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蘇珊·桑塔格全集”一種,桑塔格日記第一卷,時間跨度從1947至1963年,這16年正是桑塔格從一個花季少女成長為一個青年作家以及單身母親所走過的歷程,其生命的中心內容就是不顧一切地去經歷:如饑似渴地去閱讀,竭盡全力地去“理解”,生活與寫作密不可分,從而部分地回答了“桑塔格何以為桑塔格”的問題。
(美)蘇珊·桑塔格 ·名家作品 ·14.1萬字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其戲劇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巨大,是難以逾越的文學高峰。本版精選《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雅典的泰門》六個代表性悲劇故事,展現了莎劇生動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情節設置與豐富的人文情懷。
(英)威廉·莎士比亞著 伊迪絲·內斯比特改寫 ·名家作品 ·3.8萬字
《熱風》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雜文四十一篇。魯迅在《新青年》的《隨感錄》中做些短評,還在這前一年,因為所評論的多是小問題,所以無可道,原因也大都忘卻了。但就現在的文字看起來,除幾條泛淪之外,有的是對于扶乩,靜坐,打拳而發的;有的是對于所謂“保存國粹”而發的;有的是對于那時舊官僚的以經驗自豪而發的;有的是對于上海《時報》的諷刺畫而發的。記得當時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敵之中,魯迅所對付的不過一小部分。
魯迅 ·名家作品 ·3.4萬字
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的精選散文集,收錄了40篇肖復興不同時期創作的經典好讀的散文作品,書寫人世間的美好。文筆細膩,思想通透,有對親人的眷戀、對友誼的真誠、對生活的熱愛、對內心自我的救贖,是自白,亦是人生的思考、生命的感悟。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進肖復興的深情世界,生命中總有一個瞬間會被這些文字打動,仿佛與靈魂對話,喚醒沉睡的情感,激蕩心靈的漣漪。盡管生活艱苦,命運動蕩,我們終將會變得柔軟而堅韌,克制而美好。
肖復興 ·名家作品 ·10.1萬字
本書為現代著名作家、學者許地山的經典散文選集,精選收錄《空山靈雨》《山響》《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地山散文精煉雋永,質樸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濃郁的異域色彩,是廣大學生和喜好文學的讀者必備的經典讀物。其中,《落花生》入選教育部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
許地山 ·名家作品 ·8.1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2萬字
《愿你慢慢長大》是一本“慢養育”的名家散文合集,收錄了近30篇隨筆,包括父母寫給孩子的書信、自身成長經歷之談以及對于子女的教育看法等,提供了許多值得家長借鑒的教育經驗。這些隨筆的作者來自不同領域,有教師、作家、學者、科學家、商人,也有普通人,他們寫給子女的書信溫馨感人,對孩子個性的認知與思考真實、客觀,充滿人性,對自身的成長經歷充滿反思,對下一代的教育擁有相對獨特的看法。
劉瑜 周國平等 ·名家作品 ·8萬字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收錄了《麻將》《男人》《女人》《白貓王子五歲》等41篇散文和悼念亡妻之作《槐園夢憶》。作者于細微處見生活,常常有感而發,或是平易近人的人生哲思,或是忙里偷閑的小酌微醺,或是對故園及故人的相思之情,語言亦莊亦諧,無不展現了其樂生曠達、優雅風趣的自在情懷。人生無完滿,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有其樂趣所在,愿你不勞于身,不疲于心,慢下腳步,發現生活的趣與妙,做一個快樂的人。
梁實秋 ·名家作品 ·13.4萬字
聽一曲哀婉贊歌,說一段民國舊事。一代知識女性思想啟蒙與覺醒的心路歷程。廬隱是現代女性作家中比較突出的一位,在中國早期的現代文學中是與冰心、石評梅齊名的文壇才女。她的作品充斥著苦悶憤世的悲哀。她追求人生的意義,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她的作品遠遠超越了她所處的時代,從而奠定了她在現代文學史中的地位。本書收錄了廬隱經典散文作品。
廬隱 ·名家作品 ·10.6萬字
本書是聞一多研究唐詩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類書與詩的優劣、宮體詩的自贖、著名詩人、詩人年譜以及詩歌翻譯等多方面內容,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析。行文典雅流暢,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引人入勝。
聞一多 ·名家作品 ·9.6萬字
《人間失格》是“私小說”領域代表作家太宰治根據自身經歷所創作的經典作品,享譽世界,影響深遠。“生而為人,對不起”,這本書向所有讀者呈現了一個處于絕望中的靈魂所發出的無助的吶喊,發人深省。
(日)太宰治 ·名家作品 ·10.9萬字
本書是魯迅先生最重要的散文集之一,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享有盛譽。其共收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作品十二篇,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并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嘲諷。其是以回憶為素材、用嫻熟的文學手法寫成的優美的散文珍品,備受一代代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和小讀者的喜愛。
魯迅 ·名家作品 ·6萬字
精選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記見聞、感情經歷、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隨感五部分內容。物質支撐人的生活,而信念支撐人的靈魂。人生這趟旅途,“去向遠方”是每個人生命中最浪漫的沖動,也是每個人對抗孤獨與現實的力量之源。我們的生命,短暫卻又漫長,短暫的是外在的物質和時光,而漫長的是人的追尋還有信仰。在這本書里余光中先生以人生過來人的姿態,為每一個讀者提供生命的啟示和前行的力量。愿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都擁有美滿的人生和豐盈的信仰!
余光中 ·名家作品 ·15.2萬字
此書取材于作者2008年至2019年,這十幾年間在太平洋地區的旅行以及作為一名救援人員參與該地區救災工作時的個人經歷。這本書中的故事涵蓋了該地區的11個國家,書寫的內容范圍異常廣泛,從新喀里多尼亞起義到湯加海嘯都有涉及,既探討了太平洋地區種族、殖民、氣候變化、核試驗、抵抗運動、文化保護等宏觀性議題,也論及了城市生活,乃至當地美味和黃昏沖浪等較為個性化的微觀體驗。作者認為太平洋地區的眾多島嶼雖然是一個在經濟、環境及戰略發展等方面需要外部引領的地區,但更應當從無數島民權益的視角,展示這個地區復雜、古老的社會及其變遷過程。
(澳)湯姆·巴姆福斯 ·名家作品 ·15.7萬字
《梁山伯與祝英臺》改編自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張恨水先生于建國后創作。《秋江》講述書生潘必正,寄居在其姑母所住的女貞觀中,得遇道姑陳妙常,深為愛慕。一夕,聞聽琴韻清幽,循聲而往,乃妙常所彈。潘遂借琴曲以挑之。妙常雖亦有意,礙于戒律,故作嗔拒。但情愫已通,從此心心相印了……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8.7萬字
本書收錄了周越然關于古籍版本研究的相關論述文章二百余篇,周越然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藏書家,不僅酷愛讀書,在圖書的版本上也頗有研究,在其鼎盛時期,家中收藏有線裝書三千余種,一百七十八箱,內中以宋元舊版、明清精抄聞名于世,還有西文圖書約五千冊,裝了十大櫥。周越然還曾擔任商務印書館函授學社副社長,兼英文科科長,可以說,書伴隨了他人生的每一步。對于古書,周越然有獨到的認識和發言權,造詣極高,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
周越然 ·名家作品 ·15.5萬字
本書以1932年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各版周作人的專著為底本,并以其他出版社的各版本為參考,精選周作人生平創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五十余篇經典散文、隨筆、雜談。其如話家常的白話文,洋溢著深厚的中國、東洋、西洋古典與近現代文化素養,文風雅致,既真且純,篇篇精到,有著相當深廣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最大限度地展現了周作人高絕的文學造詣和云淡風輕的處世風格。
周作人 ·名家作品 ·11.6萬字
本書為民國著名藏書家、作家周越然的雜文集之一,全書共收入短文一百余篇,這些文章短小精悍、涵蓋豐富、妙趣橫生,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和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演變的描述與思考,反映出了作者在生活、工作、交際和閱讀中所感悟到的人生智慧和處事道理,筆法流暢、自然且不乏幽默。周越然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藏書家、作家,人生經歷十分豐富,在他的筆下,讀者不僅可以對周越然其人有所了解,還能夠通過他的故事看到一個時代的風貌。
周越然 ·名家作品 ·9.8萬字
《托妮·莫里森與新黑人》是一本探討托妮·莫里森如何在后黑人藝術、后黑人和后種族話語權的背景下探索新黑人概念,以及新黑人價值觀多樣性的學術專著。該書追溯了“黑人是新黑人”這一概念的歷史發展進程,并將其與非裔美國黑人美學全面地聯系起來——包括黑人藝術運動、黑人權力運動、“黑即是美”以及后黑人、后奧巴馬等思想流派。通過詮釋當代關于黑色肌膚的概念以及種族間的巨大流動性,作者加里奧·阿赫塔爾認為莫里森的新黑人概念以身份的流動性、交叉性為基本特征,超越了任何固定的黑人主體性定義或概念,新黑人概念的提出為性別、種族、種族流動性和身份建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巴基斯坦)加里奧·阿赫塔爾 ·名家作品 ·9.8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書選入《眉》《男子》《牛女》《暫時脫離塵世》《食肉》《酆都》《癩六伯》《塘棲》《中舉人》等文章,描寫出記憶中的人和事,既充滿樂趣,也暗含諷刺與同情。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