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有書云: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據此,擇香、酒、茶、琴、棋、劍、杖、麈、月、竹、并依據《漢字部首表》,按照筆畫數由少到多的次序進行排序。說盡世間之『韻』事也。古往今來,文人墨客以花為主題,留下了不少詩篇。
張逸塵編著 ·古詩詞 ·2.2萬字
本書精選中國古典文學中與“花”有關的詩詞,讓讀者借“花”,體味古代文人們的離合悲歡。
何薇編著 ·古詩詞 ·2.2萬字
唐詩、宋詞、元曲,是矗立于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唐代文學的最高標志,開創了中國詩歌發展的新紀元。唐詩作者眾多,最負盛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詩詞語言是人們培養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學習和掌握語言藝術的最好的素材。詞作內容渉及愛國言志,閨閣愛情,羈旅離愁,邊塞風光,詠史詠物,田園山水,民情風俗。或構思精巧,或詩情畫意,或地方特色,或寓義深邃。體現了宋代的歷史特征和宋詞發展的藝術軌跡。元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為元雜劇,一為元散曲。雜劇是一種把歌曲、說白和舞蹈結合起來的形式。散曲是詩歌,包括套數和小令,套數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則只含一支曲子。
佚名 ·古詩詞 ·2.2萬字
這套叢書一共十八本,從香、酒、琴、棋、劍、塵、月、竹、杖、花、石、雪、僧、美人、山水、書史、金石這十八個方面將古詩詞集結成冊。分類思路來自明代陸紹珩《小窗幽記》中的一句:“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本冊輯錄了約一百五十首與酒有關的中國古代經典詩詞。酒和文人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緊緊聯系在一起,而他們的關于酒的詩歌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別具特色的一頁。本冊書中精選的名篇,帶你品味寫酒的詩的疏狂與雋永之美,感受中華詩酒文化的風流與韻致。
韓玉龍 ·古詩詞 ·2.1萬字
建安七子,是漢末建安年間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知名文士,即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他們的詩作雄健深沉,慷慨悲涼,史稱“建安風力”。本書是首部漢英對照的建安七子詩歌精選集,收錄了七子的主要詩作,由美籍華裔學者吳伏生和英國詩人GrahamHartill合作翻譯。吳教授國學修養極深,英語地道,GrahamHartill擅長詩歌創作,二人曾合作翻譯阮籍詠懷詩,并入選“大中華文庫”。兩位譯者以無韻自由詩的形式翻譯中國古詩,譯文準確流暢,是古詩英譯實踐的有益嘗試。
吳伏生 ·古詩詞 ·2.1萬字
古往今來,竹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鐘愛,他們或贊嘆于它的堅貞不屈,或折服于它的虛懷若谷,或敬仰它的凜凜氣節,或推崇它的清逸雅正。本書以意境美、文字美、韻律美擇選竹的詩詞進行鑒賞,不求全析,只求共鳴,以期達到以文字記錄淡美雅趣,傳承文化基因的目的。
李路編著 ·古詩詞 ·2.1萬字
這套叢書一共十八本,從香、酒、琴、棋、劍、塵、月、竹、杖、花、石、雪、僧、美人、山水、書史、金石這十八個方面將古詩詞集結成冊。分類思路來自明代陸紹珩《小窗幽記》中的一句:“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中國文人鐘情于山水,山水也因有了文人的行吟題詠而更加壯美清靈。“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中國文人雅士吟詠的山水,以山水而禮贊自然、禮贊生命。本冊精選近百首與“山水”相關的詩詞,當你品讀這些山水詩詞之際,不難發現其中表達的正是中國文人的人格精神。
孟祥靜編著 ·古詩詞 ·2.1萬字
本書精選的名篇,帶你跨越千年的時間長河,聆聽詩人們的千古詠嘆。不可缺少的意向,她們楚腰纖細,聘聘裊裊;她們態濃意遠,螓首娥眉;也有不愛紅裝愛武裝,“一舞劍器動四方”。本冊書中精選的名篇,帶你跨越千年的時間長河,聆聽詩人們的千古詠嘆。
韓玉龍編著 ·古詩詞 ·2.1萬字
本書講述了在中國詩詞中,描寫月亮或者借月抒懷的詩詞曲賦盈千累萬,不可枚舉,而本書擇與月相關的優美詩詞進行賞析,感受古人用月亮來寄托的情感,品讀人間雅趣。
“麈”(此字錯誤,復制粘貼到系統外后正常)這套叢書一共十八本,從香、酒、琴、棋、劍、麈、月、竹、杖、花、石、雪、僧、美人、山水、書史、金石這十八個方面將古詩詞集結成冊。分類思路來自明代陸紹珩《小窗幽記》中的一句:“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麈”者,乃是鹿類,其尾可做拂塵。由此魏晉時期,文人雅士清談時,就喜歡手持麈尾拂塵,因此清談又稱“麈談”。本書以“麈”為主題,精選了超過百首的詩詞匯集成冊,不僅是古代文人生活審美化的體現,也寄托了文人雅士精神追求及審美情趣。
何薇編著 ·古詩詞 ·2萬字
本書以“書史”為主題,精選了超過百首的詩詞,匯集成冊。這里的書史多指經史一類的書籍。《宋書》曾載:“涉獵書史,能為文章。”將“書史”寫入詩詞,不僅是古代文人生活審美化的體現,更寄托了文人雅士的遠大抱負與理想追求。
愛意本就是口耳相傳的詩詞。這是一本綿密入心的愛情古詩詞賞讀本,也是一本浪漫唯美的有聲書、字帖書、涂色書。有人說,古詩詞中的風花雪月,流傳至今早就纏綿成一種千古絕唱,以至于后來的每一句情話都成為前人早已經歷過的風流。都說古人多禮節,但古人也最狂放。不然何至于“我愛你”是一句后來語。本書以愛為題,古典唯美主義作家桑妮用最纏綿的筆觸,對40首曠古流傳的愛情詩詞進行解讀,帶大家走進千年之前的舊時光,見證“愛”在大千世界被一次說出口的驚心動魄。
桑妮編著 ·古詩詞 ·1.9萬字
本書甄選最動人心扉的40首唐詩,將唐詩的體悟之美、韻律之美,巧妙地融入生活之美中,釋義出一種唐詩原本的獨特的意境美。跨越千年時光,猛然發覺,你我今天的愛恨嗔怨都已在唐詩中抒寫過了,那些綿密入心的至美詩篇,喚醒我們心中的美好和安寧。至美唐詩,最有情,最可忘憂。
桑妮 ·古詩詞 ·1.8萬字
《漱玉詞》為婉約詞派代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該版本,增加了詳盡的注釋,可以無障礙閱讀的同時,體會詞的美好意境。同時156張唯美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宋)李清照 ·古詩詞 ·1.7萬字
本書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詞集。本書收錄晏幾道詞二百五十五首,以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一九二二年朱祖謀第三次校補本《疆村叢書》所收的《小山詞》為底本,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小山詞》《二晏詞箋注》、中華書局《全宋詞》等典籍作為參校。
晏幾道 ·古詩詞 ·1.7萬字
《珠玉詞》是北宋“宰相詞人”晏殊的傳世之作。晏殊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余風,令詞居多,雖內容單調,但詞風婉麗,對宋初詞壇有一定影響。《珠玉詞》中,131首婉麗詞,精心注釋,保證了無障礙閱讀,搭配90余幅唯美圖,增加了賞析的意境。
(宋)晏殊 ·古詩詞 ·1.6萬字
這是一本精心為孩子選編的詩集,內容包括古今中外的優秀詩歌佳作。既收錄了古代詩歌的經典,如《詩經》《古詩十九首》中的名篇、優秀的唐詩宋詞等;也收錄了魯迅、聞一多、劉半農、冰心、郭沫若、徐志摩、林徽因等近現代文人的經典詩篇;還收錄有食指、海子、顧城、北島、汪國真等當代詩人的作品;還有國外詩人如普希金、泰戈爾、葉芝、里爾克、金子美玲等的作品。同時,每首詩歌都配有與其意境相符合的圖片,圖文并茂,能讓家長和孩子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本書適合7歲到14歲的孩子閱讀。目標受眾群:7-14歲孩子及其家長
卓文 ·古詩詞 ·1.5萬字
夢想是一盞明燈,引領人類追求文明的方向;夢想是一柄火炬,照亮歷史蹣跚前行的腳步。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下,人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夢想從未中斷,卻時常被淹沒在一家天下、一己私利的爭斗中,時隱時現。在由英雄豪杰主宰的舞臺上,普通人的夢想成為永遠的注腳。
王海榮 ·古詩詞 ·1.3萬字
每個人去閱讀詩經,估計都會有各自的感想和感動。而我閱讀詩經是讀后以一首七言絕句詮釋之。或許也算是一種創意的閱讀吧。閱讀詩經,如穿越到周朝一般,感受著當時人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家國情懷。這就是詩歌的魅力,短短數語,卻記錄了當時時代的脈搏,在歷史長河里一直跳動著。這部書是把經典詩歌總集《詩經》,每首以一首七絕演繹。希望借此可以給讀者打開一個新的讀詩經這部詩歌集的窗口。其實也是一部七絕集。共計305首。分為三個部分。分上編《山有扶蘇》100首,中編《南有嘉魚》100首,下編《何草不黃》105首。
陳興 ·古詩詞 ·1.3萬字
本書是嚴羽所著的一本中國古代詩歌理論和詩歌美學著作,約寫成于南宋理宗紹定、淳祐年間。嚴羽是南宋后期著名的詩論家,本書共分“詩辨”、“詩體”、“詩法”、“詩評”和“考證”五篇,合為一卷。本書在系統性、理論性上有了進一步提升,基本上改變了早期“詩話”的特點:茶馀飯后,“以資閑談”,是整個兩宋最負盛名、對后世影響深遠的一部詩話。
嚴羽 ·古詩詞 ·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