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寫民國人物風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擷英采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學者,有政客,有名伶,皆為一時之俊杰。可以合而觀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編在手,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參加南社,后從事教育工作,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因擅長撰寫文史掌故類文章而被譽為“補白大王”。本書不但將作者生前已經發表的作品集結,同時作者生前未曾發表的作者也收錄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同時,對于那些想要研究鄭逸梅先生的人,本書一定不能錯過。
鄭逸梅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阿峯絕版多年的散文集,原汁原味,全面復刻,值得永久典藏——心情系列三部曲之一《心情戲票》。『對于寫散文這回事,對于我可能要透露自己的生活習慣、感覺以至一切行為,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可以誠實,就不隱瞞;不想誠實,根本不寫就好了。這個做法,既不出賣自己,也毋須強迫自己為建立好形象而亂寫一通!』眾人孤立我的同時,我也孤立了眾人,本來就公平得很。在熱鬧中感到寂寞,比孤獨中的寂寞更難耐。能夠做回不快樂的自己,已經值得快樂。學會做夢,人才會活得容易。做朋友知己應該彼此誠實;做男女朋友的,則是另一回事。
梁望峯 ·現當代隨筆 ·4.2萬字
親情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親情似火,使平淡通過煅燒日顯棱角;親情是詩,使乏味經過修飾達到一種意境。親情是生命永恒的動力。本書選編了父母撫育、培養兒女,以及兒女孝敬父母的感人的文章,通過不同人物對父母撫育、培養自己的回憶,表達了感恩父母、謳歌贊美父母的感情,啟迪我們學會感恩、學會孝順、學會回饋、學會做人。
李錦平編著 ·現當代隨筆 ·8.3萬字
本書以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一些“邊緣”作家和重要作家的“邊緣”話題為研究對象,摭拾有關材料并進行簡要述評,對于完善文學史版圖有一定的意義。全書共分四輯:第一輯著重于作家,從“邊緣”視角論析徐盈、陶雄、老舍、巴金、穆時英、沈從文等作家第二輯著重于作品,解讀洪深的《包得行》、端木蕻良的《新都花絮》、何頓的《來生再見》、張浩文的《絕秦書》;第二.輯著重于理論與批評,涉及徐中玉抗戰前后的文論、林同濟抗戰時期的文藝思想、趙景深對冰心作品的傳播與研究;第四輯與藝術相關,包括魯迅與國產電影、陳煙橋對魯迅的紀念與研究。
王學振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本書是中國著名古建筑園林藝術學家、中國文化大家、一代名士陳從周的第二部隨筆散文集,內中收錄陳從周1980—1985年的散文、講稿、書信。本書包含陳從周考察皖南、浙中等地的風景游記以及在山林野園間歸隱片刻的思索,還包含與葉圣陶、俞平伯、俞振飛、林徽因等文人的魚雁往來,亦富有關于“游”的美學思想、文化藝術談,是一本美而實用的“旅游指南”。書法篆刻、昆曲藝術、花草閑情、青春掠影,兼談園林散聚之道、南北風物之別、古舊遺跡之史實學問,透映其詩人的感情、游歷家的毅力、學者的哲理。
陳從周 ·現當代隨筆 ·12.5萬字
《似水流年》是一本跨越了30年的生活日記,本書主要包括八個章節,分別為:第一章大愛無疆;第二章和諧之家;第三章柿夢甜甜;第四章邂逅小樓;第五章湖畔尋梅;第六章雨中聽雨;第七章遇見傳奇;第八章月夜清歌。本書記錄了作者幾十年來生活足音,也蘊含了其中的點點滴滴,其中包括夢里老家、親情故事、少年回憶、往日情懷、遠方之旅等。愿這些文字撥動你的心弦,與你形成共鳴,讓你感慨人生,拿起手中筆去書寫過去、現在和未來……
黃旭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劫波渡盡,桃花滿坡》主要講了作者妙芙成長路上的一些體驗和感悟,是一本有關人生態度的原創作品。一個膽小、自卑的胖姑娘如何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堅持不懈一步步蛻變成大膽自信、美麗活潑、積極上進的女子。作者妙芙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用溫暖的文字旨在告訴讀者:一個人在光陰里長途跋涉,經歷了種種困難和挫折,劫波渡盡,當他終于抵達了心里那一片愿意用一腔熱血來致敬的土地時,出現在眼前的是妖艷生輝的滿坡桃花。往昔的艱難困苦,在這一刻,都不復存在了,眼前只有花。
妙芙 ·現當代隨筆 ·10.7萬字
本書是一本散文集。作品把游走于鄉村、城市之間的讀書人的生活口述出來,是希望這個階層的人不再只是被動地逃離鄉村,而是選擇主動適切、守住鄉村,在鄉村與城市的互動中堅守固窮與擔荷,慢慢軟化自己的心靈。《臘八走在塵囂之外》一文是作者在臘八節回憶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回憶脾氣暴躁的爸爸、總是護著自己的爺爺,以及和哥哥放冰馬,和鄰居家姐姐描燈花。隨著時間流逝,爺爺走了,爸爸走了,姐姐們出嫁了,媽媽也老了,而作者自己,也有了女兒,只是,臘八節好像更遠了。而在《爸爸的回憶猶在夢中》一文中,作者回憶他的父親,回憶兒時自己犯了錯,父親的罵與淚。在回憶時,作者也逐漸明白,父親其實是疼愛自己的。自己一天天長大,父親一天天變老,在長大與變老中,自己結婚了,而父親也離去了……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是娓娓道來,不慌不忙,在文字的品讀中,細細感受生活,體悟生命。
桑子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本書從文學研究和文學史研究的角度出發,以史帶論,史論結合,從五個方面對三個時期的浙江女性翻譯家展開研究:20世紀初期(1900至1919)、五四運動至建國之前(1920至1949)和建國之后至當代(1950至今)。五個方面包括:生平軼事、翻譯創作(包含翻譯背景和翻譯動機)、譯作的影響力和意義以及翻譯思想等。
李同良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一個身上有傷口的人,撿拾了一只身上有傷口的果實。這也沒有什么。果實終究還是結成了果實。”在《不語似無愁》中,王曉莉為讀者歷歷展現她在這平凡人間撿拾起的“有傷口”的果實——無論是一只普通的流浪貓,還是拆遷現場中特立獨行的“釘子戶”,抑或醫院候診處邂逅的陌生病人,都在她沉靜的娓娓講述中,出人意料地顯露出堅實的生命質地。
王曉莉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本書是“小說家的散文”系列中的一種。本書精選當代作家關仁山歷年來所寫的散文數篇,內容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家對童年生活的回顧,第二部分是鄉村生活與大自然的呼喚,第三部分由生物寫到人情,第四部分書寫故鄉唐山的地震與災后重建,第五部分是對女性的贊美,第六部分偏重游記,書寫自然風光,第七部分是創作談及作家自身與書的機緣。整部集子體現了作家對樸實生活的熱愛和對人與自然的思考。本書所輯文章無一不是生活的寫照和心靈的體驗,充滿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識見,具有豐富的文化意味。
關仁山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家徐滇慶教授的旅行隨筆,文中有美景,有文化,有歷史,更有作者作為經濟學家的思考與感悟,給景以新的闡釋,給人以心的啟迪。游記文字優美,又不乏幽默風趣,使人在娛情山水、嘗古問今中汲取經濟學的智慧。
徐滇慶 ·現當代隨筆 ·13萬字
本書是一部詩學及人文隨筆集,全書約20萬字。其中既有對當下諸世相的發言,以及詩學的闡發、詩性的沉思、讀書札記及藝術斷想等,也有對中西思想、文學大師的狀寫。闡述人物命運,閱微藝術精神,所最為關切者,依然是藝術家與生活世界的對抗、對人性惡的揭發,以及對黑暗時代的啟明。本書思想性與故事性相融合,傳記資料扎實,觀點鮮明,文風曉暢,真情流露,閱讀受眾廣泛。
朵漁 ·現當代隨筆 ·19.6萬字
《但求靈魂有富余》是作者多年散文創作的結晶,作者用感官閱覽世界,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了世界各地酒莊以及與酒有關的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內容涉及國內外酒莊旅游及酒文化、同窗同事師生球友情誼、家庭人生及官場百態等,整部散文集散發出酒香。作者長于警喻,善于說理論辯,文辭簡勁,韻味綿長。
黃宏慧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種一朵月亮花》為散文集,這些散文以真實的情感,清新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家庭、工作的思考,文筆雋永,耐人品讀。分為“真情有暖”“山水有言”“心靈有香”“彎路有景”“史海有貝”“遐思有春”六輯。
心盈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這是一位年逾八旬老人的論學之作。歲月滄桑,它以2012年日歷體例為經,記錄著勤學的書路歷程。仰觀俯察,它以“立人致知”、“歷史記憶”、“詩意人生”、“哲人哲語”、“自然人類”等11個專題為緯,顯示著思考的學習軌跡。一以貫之,它聚焦的中樞是人類文明交往自覺的歷史觀念。人文化成,它又是繼《文明交往論》、《書路鴻蹤錄》、《松榆齋百記》、《兩齋文明自覺論》、《我的文明觀》之后的第六部同一主旨之作,統稱“文明交往六部曲”。
彭樹智 ·現當代隨筆 ·47.4萬字
與最好的朋友同時喜歡上一個男子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在朋友和戀人之間選擇,到底哪一樣比較重?手心手背都是肉,實在難以割舍。直到林迪出事的時候,若云才知道,原來貿易公司從來都只是一種掩飾,林迪真正經營的其實是毒品。她哭得死去活來,林迪所以沒有說過要娶她,是因為他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他是一個孤兒,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律師說,他曾經有過一次婚姻,但是那個女人背叛了他,用他的錢另外養了一個男人。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4萬字
這本詩集選編了戴望舒詩歌創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些詩里,詩人透過感覺、想象和朦朧的情緒展示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軌跡,那些忽快忽慢的停頓是他的嘆息,那些長長短短的文字是他的探索與決心。詩歌是詩人對生命的凝視,透過他的詩,我們會讀到一種充滿自我意識、充滿敘述感的人生。戴望舒的大部分詩作都像他那首著名的《雨巷》一般,籠罩著潮濕憂愁的氣氛,詩行間仿佛游走著漂泊的旅人。那些忽快忽慢的停頓是他的嘆息,長長短短的文字是他的探索與決心。在他這里詩被當成一種人生,一種充滿自我意識,充滿敘述感的人生。在他這里詩變成了對整個生命的凝視。
戴望舒 瞿瀾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本書采用以時間為線索,以文學社團、作家作品為敘述、分析重點的寫作方式,以較為豐富的歷史資料為基礎,較為系統地梳理了1908—2008年百年間寧波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范志強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太陽悄悄地探出了半個腦袋,窺視著沉睡的大地。江雪兒,這個六年級的小姑娘,從昨天開始就盼著太陽快點升起來。她梳好麻花辮,系上紅色的蝴蝶結,穿著那套有特別意義的連衣裙,到自家的院子里選了幾朵剛綻開嫩嫩的花瓣,還帶著幾顆鉆石般的露珠的野菊花,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握在手里,背上書包去上學了。有一天,她終于厭倦了這種冰冷和纏繞了。她走到海邊,看到了皎潔的月光,明媚的世界,闊闊的海風,她感到溫度變暖了,但心底卻還是冰冷的。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