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詩意人生詩存》是在李茂生同志2008年出版的《瀟湘齋詩詞選》的基礎上,從200余首詩詞中增選了幾十首加以注釋、輔以圖片而形成,時間跨度近70年。較之《瀟湘齋詩詞選》在篇幅、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少改進。任何文學作品都要求思想感情與藝術表現(xiàn)的完美統(tǒng)一,詩詞尤應如此。只有來自三大實踐、基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真感情,加上語言藝術,才能寫得有“滋味”。詩言志、詩言情,作者的詩詞做到了矢志明言、真情直抒,有極強的可讀性。
李茂生 ·現(xiàn)當代詩 ·9.9萬字
《中國詩歌研究史先秦卷》立足于新世紀,全面反思了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全書分為五個時間段,即20世紀前20年、20世紀20年代、20世紀中葉之前20年、20世紀中葉之后20年、20世紀后20年,詳細分析了每個時段先秦詩歌研究的主要特點和學術成就。對于進一步研究先秦詩歌具有借鑒意義。
左東嶺主編 李炳海著 ·現(xiàn)當代詩 ·21.3萬字
該成果對晏歐三家詞在清代的研究與傳承情況做了梳理,晏歐三人是宋代詞學發(fā)展的杰出人物,尤其是晏殊和歐陽修,上接南唐詞風遺緒,下傳蘇軾、晏幾道、秦少游等人,承前啟后。本文稿對這批宋詞巨匠在詞學中興的清代近三百年的研究傳承動態(tài)過程進行闡述并討論,著重關注清代詞學群體與流派爭鳴中,晏歐三家詞所處的地位和影響以及清人對他們的研究、接受風貌和特征、規(guī)律和原因等。從此角度契入,既可以看到動態(tài)的、立體的清代晏歐三家詞研究傳承的過程,也可以借此一窺清代詞學承續(xù)與超越前代詞學的發(fā)展歷程和中國古代傳統(tǒng)詞學演變終結而走向現(xiàn)代詞學之前夜的進程軌跡,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論認識意義。
顧寶林 ·現(xiàn)當代詩 ·39.7萬字
本書稿研究對象為南開大學圖書館所藏康熙年間三色匯評手抄本《迦陵詞》。作者通過大量的文獻分析整理,對《迦陵詞》手稿本進行全面深入的考析,厘清了以下幾個重要問題:一、《迦陵詞》手稿本的版本的形成和傳播情況以及其重要的文獻價值;二、借助考證《迦陵詞》手稿本中的大量批注、印章以及內(nèi)存詞集和附詞,以陳維崧為中心,展開清初詞人群體研究;三、以手稿本《迦陵詞》為研究操作平臺,探尋陳維崧與陽羨詞派的理論和審美風尚,還原那一時代的文人結社和唱之風,借以窺探當時的世風與文風;四、從手稿本《迦陵詞》及所附具體評語歸納陳維崧的詞學理論思想。
劉偉 ·現(xiàn)當代詩 ·28萬字
徐志摩,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再別康橋:徐志摩詩文》由專業(yè)人士從徐志摩的詩文中選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分為詩歌和散文兩部分。
徐志摩 ·現(xiàn)當代詩 ·14.9萬字
本書以《三管英靈集》的編纂為研究對象,以古典文獻、古代詩學、古代學術研究為理論基礎,以研究《三管英靈集》的編纂背景、文獻來源、編纂內(nèi)容、詩史建構、編纂價值等為研究路徑,系統(tǒng)探析了《三管英靈集》的編纂價值、詩學價值、文學價值和文化價值。
張彥 ·現(xiàn)當代詩 ·44.5萬字
詩集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愛情詩,取名為“在風光里想她”,這是作者在北大寫詩的最初動因,圍繞一個愛字來展開。第二部分,是作者的心聲,取名為男子漢宣言。第三輯,是獻給故鄉(xiāng)和母親的詩。至于第四輯和第五輯,即對黃土地和祁連山的歌頌。
黑山 ·現(xiàn)當代詩 ·2.2萬字
本書是一組對話式的童詩組詩,它起源于詩人藍藍回望童年和故鄉(xiāng)時,“對時間流逝的悲傷和詩歌的信賴”。全詩由62首組詩組成,以“我”和“毛毛”兩個女孩男孩的視角,串聯(lián)起如風如花般的鄉(xiāng)野少年相伴成長的點點滴滴。這里有一往無前的天真無邪,有貼近大地的質(zhì)樸生活,有童真童趣的游戲精神,更有小小的心靈對世界的好奇、對生命中苦難的共情、對離別和死亡的傷痛。這組作品,將童年、兒童放在了更廣闊的歷史與人生舞臺,是一部詩歌寫就的童年之書、時間之書、愛之書。
藍藍 ·現(xiàn)當代詩 ·1.4萬字
新詩,自創(chuàng)生之日起,就伴隨著多重的壓力。在美學爭議之外,詩歌寫作與周遭歷史之間,也存在著既疏離又糾結的復雜關系。《巴枯寧的手》收錄的一系列文章,以若干詩人、作品、現(xiàn)象為討論對象。在微觀的形式分析中引入某種社會文化視野,以透視詩歌的困境和可能、是《巴枯寧的手》嘗試的方法。如何打破寫作與研究的“幽閉”。重要詩的文化位置,從諸種有形與無形的圍欄中,掙扎著伸出一只想象的手,則是方法背后的焦慮所在。
姜濤 ·現(xiàn)當代詩 ·15.1萬字
本書系“統(tǒng)編本”之一種,為戴望舒的詩歌選集。收錄了戴望舒最后修訂并正式出版的八十余首詩作,全面展現(xiàn)了其在創(chuàng)作道路上的成長、轉變與詩藝成就。另選取了戴望舒譯詩中較有特色的及對其詩創(chuàng)有較大影響的十余首譯作,附錄了戴望舒的詩論與艾青原序兩種。書前配有“導讀”,書后有“知識鏈接”,以給讀者以必要閱讀指引和知識的積累。
戴望舒 ·現(xiàn)當代詩 ·3.5萬字
近代報刊是詩界革命運動賴以開展的陣地,學界長期以來對原始報刊詩歌史料重視不夠,成為制約這一領域研究的瓶頸。本書基于原生態(tài)近代報刊詩歌詩話文獻史料,通過對詩界革命的歷史淵源、核心陣地、原初形態(tài)、地理版圖、革新精神、多層意蘊、詩體風格、流變軌跡、詩人隊伍、歷史影響等方面的系統(tǒng)探研,重繪了詩界革命運動的政治、地理、文化、詩學、詩人版圖,揭示出其多聲復義的駁雜形態(tài)及其多元探索與試驗,得出了諸多原創(chuàng)性觀點,解決了此前學界或語焉不詳、或尚無定論、或存在偏見、或史實有誤的一些文學史問題,在整體意義上將晚清詩界革命研究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胡全章 ·現(xiàn)當代詩 ·34.3萬字
郁達夫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一位文學巨匠,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他的散文無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現(xiàn)”,而且是“自敘傳”式的自我表現(xiàn)。他在散文中不加掩飾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將自己的信仰、習慣、性格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現(xiàn)了在舊社會的壓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悶,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散文特色。
郁達夫 ·現(xiàn)當代詩 ·19.2萬字
本書是一部新格律體長篇敘事詩,作者以詩人的筆觸,史家的眼光,生動再現(xiàn)了遼代契丹族著名女詩人蕭觀音的成長經(jīng)歷、被誣致死的歷史悲劇,全景式展現(xiàn)了遼代這個“草原帝國”的政治斗爭、社會風貌、契丹族的民族傳統(tǒng)和游牧生活。蕭觀音貴為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集美貌、才華與權力于一身,但她的智慧、眼光與特殊身份阻擋了篡權者的腳步。隱藏在遼道宗身邊的野心家耶律乙辛,為達到個人政治野心,不惜以卑鄙的手段誣陷蕭觀音,遼道宗不辨忠奸,敕令皇后自盡,一代詩歌皇后含冤而死。從此,強大的草原帝國由盛轉衰。
徐志達 ·現(xiàn)當代詩 ·6.8萬字
《<詩經(jīng)>與先秦哲學》以子學時代的經(jīng)典資源之一《詩經(jīng)》與先秦哲學的關系為中心,從先秦子書引詩的體例與范圍,詩句哲理化的方法論問題等角度出發(fā),考察《詩經(jīng)》對孔子、思孟學派和道家等先秦思想流派的影響。
張豐乾 ·現(xiàn)當代詩 ·13.5萬字
《芒克的詩》為藍星詩庫系列叢書的一種。詩集精選了詩人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新世紀之后的詩歌作品,基本呈現(xiàn)出詩人整體的創(chuàng)作面貌。詩集收入《陽光中的向日葵》《老房子》《黃昏》《雪地上的夜》《死后也還會衰老》等代表作。芒克的詩歌獨具風格,一切都源于生活與生命。芒克的詩歌遠離一時一事的社會性,更注重藝術本身對長遠的人類共同情感的尋求。來自城市生活與鄉(xiāng)村生活的生機勃勃的感知,在生命的律動中轉化為語言,從而產(chǎn)生了透徹明亮的語言和親切感人的生命旋律。芒克是朦朧詩早期重要的詩人,詩歌特質(zhì)獨樹一幟,很有研究價值。
芒克 ·現(xiàn)當代詩 ·5.9萬字
寫在這里的詩描述了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面對的各個方面。我們遭遇困難、失敗以及每件事,都會有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把情緒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在不被失敗所牽絆的情況下操作自己人生的方向盤。很多時候,我們迷失了方向,我們對自己走的路感到困惑,不知是對還是錯。但我們?nèi)匀恍枰^續(xù)前進,采取行動,面對生活。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每一次抗爭,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將我們帶向一條從未走過的新路。我們鼓起勇氣,我們表示感謝,我們堅持一天一天的生活,而不失去任何希望,對每件事都持積極態(tài)度。
D·S·帕伊斯 ·現(xiàn)當代詩 ·2850字
本書稿選收詩人李武兵226首抒情詩,內(nèi)容包括作為鐵道兵的經(jīng)歷和參加的祖國建設事業(yè),歌頌祖國的山川、名勝古跡、勞動生活、青春愛情等。篇目有:寫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那一聲鳥鳴像故鄉(xiāng)一樣親切、童年的記憶,再詠曇花等。
李武兵 ·現(xiàn)當代詩 ·10.8萬字
本書選目從先秦到清末,基本涵蓋了中國詩詞的發(fā)展歷程,一卷通覽,詩史在握。其中,以唐宋詩詞為主體(約占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兼顧元曲和自《詩經(jīng)》以來的詩詞名家名作。每首詩后面有三個部分:一是“作者簡介”,對讀者了解作者及欣賞詩作起到必要的輔助作用;二是“注釋”,對于較為生疏的詞語適當解釋;三是“賞析”,即對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手法、藝術特點等,作概略的介紹,便于讀者的理解、欣賞和借鑒。本書的注釋尤其是賞析突出個性,兼采眾長,力求據(jù)實出新。
趙京戰(zhàn) 李樹喜 高昌 ·現(xiàn)當代詩 ·15.7萬字
《東坡詞研究》以東坡詞作為觀照對象,通過對具體詞的考察,體會東坡人生之境中豐富的內(nèi)涵。書分上下兩編,從上編到下編是一個從詞到人的追尋過程。上編集中探討東坡詞創(chuàng)格方面的問題。其中題序屬于詞外在的附加形式,雜體屬于詞的一種體式,詠物屬于題材的一部分。以這三方面的創(chuàng)新,探討東坡對于詞體的態(tài)度。從“以詩為詞”這個特殊的角度,重新考察東坡詞的價值所在。下編主要探討東坡的人生境界問題。選取東坡氣質(zhì)中一些特出的因素,如“清”,“豪”、“逸”等,以表呈他的人生之境。由詞觀人,是《東坡詞研究》討論東坡詞的意旨所在,東坡在任何一種文藝體式的理論和創(chuàng)作中所采取的態(tài)度都是真實一致的,而他“為藝”的根源即本于最高的“為道”追求,詞雖為“小技”,其所承當?shù)囊饬x亦然。
鄭園 ·現(xiàn)當代詩 ·10.7萬字
這本寫給大眾的詩歌鑒賞書希望引領讀者認識古典文學的藝術特點,主旨是引導和幫助讀者學會分析與鑒賞作品。本書選了上百首古典詩歌,對每一首都作了具體解析。這上百首古典詩歌,從作者說,包括了從《詩經(jīng)》《楚辭》起,直到“五四”時期近兩千來年中的一些著名詩人;從作品體裁說,包括了詩經(jīng)體,楚辭體,樂府體,五、七言古詩(包括歌行),五、七言近體詩(律詩和絕句),從短至二十個字的五言絕句,至長到一千七百字的五言古詩,可以說,囊括了古代各種體裁、各類特點的詩歌;從詩歌筆路來說,有抒情,有敘事,有頌揚,有諷刺,有以韻勝、興象豐滿之唐音,有以意勝、生澀瘦勁之宋調(diào),有以意境勝之陶詩,有以朦朧著之李詩,各有其獨特的創(chuàng)造與貢獻。相信經(jīng)過這一百余首詩的解讀的鍛煉,當能進一步提高識解古詩文字的水平,也能大大提高賞識古詩藝術創(chuàng)造的能力,會向讀懂古典詩歌邁進一大步。本書對所選的詩歌,按主題或風格分組編排,以便讀者比較和揣摩。
孫靜 ·現(xiàn)當代詩 ·21.9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