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騎鯨記》精選了劉康近年來創作的詩歌140余首。共分三輯,第一輯《虛無之地》著重從智性的角度解析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觸;第二輯《騎鯨記》以宏大的想象開篇,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游離于詩歌創作的“邊界”畫卷,詩歌的新的打開方式同樣充滿了神秘;第三輯《群星在上》呈現的是“閉卷”效應,詩歌最終還是落地生根,回歸本源初心。
劉康 ·現當代詩 ·3萬字
“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以所羅門的名義……”木心詩集《偽所羅門書》,依據木心晚年定稿,第一輯收入《汗斯酒店》《窺視和劫掠》《第六年呀》等,第二輯收入《小神殿》《快樂的傷兵》《那末玫瑰是一個例外》等,第三輯收入《夜糖》《屠格涅夫》《我的農事詩》等,四五六七輯分別收入《貝殼放逐法》《北方的濃霧》《戰爭第一夜》《山茱萸農場》等,并配有作家影像、創作手跡。木心說,將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結為“詩”句,從魔毯上揮灑下來,豈非更其樂得什么似的。是謂“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木心 ·現當代詩 ·3萬字
《紅燭》1923年出版,是中國現代文學著名詩集,也是聞一多的第一部詩集,共收入詩歌62首。其詩或抒發詩人的愛國之情,或批判封建統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或描繪自然的美景。構思精巧,想象奇新,語言形象生動。《死水》1928出版,是聞一多的第二部詩集,收錄有詩集《紅燭》以后所作的新詩28首。在思想深度、題材廣度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都更成熟,表現了對中國貧困、落后、動蕩的痛心,詩集貫穿了博大深厚的愛國情懷。聞一多詩集被選入教育部推薦書目,詩集的主要選篇也來自《紅燭》《死水》。
聞一多 ·現當代詩 ·2.9萬字
《太陽照在所有的事物上》精選了江西著名詩人殷紅中斷寫作20年后再次歸來新創作的作品200余首,詩集共分六輯:“月光落在屋頂”“深藍的誘惑”“有很多東西”“我們不敢提及”“隔著一條河流看你”“每一朵云都有自己的故鄉”“一壇典藏老酒”“依然灼傷歲月”。歷經人生的跌宕起伏,他的詩褪盡了繁華,唯留下真誠與樸素,這是一部有溫度的語言寫作的暖詩,詩人所想做的,就是讓太陽照在所有的事物上。
殷紅 ·現當代詩 ·2.9萬字
上天將你賜予我時,我本打算用一生的時間專心做一件事,牽你的手,陪你一程一程地走。哪怕有朝一日我老了,走不動了,也會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用目光溫暖你。可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世間哪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我們最終還是這么輕易地失散了,剩下我在命運的十字路口顧望徘徊,黯然神傷。你可能注定是超凡脫俗的天使,“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心里面懷著鶯飛草長的年少歡欣,一時間忘情了,只留給世界一個背影。可就這背影也咫尺天涯,我伸手難夠,遍尋不得。一個人的曠野被寂寞冷風裹挾,無邊無際無著落。殊不知,我已是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白天想著夜的黑,何處才是歸途?
江東風 ·現當代詩 ·2.9萬字
《在清晨歌唱》是一本詩集,收錄了作者李凌云多年來在各類報刊上發表的詩作百余篇,共分四輯,作品或謳歌生活,或傳遞哲理,或贊美自然,或描摹景物,文字清新,內容豐富,讓人讀來倍感自然舒暢。所選作品均發表過,代表了作者創作的較高水平。
李凌云 ·現當代詩 ·2.9萬字
《志摩的詩》(徐志摩詩歌精選集)所選篇目來自徐志摩生前自編的三本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以及他遇難后友人為其編纂的詩集《云游》,且全部參照民國影印本原樣收錄。此外,還從徐志摩1922年英國留學期間的詩作以及其他散見于報刊、日記、文稿的詩作中,摘選了一部分作品。全書共100首詩歌作品,除了知名度頗高的《沙揚娜拉》《再別康橋》《偶然》《云游》等,還有《給母親》《康橋再會罷》《無題》等對詩人自己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同時收錄徐志摩對詩歌創作自我評析的文章《癡鳥》(詩集《猛虎集》序言)。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方便閱讀,又具有代表性的徐志摩詩歌讀本。
徐志摩 ·現當代詩 ·2.9萬字
本書是作者悉心創作的一本傳統詩詞作品集,收錄了其近年來創作的近一百七十首詩詞,分為《行旅》《風物》《衷情》《感懷》四個專輯。作者用細膩真摯的筆觸,描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寄托繾綣的親情、友情和鄉情,抒發對人生的思索和感悟,體現其精神追求和品格涵養。
雷經升 ·現當代詩 ·2.9萬字
《女神》是郭沫若代表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郭沫若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郭沫若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等。內容上運用神話題材、詩劇體裁、象征手法等來反映現實。郭沫若漢學功底深厚,寓言神話典故信手拈來,他的詩可以成為現代人回歸傳統的一個通道,同時他又熟悉西方最新的科學、哲學、文化等方面的進步,所以詩句有很強的現代性。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 ·現當代詩 ·2.9萬字
本書是一本抒情詩集,由“如詩的遠方”等四部分組成。在“如詩的遠方”里,從拉薩河到塞納河,從圣家堂到泰姬陵,作者在歌詠人文美景的同時,表達著追求人類和平的美好愿望。宏大與細膩相輝映,直抒胸臆與深沉思索并行,豐富的想象力與燃燒的激情交織,是這部詩集的主要特點。
戴子 ·現當代詩 ·2.8萬字
詩是一個詩人掩飾不住的生命之味,花放果實,芳香自來。哲學家金岳霖先生說過一句話:“我喜歡夾雜在別的東西里的甜。”這句話如果換算成對詩的理解,是否可以這樣說:我喜歡一個生命豐沛的人自然流露出的詩意。
賴香根 ·現當代詩 ·2.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深夜里聽到樂聲、情愿、仍然、山中一個夏夜、激昂、一首桃花、蓮燈、中夜鐘聲、年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內容。
林徽因著 李丹丹主編 ·現當代詩 ·2.8萬字
張恩國先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者,他將傳統文化與幾十年人生經歷——從學生時代、到下鄉、從軍、再至轉業地方融為一體,化成一首首詩,形成他的詩集——《春蠶秋語》,詩中時刻滲透著他對國家、民族的忠貞,對軍隊戰友的赤誠,對同志親朋的義氣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他通過詩,與讀者達成了心靈的交匯與感情的共鳴,給人以啟迪與警示。
張恩國 ·現當代詩 ·2.8萬字
聞一多一生著作頗豐,其才情和智識不斷塑形他成為一個詩歌、散文、雜文、文論的集大成者。本書收入了聞一多《紅燭》《大江》等著名的詩集等中的精選佳作,其所倡導的中國新詩的格律化、音樂性的主張也在其中有所體現。詩作在表現手法上突出了幻想和主觀情緒的渲染,大量抒情蘊含其中。向讀者更加具體和細膩地展示聞一多的才情、學識、修養與赤誠。他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入校時他的姓名是聞多,那時候,聞一多的革命主張是廢姓,朋友間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議他改名為一多,他從善如流,立刻同意了。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興趣廣泛,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
聞一多 ·現當代詩 ·2.8萬字
詩歌集。樸素如白菜蘿卜,皆可入詩且詩意盎然;空靈如禪意哲思,盡有隱筆而毫無枯澀。
夏文杰 ·現當代詩 ·2.8萬字
本詩集是從汪氏兄弟1944—2017年的大量詩作中整理、精選出來的優秀作品匯集而成的,共計三百余首詩詞。作品多數為格律詩,寫作時間跨度大,從作者的少年一直到暮年。詩風多樣,有的瀟灑豪放,有的深沉凝重,有的激情似火,有的澎湃如潮;形式上有五言、七言絕句,五言、七言律詩,還有自由詩;題材廣泛,抒懷、追憶、感悟、勵志、謳歌,處處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對真善美的追求,對時代的贊美。
汪景瑛 汪景琇 ·現當代詩 ·2.8萬字
《聽夜集》是一本散文詩集。全書共一百六十章,作品大多以愛情為主題,作者試圖以最美、最真、最精煉的文字,表達最美好的感情。本書收錄的作品,大多是作者在深夜里完成的,故名《聽夜集》。作者將白天的時間獻給世界,獻給工作,獻給現實,將夜晚的時光留給自己,留給詩歌,留給夢想。在夜半無人時,任情感自由地萌生、勃發,讓思想漫無邊際地游蕩、翱翔。為思念與愛慕抹上夢幻的色彩,無聲地歌唱;將情感與思想編織成詩性的文字,傾瀉在紙上。
梅森 ·現當代詩 ·2.8萬字
這是90后作者林長芯的詩歌集,書名《流水與白馬》,源于作者對生活的設想:“我有木屋,水瓢和山泉,有一匹白馬,在澗邊低頭,眼神安寧,對流逝沒有太多想說的話。”這既是他的生活理想,也是他對于詩歌的美學追求。從主題上看,他不那么關注“摘取星辰,瘋狂的沙中淘金”,他傾心于書寫“正在蓄積甜蜜”的紅薯和有鳥飛來飛去的山林,樂于分享生活中掛滿的愛恨、歲月的回首之憾的詩歌,“撿拾平凡生活中的碎銀”。從風格上看,則是與之相呼應的恬淡靜穆,是“以草木上的露水洗手和凈心”后寫下的田園牧歌。
林長芯 ·現當代詩 ·2.8萬字
《志摩的詩》是徐志摩第一本詩集。1925年8月初版,是仿宋線裝豎排本。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重新出版了橫排的平裝本。與初版相比,刪去15首詩,增加1首,共41首,其中18節的《沙揚娜拉》只保留1節。《猛虎集》是徐志摩藝術成就最高的詩集。由1931年8月新月書店版本排印,收詩34首。《再別康橋》《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山中》《秋月》《兩個月亮》等都出自這本詩集。志摩寫的最好的,是抒情詩,搖曳纏綿,令人陶醉,詩情也詩意完美統一,堪稱現代新詩的經典。
徐志摩 ·現當代詩 ·2.8萬字
詩人創作功底嫻熟,筆觸細膩自然,其精心構思的其詩作充分展示了“人生藝術化”的哲學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是自然主義和中國禪意的完美結合。
徐南鵬 ·現當代詩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