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及研究
本書從五個方面論述了獨孤及的思想及文學地位,指出獨孤及是其時代弘揚儒家思想、將紙上談兵的儒學主張貫注于具體事務的經世致用型文人的縮影。獨孤及理充而氣足的奏議文風、序文和記述文中精致的敘事寫人技巧、碑志文黜華錄實的寫實特征、哀祭文的怨天主題與“緣事而發(fā)”的抒情特點,都使他當之無愧地成為唐文創(chuàng)作的“大手筆”。其部分詩歌“以文為詩”的特點顯現出詩人對生活記錄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于詩味兒的追求,而另一部分詩歌“格調高古”的特征則體現出他有意識地超越大歷時期的“華俗”之風,在質與文之間尋求平衡點的努力。最后,本書討論了獨孤及與“古文運動”的關系,并對學界通行的、將其視為“古文運動先驅者之一”的觀念提出了質疑。指出他所抨擊的徒有聲形之美而無實在內容的駢文,絕不與通常所說的駢文同義。誠然,比起六朝和同時代的作家,他的確創(chuàng)作了一定數量敘事寫人、張揚個性的散文,然而,這實際上與盛中唐之交“人”的覺醒與“人學”的崛起密切相關。
·2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