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太太與西瓜、紙幣的跳躍、鴨的喜劇、貧士日記、茶杯里的風波、一個殺手的自白、麥琪的禮物、我所發現的生活、大操大辦的婚禮、換腦以后他是誰、敞開著的窗戶、廣告的受害者、丈母娘——辯護律師、程序控制的丈夫等內容。
讀者俱樂部主編 ·文集 ·9.3萬字
本套美文所選作品篇幅短小、內容精練,十分注重思想性和文學性,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藝術性和欣賞性。每冊作品都根據相應內容進行精心組織和歸類排列,并以專題形式分為若干章,結構嚴謹,形式新穎,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奧)卡夫卡等 ·文集 ·6.6萬字
精選了陸布衣70余篇雜文精品。文集秉承了他一貫的創新精神,創造出嬉笑諧侃、綿里藏針的雜文風格。
陸春祥 ·文集 ·15.6萬字
《陳漱渝藏學術書信選》精選了學者陳漱渝先生珍藏的他與戈寶權、胡愈之、李霽野、茅盾、聶紺弩、錢鍾書、沈從文、唐弢、蕭軍、周海嬰等89位第一代魯迅研究學人、歷史事件親歷者、現當代文壇名家、魯迅親朋的289封書信。兩代學人魚雁音書,不厭求詳地爬梳考證現當代文學史和魯迅研究領域的諸多學術問題,其中不少史料成為撰寫1981年版和2005年版《魯迅全集》注釋的重要依據,反映出魯迅學的科學體系日趨成熟的歷史過程。書信字里行間流淌出學人治學著文、待人接物的種種細節,令人動容。這批書信的面世,為我們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學術研究資料,又不失為讀懂魯迅與那個時代的另一個入口。
陳漱渝選編 孫旭宏整理 ·文集 ·16.2萬字
本書是“日知文叢”之一種。本書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勇的學術隨筆集,收錄了其在報刊雜志上的部分雜文和數篇會議致辭,亦有對文化現象與理論的研究與述評,以及對童慶炳、程正民等著名學者學術觀點的介紹與分析。作者以文藝理論為指導,結合時下的流行與熱點,對相關文化現象進行深入分析。作者文筆流暢,寫人記事生動形象,描寫細致入微;在分析文化現象時,又具有嚴謹的思辨精神,不拘泥于成見,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兼顧了學術性與可讀性。
趙勇 ·文集 ·11.9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古代文學教學和古籍整理實踐中形成的成果結集,分為五編,即文學散論、文化散論、雜文、詩文鑒賞選錄、課程教學提綱。既有嚴肅的古代文學學術論文,又有古詩文鑒賞評論文章,還有一部分書評序跋文字。
李伯齊 ·文集 ·92.9萬字
本書共分五輯,所收錄文章以作者生活的地方為中心,然后按地理位置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分類,收集了作者在近年來游歷全國各地風景名勝后記下的感悟,文章文字清新自然,行文優美,詩意化的語言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具有非常強的可讀性,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獨到的切入視角和切身感受,充滿了強烈的抒情意味和人文關懷。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領略文章的意境,更能得到心靈的釋放。相信在你捧書閱讀的同時,也能在作者精心構筑的紙上風景名勝中得到美的升華。適合對文學與旅游感興趣的人群閱讀。
黎大杰 ·文集 ·15.1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5.3萬字
本書由舊體詩、新體詩與散文三部分組成。其中內容基本上都與文物有關,訴說著作者對歷史遺產的認識與感悟,體現著作者對文物事業的熱忱與敬業,換個角度看也是文物管理部門領導者履行職責的一種形象反映。所寫所記,無不文自心生,情由感出。舊體詩注重格律,語句凝練,諸如“云淡天如洗,風和日更輝”(《雁南飛》)、“星羅山疊彩,玉帶水流清”(《獨秀峰》)、“草闊為心路,云深是我家”(《格根塔拉》)之句時出;新體詩具象活潑,富含哲理,如“鳥的婉約在森林,獸的豪放在山崗,魚的自由在海洋。”(《山海之間》)“而‘禮’字,就像一條船,將那邊擺渡到這邊/成禮,需要上萬年/失禮,只在一念間。”(《周原的啟示》);散文多半與海內外公務活動有關,思路開闊,文筆靈動,正如書名一樣,“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可以說,這也是文物的力量。值得讀者諸君品味。
胡冰 ·文集 ·8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4.9萬字
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研究明代文話的學術著作,復旦大學“中國近世文學批評研究叢書”的又一部力作。作者龔宗杰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又至香港浸會大學做博士后并擔任研究員,學術基礎扎實,眼界開闊,是目前嶄露頭角的青年學者,他自博士階段開始,以數年之功全面清理明代文話目錄,積累了深厚的文獻基礎,由此衍申至文本與文化,展開多層面研究,從明代文話的話語體系及其演變、文本生成與制作、表述策略及其意義,以及文章批評視野下的明文話、社會文化語境中的明文話等多方面入手,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討。末附“明代文話總目”,讀者由此可一覽明代文話概貌。
龔宗杰 ·文集 ·25.6萬字
石評梅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她的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偶然草》是她的一本散文選集,包含了20篇文章,分別是:《恐怖》《寄到獄里去》《深夜絮語》《夢囈》《墓畔哀歌》《偶然草》《灰燼》《惆悵》《蕙娟的一封信》《花神殿的一夜》《梅花小鹿》《綠屋》《沄沁》《董二嫂》《血尸》《雪夜》《朝霞映著我的臉》《低頭悵望水中月》《我沉淪在苦憶中》。其中的《痛哭和珍》可以和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互為參照,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
石評梅 ·文集 ·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兔和貓、頭發的故事、上海的狐步舞、我們的犯罪、雅普雅普島的金喇叭、奧斯加要知道、我們選擇的道路、白手起家者、一位發瘋的州官等內容。
《尋覓舊痕》作者李林海是一位在一線刑警崗位戰斗多年的同志,業余愛好文學創作,作品散見于省內報刊,《尋覓舊痕》輯錄了其三大類創作,包括有微型小說、詩歌、散文,大多是和自己的人生經歷相關,同時體現一種浩然正氣,相信對年輕讀者有所啟發和觸動。
李林海 ·文集 ·13.1萬字
從前,有一座山叫蓋碗山,山高林密,地勢兇險。山下有一座小村落,住著十幾戶人家。村里有一戶人家,戶主名叫玉珠兒,是個寡婦,年輕輕死了男人,獨自帶著三歲的兒子小明子苦巴巴地過日子。一日夜里......亂墳崗上靜靜悄悄,飛禽走獸都歇了,連游魂野鬼也不出來游蕩。四周一點聲響也沒有。一彎月亮掛在枯樹枝上。天地間仿佛只剩下這個走投無路的當娘的人,背著個病得奄奄一息的小孩站在墳場邊上。
石地 ·文集 ·17.7萬字
本書由160余篇文章組成,75萬字,分上下冊,是關于解放戰爭時期清華老校友為國家建設與發展不懈奮斗的真實寫照。有老校友親自撰寫的回憶錄,有同學校友撰寫的懷念文章,也有新聞媒體記者采寫的新聞稿。集中反映了這一代清華人在新中國建立之后報效祖國、奉獻人民的不平凡的奮斗歷程,展示了他們為國家民族偉大事業立下的不朽功勛。他們是那個時代清華人的優秀代表。
王滸 史宗愷 張其錕 張思敬 鈕友杰 唐杰 解紅巖 ·文集 ·79.3萬字
本書是魏軍教授從事古箏教學30余年來撰寫的論文集。魏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陜西秦箏學會創建人之一.從事箏專業教學、箏史、箏演奏理論的研究。為秦箏學科的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歷任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中國箏會》副秘書長、陜西秦箏學會副會長、陜西省古箏考級委員會副主任。文集收錄了近年來作者發表的相關的箏史、箏人、箏藝以及古箏各類演奏技法、教程等內容,是作者對自身執教以來的理論梳理與總結,也為后人提供了詳細的教學資料。
魏軍 ·文集 ·10.5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我引以為傲的身份:本報記者、固原羊只“上夜班”、攝影作品、珠峰,生命因你而不同、微觀人生等。
寧夏大學中文系八一級(1)班同學 ·文集 ·11.9萬字
《自在文錄》收錄作者近年創作的散文、小說、評論等作品。散文卷主要記述故鄉的風土人情和親友親情,以及雜文札記等,多數作品是對林慮山太行之美的贊頌和對故鄉美好人情人性的書寫;小說卷重點刻畫林州人民的生活風貌,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揭示和反思,熱情謳歌了紅旗渠精神,從側面展示了歷史的、時代的風貌,揭示了當代人生百態,反映了農村、農民在改革開放中的巨大變化。評論卷主要收錄作者對當代作家的評論及文藝理論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書稿思想性、藝術性較強,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陳才生 ·文集 ·38.5萬字
作者從2014年至今在《博客天下》、《中國企業家》、《藍籌》、《渝商》以及微信公眾號等載體上發表的影評專欄文章。作者具有深厚的復合型學養,同時又不失女性的細膩大氣,她眼中的電影,總能抵達一些曲徑通幽的妙處。這是一個真誠無偽的悟影者寫給電影的情書,并與所有熱愛電影的同好者共享。
路鵑 ·文集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