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憑一張地圖》里,跟隨余光中行走域外——華麗的倫敦、熱情的巴塞羅那、繁榮的紐約、浪漫的巴黎、動人的蘇格蘭……地圖所示,心之所向;行也無疆,思也無涯。每至一處,都留下精彩而難忘的文字。盡享異域風景之余,余光中又以獨到而幽默的筆觸點評西方文化群星,亦莊亦諧之間,盡顯文藝之風。本書是一部自然與人文交融輝映的隨筆集。憑借一張地圖,走遍萬水千山,歸來仍是少年。
余光中 ·名家作品 ·7.1萬字
《人間獨行》分為“凡事喜悅”“即興生活”“讀書唯自在”“不樂復如何”四個章節,收錄汪曾祺近40篇罕見精品散文,特別收錄短篇小說名作《雞鴨名家》,呈現給讀者一個充滿風情美,詼諧生動而頗有古風的世界,在信息過載的今天,無需過多闡釋,只棲息在汪曾祺營造的一方時空中,便可感受到那份自在與澄凈,藝術地生活,感性成詩篇,不經意間共赴美好人間風光。
汪曾祺 ·名家作品 ·9.5萬字
張恨水所著,金圣嘆腰斬本《水滸傳》(七十回本)的續作。講述梁山好漢大聚義后,協助朝廷抗擊金國的故事。
張恨水 ·名家作品 ·49.9萬字
《集外集拾遺補編》收錄1938年5月許廣平編定的《集外集拾遺》出版后陸續發現的佚文,其中廣告、啟事、更正等編為附錄一;從他人著作中錄出的編為附錄二。《魯迅全集》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
魯迅 ·名家作品 ·21.3萬字
《二馬》是老舍的早期作品,1929年寫于英國。小說塑造了一個迷信、中庸、馬虎、懶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馬,他的生活信條就是得過且過,讓人聯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不同的是,阿Q生活在老中國的鄉村,老馬則是華僑,旅居國外。老舍有意把老馬放到異國情境中去刻畫,通過馬氏父子在倫敦的生活以及與英國人的交往,看東西方民族的不同,試圖在中西文化比較的背景下凸顯落后國民性的荒謬之處。
老舍 ·名家作品 ·14.5萬字
書生頓首高聲喚,國如用我何妨死。這是張恨水先生抗戰時期堅持抗日、誓死報國心態的真實寫照。南京大屠殺后,張恨水曾呈文政府,請求自費上山打游擊,但請纓無路,他把濃烈的愛國熱忱和一腔孤憤書于紙上,創作了大量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抗日小說,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許多抗御外寇的珍貴歷史。《巴山夜雨》是抗戰“痛定思痛”之作,被稱為張恨水作品的“巔峰之作”。
張恨水 ·名家作品 ·54.2萬字
皖中才子楊杏園旅居北京時,對雛妓梨云的一見鐘情,一往情深。梨云病重期間,他日夜守護,并海誓山盟相約白頭,然而紅顏命薄,相識不久,梨云競香銷玉殞了。楊杏園黯然神傷以致口吐鮮血,癡癡地將自己的相片埋入土中,與梨云相伴。隨后,楊杏園又結識了才女李冬青,花前月下,詩文酬唱之后,楊杏園深深地愛上了李冬青,而李冬青卻有先天暗疾,與婚姻無緣。李冬青便千方百計地想成全少女史科蓮與楊杏園的百年之好。而楊杏園卻割舍不斷與李冬青的深情,愈加愛戀李冬青,史科蓮為了成全楊李之愛,知趣地退避三舍。一波三折之后,楊杏園對婚姻之事心灰意冷,轉而學佛。
張恨水 ·名家作品 ·87萬字
周越然曾就男女關系這一問題在當時的報刊上開設專欄,對于當時的青年人在戀愛和婚姻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惑加以引導,這些文章并非枯燥的說教,而是用詼諧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介紹了相關的知識和當時西方對于婚戀的最新觀念,寓教于樂。當時的中國社會,對于男女關系這一敏感問題,許多人的觀念還處在封建社會階段,不夠先進,所以周越然的這些短文,對于當時的國人,有一定的啟蒙、科普和指導意義。本書便是將這一部分文章整理成集。
周越然 ·名家作品 ·10.4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書選入《眉》《男子》《牛女》《暫時脫離塵世》《食肉》《酆都》《癩六伯》《塘棲》《中舉人》等文章,描寫出記憶中的人和事,既充滿樂趣,也暗含諷刺與同情。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5萬字
《假面的告白》是三島由紀夫早期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被評為“三島文學的核心和根子”。《假面的告白》帶有自傳性質,描述了主人公“我”的成長歷程以及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小說中,與少年快樂欲望相連的性愿望,被正確而冷靜地加以整理、表現,并將其文學化,不僅是了解三島深層思想的重要門徑,也成為所有人經歷過并頻繁回顧著的“青春”之重要參照樣本。堅持“人應在年輕美麗時就死去”極端理念的三島,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青春性”的,但唯有《假面的告白》,卻是青春的極致,青春的絕唱。
(日)三島由紀夫 ·名家作品 ·9.5萬字
《隔水呼渡》是余光中與妻子、友人到各地旅行后寫下的游記,所述地區有臺灣南部之風景,更遠及英國、法國、德國、瑞士、西班牙、泰國。余光中恰如其份地表現感官經驗,令讀者享受到了逼真的“臨場感”;他的游記也有別于地方志或觀光手冊,全在文中有“我”,有一位活生生的旅人走動在山水或文物之間。抒情寫景之中有博學深思。跟隨詩人的腳步,在行走中認識自己。
余光中 ·名家作品 ·9.8萬字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錄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魯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后,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魯迅 ·名家作品 ·4.1萬字
名由作者自己擬定,未編完而因病終止。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時,由許廣平編定印入。1957年在此基礎上擴大重編。共收文126篇,為1903年到1936年間所作,包括當時搜集到的所有未曾編入各文集中各種體裁的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11.3萬字
《二心集》收錄了魯迅先生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雜文37篇,末附《現代電影與有產階段》譯文一篇。作者于1932年8月將版權售予上海合眾書店,同年10月初版。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2.7萬字
邦佩里古斯特房產公證人奧諾哈·格拉巴茲先生出面,特公證以下事項:“在場當事人加斯巴爾·米蒂菲奧先生,維威特·科爾尼耶之夫,原西卡里耶爾房產的所有者和居住者,在諸位的見證下將其名下該處房產售予來自巴黎的詩人阿爾封斯·都德先生,并當眾承諾其本人已在做出經濟和法律擔保的前提下,償還了與該房產相關的所有債務,該房產現無任何債務、利轉讓和抵押問題。“該房產為一座風力面粉磨坊,坐落在羅納河谷,位于普羅旺斯中心,所處的山丘四周有繁茂的松樹林和青翠的橡樹林環繞。磨坊已廢棄二十年有余,現已無法磨面,里面爬滿了野葡萄藤、苔蘚、迷迭香和纏在風車上的一堆叫不上名字的綠色藤蔓植物。
(法國)阿爾豐斯·都德 ·名家作品 ·14.1萬字
1930年《中學生》雜志創刊,1931年起由葉圣陶擔任主編。長久以來,《中學生》雜志是中學生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認清世界,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引導他們培養情操,塑造人格,從而振起民族精神。?20世紀60年代,葉圣陶將1930—1951年間他為《中學生》寫的值得留存的文章抄錄成冊,命名為“自選文篇”。這些“自選文篇”內容涵蓋中學生的生活、學習、人格、修養、交游等諸多方面,涉及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教育的方式方法、傳統與現代,以及青年的責任等眾多話題,是蘊含綜合性特征又個性鮮明的精品。這些“自選文篇”就像為嚴肅的課堂打開了一扇窗口,讓世界的紛紜活躍與燦爛景致投射進來,經過時代淘洗,依然熠熠生輝,常讀常新。
葉圣陶 ·名家作品 ·30.1萬字
譯界泰斗楊憲益中譯作品首度集結出版;上至荷馬史詩下至蕭伯納戲劇,經典名作的珍稀權威譯本。2019年,《楊憲益中譯作品集》(全五卷)首度集結出版,恰逢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1915-2009)逝世10周年。《楊憲益中譯作品全集》(全五卷)收錄了《奧德修紀》《鳥》《兇宅》《牧歌》《地心游記》《羅蘭之歌》《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賣花女》《近代英國詩鈔》等九種作品,上至西方文明發源的古希臘時代的史詩、戲劇,下至近現代歐洲工業文明崛起之后的科幻小說及現代詩歌,可謂無所不包。而楊憲益譯本通達雋雅,可讀性強,在還原性和趣味性之間達到了可貴的平衡。楊先生的翻譯以“信”和“達”為首要原則,如他所言“‘達’而能‘雅’,才是真正的‘達’”。此次集結成集,不僅能為讀者諸君反映楊憲益先生在外國語言文學方面的深厚造詣和翻譯成就,也能提供西方文學從古至今體裁、風格流變的概覽。
(法)儒勒·凡爾納 (古希臘)阿里斯托芬等 ·名家作品 ·59萬字
蘇聯著名作家康斯坦丁·格奧爾基耶維奇·帕烏斯托夫斯基享有“抒情散文大師”的稱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金薔薇》。在這部文集中,帕烏斯托夫斯基以非常動人的方式,總結了他本人的創作經驗以及許多享有世界聲譽的文學巨匠的創作,探討文學創作的過程、方法、目的等。帕烏斯托夫斯基以獨特的語言,娓娓道來人類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如畫風景,文學的崇高使命。《金薔薇》以斯趣味橫生的內容和無與倫比的語言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
(蘇)帕烏斯托夫斯基 ·名家作品 ·17.2萬字
收錄魯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雜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魯迅譯著書目》一篇。1928年,創造社、太陽社和魯迅之間有過一次以革命文學問題為中心的論爭,成仿吾說魯迅先生“坐在華蓋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說舊聞”,是一種“以趣味為中心的文藝”,“這種以趣味為中心的生活基調,它所暗示著的是一種在小天地中自己騙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著的是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
魯迅 ·名家作品 ·9.6萬字
《可愛的中國》是方志敏烈士的遺著。本書收錄了包含方志敏1935年在獄中所寫的《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給黨中央的信》等文稿。這些樸實動人、鏗鏘有力的文章,體現了方志敏愛國愛黨的信念、堅貞不屈的氣節和清貧樸素的生活方式;在這些文章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曾經籠罩中國的黑暗,也可以看到理想主義的光芒;這些作品既是方志敏本人的革命自述,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方志敏 ·名家作品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