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收錄了徐志摩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中的經典名篇,及其最廣為人知的《再別康橋》《偶然》《沙揚娜拉》等詩歌名篇。其傳世的不僅是徐志摩的詩情,還有綿延深遠的愛的絕唱;懷念的不僅是他的容顏,更是清澈見底的純粹信仰。讓我們走進徐志摩他那矛盾雜糅、繁復奇特的世界,觸碰那個在理想與現實、飛揚與落寞中冒險的靈魂。
徐志摩 ·現當代詩 ·9.8萬字
上天將你賜予我時,我本打算用一生的時間專心做一件事,牽你的手,陪你一程一程地走。哪怕有朝一日我老了,走不動了,也會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用目光溫暖你。可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世間哪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我們最終還是這么輕易地失散了,剩下我在命運的十字路口顧望徘徊,黯然神傷。你可能注定是超凡脫俗的天使,“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心里面懷著鶯飛草長的年少歡欣,一時間忘情了,只留給世界一個背影。可就這背影也咫尺天涯,我伸手難夠,遍尋不得。一個人的曠野被寂寞冷風裹挾,無邊無際無著落。殊不知,我已是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白天想著夜的黑,何處才是歸途?
江東風 ·現當代詩 ·2.9萬字
本論著所要研究的基本對象為現代歌詞,共5章:第一章:學堂樂歌與現代大眾詩學話語的發生;第二章:歌謠運動與大眾詩學的最初構想;第三章:上海流行歌曲的歌詞創作與大眾詩學的空間開創;第四章:延安“歌唱”與大眾詩學的嬗變;第五章:離開“現場”后的思考。
傅宗洪 ·現當代詩 ·24.4萬字
林徽因是中國近百年來文化史上“才貌雙全”的女子,集才藝、品學、美貌于一身;徐志摩是中國文壇最具特色、最具才華的作家之一,二人因詩才、情意、傳奇為后人所銘記。本書收錄了二人最主要的代表作,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風格多樣,藝術成就極高,是了解二人作品,把握二人思想內涵的理想讀本。
林徽因 徐志摩著 桑楚主編 ·現當代詩 ·16.8萬字
《23》記錄了作者在內外生命交錯彷徨影響下的一次獨白和對話。在每日往返于睡眠之地和學習之所的所有時間里,寫作者以漫游的滲入姿態,經過夢的洗滌發酵,以最為濃煉率直的文字將那些無法復現的想象和觀察面向所有參與者。
邱何 ·現當代詩 ·1.8萬字
詩歌,被當代人逐漸忘記的一種文學形式。當西川漸行漸遠,當北島已成往事,節奏快如閃電的人們心中,親情、友情、愛情……一件一件被迫疏離,時代的悲哀給我們打上了冷漠的印記!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從來不曾忘記,不曾放棄,詩歌在他們的心中、筆下,匯集成一篇篇美文,讀之令人回味,一些深埋在心底的東西似乎在翻涌。也許,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吧!
姜泉甬 ·現當代詩 ·3.1萬字
《感悟世界——程永濤個人詩集》一書,作者本人對城市規劃情有獨鐘,而詩歌創作是他多年來不可舍棄的又一摯愛。由于工作關系,他走過很多地方,有幸飽覽了國內外許多名山大川、文物古跡、城市風貌、風土人情。以不同的視角審美、感懷萬千事物,將心中感受寫成詩歌,借景抒情,以詩言志。
程永濤 ·現當代詩 ·1.7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原創的300首古韻詞作,運用“金縷曲”“沁園春”“青玉案”“水龍吟”“采桑子”“菩薩蠻”“卜算子”“朝中措”“定風波”“蝶戀花”“后庭花”“風光好”“感恩多”“上西樓”“如夢令”“減字木蘭花”“浪淘沙”“南歌子”等50余種詞牌,以“梅蘭竹菊”四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清雅淡泊品格的植物為吟詠對象,將人生感悟訴諸其間,詠物抒懷,語言凝煉,結構完整,朗麗清新。書中不少詩詞配以書畫名家的書法作品,同時借助新技術手段,將配樂朗誦音頻置于每首詞的末尾,供讀者聆聽。將古典文化與現代技術精妙融合,帶給讀者立體化的藝術享受。
劉存發 ·現當代詩 ·0字
本書詩詞共120首詩及2首詞。詩詞內容環繞作者的人生經歷,生活上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及一些對家居附近風景的描述。內文均是作者的手寫書法。一筆一劃,均顯作者幾十年鉆研書法的功力。作者的書法造詣,深受各界學者稱譽。作者于2007年出版的《山近樓詩稿》,大受歡迎,并被浸會大學的詩詞研究班列為研究題目。
陳一豫 ·現當代詩 ·0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原創的300首古韻詞作,運用“金縷曲”“沁園春”“青玉案”“水龍吟”“采桑子”“菩薩蠻”“卜算子”“朝中措”“定風波”“蝶戀花”“后庭花”“風光好”“感恩多”“上西樓”“如夢令”“減字木蘭花”“浪淘沙”“南歌子”等50余種詞牌,以“春”“夏”“秋”“冬”四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表征不同風物、情感的季節為吟詠對象,將人生感悟訴諸其間,詠物抒懷,語言凝煉,結構完整,朗麗清新。書中詩詞借助新技術手段,將配樂朗誦音頻植入其中,供讀者聆聽。將古典文化與現代技術精妙融合,帶給讀者立體化的藝術享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