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全球體系重新構建、民族國家激烈競爭的當今世界,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使國民知曉自己、讓世界認識中國,已成為關涉甚廣的重要議題。本書立足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及其與世界各民族的跨文化交往,梳理和總結人類學的中國故事。全書內容包括對西學東漸后人類學本土化問題的學科性思辨,同時也涉及了與之相關的個案論述。其中既有關于多民族中國的總體論述及夷夏關聯的田野調研,也包括了以北美、不列顛及俄羅斯等地為例所做的跨文明比較。
徐新建 ·文學理論 ·38.1萬字
本書所關涉的研究內容紛繁復雜、豐富廣博,既有歷時層面的分段研究,也有共時層面的互動分析;既有對文人群體的生態分布、人格心態的關注,也有對文人群體的創作思想、審美主張的把握;既著眼于宗教對巴蜀文人群體及其文學創作的影響,也注意到自然地理、人文環境對巴蜀文學生態的影響。五代巴蜀文學,不僅對同一歷史時期的荊南文壇和南唐文壇產生了深刻影響,更對宋初文壇的生成聚合與構造重組貢獻良多。
孫振濤 ·文學理論 ·20.3萬字
本書以魯迅話語整體為研究對象,多維度、系統性地描述和凝練出魯迅話語中的多重“圖式”:國民性話語和個人性話語的雙構模式、“鐵屋子”的“關系體”和“時空體”模式、還鄉小說的“回鄉者—故人—故事”結構模式、魯迅話語實踐的“雙漩渦”動態衍生圖式、“身外—抗世/身內—自省”的生命哲學圖式等。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了魯迅話語的發生、魯迅話語的實踐、魯迅話語系統的原點、魯迅話語模式和生存模式的同構性等問題,推進了魯迅話語研究的系統化。其中,本書較有創見地以“雙漩渦”圖式對魯迅話語的“兩個中心”進行重新釋讀,發現了魯迅話語的關系系統性和動態衍生性,也由此重新繪制出魯迅以自反為中樞、悖論而平衡的精神圖像。
張春燕 ·文學理論 ·23.1萬字
本論著重點關注學術界持續展開的經典重讀研究,對多部中國現當代重要作家作品予以再解讀,視野涉及魯迅、郁達夫、錢鍾書、趙樹理、蘇青、葉兆言等作家。從結構上看,本書所探討的話語范疇及其效應、敘事內容及其方式等,以現代為主。論著在深入細致的文本分析基礎上,對一些既有的研究定論提出質疑,對一些經典作品作出全新的解讀,展示了近年來學術界在以經典重讀、文本細讀為代表的20世紀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取得的實績,其相關結論可供學界參考或者討論。
程小強 ·文學理論 ·25.9萬字
本書以影響研究為切入點,運用翔實的史料,深入分析祖國大陸母體文學對臺灣現代文學的影響,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框架中展開臺灣與大陸文學的比較研究,積極探求中國現代文學精神、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和現代經典作家對臺灣文學發展的意義。本書較為系統地梳理了臺灣文學與大陸母體文學深刻的淵源關系,探討了臺灣文學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五四”以降的中國現代文學對它產生的恒久而深刻的影響;通過對兩岸文學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的比較研究,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宏闊視野中,探討了臺灣文學的特色和價值,這將有助于推動學界建構多元共生、整合兩岸、兼容雅俗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觀。
方忠等 ·文學理論 ·34.2萬字
本書抓取論詞絕句得以出現、承納、衍化與展開之代表性論題,緊密依托各異的批評材料立論,清理論詞絕句承納與衍化的內中情形。以個案的歷史承納與創新發展為線索,并以線索上眾多的原點為支撐,揭示論詞絕句發生、發展、衍化與創新的豐富內涵。
胡建次 汪素琴 金鳳 吳玉窕 ·文學理論 ·3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