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四輯,收錄的文章均以愛為背景,展示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萬物之間的依存和關照。一物一屋一村莊,愛山愛水愛萬物,萬物有靈、萬物有愛,愛在山水人事間。在鄉愁里品味人生,在自然萬物里追尋溫暖和愛戀。用愛感化人間、用愛溫潤人生。愛是山谷里的風,愛是村頭飄蕩的炊煙,愛是莊稼地里的情話,愛是日月星辰間的輪回,愛是山川河流里的秘境。村莊和莊稼地里隱藏著一個有愛的江湖,有愛的世界。
趙鋒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季羨林經歷過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爭不辯,不怨不艾,滿懷天真,執著自己的執著,安于當下。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于吐火羅文的幾位學者之一,同時又用質樸的文字向世人傳達一個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歸處。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書的誘惑》收入黃仕忠教授求學、讀書、懷人、尋訪文獻等的隨筆、序跋文數十篇,并“附錄”新聞報道和鄭尚憲教授為《中國戲曲史研究》所撰序言各一篇。本書所收文章涉及黃仕忠教授求學與探索學術道路上的感悟與思考、對師輩學者的追記,以及在海內外尋訪稀見戲曲類文獻的經歷與整理出版過程、日本學人近代以來在中國搜集尋訪文獻的故實等,在整體上輕松活潑的文字中,處處可見其身為學者的學術成長經歷及嚴謹求實的學術感悟,可以為讀者全面了解和認識黃仕忠教授的治學經歷與學術思想發展提供鮮活的資料,也可經由文字對黃仕忠教授學術之外的生活溫情有更多的體會。本書在寫作上既有學者的謹嚴,也有學術之余輕松愉悅的日常之思,總體內容豐富、文筆輕快,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黃仕忠 ·現當代隨筆 ·16.5萬字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深度思考生命厚度與廣度的散文作品,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含了作者對人生經歷的回溯與感懷,又從時代、歷史等多個角度出發,對多層面文化問題的批判與思考以及關于時代變遷發展的種種遐想。作為老一輩知識分子,他用同理心和同情心發出了對人性本質、人生坐標及成長的思考,我們從這本散文中得以窺見一個真實的梁曉聲。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精神之魂:趙鑫珊隨筆》主要內容:我交的朋友,不論男女老少,個個都很“性格”。在我的文友中,數鑫珊兄最奇特。他那凝視星空、超然物外的神態,總讓我感到他是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外星人。身為哲人,這些年趙兄開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他將哲學散文化,用散文來包裝哲學,透過人的日常生活的感覺去探尋人的本源,尋覓人生的意義和詩化結構。他的散文其實是他的心靈的日記,有著他獨特的語言個性。語言個性就是“講自己心里流淌出來的話”。沒有人的個性就沒有文的個性。富有個性的語言,是與作者心靈感受的獨特和氣質的獨特分不開的。語言個性,既決定語言的“撞擊力”,也決定散文的“張力效應”。
趙鑫珊 ·現當代隨筆 ·14.9萬字
這部散文集收錄了作者2019年以來創作的六十余篇作品,關涉親情、友情、愛情,文字飽含著從皮囊到靈魂、從人文到人性、從異鄉到故鄉的款款深情,展現了作者美好的精神品格、獨特的人格氣質,定格了作者贊美和追求真善美的心路歷程,是作者以教師、新聞記者、心理咨詢師、作家等多重角色觀望世界、思量人生的個性化記錄與表達,文字氤氳或濃或淡的智慧、哲理、暖意,韻味悠遠綿長。
王利萍 ·現當代隨筆 ·7.5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來創作的部分文學作品。純情真摯、清新秀美是它們的共同基調。內容豐富多彩,整體記錄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展示了真實的自我。大部分作品情感豐富,文字清麗靈動,讀來如惠風吹衣,荏苒留香。作者喜歡純真,喜歡誠摯,熱烈又深沉的愛,體現在這本集子中,可謂美不勝收。
陳平沙 ·現當代隨筆 ·5.1萬字
這是“史鐵生散文新編”的第一本,收錄了《我與地壇》、《想念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等史鐵生在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散文19篇:關于童年,關于青春,關于回憶,關于地壇,關于生命中的喜悅與傷痛。“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生命就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生生不息。這是史鐵生帶給世人的哲學思考。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8萬字
《蔡瀾通透隨筆集套裝2冊》:《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世間萬物,總有歡喜》《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蔡瀾親授交友之道,暢敘與金庸、倪匡、成龍、周星馳等友人的交往趣事!《世間萬物,總有歡喜》收錄蔡瀾微博高贊問答和2024年最新采訪。是八旬“頑童”蔡瀾關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選,沒有爹味說教,四兩撥千斤,所有焦慮與困惑都能被他輕松化解,幽默豁達又不乏犀利,精神狀態優美。
蔡瀾 ·現當代隨筆 ·16.3萬字
這是現代繁忙社會中的一片凈土,壓力中的一絲輕愉。人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放慢腳步,慢慢體會該如何過一個飽滿的人生;可以品味百種茶,體會不一樣的人生;可以看看花開花謝、潮起潮落,過有品質的生活。
畢亮 ·現當代隨筆 ·8.7萬字
都說回憶美好,回憶的甜與苦是否有誰又能體會的到呢?我們都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你的快樂,我的快樂都不是對方給的。因為一開口,最快樂,最幸福的話語都將是對你的傷害,我們錯過了,我們錯過了相遇的時間,我們錯過了相識的時間,我們更錯過了相愛的時間,而我們還要錯過的,是彼此心底永遠的遺憾。是的,她不過是想證明他愛她的純度,只是她沒有想到,代價竟是如此的昂貴。他用自己鮮活的生命,做了愛的代價,逾越了從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距離。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6萬字
《我的便攜式生活》是閆紅作品之一種,分為《小確幸》《小城文青在省城》《我的便攜式避難所》《日本系列》等六輯,收錄了作者在騰訊大家、在行、天天快報等平臺上的專欄作品,夾敘夾議地記錄了生活中的薄物細故、少時的求學經歷、當下的世態輿情、讀書的心得筆記、日本之行的所見所聞,以及作者由此而生發出的感悟和見解。作品多由點滴小事切入,以小見大,視角時尚新穎,分析犀利透徹,文筆風趣溫和,充滿了優雅的知性氣息。
閆紅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林中洋長期生活在德國,對那里的人民和歐洲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在長期的生活工作中,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特色的表述,使得《我在德國這些年》成為讀者了解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人民的思想、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的窗口。作者因多年的寫作經驗而使她在描寫寫作對象時帶著強烈的典型性。作者長期進行散文創作,而使得作者的寫作更加細膩生動。
林中洋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本書收入著名作家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墻下短記》《好運設計》《扶輪問路》《我二十一歲那年》《合歡樹》《秋天的懷念》《黃土地情歌》《我的夢想》《記憶與印象》等散文名篇,全面地講述了他的輪椅生涯、人生故事。
史鐵生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紅恤衫、亮麗的同桌歲月、鬼丫頭、逃學外傳、友情無界、校園逸事、十五歲驚心的輝煌、吾友加林、昔日青春、我在女生宿舍住過一夜、選舉、“法拉奇”之誤、那一季的思念等內容。
馮化平 ·現當代隨筆 ·7.8萬字
準備發芽的樹,這是一部新創作的現代寓言集,含二十三篇故事。
魯智 ·現當代隨筆 ·6151字
作者以濃郁的真情,細膩的筆觸,記錄了其內在情緒的流動和心靈的感悟,從中可以傾聽出人生中的苦與樂、酸與甜、福與禍。全書分“此去經年,每個日子都曾起舞”“花朝手記,時光消逝我仍在”“千年守望,生命是一種奇遇”“今夜微雨,我要讓你聽見”“寫給萌娃,你是人間四月天”“行走風景,一切因你而值得”“暖性芬芳,誰是誰的文字快意”七輯,語言細膩婉約,繾綣悱惻,凄美的詞章帶出無盡滄桑和感喟,充分體現了作者駕馭豐富生活的成熟功力和文學話語的藝術魅力,讀來感到一種韻味和力量,給讀者以更多的藝術審美享受。
孫蕙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十月婚事多,這個十月尤甚。結婚離婚都不用從單位上開票了,多方便啊!這不,連老單也蔫兒悄地讓原配下了崗,和小荷領了紅執照,這一切都嚴重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在人們眼里,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夫妻商量好了一起離婚重新組合,這個叫老單的男人也絕對會例外的。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小黛和雨蘭在歐羅吧喝酒,正商量著如何對小荷的“逍遙缺席”進行懲罰——這下完了,偷雞不成,米是賒定了——份子是絕對要隨的,最可恨的是逍遙三人幫從此不再穩定。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5.9萬字
本書是一本個人散文集,主要根據作者個人的親身經歷,描寫其對人生、對生命、對現在及逝去文化的思考。書稿包括“此去經年”“靜水流深”和“雪泥鴻爪”三部分。書稿語言優美、結構嚴謹、寓意深厚,充分考慮讀者的閱讀需求和生命感悟,涵蓋親情、友情、生命、文化等主題,作者把自己的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結合起來,表達了真切、濃厚的情感,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可讀性比較強。
蘇偉鈿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東城外》是一部當代散文集,收錄了作者謝新源創作的三十幾篇散文。作品以作者童年、青少年在家鄉東城外的記憶為底色,敘寫了一系列家鄉的風物人情故事,或回望時光、抒情家鄉,或憧憬人生、走向未來。文中作者用心搭建著他記憶中的故鄉,幾乎篇篇兼具精致絢麗、厚重大氣,能看得出作者寫作的時候是帶著自己的思索和情懷,并竭盡全力貼近他生活了二十年故鄉的氣息和色彩。無論面對苦難、悲愁,還是幸運、歡愉,作者都以一種坦誠、本真、樸素的敘述,直面平凡的日子和曲折的人生。
謝新源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