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心理學的夢想是找到解釋一個人之所以像現在這樣行為,并預知未來其還將怎樣行為的核心要素和原理。本書從自我價值這一核心概念出發,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路徑,并建構起系統的自我價值定向理論,認為人的理性思維需要建構解釋自己、他人、周圍世界,以及自己與他人和周圍世界聯系的理由體系,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義——自我價值。本書全面闡述了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原理與概念體系及作者所做的系統實證研究。
杜曉鵬 金盛華 于全磊 ·應用心理 ·22.9萬字
是什么讓著名作家華萊士深深地懷疑自己的才華,最終自殺?芳華正茂的青春期女孩為何一次又一次揮刀自殘?當人們感覺自己的理智被某些仿佛無法掌控的東西所綁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曾兩次擔任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局長的戴維·凱斯勒博士通過對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身上所發生的故事的講述,揭示了人類精神痛苦的秘密,挖掘了導致一系列內心折磨的根源,這就是俘獲機制。
(加)戴維·凱斯勒 ·應用心理 ·18.2萬字
本書選取軍人在兵之初、日常工作、人際交往、個人生活(包括戀愛、婚姻、家庭等方面)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幾種常見的精神疾病,通過具體案例進行針對性分析,深入剖析各種心理問題背后隱藏的心理需求、內在動力及相關影響因素,并提出心理輔導的思路和方法。
于愛英編著 ·應用心理 ·13.1萬字
領導力是組織和管理團隊,帶領大家迎接挑戰、走向卓越的能力。本書結合心理學定律和管理實踐,概括出了修煉領導力的八大要點,涉及領導者的自我修煉、管理中的有效溝通、有效激勵、知人善任、團隊合作、制度建設和決策藝術等等內容。相信通過閱讀本書,能讓你很快學會感染他人、完善制度,打造精英團隊的技巧,真正掌握領導的藝術。
陳講紅 ·應用心理 ·12.3萬字
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隨著疫情的日益擴散、感染人數的激增,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恐慌、焦慮、憤怒、抑郁等情緒,心理壓力也不斷增加。本書根據防疫抗疫一線的心理咨詢公益熱線來電內容,整理歸納了20個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并結合心理學中的認知行為治療的專業理論,提供了科學而具有實操性的方法,力求幫助疫情下的你調適個人心理,更好地與家人溝通,并對社會現象背后的心理動機有更清晰的了解。本書還首創性地引入哀傷主題,前瞻性地幫助你理解和面對疫情中后期的喪失感。同時提供了專業的心理工具箱,便于你更好地進行心理自助,早日恢復正常平穩的生活狀態。
王建平 ·應用心理 ·6.3萬字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職場中不斷付出,卻因不善表達而常常背鍋;和另一半總為同樣的事情吵架,感情瀕臨破裂;對父母的詢問和嘮叨不耐煩,越長大越不容易親近……更痛苦的是,明明學了很多溝通技巧,還是頻頻陷入關系緊張的窘境。到底怎么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際難題?本書為我們帶來了有趣、實用的人際關系溝通課,聚焦內在關系模式,深刻剖析“我與自己”“我與他人”“我與世界”典型關系問題。從關系心理學出發,手把手教你在各種場景與各種人相處時“怎么說”“怎么做”。希望在關系中的我們,都能成為真正的溝通高手。
胡慎之 ·應用心理 ·12.2萬字
在這個時代,你覺得自己最想擁有什么樣的能力?答案肯定是我不需要變成誰,也能擁有自己的影響力,進而實現最終的目標——成交。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成交的原理,一個人行為的改變是有跡可循的,成交背后的原理來自于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影響。第二部分成交的方法,本書結合各行業的實際情況,通過分析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解讀,拆解成交的10大原則,提供可操作的提升營銷的方法,達成既定目標。讓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更容易領悟、接受和應用。第三部分成交的應用,在溝通、演講、談判、寫作等不同的場景下,應該如何應用“成交十法”,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達成目標。成交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能力,它絕不是與生俱來的本領,而是我們可以不斷開發和鍛煉的一種關鍵能力。本書是對“成交”的全新定義,顛覆你的以往認知。
高鵬 ·應用心理 ·8.8萬字
本書第一部分精選十五個刑事司法領域的案例,第二部分探討了在犯罪心理學領域我們都會關心的犯罪問題,兩部分共呈現了二十個不同的犯罪類型,每一個類型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了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與變化特點。作者從犯罪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對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進行解析,力求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讓讀者對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一個專業性的了解,同時對犯罪心理學這個學科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張蔚 ·應用心理 ·15.7萬字
《鎖腦》是一本研究信息深度加密和深度優化的書,教你如何自助設計腦鎖,從而瞬間、深度、持久地影響他人。產品、品牌、文案、談話內容、傳播內容等信息:如果遵循了直覺鎖的5大原則,會讓接觸到信息的大腦被瞬間鎖住;如果遵循了理性鎖的5大原則,即便人們對信息有所質疑,大腦也會被深度鎖上;如果遵循了自我鎖的5大原則,大腦將不受直覺和理性的監控,而被直接鎖死。鎖死的大腦會對人們產生更加持久的影響。《刷屏》我們幾乎每天都被各種信息刷屏,大家還只把刷屏的實現歸結于眾多用戶自發并主動傳播某一事物的結果。其實,刷屏不只是撬動免費且巨大的社交流量的主要手段,更是品牌贏得用戶口碑和認同的方式。到底怎么做才能刷屏?為什么有的品牌營銷案例能夠刷屏而我策劃的卻不能?用戶憑什么要分享你的內容?難道研究100個刷屏案例還不能找出什么共性嗎?……《成癮》為什么同樣的東西已經擁有了,卻還想要?為什么同樣的東西,想要這個不想要那個?為什么想要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是什么激起了用戶想要的沖動,非要不可?未來的商業是個爭奪大腦資源的商業!破解在人們看似不假思索的需求背后,有怎樣的運作模式和運作機制。作者將深入分析人腦對什么東西上癮,終揭曉成癮公式,人們可以隨時按動開關讓消費者在匱乏與欲望中切換,讓消費者對你的產品、品牌或觀念產生依賴,為企業打造超級品牌提供新思路,為產品營銷開啟新境界。
程志良 霍世杰 ·應用心理 ·38.4萬字
本書共確認了十條“快樂的美學原理”,每條均揭示出了物質世界外在特性與快樂感覺的一種聯系。1.活力:涌動的光與色。2.豐裕:繁茂,多樣,富有變化。3.自由:自然,荒野,開闊的空間。4.和諧:平衡,對稱,流動。5.嬉戲:圓圈,球體,泡泡。6.驚喜:對比反差,奇思異想。7.超然:上升與輕盈。8.魔力:幻象與無形力量。9.歡慶:同步,閃耀,爆發狀。10.更新:繁榮,擴展,曲線。這些美學性質與我們的情緒有何關系?為什么是事物的這些美學性質激發了快樂的感覺?在本書中,將帶你參觀一個能在里面吃飯睡覺的樹屋、一座因色彩而發生巨變的城市、一套內部設計能延緩衰老的公寓、一幢完全由球體構成的濱海別墅。我們將一起觀看自然奇跡,比如日本櫻花盛開;一起為人工奇觀而驚嘆,比如阿爾布開克沙漠上空升起的成百上千只熱氣球。
(美)英格麗·費泰爾·李 ·應用心理 ·18.6萬字
一項醫學調查顯示,假如心臟科醫生告訴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改變飲食、吸煙等生活習慣,他們將必死無疑——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可以肯定的是,其他七分之六的人也想活下來,他們并不缺乏緊迫感,促使其改變的驅動因素也相當有力——但是,他們就是無法改變自己。人們難以改變自己,這種現象司空見慣。其背后的原因,則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人們不愿意改變,也許是因為害怕失去手中的權力,也許是害怕離開心理舒適區,也許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懶惰、固執、軟弱使然。其實不愿改變的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商業評論 ·應用心理 ·2.1萬字
身體語言,顧名思義,是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動作展現出來的語言。面部表情的豐富性就在于它可以展示各種各樣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種心理情緒都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呈現出來。一個人的眉眼間隱藏著豐富的信息,說話的聲音其實也暗藏秘密。在心理神探的微鏡頭下,動作的每一處細微變化都可以被精確觀察到。搖頭的潛臺詞是什么?點頭就一定表示贊同嗎?每一種動作的背后都有一種心理狀態,翻開本書,你將知道其中的奧秘。
魯芳 ·應用心理 ·12.1萬字
本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古今中國人的文化動力、行為模式和防御機制,進而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的人格,促進我們更好地掌握現在。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中庸之道、面子觀、自我觀、思維方式、尚“和”文化等中國文化心理學內容。第二部分總結14類社會常見問題行為,探索行為背后的文化觀念和心理因素,令人們增進相互理解,以愛和善意面對生活,活出豁達通透的人生。
韋志中 ·應用心理 ·9.9萬字
曾經熱愛的工作如今讓你只想“擺爛”?“怎么給出令下屬心服口服的考核結果”還在你的待辦清單?職場中“奇葩”上下級天天找你麻煩?業績的低迷與停滯是你的心頭大患?如果以上任何一項說到了你的心坎,《關鍵績效背后的心理學》就是你在尋找的答案!本書是日本心理學家、科普暢銷書作者榎本博明,專為職場人士而寫的實用型心理學讀物,語言平白,多圖多表,形象易讀。全書共5章,分別聚焦于工作動機、人事考核、職場人際關系、領導力、市場營銷。每章又分多個小節,以“問答式短文”的形式,每節圍繞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實際問題,通過講解其背后無形的心理機制,從相關的可靠理論與研究成果中引申出科學的解決辦法,讓讀者通過輕閱讀,快速掌握“用心理學理解職場困局、科學破局”的超常技能。該書討論的問題跨越多個職場層級,尤其與企業的運作息息相關。無論是剛踏入社會的新人,還是已身在高位多年的領導者,都可以從中找到對應自身需求的內容,用心理學智慧優化自身工作方式與環境,更省心省力地獲得更大回報。
(日)榎本博明 ·應用心理 ·8.4萬字
《言語心理引論》作者秉持這一反思性理解,對言語心理的各主要話題。包括言語產生、言語感知和理解以及母語發展,作出了一個綜合性的分析陳述此書進而介紹連接主義和概率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范式,旨在突出自然語言智能這一中心關注,并以此傳達此書作為一種引論對領域發展的一個前瞻。
邵俊宗 ·應用心理 ·20.7萬字
這本書將教會你如何利用心理學知識更加精準地洞察用戶的需求,從而設計出超用戶預期的優秀產品。全面解析各種心理學理論、心理學思維、心理學定律、心理學效應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心理學陷阱。本書將填補產品設計類圖書領域的空白,同時也會豐富產品經理的能力體系。
孟天林 ·應用心理 ·13.8萬字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由此可見,團隊溝通在職場中的重要性。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職場人士,特別是年輕人,對團隊溝通的本質、規則缺乏認識,溝通常識及技巧欠缺,影響自身事業發展,影響團隊關系和諧。本書作者精通大量職場溝通的知識,同時作為一線團隊管理者,掌握大量的團隊溝通之道,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二者結合,精心打磨此書,帶給職場人士專業指導。
陳亞明 ·應用心理 ·8.8萬字
法官決策話語主要有調節類、征詢類、表征類和定性類等四種。但每種話語行為都有多種不同的實現形式。這表明,法官行為是結構性與動態性的矛盾統一。從法官認同方面,我們發現,法官這些司法話語行為的差異性可從法官認同的三個層面(即話語性、情景性和轉移性)得到解釋。基于法官的認同取向,我們發現法官決策行為差異可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法官在司法過程中是以程序為主導還是以實體內容為主導。其次、法官在人際定位上是傾向于權威型還是友好型。最后、法官在認知取向上是采用范疇化模式還是敘事模式。這些差異不是法官固有角色特征的屬性,而是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存在狀態的具體關切體現。基于本研究的分析結果,本文最后提出司法公正是一種話語建構的實體,存在于日常司法話語之中。司法行為的核心是司法過程中法官的關切狀態。法官司法行為研究的本質就是揭示由法官認同所體現的法官關切狀態。司法改革需要使法官的“純真”知識合法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提高法官的批判性話語意識。
鐘彩順 ·應用心理 ·7.3萬字
拖延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本書從多方面講述了拖延癥的形成原因、危害,對人們的影響以及通過自我控制、制訂目標、管理時間、提高執行力等方法來擺脫拖延糾纏、戰勝拖延頑疾,讓讀者清楚地、全面地認識拖延癥,從而更好地面對它、擺脫它、戰勝它。
蘇榮編著 ·應用心理 ·6.5萬字
本書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系統地講解了我們的不良情緒和行為都源自不良的認知,以及如何通過轉變信念和認知,改變我們在學業、職場和人際關系中的焦慮和壓力問題。作者設計了68種寫作練習,幫助讀者用一種能夠輕松上手的方式覺察自己的所思所想,修正消極認知,建立積極的信念,從而改善情緒,減少內耗,走上人生正循環。本書適合所有想要發現自我、了解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讀者閱讀和使用。
柳柳 ·應用心理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