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2016年杜甫與秦隴文化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文學史料學會、《杜甫研究學刊》編輯部、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主辦,3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杜甫研究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并以“杜甫與秦隴文化”為主題,重點對杜甫在甘肅的行跡、詩歌創作等進行了探討。
劉躍進 ·古詩詞 ·23.5萬字
本書考察梳理了元明兩代少數民族漢語文創作的基本情況,摸清了現存詩文別集的流布現狀,為深入考察元明少數民族文學家詩文創作情況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元代少數民族漢語文創作詩文敘錄》,按照蒙古族、色目人、契丹、女真等四個民族分類,著錄了一百五十三位少數民族作家。下編是《明代少數民族漢語文創作詩文敘錄》,按照回族、蒙古族、壯族、土家族、納西族、彝族、白族、苗族等八個民族分類,著錄了七十三位從事漢語文創作的少數民族作家作品。
多洛肯 ·古詩詞 ·17.3萬字
本書是一本對外漢語教材,收錄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古詩,旨在幫助留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意象,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全書共15章,按主題劃分,內容涵蓋花卉、季節、山水、哲理、感懷、親情、友情、愛情等;所選詩歌體裁豐富,包括漢樂府、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等等;每章包括主課文兩首到三首詩歌及擴展閱讀兩篇到五篇。本教材適合全日制本科三年級及以上水平的留學生使用,熱愛漢語、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外讀者都可閱讀學習。
李貴蒼 ·古詩詞 ·9.6萬字
《珠玉詞》是北宋“宰相詞人”晏殊的傳世之作。晏殊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余風,令詞居多,雖內容單調,但詞風婉麗,對宋初詞壇有一定影響?!吨橛裨~》中,131首婉麗詞,精心注釋,保證了無障礙閱讀,搭配90余幅唯美圖,增加了賞析的意境。
(宋)晏殊 ·古詩詞 ·1.6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4首含有“江”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7.1萬字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元曲是漢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出了獨有的特色因而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作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它在內容上不僅豐富了很多民間傳唱的故事,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
張根云譯注 ·古詩詞 ·9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5首含有“水”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7.3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6首含有“田”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4萬字
本書以梁啟超詩為脈絡傳述梁氏一生,各章節所引用詩作前兩字,當合于古制,亦合于詩傳精神。嘗試用文言寫作,既期合于人物所處歷史背景之語言環境,同時也望能于當代國學熱及弘揚傳統文化之際,略盡綿薄。本書征引較多、資料詳確,當有相當文獻價值;描述歷史場景,塑造人物形象,不吝使用文學修辭手法,稱其為文藝作品,似亦可當之;而以詩為經架構其生平,試圖創造出一些學術價值。
閻春來 ·古詩詞 ·19.9萬字
韋莊是晚唐著名詩人、詞人,詩詞題材多樣,典雅清麗。本書對韋莊的生平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展現了其曲折坎坷的一生。本書精選韋莊的經典詩詞,引領讀者走進韋莊的世界,感受其空靈的筆觸,淡遠的意境,品味其纏綿婉轉的深情。
唐婷婷 ·古詩詞 ·3.8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學術專著,是“中國古代詩歌教學實踐探索”研究課題成果。本書稿著力探究初中階段古代詩歌教學如何實現“整體性觀照”,進而達成古代詩歌的教學目的。全書稿由整體觀照之“讀詩識人”、整體觀照之“品詩悟道”及整體觀照之“吟詩尋美”三部分組成,解析了古詩教學中的諸多難題、要素和實現路徑。語言流暢,案例豐富,可操作性強,是一本觀點新穎、頗具啟發性的教學理論著作。
李曉娟主編 ·古詩詞 ·15.9萬字
《詩經》共三百零五篇,簡稱“三百篇”,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周代前段五百多年間的詩歌選錄?!对娊洝窂漠a生之日起,就成為了童子就學時使用的教材。所以聞一多先生說:“《詩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第一本文化的教科書,而且最早的時候是唯一的。”另外,《詩經》倡導“溫柔敦厚”的詩學理論,受到了歷代詩人的推崇,對中國古代詩歌乃至中國古代社會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对娊洝分?,不少詩篇語言優美,情感綿長,很值得反復玩味。因此,我們選取其中的精華,加以注釋、評析,以便今天的讀者能更深切地體會《詩經》之美。
劉冬穎選注 ·古詩詞 ·7.6萬字
本書是寫給孩子的詩詞教育書,分“詩篇”和“詞篇”兩冊。一種全新的詩詞解讀方式。摒棄傳統的字、詞、句意解釋為主要內容的詩詞講解模式,通過“場景、感情、詩(詞)人、意象、格律”等五種元素,逐一解析詩詞知識。每章講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還會選一首經典作品進行解讀,讓初學者輕松學習詩詞專業知識,領略詩詞魅力。一種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用搭積木的方式講解詩詞創作過程,用封“班干部”的方式介紹歷史上那些著名詩(詞)人,用口訣的方式讓孩子理解韻腳,有典故、有歷史、有人物、有知識,讓你“談笑間”看穿海量詩詞。
野狐貍 ·古詩詞 ·12.8萬字
“麈”(此字錯誤,復制粘貼到系統外后正常)這套叢書一共十八本,從香、酒、琴、棋、劍、麈、月、竹、杖、花、石、雪、僧、美人、山水、書史、金石這十八個方面將古詩詞集結成冊。分類思路來自明代陸紹珩《小窗幽記》中的一句:“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劍令人俠,杖令人輕,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僧令人淡,蒲團令人野,美人令人憐,山水令人奇,書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薄镑妗闭?,乃是鹿類,其尾可做拂塵。由此魏晉時期,文人雅士清談時,就喜歡手持麈尾拂塵,因此清談又稱“麈談”。本書以“麈”為主題,精選了超過百首的詩詞匯集成冊,不僅是古代文人生活審美化的體現,也寄托了文人雅士精神追求及審美情趣。
何薇編著 ·古詩詞 ·2萬字
這是一套給7-12歲孩子的詩詞魔法書,全套四冊覆蓋小學1-6年級112首古詩詞,根據新版小學語文教材和詩詞難易程度進行分級,每冊內容包括:聽一聽、讀一讀、記一記、作者介紹、名家賞析、生活運用、思維導圖、知識漫畫,共8大內容板塊。跟讀朗讀音頻感受詩歌韻律,結合記憶圖像理解詩詞,跟著名家賞析品讀詩詞,聯系生活學會運用,通過思維導圖鞏固學習與記憶,萌趣漫畫講述生動詩人故事和歷史文化知識,啟用左右腦多元智能,讓孩子學得快、記得牢,理解透、會運用,愛上古詩詞。附錄十大科學記憶法和詩詞頭字歌,學習有方法,孩子有自信。
李俊成 黃宇玲著 桃開心繪 ·古詩詞 ·4.5萬字
絕情谷,斷腸崖,世間生死相許,唯有情花。她凝霜含露,鮮艷旖旎,綻放在薄情寡義的深谷。宋詞就是開在絕情谷的絢爛情花,我們都中了她的毒。所有中了宋詞之“毒”的人,莫不掩卷深思,潸然淚下。本書就是以情為綱,以人為絡,鋪陳一首首精美的宋詞,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一千年前兩宋王朝的奇美畫廊。
李會詩 ·古詩詞 ·11.8萬字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來,我國涌現了大量詩詞名家,他們創作的詩詞題材廣泛、影響深遠,他們的名篇名作穿越千年,散發出奪目的光芒。本書選取了我國歷史上的九位詩詞名家,包括溫庭筠、韋莊、李煜、柳永、晏殊、晏幾道、蘇軾、黃庭堅、秦觀,將他們的人生經歷、創作歷程用漫畫表現出來,并對他們的詩詞名篇加以介紹,以期通過這種方式,帶領讀者走近古代詩詞名家,了解詩詞背后的故事,領略古詩詞的魅力。本書適合中小學生以及對古詩詞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語小二編繪 ·古詩詞 ·4.7萬字
本書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詞集。本書收錄晏幾道詞二百五十五首,以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一九二二年朱祖謀第三次校補本《疆村叢書》所收的《小山詞》為底本,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小山詞》《二晏詞箋注》、中華書局《全宋詞》等典籍作為參校。
晏幾道 ·古詩詞 ·1.7萬字
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散文家。作為晚唐詩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杜牧在詩、文方面均有盛名。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成就頗高。本書精選了杜牧的重要詩作,精心注譯,并對其生平與創作進行梳理、總結,讓讀者在欣賞其作品的同時,能品味到其作品的思想來源。
孟祥靜 ·古詩詞 ·3.3萬字
《周邦彥選集》收錄周邦彥詞101首、詩20首、文(包括賦作)7篇。為幫助讀者了解所選作品的主旨與表現方法,每篇作品的“本文”和“注解”后面都有“說明”一欄作簡要提示,另有“集評”欄目收錄有關清真詞及其少量賦作的歷代評論,最后附錄總評輯要(即古代詞學評論著作對周詞的總體評價)。這是一個學術質量較高的選本,既可滿足已有一定文化底子的讀者進一步加強文學修養的需要,且亦有助于專業研究和教學工作者用為參考。
蔣哲倫選注 ·古詩詞 ·2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