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叢書是以“建筑”“植物”“動物”“食物”“服飾”“色彩”為主題,選取有這些主題的詩歌,配上名物科普。借助詩詞,我們試圖穿透歷史的縫隙,將那些曾閃耀奪目的建筑、不知其名的物種、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中國傳統的色彩與服飾等,重新展現在眼前。本書從眾多古詩詞中精選出那些含有中國傳統色彩的古詩詞,不僅配以詩歌注釋,還有相關的色彩科普,以及手繪插圖等,提取詩歌中的中國傳統色的專屬色譜,方便讀者更深刻地了解和傳承中國的色彩文化。
何薇編著 ·古詩詞 ·4.6萬字
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唐詩選本眾多,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風行海內,老幼皆宜,雅俗共賞,成為屢印不止的最經典的選本之一。本書以《唐詩三百首》為基礎,加以詳細注釋,并組織蘭州大學著名唐詩研究專家林家英、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薛天緯等相關領域專家,為每一篇詩歌進行解析評論,為青少年提供一個欣賞唐詩的上乘注析本。此次列入“名著課程化·整本書閱讀叢書”叢書,增加了與青少年學習課程相關的內容,更加適合輔助中學課程閱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古詩詞 ·20.5萬字
《李清照詩詞文選評》具體介紹一代女詞人李清照,因其不同尋常的經歷和際遇,創作出非凡卓異的詩詞作品,百代流傳,千載景仰。然而人們是否真正全部讀懂了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詩詞文選評》的編撰者陳祖美先生是國內研究李清照的著名學者,作為女性,她對李清照的作品有著獨特的感受和領悟。她從考察李清照幼年喪母,繼母撫育,父親遭黨爭迫害,自己屏居鄉里,中年喪夫,躲避戰亂,再婚失敗,終身不育等等身世入手,進而評述她在各個時期的詩詞作品,特別揭示出隱藏在表層字面意象之下的深刻內涵和悠悠心曲,刻畫出一個既不失本相,又有鮮活氣息的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新形象。
陳祖美 ·古詩詞 ·6.1萬字
《詩經》、《楚辭》分別開啟了中國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源頭。《詩經》大體是黃河流域的上古歌謠,《楚辭》幾乎可以看作長江流域的文人絕唱。前者是清醒的現實主義,后者是積極的浪漫主義。
徐志嘯 ·古詩詞 ·8.1萬字
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說“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元曲作為元代文學的代表,常與唐詩、宋詞并稱。《元曲三百首誦讀本》(插圖版)是“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配套讀本”之一,專為4—12歲的少年兒童編寫,我們依據權威版本收錄《元曲三百首》,并附有拼音,對難字、難詞、難句做了精煉、準確、易懂的注釋,同時,配有大量與文字密切關聯的圖片,讓讀者在愉悅的審美中品味經典的魅力。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古詩詞 ·2.5萬字
本書的作者納蘭性德用詞抒寫了自己一生的故事,一首首小詞似乎信手拈來,卻能引起讀者內心深處巨大的波瀾。全書每一首小詞均配有注解和詞譯,并穿插典雅的彩色國畫配圖,讓讀者在欣賞詞的同時,能夠享受國畫帶來的視覺美感。
(清)納蘭性德 ·古詩詞 ·4.2萬字
秦觀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緣情婉轉,語多凄黯。張炎《詞源》評其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本書備搜秦觀詞作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徐培均先生的導讀,為讀者欣賞李清照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秦觀 ·古詩詞 ·8.7萬字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不朽詩作,千百年來流傳民間,成為中華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李白詩全集新注》收錄李白全部詩歌近千首(共分25卷,后補28首),并對其作了詳細的注釋,包括作品的創制時間和疑難詞句的解釋及相關典故說明。作者在李白生平、詩歌作年以及疑難語詞的注釋上,充分吸收了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書后另附錄“李白生平創作簡表”和“李白詩作版本簡目”,便于讀者全面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跡及其創作特點。
管士光注 ·古詩詞 ·36.5萬字
張岱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許多論者一致評價其篇篇精美,是張岱散文的代表作,甚至奠定了他在明清散文作家群中的特殊地位。《陶庵夢憶》是張岱在“國破家亡”,“披發入山”之后寫的自敘體散文;《西湖夢尋》在體例和內容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寫的是作者記憶中的西湖各處風景名勝。
(明)張岱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23.2萬字
新史學開山鼻祖、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里程碑式巨著,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扛鼎之作。梁啟超、魯迅、陳寅恪、朱光潛、傅雷、葉嘉瑩等推崇備至,熱銷數百萬冊的國學經典。全譯注典藏版:準確注釋、優美譯文,完整呈現王國維美學思想全貌,盡享無障礙閱讀。大師視角,唯美解讀,一本書了解中國詩詞美學脈絡,掌握開發性靈的金鑰匙。品味獨樹一幟的“境界”美學,領略提升人生境界的“圣經”。
王國維 ·古詩詞 ·5.2萬字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關注現實、抒發現實生活觸發的真情實感,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第一座里程碑。本書通過對傳統的學術解讀進行大眾轉化,將傳統文化閱讀者從枯燥的學術苦讀中解放出來,再現西周至春秋的生活細節。從飲食、工作、學習等方面,對《詩經》背后的真實故事、周禮制度進行全景式呈現,使讀者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鮮活場景,達到讀懂《詩經》、了解歷史、悟透周禮的“三重閱讀”效果。本書作者王福利為冰心散文獎獲得者,為讀者提供的這種散文化、故事化的輕松閱讀,不等同于快餐閱讀。在回望周禮文明、回歸傳統文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將傳統文化以更加鮮活、更加立體的方式呈現,使廣大讀者以直觀、直接的閱讀體驗來領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品讀《詩經是一本故事書》,喚醒當下人們沉睡的詩性和情感,我們失去的一切在這里尋找。
王福利 ·古詩詞 ·10.9萬字
從竹林七賢到明清大儒,從魏晉風度到唐詩宋詞,本書是一部詩史交織的“古代文人沉浮錄”,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王維、蘇軾、王陽明等十八位文人以詩入世的人生故事,從故紙堆中重現文人的風雅與風骨。
葉楚橋 ·古詩詞 ·9.7萬字
絕情谷,斷腸崖,世間生死相許,唯有情花。她凝霜含露,鮮艷旖旎,綻放在薄情寡義的深谷。宋詞就是開在絕情谷的絢爛情花,我們都中了她的毒。所有中了宋詞之“毒”的人,莫不掩卷深思,潸然淚下。本書就是以情為綱,以人為絡,鋪陳一首首精美的宋詞,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一千年前兩宋王朝的奇美畫廊。
李會詩 ·古詩詞 ·11.8萬字
加減乘除是成語嗎?阿貓阿狗是成語嗎?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成語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是成語嗎?是的,這些都是成語。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用語。成語是在歷史中產生的,不同時代的成語反映著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順著歷史學成語》是蒙曼老師專門給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成語課。按照從先秦至元明清的歷史發展順序,緊貼課本,串講100+重點成語。探尋成語的由來,講透成語背后的典故,理清成語的含義及用法。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歷史,活用成語。
蒙曼 ·古詩詞 ·6.7萬字
蒙曼老師因為講詩詞進入大眾視野,但其實作為大學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古代史,尤其是古代女性史。在《蒙曼女性詩詞課》中,蒙曼老師將詩詞和女性結合,以詩詞為引,順著歷史朝代更替的順序,講述了詩詞背后52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們背后的中國史。第一冊《哲婦》主要講的是改變歷史的28位政治女性,第二冊《邦媛》則主要講的是書寫歷史的24位文化女性。這里面不僅有“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深情,有“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的無奈,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灑脫,更有“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情。這些女子溫柔,但卻抓鐵有痕,歷史塑造著她們,她們也書寫著歷史。她們的所思所想在詩詞里,她們的人生故事也在詩詞里。這是詩詞外的人生,歷史中的真相,是秦始皇、唐玄宗、李白、杜甫……之外,我們忽略又未解的另一半閃耀群星。
蒙曼 ·古詩詞 ·12.9萬字
杜甫是家喻戶曉的盛唐詩人,他有1400多首詩歌流傳至今。他的詩歌記錄了他的生活、思想,是其人生軌跡的忠實反映,同時也是它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忠實反映,同時也是杰出的藝術作品,是古典詩歌的巔峰。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飽受戰難之苦,杜甫的時候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弦,著名學者馮至也在這個時期開始杜甫研究,開始撰寫杜甫傳記,并陸續發表。五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約請馮至選注杜詩,馮先生完成選篇后,因工作安排無法注釋,于是出版社另約請著名學者浦江清和吳天五為該書注釋,在浦、吳全力以赴,終于完成了這本當代影響力巨大的杜詩選本。該書1956年出版,全書選釋264首,按照時間先后編次,是一部兼有普及性和學術性的杜詩選本,至今仍有可讀性。這次再版,我們接受作者家屬們的意見,附上了浦江清、吳天五討論注釋的書信若干封,以供大家參閱。
馮至編選 浦江清 吳天五合注 ·古詩詞 ·15萬字
《花間集》是后蜀趙崇祚編的一部詞集,成書于后蜀廣政三年(940)﹐收錄晚唐五代時期十八位詞人的詞共五百首。這些詞大多數描寫離愁別恨、相思閨情,比起同時期的詩歌來要顯得大膽、直白,被稱為“花間詞”,并受到了歷代詞人的關注。不少詞的格式,基本上依據《花間集》而定。另外,《花間集》中的詞,大多善于營造精美的人物情態與環境,具有美麗的色彩和強烈的畫面感。因而,在詞的創作中,“花間詞”常常是詞人效仿和模擬的對象。本次我們選注《花間詞》,在擇取精華的基礎上,加以注釋、評析。評析中,介紹相關的詞牌格律知識,希望對有意填詞的初學者有所幫助。
劉淑麗評注 ·古詩詞 ·8.7萬字
《宋詞三百首》在參考前人成果、顧及宋詞發展脈絡和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等要素的基礎上選編而成,本書酌情收錄了唐、五代時期的佳篇名作,以示其源流變化,書中所選詞作或寫景抒懷、或表達人生,或贈別懷人等,較為全面地展現了宋詞的風采。
(清)朱孝臧編選 方青羽編 ·古詩詞 ·33.8萬字
《古詩詞文吟誦導論》由書稿組成,書稿部分包括“緒論”“詩的吟誦”“詞的吟誦”“文的吟誦”“吟誦要求”“吟誦技巧”“吟誦腔調”“吟誦舉隅”等章節內容。此書1995年初版,2002年三版,共印8000冊,市面上早已絕版。為了滿足廣大老師、學生、家長的要求,借吟誦學會推廣的東風,我們聯系到作者準備出全新全面修訂本。
陳少松 ·古詩詞 ·22.4萬字
本書從明代詩學內在問題出發,在中國詩學整體理論視野中,展開對清代詩學的全面探討。作者提出,真偽、正變、雅俗三對基本觀念制約明清詩學的歷史進程。全書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獻的基礎上,揭示清代詩學的演變軌跡及整體特征,探究各時期詩學的理論問題與價值取向,考察各詩學流派的群體構成及理論主張,比較各派之間的承嬗關系與詩學異同,闡述重要詩學家的理論體系及獨特貢獻,對清代詩學的歷史與體系作了論述。
張健 ·古詩詞 ·4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