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愛的詮釋是:先是覺得他(她)的聲音真好聽,見不到他(她)心里就會空落落;再就是每每看到英俊瀟灑、活潑可愛的他或她,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輕者臉上微微一熱、心慌慌,繼而心跳得“怦怦”響;嚴重者大腦一片空白,似乎還要暈眩起來,甚至晚上睡不著覺。少男少女之間的愛好比是牛奶澆灌的玫瑰花,是“超浪漫主義”的惟美化身。但這種愛卻以懵懂做佐料,產生了糊涂的味道。本書匯集關于青春的短篇散文,字里行間充滿愛的詩篇。
石地 ·現當代隨筆 ·7.8萬字
作者曾跟隨極地考察隊、深海科考隊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到過南極、北極、珠峰和馬里亞納海溝。作者運用本人采訪的第一手資料,抓取富有特征的隨隊考察經歷和細節,將所思、所感、所獲凝練與文字和圖片之中,讓讀者跟隨科考隊的腳步,從世界之南,到世界之北,再到世界之深,再到世界之巔,走進極地、高山和深海考察隊員們的生活與工作,了解考察隊員們對科學的赤誠與使命擔當。
高悅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希望戒指、銅戒指與神靈、堯王嫁女、吳王夫差的故事、智娶文成公主、傻駙馬、王子尼達次仁、唐伯虎為女賣身、蘇小妹試夫等內容。
馮化平編著 ·現當代隨筆 ·8.2萬字
《怎樣活最快樂》是一本真正讓自己快樂輕松的枕邊書!懂得快樂的人才會擁有快樂!那么怎樣生活才會快樂?擺正心態,勇于放棄,樂觀豁達,懂得知足,適時忍讓以及戰勝自我,這是人生的六大快樂秘訣。只要做到以上幾點,相信你的人生就能擺脫勞累,告別煩惱,擁有健康幸福的一生。
張易山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苦茶隨筆》收錄了周作人五十一篇文章,多為雜文。文章多強調思想的自由性與獨立性,頗有些針對他人批評的反批評,為前此所不多見。名為苦茶,可見其心之苦,其文之苦。周作人賞識“忍過事堪喜”的境界,這境界猶如吃苦茶。苦而覺爽快,卻是大人的可憐處。個中滋味,諸君自知。“忍之一字,眾妙之門,當官處事,尤是先務,若能于清謹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辦。《書》日,必有忍其乃有濟。此處事之本也。諺日,忍事敵災星。少陵詩日,忍過事堪喜。此皆切于事理,非空言也。王沂公常言,吃得三斗釅醋方做得宰相,蓋言忍受得事。”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9.9萬字
愛,象一把鋒利的刻刀,用它柔軟的刃,在眼淚上完成美麗的微雕。人,總是不知道哪天會發生一生最重要的那件事,不知道哪天會明白影響一生的哪個道理,不知道哪天會遇到一生最重要的那個人。紙上有干了的水痕。從她吻過的杯沿滑落,或者從她的眼睛,他想。眼淚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心靈。她的靈魂,究竟是冰涼的,還是溫暖的呢?他想知道。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3萬字
2013年夏天我來到舊金山留學,開始把自己在美帝的各種見聞寫成一封封小信。長長短短的信里,我記錄了兩年來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各種經歷:有初入美國時的膽小局促,有課堂上的提心吊膽,有在酒吧里的不知所措,有體育場上的放肆瘋狂,也有和師長們掏心掏肺的洗腦對話……這不是什么立竿見影的留學申請攻略和出國指導叢書,我只是記錄和書寫自己與同齡人的成長故事,那些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們——有缺點,有迷茫,有無助,有遲疑,有價值觀的猛烈沖擊,但一直努力、勤奮、有趣、堅韌,不論生活在哪里,都盡量活得有意義——所有這些實實在在的經歷和腦子里飛來飛去的想法一一落在了紙上,最后就變成了這本留學親歷手記。
吳若旸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在作者眼里,人生無非一些事兒。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的文學女子。愛花,愛茶,愛書,愛音樂,愛世間種種。其筆下的花草皆有情,也素喜從茶蕩漾開去,愛在音樂中找尋美好的韻律,更愛在書里品味人生。經歷諸多人事后,她仍然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她覺得:活著,好好活著,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而像朵蓮一樣生長,是她在人間始終不變的姿態。
申瑞瑾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Linya,4A公司廣告文案出身,以文筆溫暖著稱的專欄作家,自媒體人,喜歡一邊旅行一邊探討人生,愛好文學、藝術和電影。她的文字滋潤過萬千網絡讀者,數篇文章被熱門轉發。座右銘:“人生不一定要有錢有勢,但一定要活得有血有肉!”
Linya ·現當代隨筆 ·9.5萬字
《草木人心》是深圳青年作家厚圃的散文精選集。厚圃記錄文房雅事,抒寫故土潮汕平原的鄉情民俗、舊人舊事,寫出了草木山川、花鳥蟲魚的生機與生趣,寫出了溫潤的鄉土味,寫出了世間的美好與靈動。書中特別收錄數十幅厚圃手繪插畫,映照世間萬物的情致與靈性。
厚圃 ·現當代隨筆 ·9.7萬字
《芄蘭的時候》是莫非詩與自然攝影系列詩集“萬物有生有命”的第三部。芄蘭,是植物蘿藦在詩經中的名字。《芄蘭的時候》由百余幅攝影作品和41首組詩組成。每首詩歌都有芄蘭的影子,流露著詩人與大自然交往中的悲喜心緒。攝影作品描繪了芄蘭春夏秋冬,從生根發芽、結果、開裂、到枯萎的一生。芄蘭是莫非最熱愛的植物,十多年來拍攝的芄蘭圖片足有幾萬張。與植物的注視,拯救了他。他說芄蘭,就是他自己。
莫非 ·現當代隨筆 ·9085字
古老而神秘的王國,有一天,來了一群穿著奇特的人。他們來自遙遠的東方,有著與這里截然不同的風俗,然而卻信奉著共同的天神阿波羅。正是由于阿波羅的指引,他們才千里迢迢不辭辛苦到這里安頓下來,準備建設一個新的家園。部族的首領在前幾年就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兒,名叫艾蘿。族人們都沒有要重新推舉新首領的念頭,反而對年輕的艾蘿俯首稱臣,個中的原因恐怕只有祭司漢妮才知道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季羨林先生曾說,他是一個上不得臺盤的人,每次開大會,總想找一個旮旯兒藏在那兒,少與人打交道。他還曾說,從小就喜愛小動物,同它們在一起,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先生的熱鬧在一花一葉,一山一水,一物一情,一字一行……先生的文字,真摯樸實中無不透射著了悟的通透睿智。淳樸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本書是先生散文精選,收錄《我的童年》《懷念母親》《清塘荷韻》等35篇季式經典好文,談成長,談生活,談行走,談寂寞,通過閱讀先生呈現的生活片段,愿你能走進他的孤獨世界,收獲一個更加無畏從容的人生。于喧塵的當下,藏熱鬧的深處,保持孤獨,直至收獲生命的歡喜。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本書是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馮驥才數十年來從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的思想結晶。全書共收錄25篇文章,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真實記錄。闡釋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面對的困境、文化遺產保護調查的進展、取得的保護成果以及需要繼續致力的地方。在現代化和社會快速發展的沖擊下,人們與傳統日漸疏離,馮驥才強烈關切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主動承擔起發掘、保護、傳承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重擔,承擔起對全社會呼吁、宣傳、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義務,通過幾十年風雨兼程在非遺大地上的實實在在的工作,致力于讓人民真正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并在認識的過程中自覺承擔起文化傳承和保護的責任。
馮驥才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此書著力點在對“真愛”的討論。從“小女孩純純的愛”,到“愛要怎么說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愛”以及“你好初戀”等七個篇章,蔡瀾以豁達的“過來人”的身份,幫年輕人解決在初戀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煩”。他在第一篇文章里說道:“在公交車上見到不敢開口表白的情人,這種感覺多么珍貴。”只一句話,就能輕易激發你的共鳴。
蔡瀾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在芬蘭,薩米人與凍原上的馴鹿為伴,傳統吟唱世代口口相傳,源自內心的古老旋律連接起自然萬物;在澳大利亞,每寸土地都曾被原住民的祖先在“大夢時代”用點和線記錄,并在流傳下來的“歌之路”中、在現代人無法進入的時空中被反復吟唱;在冰島,大部分人仍相信精靈的存在,說起精靈就像談論自己的老朋友一樣,他們是小淘氣、童年的玩伴、樂于助人的鄰居……現代社會以外的世界,超乎想象。
吳一凡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我三歲那年,父母親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不幸喪生。哥哥與我相依為命。日子雖然過得艱辛,卻因了哥哥的關愛,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沒想到,十二歲那年,一場礦難又奪走了我唯一的親人,哥哥也撇下了我。那時候,嫂子剛剛嫁到我家。沒過多久,就有人給嫂子說媒,對方是一個死了老婆的屠夫,家境不錯,人也結實。嫂子問了一句,“帶著康明行嗎?”那個穿紅戴綠的媒婆便再也沒有登門。此后,又有幾家相繼來說媒,嫂子始終只有一個要求,帶著康明可以,不然就不行。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9萬字
本書是作者多年散文詩精選集,是作者長期創作和情感積累,包括《風雨過后》《窗里窗外》《致女兒》《故鄉》等,以純凈的語言、真摯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力,以清新的意象畫面,生動的情景意象,營造出了紛繁多樣的美好意境,通過優美的文字,傳達洋溢著原生力量的生命氣息和源自深邃內心世界的思想心音。
林影 ·現當代隨筆 ·3.4萬字
榮新江,河北灤南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85年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先后訪學或講學于日本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研究會、法國高等實驗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臺灣“中研院”史語所等。研究方向是中外關系史、絲綢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亞史、敦煌吐魯番學等,著有《于闐史叢考》(合著)、《歸義軍史研究》《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敦煌學十八講》《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敦煌學新論》《中國中古史研究十論》《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辨偽與存真——敦煌學論集》《學理與學誼——榮新江序跋集》《三升齋隨筆》等。
榮新江 ·現當代隨筆 ·13.9萬字
該書是《塵埃落定》的作者阿來的短篇小說集。它以四川阿壩為背景,帶著藏族的風土人情,講述了一個個成長性的小故事。其中還包括一幅阿壩的旅行線路圖,相信您可以帶著這本書有機會用心靈,甚至用腳步親自行走在阿壩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異的文字。跟阿來的其它長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這部以《阿壩阿來》命名的小說集是以阿來的出生地四川阿壩為全部背景,凸顯出他有別于其他漢語寫作者的“文學田地”。鮮明的藏族風物人情,“成長性”的內在軌跡,甚至包括一幅阿壩地圖,以及到阿壩的旅行線路圖,都使這部獨特的短篇小說集更像是阿來引領著喜歡他的讀者所作的一次從自然到心靈的奇特旅行。
阿來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