平 ·文學評論 ·49.6萬字
本書是作者為學三十來年撰寫的關于文學的論文和評論的結集,共計三十八篇。作者秉持和踐行“掐尖兒式”研究的理念:選擇頂尖級的名家、最優秀的經典和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學現象作為研究和闡釋的對象,以實現研讀經典、走近大師、與大心相遇的目標。文章雖類分三種(經典細讀、名家評析、現象透視),時跨三代(古代、現代、當代),但卻以人這根紅線使其彼此融為一體:探究人心的玄奧幽深,體察人性多維百態,關注人生的處境出路,禮贊人道的平等、寬容、仁愛、自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人學作為觀照、研讀和闡釋交學的觀念、角度和理論:將人作為考察的對象和目的,用人的情感、心靈和價值立場賞析、闡釋文學的深度內蘊,經由人學的觀念、理論抵達了文學那豐富多彩、多維多棱、立體交叉的藝術世界。
李永建 ·文學評論 ·38.1萬字
本書以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切入點,聚焦傳統文化,解讀中國思想與文學之美。內容包括了世、家、情、理、人等幾個古今中外共同的文化主題。通過對《西廂記》《說苑》《東周列國志》《顏氏家訓》《世說新語》以及《金瓶梅》幾部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重新解讀,引導大家對其進行深入的賞析與理解。
吳定海主編 ·文學評論 ·33.6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集。該書集中了作者三十多年來相關文學研究和文學評論的思考成果。本書共收入文章31篇,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本土文學溯源”,下編為“本土作家評論”。本書所指的“本土文學”,其概念外延可以逐步縮?。好鎸κ澜缥膶W,中國文學是“本土”;面對中國文學,湘楚文學是“本土”;面對湘楚文學,永州文學是“本土”。上編的“溯源”,就是根據這樣的層次概念進行追溯的,從文學與文化及人的生活、生命的關系開始,到舜文化對中國文學傳統的影響,再到屈原、元結、柳宗元對湘楚文學及永州文學傳統的影響,一直到尋根文學作家所尋繹到的湘楚文化之根及中國傳統文化之根脈,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是對中國文學、湘楚文學、永州文學進行粗線條的、歷史性的宏觀把控。
陳仲庚 ·文學評論 ·20萬字
本書在對“土司子弟入學”制度進行宏觀考察的基礎上,以“考”、“論”結合的方式,從對象補考、交往情況、交往特征、交往的影響及意義四個方面首次系統地對容美土司家族的文學交往史進行了歷時性梳理,從一個角度揭示了這個家族文學傳統承續數百年的原因。相關的研究成果也進一步充實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同時,容美土司文學交往作為中華民族內部文化交流的經典范例,對其的研究也有助于我們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發展的過程。
李鋒 ·文學評論 ·29.5萬字
《紅樓夢》的夢是神話原型式的夢,《紅樓夢》的人物命運既是對他們夢境的重復也是對神話原型的重復。紅樓女性悲劇命運重演了賈寶玉的“太虛幻境夢”和林黛玉等人的夢,其實就是對女性悲劇命運的歷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論家揭示夢和神話原型秘密之前,就運用夢和神話原型創作了《紅樓夢》,這無疑顯示了曹雪芹的超前與偉大。
張麗紅 ·文學評論 ·22.3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紅學家劉心武,集40年研究之大成,全新視角賞鑒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雙璧——《紅樓夢》《金瓶梅》。92大主題對比精講,360度全景展現,串聯起200年文學時空。勾連兩部奇書之間的千絲萬縷,揭秘其中的細節與真相、繼承與關聯。初心品鑒,合璧生輝,以嚴密考證探幽發微,以通透見解映照現實。這既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重新審視,也是思考上的一次創新體驗。引領讀者從名著中讀懂社會、讀懂人性、讀懂自己。
劉心武 ·文學評論 ·31.5萬字
研究《西游記》思想論證人物剖析多,神魔小說特有風情涉及少;長篇宏論多,點晴短制少。如何引導現代讀者特別青少年欣賞《西游記》,《西游記風情譚》以“最神魔小說”定位,細處入手,以靈動簡約的散文筆法,賞玩《西游記》絕代風騷。條分縷析,細微之處見精神,以小說情節發展為線索,探討《西游記》如何成為古代神魔小說迷人風情的集大成者。
馬瑞芳 ·文學評論 ·22.8萬字
本書是撰者在中山大學講授《詩經》十年的講義結集。具名“詩經講義稿”,乃仿效傅斯年先生當年在中山大學講授《詩經》之同名著作。然非為攀附,一為續中山大學《詩經》課之緣,二為顯示二稿立意之不同:一屬現代立場,一屬古典立場。書稿分上下兩篇,上篇論述《詩經》學的幾個基本問題,下篇選取《詩經》要目進行講讀。全書之立意,乃從古典學角度出發,重在闡說《詩經》在中國古典社會教化意義之發揮。
周春健 ·文學評論 ·20.5萬字
本書分三篇,上篇“新變”從總體上梳理了網絡媒介介入文學傳播后,文學批評在主體、模式、話語、價值取向等方面的新變化與新特征;中篇“困境”從評價模式、媒介環境、文學觀念、價值尺度等幾方面對網絡時代文學批評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分析,考察了網絡媒介給文學帶來的標準與價值尺度的變化,分析了文學作品的范式、話語等因媒介變革而發生的變化;下篇“求解與建構”對前述問題從技術、受眾、體系、范式、取向等幾方面進行求解,提出追求文學批評新理性與人倫價值取向的理論建構方向,為構建網絡時代文學評價新范式、新標準進行了必要的探索。
吳優 ·文學評論 ·22萬字
本書對20世紀及本世介容簡內紀前10年,重點是1978年以來諸家著述中涉及李白詩歌實證性研究(包括詩篇所涉史實的考訂、詩人事跡的考訂、詩歌文本的校訂、詩中語詞的訓釋等)以及立足于實證性研究的詩旨闡釋的成果作了盡可能全面的檢視,廣泛汲取各家原創性成果,并融匯自己的研究所得,對所涉及的李白詩歌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新解讀。全書選入李白詩歌298題484首,約為李白詩歌總數的一半。
薛天緯 ·文學評論 ·22.5萬字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中,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閱讀《紅樓夢》,就好比走進了一條人物長廊,幾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呼之欲出。《紅樓夢》中的人物,個個都是主角,刻畫的栩栩如生。為了更好地讀懂《紅樓夢》,本書作者基于對《紅樓夢》人物的深刻了解,撰寫了《趣說紅樓人物》一書。全書分金陵十二釵、賈府主人、丫頭姬妾、賈府親戚、仆人仆婦、兩府之外等六個部分,以現代人的觀念與思維,分別闡釋書中近百位人物的身世、經歷、性格、能力與結局。
王意如 ·文學評論 ·33.8萬字
本書共收評了63篇近年來較受觀注的網絡小說,分為現實篇、歷史篇、幻想篇?,F實篇指建基于現實生活,以當今生活場景為背景的作品。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白衣天使的精誠奉獻、娛樂明星的叱咤風云、打工仔的埋頭苦干;這里有愛情的甜蜜、生活的艱辛,以及職場的爾虞我詐。歷史篇指描摹歷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為背景的作品。這里有唐代的雄壯、宋代的圖強、明代的無奈、清代的崛起、民國的戰斗,以及一些少年英雄的勵志故事。幻想篇指以想象方式建構異世界、異生活的作品。這里有不敗的戰神、永不放棄的少年、執掌天下的大帝、偷偷發育的大師兄、喜歡飆車的打更人、讓人摸不清來路的詭秘之主……他們一個個本領高強,毀天滅地只需動一指頭。
聶慶璞 ·文學評論 ·24.8萬字
本書選取我國有代表性的網絡作家作品類型,通過對優秀網絡作家成長道路的考察和作品的細讀分析,與網絡作家對話,與時代對話,在世界性、民族性交匯的新時代文化語境中,結合網絡媒介傳播的特點,梳理網絡文學發展的脈絡,對我國網絡文學的文化意蘊、文學傳承、藝術創造、時代價值、寫作困境等進行研究,探討網絡文學的發生發展規律,嘗試建構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既有理解之同情,又有理解之批判的中國網絡作家作品評價體系。
周志雄等 ·文學評論 ·36.5萬字
《偉大的傳統》是利維斯小說批評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通過分析喬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和約瑟夫·康拉德三位小說大家的作品和狄更斯的《艱難時世》,利維斯建構了英國小說的“偉大的傳統”,并將倫理感受力和道德關懷視為評判文學經典的重要標準。本書不僅在小說批評領域確立了一種“正確的差別得當的意識”,為西方高校英文系的教授和學生提供了一份極具權威性的小說閱讀清單,同時也為日后伯明翰學派的文化研究提供了范式和方向,在英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英)F.R.利維斯 ·文學評論 ·24.2萬字
中華詩詞浩如煙海、燦若星河,舉凡山水田園、行旅離別、詠物懷古、征戎遷謫等諸多題材,無事無物不可入,無意無情不可言,蘊含中華民族仁民愛物、自強不息、和合與共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在言志抒情的文字間歷代賡續傳遞,建構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格局,形成了傳承有序的文化脈絡。本書以多元視角,立足大唐長安,思接千載,視通古今,徜徉在詩歌的歷史長河,于詩酒宴飲、清風明月、大漠孤煙中體悟詩詞的質白奇崛和悠遠暖心。細水流年,阡陌暖春,有了中華詩詞的浸潤,人間愈顯清歡,歲月愈顯靜好。全書用百則短文及對話,集土成山,內涵豐富,形散神聚。作者對經典詩詞進行了個性化精彩闡釋,在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及思考中彰顯了優秀中華詩詞滋養個體生命、塑造民族精神、傳遞中華文脈的巨大力量。
張志昌 ·文學評論 ·2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