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上)
會員

當八十歲的白先勇,遇見三百歲的曹雪芹,聽華文世界小說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書”,看兩個時代文學赤子跨越時空的心靈相印。本書由白先勇臺灣大學《紅樓夢》導讀通識課(2014-2015)課堂講義編纂而成。《紅樓夢》是一本天書,有解說不盡的玄機、探索不完的秘密,但最重要的,它終究是一部偉大的小說。白先勇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小說藝術的“現代性”:神話構架、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征隱喻、平行對比、千里伏筆,檢視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致,并遠遠超越它的時代,甚至比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更早、更前衛。他以小說家的藝術敏感,擦去經典的蒙塵之處,將歷來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歸還原本的個性姿彩,令其登臺綻放。在文字藝術的賞讀玩味之間,解讀中國人生哲學的絕妙真意與人情社會的文化密碼,更從一本偉大的小說延展開去,漫談文學、美學、哲學、昆曲的枝枝蔓蔓,織構一座如夢如幻的紅樓瓊宇。白先勇借此細讀機緣,仔細比對“庚辰本”與“程乙本”的差別,掂量一字一句的千斤之重與微妙意蘊,得以重新發現失落已久的“程乙本”《紅樓夢》之美。

白先勇 ·文學評論 ·28.8萬字

大師經典:王力先生的古代文化通識課(套裝共4冊)
會員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本書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50余年來前后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本次修訂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請在美國任教的漢學專家劉樂園,以中國考古學黃金時代的成果為出發點,通過近世考古發現與傳統文獻相結合的“古史新證”,從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增補最新文化研究成果。《古代漢語常識》本書除擇選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常識》《中國古代的歷法》《文言的學習》等數篇關于古代漢語的一些常識性論文、講義等外,又補充了一些王力先生寫作的與古代漢語相關的趣味性小文,內容通俗易懂。《詩詞格律十講》本書主要包括《詩詞格律十講》《詩律余論》和兩篇附錄(《唐詩三首講解》《宋詞三首講解》)。其中的主體部分是《詩詞格律十講》,包括詩韻和平仄、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和長律、七言律詩、平仄的變格、對仗、古風、詞牌和詞譜、詞的和平仄十個部分。《詩詞格律概要》本書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為方便讀者進行古典詩詞鑒賞和詩詞創作而寫就的學術普及經典,講述古典詩詞格律最基本的知識。

王力 ·文學理論 ·28.8萬字

宋代江浙詩韻研究
會員

中國是詩的國度,歷代豐富的詩歌文獻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而且還有重要的語言價值,“它是認識發音的寶貴文獻”,為我們研究古代語音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繼唐詩后,宋詩繼續發展,作品數量巨大,藝術成就卓著。宋代江浙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創作繁榮。本書以宋代江浙詩歌83965首為研究對象來考察宋代江浙詩歌用韻。本書主要運用“二重證據法”,即將“歷史文獻考證法”與“歷史比較法”相結合,利用大量唐宋筆記、文集等歷史文獻與豐富的現代方音資料來分析宋代江浙詩歌用韻中特殊韻例的語音性質。本書歸納出宋代江浙詩歌用韻的韻部系統為18部,其中陰聲韻部、陽聲韻部各7個,入聲韻部4個。具體如下:陰聲韻部—歌戈部、麻車部、皆來部、支微部、魚模部、蕭豪部、尤侯部;陽聲韻部—監廉部、侵尋部、寒先部、真文部、庚青部、江陽部、東鐘部;入聲韻部—屋燭部、鐸覺部、月帖部、質緝部。宋代江浙詩歌用韻的韻部系統與宋代通語韻系18部相符,說明宋代江浙詩歌用韻總體是以通語為依據的。宋代江浙詩歌用韻顯示出許多重要的通語音變現象,如佳韻系、夬韻押入麻車部,灰韻系及泰韻合口字向支微部演變,尤侯部部分唇音字押魚模,德韻部分字押屋燭部,入聲-p、-t、-k韻尾多有混押,可能演變為-?韻尾,同時入聲韻又與陰聲韻通押,說明入聲韻的三種韻尾有弱化消失趨向。本書分析了江浙詩韻中全濁上聲字入韻情況,發現全濁上聲只押去聲與只押上聲的數量相當,而兼押上去聲數量遠遠多于前兩種情況,說明江浙全濁上聲字正處在向去聲演變過程中。特殊韻字考察是詩韻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書考察江浙詩人用韻中的許多特殊韻字,從而彌補韻書音義失收的不足或探尋某些字音義的演變軌跡,還可印證異讀等等。本書詳盡分析宋代江浙詩韻中的特殊韻例,這些特殊韻例既不符合《廣韻》的用韻規定,也不符合通語用韻。其中陰聲韻之間的通押有支微部、魚模部通押,歌戈部、魚模部通押,支微部、皆來部通押,麻車部、皆來部通押,尤侯部、蕭豪部通押等;陽聲韻有寒先部、監廉部通押,東鐘部、江陽部通押、庚青部、江陽部通押等;入聲韻有屋燭部、鐸覺部通押等,另外還有陽聲寒先部、監廉部與支微部通押等。經過分析發現,除仿古和臨時用韻之外,這些特殊用韻絕大多數是宋代江浙方音的反映。可見,雖然宋代江浙詩人用韻總體是以通語為依據,但是江浙詩韻中的大量特殊韻例又反映出江浙詩歌用韻時也參進了許多自已的方音,因而使得江浙詩韻包含有極其濃厚的江浙方音色彩。最后,本書依據宋代江浙詩韻中特殊韻例不平衡性分布的特點來擬測不同地域間的語言差異,即對宋代江浙方音進行分區。結果發現,宋代江浙方音大致分三部分:徐州為一部分,相當于今中原官話區;淮安、揚州為一部分,今屬江淮官話區;南通、蘇州、杭州、寧波、淳安等為一部分,相當于今吳語太湖片;天臺、黃巖為一部分,今屬吳語臺州片;金華、處州、衢州同為吳方言一個小片;溫州、永嘉為一部分,今屬吳語甌江片。這種方言格局與今江浙方言格局基本一致,說明現代江浙方言格局至遲在宋代已基本定型。關鍵詞:宋代江浙詩歌方音

錢毅 ·文學理論 ·28.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平顺县| 鄂温| 河源市| 芷江| 普洱| 正阳县| 高要市| 呈贡县| 包头市| 闵行区| 湖南省| 满城县| 五华县| 迁安市| 民权县| 左贡县| 兴宁市| 巴楚县| 罗定市| 抚宁县| 鄄城县| 崇左市| 沐川县| 安西县| 涿鹿县| 垫江县| 沅陵县| 富平县| 泸州市| 临夏县| 会同县| 农安县| 睢宁县| 商南县| 临城县| 大理市| 左贡县| 方正县| 阿勒泰市|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