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落花水面皆文章》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本教人如何寫作的書,全名《落花水面皆文章:葉圣陶談寫作》。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從寫作是什么、怎樣尋找寫作的材料、怎樣寫作、怎樣修改文章、怎樣評判文章的好壞等方面,詳細論述了寫作要法,并仔細解答了寫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之處。書中既有干貨滿滿的寫作技巧,又有精辟入里的文章道理。這是一本大師經典,不容錯過。
葉圣陶 ·文學理論 ·7.8萬字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夏丏尊和葉圣陶合著的一部講述文章作法的書籍?!镀呤脤懽髡n》書中的文章均選自二人合編的《國文百八課》?!镀呤脤懽髡n》是一本側重文章形式的書,所選取的文章雖也顧到內容的純正和性質的變化,但文章的處置全從形式上著眼。全書一共七十二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學體裁,記敘、說明、議論、應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每一類別都有十分精到又淺顯易懂的見解與指導,是人們學習寫作、提高寫作技能的不可不讀的好書。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學理論 ·8.8萬字
本書是葉圣陶先生編寫的指導青年人如何欣賞文學的書籍。書中共挑選了二十七篇名家作品,每篇文章都采用前面引用名作原文,后面加上葉圣陶先生的點評的體例,細細講出好文章好在哪里,又有哪些可取之處。書中挑選的文章,都是經典名家之作,如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朋友》、魯迅的《看戲》、周作人的《小河》等,每一篇都有它典型、獨特的優秀之處,可以讓后人在學寫文章的時候借鑒參考。葉圣陶先生在每篇之后加上的話,就是點出這些文章的好處,授人以發現文學之美的眼睛。讀完這本書,文章該怎么作,作文時有哪些問題可以避免,又有哪些技巧可以運用,就都清楚明白了。
葉圣陶 ·文學理論 ·8.4萬字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1》是“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系列的第一冊,該書是東京大學文學教授、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沼野充義的世界文學課講義。內容為作者沼野充義與23位當代知名作家、學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對談構成。該系列書為東京大學文藝理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目,也是東大文學專業學生基礎讀本。本冊內容收入了美國當代作家利比·英雄、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羅伯特·坎貝爾、日本芥川獎得主平野啟一郎、日本文學研究專家飯野有幸、日本俄羅斯文學研究第一人龜山郁夫的對話內容。
(日)沼野充義編著 ·文學理論 ·19.7萬字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2》是“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系列的第二冊,該書是東京大學文學教授、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沼野充義的世界文學課講義。內容為作者沼野充義與23位當代知名作家、學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對談構成。該系列書為東京大學文藝理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目,也是東大文學專業學生基礎讀本。本冊內容收入了日本的俄羅斯文學研究第一人龜山郁夫、日本文學研究專家野崎歡、直木獎作家棉矢莉莎、活躍在日本文壇的中國作家楊逸,以及活躍在德國文壇的日本作家多和田葉子的對話內容。
(日)沼野充義編著 ·文學理論 ·18萬字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4》是“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系列的第四冊,該書是東京大學文學教授、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沼野充義的世界文學課講義。內容為作者沼野充義與23位當代知名作家、學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對談構成。該系列書為東京大學文藝理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目,也是東大文學專業學生基礎讀本。本冊內容收入了日本芥川獎得主小川洋子和池澤夏樹、日本著名翻譯家青山南、日本著名翻譯家岸本佐知子、美國文學研究者邁克爾·埃默里奇對話內容。話題圍繞日本兒童繪本、日本文學全集和美國現代小說等主題展開。
(日)沼野充義編著 ·文學理論 ·13.7萬字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3》是“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系列的第三冊,該書是東京大學文學教授、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沼野充義的世界文學課講義。內容為作者沼野充義與23位當代知名作家、學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對談構成。該系列書為東京大學文藝理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目,也是東大文學專業學生基礎讀本。本冊內容收入了日本人氣作家加賀乙彥、日本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日本川端康成文學獎獲獎作家辻原登、知名中國籍旅日詩人田原和美國人氣作家羅杰·裴費斯的對話內容。
(日)沼野充義編著 ·文學理論 ·10.9萬字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5》是“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系列的第四冊,該書是東京大學文學教授、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沼野充義的世界文學課講義。內容為作者沼野充義與23位當代知名作家、學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波蘭、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對談構成。該系列書為東京大學文藝理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目,也是東大文學專業學生基礎讀本。本冊內容收入了日本人氣作家川上弘美、小野正嗣,保加利亞作家茨維塔娜,烏克蘭翻譯家烏亞切斯拉維,捷克翻譯家艾盧西皮埃塔的對話內容。話題圍繞“從世界到日本”和“從日本到世界”兩個主題,探討了如何將日本文學介紹給世界各國,以及如何閱讀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學。
(日)沼野充義編著 ·文學理論 ·14.9萬字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在中外文學關系領域積累的成果,論題跨越多個領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如何在科玄論戰中被借用甚至盜用、汪曾祺小說的西方現代元素、王小波的“師承”與外來影響、陳染的“女性寫作”及其悖論、博爾赫斯如何讓主人公雨村殺死了漢學家(因而得以書寫自己的中國故事)、百年來狄金森(EmilyDickinson)在中國的接受和翻譯、中國古典詩歌外譯和傳播中的誤區、中西文論中的身體隱喻、“漢學主義”論爭等等。這些個案研究或許可以為“文學世界共和國”(TheWorldRepublicofLetters)這張大地圖,增添一點線條,哪怕只是一條小徑、一座小小的橋梁、一個岔路口的小小路標。
王柏華 ·文學理論 ·16.3萬字
深圳經濟特區40年,深圳文藝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市文聯成立之初只有7個文藝家協會(學會),到如今已擁有12個各門類文藝家協會;文聯會員從1981年第一次文代會時的103人,截至2020年10月已形成911名國家級協會會員、2319名省級協會會員、9014名市級協會會員的文藝大軍。
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文學理論 ·15.6萬字
身體是現代性重要的表現對象之一。不論在大眾文化中還是在先鋒文化中,對身體的崇拜早已成為共識。法國知名教授、詩人米歇爾·高羅從現代身體詩學的內部區分了兩種相互競爭的趨勢:一種將身體與精神對立,一種則把身體視為精神與世界的中介。作者通過剖析建立身體·宇宙形象的典范作品,以及自己的寫作實踐,結合現象學“肉身”概念,提取出一種“肉身化詩學”的特質與藝術傾向,闡明身體在當代詩學與哲學中的中心地位,從而將身體與靈魂、自我與世界、文字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為我們進入現代詩歌的深邃之處指出了一條明路。
(法)米歇爾·高羅 ·文學理論 ·6.4萬字
本書以男性氣質作為研究的視角,研究1950年以后一直到當代的文學、雜志、電影、電視等媒介所建構的男性氣質與民族、國家、歷史觀、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等重要的意識形態之間的內在關聯。選題具有開創性意義,國內目前尚未有人系統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跨學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具有深度和難度。本書的分析對象及相應的立意都相當新穎,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而在方法上,作者利用了文學批評、文化研究、傳播研究等不同的方式,顯示了作者跨學科的學術努力方向。在對不同的研究方法整合的基礎上,論文突出了社會構成主義(歷史主義)的分析范式,有效地通過對男性氣質的符號學分析,揭示出其與民族—國家的建構、與意識形態、文化領導權等的密切關系。本書引證的資料豐富、準確、翔實。作者具有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開闊的學術視野,并體現了一個人文知識分子的學術熱情和社會責任感。
張伯存 ·文學理論 ·14.9萬字
本書是朱自清先生向年輕人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經典的讀物,按照經、史、子、集的順序,并兼顧傳統意見,先后對《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進行了講解,見解精辟,深入淺出,是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指南,也是國學入門書。
朱自清 ·文學理論 ·6.9萬字
因歷史經驗、社會制度、區位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大陸和臺港澳地區、東南亞、北美等區域間的華文文學流播具有跨語境性,差異與歧義、紛爭與困擾常在,但正是區域華文文學跨語境傳播的過程和經驗,激活了世界華文文學、漢語新文學、華語語系文學等新的概念及新的研究范式——限于單一區域得來的狹隘思路與理論觀點開始遭遇挑戰。基于華文文學這一歷史與現狀,本書從媒介與文學的三重關系出發,對有關華文文學跨語境傳播過程和現象進行了整理與分析,敞開了文學匯流過程的諸多問題和規律,并將這些現象、問題和規律嵌入當下文學發展語境之中進行論述以提煉普遍性的觀點和確立其價值。本書研究視角獨特,研究內容新穎,拓展了一個新的華文文學研究領域。
顏敏 ·文學理論 ·19.8萬字
本書以唐詩對語法修辭方法的運用為研究對象,從詞法修辭、句法修辭、篇法修辭三個方面對唐詩語法修辭方法的運用進行系統描寫和多維解釋,并選取了《詩經》、《楚辭》、新詩三個不同時代的詩歌語法修辭作為參照,在共時考察的基礎上對唐詩語法修辭的繼承、成就和影響也做了概要的梳理,最后概括總結了唐詩語法修辭方法的基本原則、構成體系、運用特點和規律等。對于當今語法學界一直在尋找對漢語語法、漢語詩歌語法的科學解釋,本書的出版也能提供有益的啟示。
段曹林 ·文學理論 ·19.6萬字
本書研究的是當代世界文學理論,及其在中國語境中的適用與變化的問題?!笆澜缥膶W”一詞,自1827年歌德提及開始,一百多年間有許多學者回應了世界文學相關的種種問題,但是直到2000年后世界文學理論才有了長足的發展。本書便是在總結近廿年來世界文學理論的基礎上,討論這些理論在中國語境的適用與否和變化的問題。本書附緒論外,共有八章。依次討論如下議題;(1)什么是世界文學?(2)什么是世界詩歌?(3)翻譯研究對世界文學理論的啟示。(4)諾貝文學獎如何制造世界文學?(5)東方主義、漢學主義和旅行的理論等研究范式對世界文學研究有何啟示?(6)莫萊蒂如何運用“樹”和“波浪”等文化史概念來解釋世界文學?有何貢獻?(7)“遠讀”理論有何貢獻?大數據和數字人文如何改變世界文學研究?(8)艾普特“反對世界文學”觀念的是與非如何?最后,以“世界文學”觀念的百年變遷作為總結。
姚達兌 ·文學理論 ·19.6萬字
詞典體小說已不是一個新話題,自《哈扎爾辭典》《馬橋詞典》等文本發表以來,新世紀文壇出現了許多文體特征類似的詞典體小說及亞詞典體小說,但學界大多以《馬橋詞典》等文本為個案進行批評分析,未對詞典體小說進行系統深入研究,詞典體小說本身的復雜性、豐富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特別是新世紀詞典體小說的發生、發展及其表現形態與新世紀文學生態、文學期刊、烏力波集團及批評家的推動之間的復雜關系也還未有學者進行深入、系統的探討。由于詞典體小說兼具新世紀文學的跨文體特征及類型化特征,本文將新世紀詞典體小說作為新世紀文學的一個“標本”來研究,將新世紀文學生態的宏闊背景等文學的“外部”研究要素與詞典體小說的具體文本分析、詞典體小說的類型及及其兩大轉向結合起來,不僅在宏觀層面把握詞典體小說的類型、特征、轉向等問題,在微觀層面亦有具體的文本分析,做到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分析詞典體小說在當代小說創作中的利弊得失等問題,并以此探討新世紀文學的可能途徑之一。
李曉禺 ·文學理論 ·16.9萬字
全書立足于《粵西詩載》文本研究,從作品內容、創作手法和藝術風格的分析延伸至對作品中涵蓋的廣西自然資源、人文環境等地域特質的分析與挖掘。通過大量文獻史料的鉤沉與比對,綜合采用多種研究方法與視角,以嘗試探討廣西地域文化與地方文學創作的雙向互動關系;再現廣西文化的發展和演變歷程,展現出廣西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為廣西本土文化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文學支撐和史料支撐。具體而言:1.學術思想方面本著作在文學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探討《粵西詩載》表現出的廣西元素,探討廣西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對文學創作的影響。2.學術觀點方面本著作探討《粵西詩載》在創作中體現出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對民族文學、文化建設和中國文學史的貢獻。3.研究方法方面本著作以文學地理學為理論背景,考察廣西地域環境與文學創作的關系,考察廣西文學形成、發展的文化成因,探究《粵西詩載》創作的文化動力。
張嘯 ·文學理論 ·13萬字
本書以陳中梅先生的“秘—邏”二元基質理論為理論依據,該理論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分析解讀西方文明,即西方文明并不是通常所認為的“邏各斯中心主義”,而是由邏各斯和另外一個與之對等的元概念“秘索思”共同支撐。本書以梁啟超為研究對象,從他對西方“秘索思”(如宗教和文學)的關注入手,分析他西學認知的過程。雖然梁啟超重視精神、情感、信仰和文學等“秘索思”,但他并不因此而貶抑科學理性,在對西方文明認知的問題上,他那種模糊的“二元”意識始終流露于筆端。他認為精神信仰和科學理性分屬不同領域,可相互補益,但不可互相替代。
張娜 ·文學理論 ·18.2萬字
本書秉持歷史與審美相融合的文學批評標準,綜合運用文學社會學和現代文藝理論批評方法,主要對當代文學的理論問題和作家作品進行論述和闡釋,著重分析了“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態勢,革命文藝的服務對象與形式選擇的關系問題,路遙小說的現實主義啟蒙品質,新世紀小說的現實與文化批判內涵,以及現代詩的特質及其表現等,呈現了當代文學關注社會、回護人生的人文性,和藝術地把握現實、巧妙對話意識形態的審美精神。
姜嵐 ·文學理論 ·1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