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先秦漢魏六朝敘事詩是中國詩歌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本書試圖對這一時期的敘事詩進行系統的梳理。全書確定敘事詩的內涵,分析敘事詩產生的原因以及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等不同階段的敘事詩的基本情況。圍繞不同時期敘事詩發展的內在理路,就熱點與焦點問題展開研究,描述與把握這一階段敘事詩的演進軌跡。并借鑒西方的敘事理論,從敘事模式上總結先秦漢魏六朝敘事詩。
李鴻雁 ·文學理論 ·24.3萬字
本書以俄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經典文學最后一位偉大作家契訶夫的創作思想為例,結合對他與同時代經典文學另一位偉大的代表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比較研究,闡述俄國文學與俄國思想的內在關系。表明俄國文學本質所固有的人民性、倫理性、批判性和強烈的人道主義色彩,使俄國人即使在國力衰退的背景下仍然保持著文化自信。通過對生活意義的反復追問,契訶夫為人類打開了從閉塞狹隘通向遼闊遠方的道路。在契訶夫無情地加以呈現的冷酷乏味的地平線上方,思想的閃耀如同霞光一般輝映在人們的心頭,溫暖著每一個渴望尋求真理的生命。
徐樂 ·文學理論 ·23.3萬字
本集收入作者研究俄蘇文學批評家的兩部專著。《列寧文藝思想與當代》是作者主持的“八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1997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闡釋》是作者主持的“九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2001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里選了作者撰寫的《導論:盧那察爾斯基其人》、《上編:盧那察爾斯基的文藝思想》,《中編:文藝批評家盧那察爾斯基》
程正民 ·文學理論 ·31.6萬字
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藝批評及文藝問題的重要論述為理論資源,探討了有關文藝理論、文藝批評的各種新語境、新命題,分析了文藝批評在推動新時代文藝精品創作、文化強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等方面的價值作用。同時,本書以“文德”論、“文治”論、文藝的真實性與傾向性等一些文藝理論的傳統命題、重要概念、熱點論爭為研究對象,深入挖掘它們的思想內涵,探討它們對于當下我國文藝問題的諸多啟示。以上問題都是新時代我國文藝理論領域的基本問題,對以上問題的探討,本書始終面向中國傳統文論的思想資源,面向當下文藝創作與批評的基本實踐,以古融今,強調新時代文藝工作的新使命。
李小貝 ·文學理論 ·20.4萬字
本書抓取論詞絕句得以出現、承納、衍化與展開之代表性論題,緊密依托各異的批評材料立論,清理論詞絕句承納與衍化的內中情形。以個案的歷史承納與創新發展為線索,并以線索上眾多的原點為支撐,揭示論詞絕句發生、發展、衍化與創新的豐富內涵。
胡建次 汪素琴 金鳳 吳玉窕 ·文學理論 ·35.5萬字
長期以來,新詩序跋文章被人忽視,不是因為其詩學價值不高,而是因為其傳播和接受面臨一定的局限。比如伴隨詩集出版的時候,讀者更在意的是詩歌作品而不是序跋;而對從事詩歌研究的讀者而言,他們更愿意閱讀理論著作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在本質上,新詩集的序跋就是對詩人或詩歌作品的研究,同時也伴隨著新詩理論和詩學思想的閃現,我們往往從詩集序跋中獲得對詩人及作品的最初認識,尤其是對于那些業已歷史化的詩人研究而言,后來的研究者更是將序跋作為論述的邏輯起點和珍貴史料,并從中獲得對詩人的基本定位,其詩學價值不容小覷。本書是對呂進上百篇序跋的整理,挑選有代表性的序跋以全文的方式呈現,其余的以存目之方式呈現。讀者可以從這些序跋文章中了解作者的詩學思想,以及對相應的詩人做出深刻的解讀。
呂進 ·文集 ·21.2萬字
本書全面回顧了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關系,并將之總結為三個方面:從歷史進程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影響了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體系建構,推動了它的空間拓展,促進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產生;從理論范疇看,馬克思主義文藝意識形態是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中意識形態范疇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現實主義理論是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中現實主義范疇的核心資源,馬克思主義民族文化論是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中民族形式范疇的學理依據,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標準是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中文學批評范疇的根本遵循;從發展趨勢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范疇在中國當代還需要開放擴展,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論和文學批評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影響著當代中國的文學藝術活動。
季水河等 ·文學理論 ·29.2萬字
《中國現代小說敘事類型的初始建構》在寬闊的歷史語境中以影響較為深遠的中國現代經典作家的小說代表作為解讀對象,分階段較為全面地考察了中國現代小說敘事類型的初始建構過程和敘事特點。
吳矛 ·文學理論 ·2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